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陽朔
終於在三月的一天我和朋友踏上了飛往桂林的航班,從聽到《我想去桂林》的那首歌以後我就把桂林,陽朔放進了我的旅游計劃中,這些年國內國外去過很多地方了,但總是和陽朔失之交臂。在早春的三月我終於來到了風光旖旎的陽朔。
下了飛機直接去陽朔,我們很幸運的遇到一位去陽朔接團的的帥哥司機,坐著他的專車我們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陽朔的西街,一路上我和朋友不斷地發出驚呼,連綿不覺的山巒在盛開的油菜花的映襯下,在薄霧的籠罩下益發地神秘和柔美,對此行我們充滿了期待。
在西街住了整整五天,酒吧的燈紅酒綠沒有太多的吸引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大致看了看,也許是網絡,雜志這些年宣傳得有些過度,在沒來之前就已經對那些酒吧的名字了如指掌了,真的看到以後反而很失望,空間小小的,卡拉ok水平的歌手,飄浮著欲望的空氣,閃爍不定的眼神,覺得很無趣。倒是那些美食更吸引我們,著名的啤酒魚真的很鮮美,只是量太大,實在有些浪費。田螺釀的味道也不錯,值得一嘗。我最愛的小筍炒蛋更是你在城裡吃不到的,真正的土雞蛋,久違的小時候的味道,我都快忘了雞蛋原來還可以如此鮮美。在那幾日我們天天都會點這道菜。說到吃,不能不提米粉,瘦子的米粉果然名不虛傳,我個人更喜歡寬粉,酸酸辣辣的很是合我的口味,好想念啊。夜幕降臨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小攤檔出現在西街的路邊,那燒烤的漓江小魚和小蝦嫩嫩的,香香的,回味悠長,還有陽朔一絕~無火煮的龍須面,我們可是排了長隊才吃到的,味道也不錯,建議一試。名氣不小的原始人烤雞要預定才吃的到,可味道只是soso,不建議不要去吃了,浪費我們有限的胃,那晚我們真的挺失望的。眾多美食中最令我們難忘的是街頭的山東煎餅,脆脆的,攤的時候就飄散出一股股誘人的香氣,吃到嘴裡更是回味悠長,說來有點不好意思,離開的那一天因為下著朦朦細雨,那對攤煎餅的夫婦沒有出攤兒,惹得我們帶著悵然若失的心情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西街。
來到陽朔不能不看老謀子的《印像。劉三姐》,場面壯闊,色彩艷麗,真山真水真性情,而且有一位陽朔當地的小帥哥,小黎,他可以買到又便宜位置又好的演出票,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電他-13597164133。而且在他的推薦下我們清晨去漂流了遇龍河,寬寬的河面上只有我們一葉竹筏,伴著清風,伴著鳥鳴,小魚在水面跳躍,水草在水下柔柔地起舞,兩岸的山巒和生長在水中央的鳳尾竹倒映在河面,這一切構成了一幅雋美的山水畫,我們則在畫中游,如果到了十點以後游人多起來你是體會不到這份意境的。桂林聞名於世少不了鐘乳石的功勞,最美的是銀子岩,形成於六億年前的各色鐘乳石定會讓你不許此行。不怕路途辛苦的話強力推薦去觀賞龍脊梯田,海拔一千六百米的山峰被人類的聰明才智改造成可以耕種的糧田,不得不佩服壯,瑤族人民的魄力,他們可是在五千多年前就開始了這項壯舉,現在不但成為子孫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且也成為人們眼中的絕美勝景,春天黃燦燦的油菜花,冬日皚皚白雪覆蓋,火把節的點點篝火,都給游人留下無法磨滅的醉人的美。
每一處風景都有它動人的一面,留給每個人的卻是不同的回憶,在陽朔我留下了我的腳印和笑聲,帶回來的是楨楨秀美山水的照片和對美味的懷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心頭的美,我的記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