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然6–婺源,第二段,理坑-虹關村(徒步穿越)

作者: 不要張揚

導讀理坑到虹關村,15km的山路,我們要在天黑前趕到, hiking。怕走錯路,雇了個當地人做向導,村民老於。老於說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沒有岔路口的路上,然後他就回來,由我們自己走完後面的路,我們相信了他,上路了。在老於的帶領下一起走了2個多小時,一路上都是石板鋪的簡易小路,腳下還不算太辛苦,而且沿途很多杜鵑花,紅艷艷,還有很大坨的牛便便,自然也少不了插在 ...

理坑到虹關村,15km的山路,我們要在天黑前趕到, hiking。怕走錯路,雇了個當地人做向導,村民老於。老於說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沒有岔路口的路上,然後他就回來,由我們自己走完後面的路,我們相信了他,上路了。在老於的帶領下一起走了2個多小時,一路上都是石板鋪的簡易小路,腳下還不算太辛苦,而且沿途很多杜鵑花,紅艷艷,還有很大坨的牛便便,自然也少不了插在上面鮮花。但我們基本上都是低著頭,因為石板路不太平坦,也怕踏上軟軟的便便。

路遇一,村婦甲,瘦小,抗著一根碗口粗的松木,3m長,腰後別著一把鐮刀,疾步從我們身旁駛過,跟老於笑著打了個招呼。

路遇二,村夫甲,略年邁,我們正在攀近最高山頂時,他正下山,抗著個大包,腰後別著一把鐮刀,疾步從我們身旁駛過,跟老於笑著打了個招呼。

路遇三,村夫乙,自報80歲,看樣也像,消瘦。一根扁擔挑著個包袱,腰後別著一把鐮刀,慢步從我們身旁過,跟老於笑著打了個招呼。

路遇四,一對Hiking的夫婦,背包夠大。

我問了走在前面的女的,“去哪兒”,

“理坑”,

“我們剛從那兒來,去虹關村”

“天黑到的了嗎”

“差不多吧,我們沒背包”,包都放在車上了,車在虹關村等我們,安排好飯菜。心裡暗想,你們天黑趕到理坑才夠嗆呢。

路遇五,村夫丙,牽了頭水牛,見了老於還相互發煙。這時我們已走到了沱川。為了放松,我讓老於用婺源話說繞口令“灰化肥會發黑,黑化肥會揮發”,他只能說出三個字就卡住了。

又往前走了不遠,老於說後面我們可以自己走了,還有個把小時就到了,沒岔路,路好走。Say 88後,我們繼續前行,此時下午6點左右。

走了歇,歇了走。按照老於的指示,走石板路,走靠右邊的路,6:40,終於看到了村子,很興奮。天已擦黑。遠望去村子很小,走近一問,不是虹關村。這下有搞頭了。大家回想起來,後來又遇到過兩個岔路口,又跟村民打聽,離虹關還有一個小時的路。如果讓我們的車過來接,也要45分鐘,而且路很難開。我主張在這等車,但不少人還是想走,就在領隊的帶領下,有返回到岔路口,換另外的路,除了膝蓋的筋有些累,我還是興致很高。來之前新買了個頭燈,派上用場了,而且是第一次夜裡走山路。沒有月亮,還好,沒下雨。女生有些忐忑。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不是裊無人煙的地方。步伐明顯加快,似乎急於擺脫困境,天黑透了,石板路兩旁的草葉很高,還淅淅索索的。女生們表現不錯,沒有大呼小叫,大家相互提醒注意腳下。又走了半個小時,領隊打電話問路,得到了跟村民不同的說法,好像又走錯了。最後決定返回我們剛才到達的小村子,朱什麼村。這時8點。在村裡稍微休息了一下,為了省時間,向村民包了個昌河,送到虹關村,路的確很難開,昌河也夠結實。

虹關村口,標志物千年古樟,樹下大友飯店。飯菜很快就上了,少不了土雞煲,的確很鮮。還有油菜花炒蛋,還有一種野菜做出來的視覺效果極像牛便便的菜。大小幾只狗兒在腿邊轉來轉去等著吃雞骨頭。又累又困,匆匆把肚子填飽就奔村裡的大友旅社了。


(顛簸)



(Hiking到高處)



(80啦)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