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Susan一起過感恩節Susan是一位滿頭銀絲、和藹風趣的老太太,美籍華人,喜歡國畫,我們就是由畫得緣相識的。
兩天前,Susan打電話來,邀請我們小兩口和他們夫婦一起過感恩節,說這個節日在美國都要家庭團聚,共進感恩節晚餐的,讓我們勿必來。
Susan的丈夫是國民黨一位儒將的後代,現在北京一家外企公司做首代。老先生風度翩翩,親切平和。兩人自小一起在台灣長大,後來到了美國。夫唱婦隨,Susan跟到北京來,頗有如魚得水之感,把個恆基大廈公寓裝飾成一個中西合璧的博覽會,逛潘家園,琉璃廠,收集真假古董,字畫。流連三裡屯,亮馬花卉市場,跑美術館,捐助希望工程,還挺充實。
地點定在建國門華潤大廈28層的美國俱樂部。落地的大窗,把北京CBD的精髓夜景一網打盡。角落裡有一個女孩對著牆彈鋼琴,燈光有一點幽暗,明顯是背景音樂的意思,不喧賓奪主,恰到好處。
大家見面,全都happy thanks giving day地問候,看著挺熱鬧的。這感恩節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原是感謝印地安人的。 歐洲清教徒最早到達美洲大陸的時候,正是北美寒冷的十一月,他們又凍又餓,是當地土著印地安人給了他們無私的幫助:水、食物和住處,為了紀念印地安人,美國人創造了感恩節。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就像我們的中秋節一樣歡樂,吃的食物也是有講究的:像火雞,南瓜餅,玉米,都是不可或缺的。
今晚我們的菜單是:玉米土豆蔬菜湯,頭盤煨龍蝦,主菜是火雞,甜點是南瓜核桃餅和冰淇淋,並且,由於今天是感恩節,火雞管夠。那湯很濃稠,可能是因為土豆泥的緣故,湯裡照樣放了老美愛吃的奶油,又濃又鮮;火雞全是瘦的,據說是健康食品,因為油脂少,味道一般;好吃的是那南瓜核桃餅,糯軟香甜,入口即化,回味清香,冰淇淋也不錯。飯後,又來了一杯濃濃的卡布其諾咖啡,又苦又香。
Susan跟我們談起了她的畫,她已經開始學山水了,教她國畫的老師是我們的一個朋友,說她進步很快,很用心。Susan說,她不想中規中矩地畫,她的國畫溶入了油畫、水彩的技法,色彩挺現代的,老師都說,那些年輕的小姐會喜歡你的畫法的。Susan打算近期在美術館辦一個畫展,如果能賣掉一些畫,她會捐給山裡的孩子。老太太紅光滿面,顯得年輕而有活力。後來又談到了他們美國的親人,談到911,她說她創作了這樣一幅國畫:兩只高高細細的玫瑰,背景是那種赭紅,像硝煙的顏色,並且在空白的地方,點染上藍、白、紅的碎屑,像征美國的國旗,她想讓我們幫她的畫取個中國名字。
後來還有一個抽獎的節目,一個大籃子,用透明紙包扎得晶瑩眩目,裡面大概是酒或水果之類,一個小朋友抽到了,大家都鼓掌。
臨走的時候,我們把事現准備好的一方徽硯和一枚刻有Susan 中文名字的銜章送給她,並祝他們感恩節快樂,就回家了。畢竟不是自己的節日,只是湊個熱鬧,體會體會別人的文化,找點樂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