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冠八閩。這話是不錯的,記得我第一次來到福建的時候,在火車上就收到了類似“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世界自然遺產,南宋理學之基”的歡迎短信。那時的我,對這座可謂華南第一山便是肅然起敬,但是到了福州才知道,雖然同在一省,可心中的武夷山卻遠在千裡之外了。
而武夷山,又何嘗在我一個人心中遙遠的一隅呢?三山之旁,五岳開外,地處東南的武夷山與中原的主流文化還是有著不可忽視的空間距離,而這勢必也讓大多數人對武夷山一知半解:泰山的玉皇頂,華山的千尺幢,可說道武夷山,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連一個山峰的名字也說不上的,盡管大王和玉女已經守望千年;至少對於我來說:武夷山給我的印像無外乎三個:丹山碧水,蛇多,大紅袍的天價茶葉:前兩個,完全得益於高中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而後者,我以為純粹是商業炒作!
為了剝離武夷山之間那層礙眼的窗紗,我決定親自前往。畢竟,山不會前來找我;而我,也實在沒有什麼理由拖下去,直到越來越多的完美假期計劃制定出而自己卻沒能實現一個。於是:我上路了。
依舊是沿著熟悉的外福鐵路到南平,而後列車轉向橫南鐵路。窗外的風景由下午灼眼的閩江上的陽光,到了夕陽下靄乃歸家的漁船的剪影,到了星夜下的建溪水面,對岸上的點點燈火。等到眼前突然出現了大片強光,列車戛然而止的時候,便知道是武夷山到了。
武夷山市,地方並不是很大,在站前找了一處家庭旅館住下。和主人說好明天進入景區的路線,放心睡去。第二天的早點,是在店主的推薦下前往的,在這裡竟然吃到了在廣東才能吃到的腸粉,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味道也還不錯。
我們沒有在景區的大門下車,而是提前在三姑下了車。一路上看到的武夷山的邊角料已經讓我這個見慣東北那種崇山峻嶺的我目不暇接,那麼這三姑石對於我來說更是格外的驚喜了:我從未看到過石頭表現力如此誇張的山:三塊細長而扁平的石頭好比3張多米諾骨牌,或者說,如同二五八萬一樣整齊的排列在那裡。走得近了,層次愈加分明。導游在一旁娓娓到來,概括如下:三位仙姑為民祈雨,觸犯天條,被貶在此。走多了的我自然知道這故事的可靠性。不過旅行本是為了放松,為了這或有或無的故事非要考上一考,只會讓本已清醒的頭腦再度渾濁,索性當這是真的,莞爾一笑罷了。
沿著三姑石繼續西行,就到了武夷山區中,我們是沿著一條古道上行的,一路上時而穿行在茶田中,時而走在光滑的岩石上雕鑿出的台階上。不時出現的幾塊還算有亮點的石頭也可以讓我們為之停留。玉竹峰:一塊四面光滑,頭頂長著若干仙草的山峰,說是竹子,到更像一個竹制的工藝筆筒,那山頂的草,想必終年浸潤在武夷山的靈山秀水中,道行也不潛了吧。武夷山的山勢,沒有那麼陡峭,和愛人慢慢的在平緩光滑的石階上,欣賞周圍壯美的山水,聆聽動人的傳說,讓愛情在充滿靈性的山水中滋養;可一味的陶醉於這山水中,一不留神沒准被腳下突出的山石拌個趔趄,原來愛情的路上同樣需要共同克服可能面對的困難,同樣需要一些絆腳石為愛情加點麻辣燙,讓“小吵”變成“小炒”,才會覺得有滋有味。
山中的小徑,始終只有我們2人,外加導游在行走。能夠在難得的周末享受這樣難得的寂靜的武夷山,而且是在暖風吹過的艷陽冬日,想必是上天對我們的格外眷顧了。一路上看到了除了奇形怪狀的山石外,更看到的大大小小的石坑深陷在一塊塊石頭上,問過導游,得知這些是自然的傑作了。由於地質運動,一些小石塊被大的沙土包裹起來,時間一長,包裹在外面的大石質地疏松,逐漸風化,裡面的小石頭便顯露出來。雨水繼續衝刷,小石子便和母體剝離,形成了獨特的石洞。可惜當我沿著一溜大石下面尋找,也沒有找到所謂剝落下來的小石頭,希望不是被當地人拿去做“武夷山石敢當”了。
寂靜的環境,空曠的視野,是適合讓人冥想的地方,我面前的這條景像就是這樣,剛剛經過的石洞遍布的石頭,索性叫做點滴岩,眼前一處上部三角,下方敦實的大石塊,索性叫蛤蟆石最好了。不多時來到了一處茶田,田中的茶農正在料理茶葉,茶花的香氣襲人,干脆叫做茗香徑。不多時,眼前多了一條溪流,溪流在前面轉了彎,跟進去,是兩塊大石夾成的小路。清涼的山風從面前吹來,吹去了旅途的疲憊,這裡,和清涼谷的名字極為相稱了。一路的遐想中,我們到達了武夷山可以說最為壯觀的開闊的景點:馬頭岩,原本狹窄的山路在眼前豁然開朗的現出一小塊平原,平原的對面,是幾塊頗似駿馬的岩石,在寬闊的平原上縱橫馳騁,眼前沒有熙攘的人群,讓這景致更為淋漓盡致的顯現。馬頭岩下,幾座農舍坐落在黃金分割點上,顯示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過了馬頭岩,轉了一個彎,進了一個拱門,接下來便是讓我震驚的景觀了,不過這景觀不是什麼鬼斧神工的自然傑作,而是讓我震驚的人群。也許以往習慣在非節假日出行,也許是以往出行的地方過於偏僻,武夷山的一個普通周末的人群依然讓我吃驚:從山坳處休息的轎夫,從天游宮半山腰處休息的人群,從WC門口等待著的比超市大搶購還長的隊伍。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剛才的寂靜武夷山的旅行,會對眼前這種景致做何感想。恐怕再也沒有心情來欣賞這景色了。站到天游峰上,對於竹排工人罷工的寂靜的九曲溪我沒有半點胃口,因為在另一側的山路上,擁擠了太多的游人,將狹窄的山路占得滿滿當當,在這樣的山路上奔走,哪有什麼心情去欣賞風景?遠處的三仰峰,日光背影下的大王峰,眼下的九曲溪成為無數游人DC或者膠片上的背景,好的照相點好比魯迅先生筆下圍觀殺頭的絕佳空檔:始終有人將他填滿。從天游峰一直到山下的路,我是沒有太多的心情欣賞景致的,擁擠的人群,嘈雜的講解,耀眼的閃光燈,遍地的“游人留念”讓我慶幸剛才自己有緣欣賞到了真正的幽幽武夷山,也讓我為不能欣賞到一個完整的武夷山而感到遺憾。
在所謂的武夷山的主景區之一的天游景區,我認為可看的只有兩點:九曲溪裡的游魚以及雲窩附近的幾處山石。
也許是由於竹排工人罷工的原因,九曲溪中竟然有好多體積龐大的鯉魚在水中游動,並且絲毫沒有怕人的仗勢,在這樣人聲鼎沸的地方,不知道魚兒是怕慣了還是貪圖游人給他們的殘羹冷炙。與動物和諧共生的事情,在全國太多,可是在這裡,我卻始終覺得是虛有其表,只能算是養眼的一景,卻不能為我帶來會心的一笑。
幾處山石,首推便是掛布岩,仿佛記得導游說的是這個名字,即便名字記錯了,用來描繪眼前的景致也是不會錯的。萬仞高的石壁上,留有一條條扁平向內的並排的凹痕,像極了染坊裡等待浸染的布匹,站在略微側光的位置,布匹的紋理看得更加清楚,讓人不能不為這自然的傑作贊嘆。掛布岩的右側有一條石洞,順得洞穴上到頂端,抬頭一看:一喙鷹嘴只啄天際,線條分明,依然是讓人心動的景色。由於日當正午,雲窩中沒有升起應有的雲朵,只有有緣再見了。
從雲窩往出口的路上,可以看到雙乳峰以及九曲溪的四曲五曲,景色一般,不值得一提,可是有一處要說的,就是這裡的武夷書院。也許是走的太多,深諳了其中的道理,在第一眼看到關於武夷山廣告中的南宋理學某某,我便懷疑這其中到底有多少做秀的成分,如今親自前來,可真是見面不如聞名了。區區幾座現代化仿古建築,幾尊朱子以及學徒的雕像,幾篇關於歷史文獻的照片紙片想要涵蓋流傳千年的中華理學,這還差得遠。至少說,從我對武夷山所見所聞,武夷山文化遺產的帽子是要摘掉的,自然遺產,它還算當之無愧!
不知道為什麼,直到現在,我依舊沒有看到武夷山的名片建築,被印刷在各個場合的武夷山的神韻:玉女峰。問得導游得知:玉女峰是免費的,就在公路邊。想來這必定是眾多旅行社所謂的“車覽”的內容了。
玉女與大王的愛,在九曲溪畔的鏡台前折射出永恆的光芒;她們亙古的守候;在這武夷山水的繽紛多彩中顯得神秘莫測,他們的故事,在都市的浮光魅影,在鄉村的小橋流水,在絲竹纏綿的床幃帳幔,在這丹山碧水的清歌中回蕩。
如果說山有性別的話,那麼武夷山無疑是兩性兼備的:這裡的山沒有泰山那種偉岸,俊秀的姿態好比亭亭的舞女,可這舞女卻又多了幾分不讓須眉的姿色,想要輕易的征服它卻要頗費一番氣力;但這裡的山卻有遠遠沒有桂林山水那一泓含情脈脈的秋波,有幾座山峰倒也是棱角分明,有幾分硬漢的味道,不過倘若你仔細品評這漢子,卻發現他的內心是極其溫和的,只要你們有毅力有恆心,便可以“攜子之手,與子登峰”了。
我的旅途,起於寂靜,其間雖然受過一些叨擾,不過最終,依然是在平靜的九曲溪水中慢慢流走。在溪水旁,看著附近前來的中學生在水中嬉戲,自己不覺動了愛玩的心性,脫去鞋襪,在清涼的溪水中洗濯雙足。一側,是身材裊娜的玉女峰,另一側,是頂戴高冠的大王峰,它們的身影,倒影在清澈的溪流中,他們的故事,夾雜在徐徐的微風中。當然這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體會:從捧起的一泓清澈的溪水中,從隨手拾起的一塊頑石上。武夷山水之中的一切,都是極有靈性的,只要你用純真的沒有雜念的心去體會,它們就會將自己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你。
回到武夷山市,在市內轉了幾個來回,就依舊回到賓館休息,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早。
在歸途的行駛在橫南鐵路的列車上,突然有旅客指向窗外,說:看,大王峰。
原來,我在來時是與你相見過的,只不過,那時天色已經暗淡,只不過,那時我的心還沒有得到你的啟蒙,只因為,那時的武夷山,還遠在千裡之外。
後記+攻略
武夷山是去年11月去的了,這個游記現在才寫完,小子手懶了點。不過時效性還是有一些的。春節去了貴州,前幾天去了婺源,稍後(希望是稍後)會將文章/攻略奉上。
交通:前往武夷山還是建議走鐵路,價格便宜,時間也快。如下幾個火車中轉站都有很多車到武夷山:鷹潭,上饒,南平。具體時間請看時刻表哦。區內交通:武夷山市區到武夷山腳下中巴車相當多,票價3元到三姑石,5元到武夷山門口。
游玩:武夷山門票有點類似於DISNEYLAND,1-3天110-130元。號稱游覽以下景點:武夷宮、九曲溪、雲窩天游--桃源洞、一線天--虎嘯岩、大紅袍--水簾洞--天心岩、遇林亭--蓮花峰六大景區。(以前是細分成4塊)。不過依照我的經驗來看,沒有必要去那麼多地方。必須去的:天游峰,雲窩,玉女峰。選去的一線天、虎嘯岩、水簾洞、天心岩、遇林亭、蓮花峰(選擇1-2個鄰近的就好)。武夷宮和大紅袍完全沒有必要去。除非抱著到此一游的心態非要踩遍的。至於我在文中提到的景點,在武夷山的區內導游圖上可以看到路線,可是很少有人這麼走,因為路線比較長,而且旅行團沒有什麼好的生意可以做。至於我是怎麼得到這個路線,也完全是天做之合。這個在後面會說。
九曲溪漂流沒去,當時工人罷工。不過不罷工我也會嫌貴,呵呵。不過按照我估計的景色來看,做正宗的九曲溪漂流還是絕對值得的。在水上欣賞武夷諸峰的景色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不過一定要注意:是景區內的九曲溪漂流,別的就別去了。
飲食:我在武夷山沒吃到什麼特色小吃,再加上本人是北方人,對於南方的粉類食品不感冒,不瞎說,免得壞了大家胃口。
住宿:這點很關鍵。
一、住哪裡不被坑;二,住哪裡省門票。
如果不是非要貪圖什麼排場,而且就近原則,武夷山火車站前面的許多家庭旅館還是不錯的。我和女朋友入住的一家就不錯。房東的兒子上大學去了,於是他們就把一些房間騰出來做旅館,價格30元/晚。有電視,無獨立衛生間。但是每層樓都有衛生間/熱水器。我們住的當天晚上房東怕我們不習慣就把一層單獨給我們住了。臨走的時候武夷山很冷,房東還要把他兒子的衣服讓我穿走,感動ING。很多網友說武夷山騙人多,可能是我運氣好沒看到吧。武夷山腳下的很多賓館還是有坑人的地方,畢竟是專做旅游的,想不黑心都難,大家還是沒有必要去的。因為市區離景區很近,沒有必要省這不到20分鐘的時間。
*聽我的沒錯哦!火車站附近住!
第二點要說的就是關於省門票。其實國內所有的自然風景點都一樣,特別是山這樣的,這麼大的山不可能都守住。所以想逃票還是有很多招數的。和你住的地方的店主講好,他們都會帶你逃票,不過你要支付給他們一點費用。一般是門票50%。事後證明:我們沒有去到110元門票的所有景點,不過跟著這位大叔走的線路還是很有價值的。三姑—馬頭—雲窩。為了方便起見,大叔的名字和電話什麼的我就不說了,有緣自會看到。
買東西:景區買東西被騙的經歷相信不少人有過,特別是這種有一定文化依托的,武夷山的主體旅游紀念品茶葉,沒准樹葉都能被有些人策劃成茶葉。雖然我沒喝過大紅袍小紅袍,不過估計大部分的外行人喝不出大紅袍和我老媽煮茶葉蛋的茶有什麼區別。所以實在覺得不是非要裝高雅或者手裡有錢沒處花或者真正的業人人士不要涉足。非要買茶葉,福州的一些WALMART賣場的茶葉就不錯。
*記住:想在武夷山玩的好,東西什麼都別買!
先寫這麼多了,有不懂的歡迎大家提問,呵呵!
點點滴滴83 於筆0704022100

(..)

(..)

(5)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