
江南煙雨。煙雨江南。
天地間無盡的雨絲。
天地間無間的寂寞。
寂寞的不是雨絲,是人的心。
可人的心不只會寂寞,也可以很堅定。
寂寞的心可以安慰。
堅定的心可以風雨無阻。
比如華師大後門賣電話卡的,不管是烈日炎炎,
還是刮風下雨,只要你經過那裡,
管保第一時間問你:
要卡嗎?
卡要嗎?
天街小雨潤如酥。
雨已經不小,街道,卻再也潤不酥了。
如今的天街已經不是唐朝的天街,
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
雨巷,
悠長,悠長。
又寂寞的雨巷。
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飄過雨巷。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油傘擋住了風雨,
腳步踩碎了天地間的寂寞。
她來自杭州,來自西湖。
江南的春色若有十分,那麼至少有七分是在杭州。
杭州的春色若有十分,那麼至少有七分是在西湖。
所以她來到這裡,當然不是為了觀賞春色。
尤其在這雨巷,在這煙雨迷離的清晨。
她豈非也有一顆堅定的心?
雨巷的盡頭。
普陀,福利院。
她已和她的同伴會合,一樣撐著雨傘的年輕人。
每隔兩周的周日,他們都會來到這裡,看望老人。
也許不是轟轟烈烈的慈善事業,也不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好事。
也許,這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因為,他們已經成了別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或許,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們知道。
當然知道!
所以他們堅定。
所以風雨無阻。
我也是他們的一部分,只是遲到也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當我來到601的時候,宋伯伯已經神采飛揚的講了大半個中國。
幸好,還剩半個中國。
講完了江南,又到了西北。
陝西的秦腔,吼一聲從陝北到了滇南。
甘肅的拉面,扯一根從蘭州到了河南。
西北漢子的豪情,大口喝一碗烈酒剩下半碗黃沙;通紅的眼睛望著妹妹騎著毛驢走過了西口步步回頭;
蜀中千變萬化的臉,從銅錘花臉可以到至尊紅顏;變來變去看來看去到底是誰在表演???
從黃土高坡到了四川盆地。
從四川盆地又到了青藏高原。
湛藍的天空下,高聳的布達拉宮。
紅黃屋檐的一角,刺破了天空,挽住了一朵白雲;
是否叫它停止流浪?
而哪裡才是它的故鄉?。。。。。。
那裡的大蔥是真正的大蔥。
有十釐米的直徑一百釐米的身高。
切蔥花的話一棵可以用大半年的。
那裡的野兔是真正的野兔。
逮的不能太多,否則會被野兔拖走。
窗外的雨已經停了,堆滿了烏雲。
在這江南煙雨的日子裡,聽一聽西北豪放的風土人情;
自有一番別樣的滋味,另有一番別樣的風情。
講的人似乎已經回到了當時;
聽的人似乎已經處在了當地。
似乎已經有人切好了蔥花,烹調出野兔的美味。
烈酒已擺了好幾大碗,秦腔也吼到了天邊。
我提醒領隊蛋蛋:
雨傘上的雨水和人們的口水都不要弄在地上,小心地滑。
老人腿腳本來就不靈便,蛋蛋找墩布拖了拖地。
大家有些不好意思,望著窗外的烏雲。
薛工的最愛是報紙和雜志,所以江湖上的事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的。
消息之靈通,比之於昔年編寫兵器譜的百曉生不在以下。
百曉生的兵器譜上,排名第一的是天機老人的天機棒,武學顛峰,妙參造化。
排名第二的是上官金虹的龍鳳雙環,無環無我,無堅不摧。
排名第三的就是李尋歡的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而薛工剛和大家一見面,就開始聊早上的新聞。
誰做了新的市裡的領導,而誰又是市裡領導的老婆和老爸。
會員們聽的已經十分的起勁。
薛工最驕傲和最幸福的回憶,是在北京工作的十年。
那時候她在故宮旁邊住,去人民大會堂開會。
開會的時候,國家主席就坐在她的旁邊。
會員們聽的已經目瞪口呆,臉上充滿了崇敬之情。
就如當年出手最快的阿飛劍客對小李飛刀李探花充滿崇敬之情一樣。
戴老師是除薛工之外,另一個關心時事能識潮流的人。
不同的是薛工是看報紙讀雜志,戴老師是聽收音機而已。
還記得上次蛋蛋在提到聖約翰大學的時候,戴老師興奮的就像小孩子一樣。
似乎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今天蛋蛋是有備而來的,准備了聖約翰的資料,足足有好幾頁。
蛋蛋給戴老師講解,新來的會員讀給戴老師聽。
戴老師邊聽邊問這問那的,看到她老人家開心的樣子,旁觀的人也都分外的開心。
男人的心,比女人的頭發還細。
我感嘆。
屋裡的人太多了,我站在門口。
跟照顧老人的阿姨聊了聊,問了問老人們的生活狀況。
老人是一天三頓飯,早飯六點,午飯十點半,晚飯下午四點半。
吃完飯,聊聊天,走動走動,晚上七點左右,大多就睡了。
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平淡,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增添些許的滋味和精彩。
十點半已經到了,我們也准備撤離。
下樓的時候專門到吳老師那裡看了一下,吳老師本已坐在廳裡的飯桌前等候開飯。
但我們一到,她和倪阿婆立刻就拉著我們的手,回到她們的房間。
此情此景,此時此刻。
總讓我想起小時候,去外婆家走親戚。
外婆總是會牽著我的手去街上買爆米花,又牽著我的手到她房間裡給你她珍藏的點心。
我的童年,我的親人!
童年,已一去不返。
親人,似又在眼前。
在樓下集合的時候,石頭大人給大家拍了一張合影,紀念隊伍的壯大。
去吃飯的時候,也破例開了兩桌,看來隊伍還真的壯大了。
席間石頭和同言無忌那一桌挺熱鬧,我聽不太清楚在聊什麼。
聽不清又有何妨??
歡樂的氣氛已經包圍在每個人的身邊,甜蜜著每個人的心頭。
我們這一桌也很熱鬧,我聽的清楚大家在聊什麼。
印像最深刻的就是我和19歲的大一學生寶寶姐弟相認。
姝文是電影《姝文的火車》的女主角。
我和鄭祥、蛋蛋成立了搬家三人組,懶虎很熱心的幫我們介紹生意。
懶虎還很照顧我的生意,這讓我很感動!
開張以來從來都是聽別人說想打折買我的產品,而她卻強調必須原價買。
感動ing!!!崇敬ing!!!
姝文的提議才是最讓我印像深刻的,她想到既然我做的桌子是可以調節的,是否可以解決薛工讀書看報總是舉著雙手太累的問題,
作為生產者,本來這個產品有特殊人群的定位,而姝文卻比我先想到。
崇敬ing!!!感動ing!!!
又有一點慚愧。
寫下這件事,讓大家監督,看是否辦好。
散後,在去鄭祥那裡喝茶的路上,天又開始下雨。
蛋蛋突然抓住我的手,很認真的懇請我,有一件事千萬不要寫下來!
我問他干嗎專門提醒?他說知道我很周到的。
我笑笑。
愚人節快樂!
。。。。。。
------------------------古聾《白痴誤語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