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原先有一則貝克啤酒的廣告,貝克是德國著名的啤酒品牌,一直想打入美國市場,但此前美國市場已經有很多種啤酒,包括德國著名的百威啤酒也已經在美國人民心中扎下了根。此時貝克啤酒的廣告詞十分難做(不亞於現在給新版節目起名),即不能詆毀對手有失公平競爭,也不好指桑罵槐有失身份,關鍵是還要抬高自己的身價,最後聰明的人終於想出了一句對美國人民的廣告詞“此前,您已經嘗過了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德國啤酒——百威,現在請您嘗嘗最受德國人歡迎的德國啤酒——貝克”。想想旅游也是如此,如果把巴黎比做世界的法國,而羅納阿爾卑斯山區則是法國式的法國。雪山,湖泊,森林,木屋成為在巴黎難得一見的風景,法國人對細節的追求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美麗貝爾和谷什維爾的雪場,所有的建築,不論是旅館,商店,還是住家,抑或是辦公機構,所有的建築都是小木屋式的,完全和當地雪山叢林的環境融為一體。我們在谷什維爾住的小酒店還被厚厚的雪覆蓋著,據說是位列世界上最好的旅館之一(the worlds leading hotels)初進小木屋的時候,覺得房間並不大,但仔細一看,或者說越看越精致。無論是鹿頭形做成的掛架,還是波浪形的掛鉤(窗戶開的大小可以根據“浪”數目來定),溫馨方便的床頭區,甚至垃圾筒內的花紙,還是走廊的陳設,通向樓梯門的掛到一半的白色雷絲小簾,以及早餐台上用刀精巧刻畫的奶油方(即使有客人不斷地從上面片下奶油,侍應生總能很及時地用刀重新把它片成初始的花形),這一切無不讓人感覺到細節的魅力。從窗戶眺出,松林和雪道躍然眼中,不時地有好雪者飛馳而過,像是小木屋最好的點綴。而讓我最震撼居然是房間內的拖鞋。在我所有住過的賓館中,不論多麼高級,比如小鬼子的五星級飯店新大谷,或赤阪王子酒店,也都是我國元首出訪日本時住過的酒店,如果有兩雙拖鞋的話,兩雙肯定都是一樣的,只不過質料或做工有高下之分,而法國小木屋內的拖鞋,一看就是男女不同,男的鞋稍大,而且前面是封口的,圓頭,另一雙則是典型的女士,型號稍小,上面繡著小花,前面也是露腳趾的——不論是以人為本還是和諧社會,終究還是要靠細節和事實說話——當在小木屋的浴室裡看到這兩雙拖鞋時,我終於服了。有人說法國人就是這樣,天天沒事淨琢磨怎麼享受,誠哉斯言。陪我們同行的法國旅游局的一位負責人一路上帶我們參觀了很多各式旅館,有的總統套間一晚的價格約2000歐元,而一般人們在此的度假周期是一周。看著這些精美的房間,舒適的設施和人性化的服務,她也很享受,只是說了一句:nice for 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