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肯尼亞津巴布韋休閑十天

作者: 什邡

導讀准備了一個多月,簽好了肯尼亞、津巴布韋簽證,訂好廣州—內羅畢—哈拉雷—維多利亞—哈拉雷—內羅畢—香港的往返機票(包括當地酒店),整裝上路——開始心儀已久的非洲之旅。 第一天廣州——內羅畢, 廣州到內羅畢的飛機是肯尼亞航空公司經營的,晚上7點多廣州起飛,經停迪拜,於當地時間六點多到達內羅畢。領登機牌的時候大批的小商販忙著大包小包的托運, ...

准備了一個多月,簽好了肯尼亞、津巴布韋簽證,訂好廣州—內羅畢—哈拉雷—維多利亞—哈拉雷—內羅畢—香港的往返機票(包括當地酒店),整裝上路——開始心儀已久的非洲之旅。

第一天廣州——內羅畢,

廣州到內羅畢的飛機是肯尼亞航空公司經營的,晚上7點多廣州起飛,經停迪拜,於當地時間六點多到達內羅畢。領登機牌的時候大批的小商販忙著大包小包的托運,讓我想起了十多年前上海來往廣州的飛機,空氣中彌漫著非洲人特有的榴蓮味——雖然我對榴蓮不反感,可那味就像變質的——實在不敢恭維,於是擔心起今晚的漫漫長夜。飛機延誤了一個多小時才起飛——可能是非洲人工作效率太低,要不是中國商品太吸引人了。ANYWAY,飛了就好。

朦朧中飛機在下降,猛然發現窗外燈火通明,建築物整整齊齊——已然到了中東著名旅游勝地——迪拜。這時約一點半,因為誤點的原因,停了不到一小時,本想參觀下著名的迪拜機場都沒機會。飛機上下一批客人便轟然起飛,我又一次在空中鳥瞰迪拜——真壯觀,暗下決心,這地方一定得來一次。

第二天內羅畢——馬賽馬拉

早上醒來,雖然才肯尼亞時間五點,窗外已是朝霞滿天,看了下航程圖,飛機剛好飛越紅海上空,即將進入埃塞俄比亞,非洲的天正如電影裡一樣,碧空如洗,雲彩很規則的層層堆疊,泛著火紅的日光,真像小時候動畫片大鬧天空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園,置身此景,感覺真的如神仙般——非洲,向往已久的地方,終於到了!

飛機於肯尼亞時間七點半到了內羅畢國際機場,踏上非洲的土地,貪婪的吸著新鮮的空氣,環視四周——內羅畢機場雖然是東非最大的機場,其實充其量不過國內的地方機場,但外形比較有特色,像是非洲與現代的混血兒。出境通道引領著我一路向前,空氣中彌漫著變質的榴蓮味,哎!入鄉隨俗巴!

肯尼亞海關辦事效率雖然比起馬爾代夫、塞班的要好些,但在中國人看來,太慢了,耗了一個小時才出了海關。關外等我們的胖司機一直等了三個小時,我們怪不好意思的。那小伙子我嘀咕有兩百多斤,胖得走起路來兩腳有30度夾角,不過,很熱情,很友好,(後來也感覺到,非洲對中國人一直很友好)

車出機場一小時左右到了內羅畢市區,內羅畢人口四百萬,不過市區比較簡陋,不想中國比較現代化,有點像中國八十年代的城市,沒啥特色,就是東非人太黑,(所以這裡叫黑非洲)心裡有點恐慌,司機辦了點事我們就啟程前往馬賽馬拉,大約五個小時車程。

開出內羅畢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東非大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傷疤,因為有幾公裡寬,延綿一千多公裡(好像),我們坐在車上看,感覺只是在山頂望著一片無際的草原,很壯觀,有點像川藏線過理塘後的草原,不同的是這裡的草原一望無際。

山頂有個咖啡小店,風景很美,對著峽谷,店裡的非洲人拼命推銷他們粗糙的工藝品,可能是非洲沒玻璃廠,這裡的小店都黑不遛秋,加上東非人黑得跟碳似的,只感覺兩眼珠和一口牙在跟你說話,一點購物欲都沒有。最終,買了瓶滿瓶灰的礦泉水——奇貴,相當人民幣15元,跟艾菲爾鐵塔上的差不多!

下了山坡不久就到了馬賽人的地盤了,路旁不時看到披著紅毛毯、提著根棍子的馬賽人。馬賽馬拉人是世界上很特殊的土著人,精瘦,個個跟竹竿似的;健碩,他們是游牧民族,但從不騎馬,光靠走,所以馬拉松世界冠軍多出在肯尼亞。

下午近三點了終於到了馬賽馬拉保護區中的最好的LODGE-KEEKOROK,這也是在肯尼亞住的最好的地方,很非洲、夠非洲。CHEAKIN後,餐廳用餐,除了LODGE的餐廳,在馬賽馬拉是沒地方吃飯的,那是真正的動物的天堂,人是被關在籠子裡給動物參觀的。

餐後趁著時間還早,我們決定先去參觀馬賽人的原始村落。車出保護區大門不久就到了一個馬賽人村落——十來個像饃一樣的土包包組成的村落。村長是個小伙子,英語非常流利,很熱情,談好價格,就叫我們等,等了很久,突然,寨門打開,十幾個馬賽小伙載歌載舞,磯磯哼哼不知在唱啥,但肯定歡迎祝福之類的,把我們迎進了村落。馬賽人喜歡跑、跳,代表高興,於是十來個馬賽人拉著我和他們一起跳,比誰跳的高,挺開心。最後參觀了下他們的房子,呵呵,全部是泥巴做的,漆黑一片,唯一的一個小洞大概是為了通氣吧,還拿牛糞當燃料,沒一分鐘便跑出來了。

離開村落,司機帶我們開始真正的SAFARI,SAFARI在以前解釋為狩獵,現在呢,就是人被關在像籠子一樣的汽車裡,拼命找動物送給他們參觀。馬賽馬拉草原是非洲乃至世界最著名的草原,也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久負盛名的馬賽馬拉果然名不虛傳,雄壯、廣闊、美麗,一路上,長頸鹿、犀牛、斑馬、野牛、羚羊、石龜、非洲獅、獵豹、大像、狒狒……太多的欣喜,我們倒像只流動的動物園拜訪了幾乎所有的馬賽馬拉的主人。就在晚霞漸落准備打道回府時,司機的對講機裡傳來急促的聲音,當然斯瓦西裡語我一句也不懂(對了,懂一句——JUMBOJUMBO,就是泰語嗦挖爹嘎啦!),經過司機的翻譯知道有好東西看了,開了十來分鐘,司機示意別出聲,原來是一直獵豹剛捕獲了一只羚羊,正在享受美味大餐,在寂靜的草原聽著獵豹咬碎骨頭的聲音,非常震撼!痴痴的聽著看著。。。

累了一天一夜,終於可以美美的吃一頓,睡一覺了,晚餐是在浪漫的氣氛中進行的,這裡沿襲了英國殖民時的傳統,以英式西餐為主,來瓶紅酒,點支蠟燭,倦意頓失,不時有馬賽人的舞蹈穿插,不時有酒店服務生的歌聲,真陶醉!回想起來那時的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馬賽馬拉的夜生活也是屬於動物的,所以晚飯後我們就回房休息了,細心的保安一路陪同,怕有動物穿來穿去。這裡的夜靜極了,這種感覺猶如潛水,不同是潛水時的靜是寂靜,唯有游過的魚的眼睛提示你生命的存在,而這裡的靜是充滿生命的靜,窗外的草原中的細細的蟲鳴聲不時地告訴你生命存在的歡樂。

第三天馬賽馬拉——納庫魯

可能因為極向往草原的日出,清晨五點多就醒了,來到露台,天邊已漸泛紅,草原的草上已結上了晶瑩剔透的露珠,閃閃的隨微風顫動,幼羚羊在草叢中追逐嬉戲——美好的又一天開始了!

Keekorok有自己的觀景台,幾條棧橋伸到密林中,早餐後,我們沿著棧橋走進草原,密林中成群的狒狒在嬉戲玩耍,不時爬上棧橋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不是因為跟司機約定的時間表,真不想離開這裡。

離開馬賽馬拉保護區,一路再次經過東非大裂谷,在綠得冒油的峽谷中穿行了三個多小時,就到了納庫魯保護區,這裡是火烈鳥的天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火烈鳥生活在這裡,我們在住進這裡最好的LODGE—LAKE NAKULU LODGE,在保護區的一片山坡上,對著納庫魯湖,遠遠望去,粉紅的火烈鳥紅遍了湖面。

LAKE NAKULU LODGE 也是非常非洲的一家LODGE,每間房是個獨立的小屋,雖然沒KEEKOROK的設備現代,但也干淨得體。餐廳面湖,美景盡收眼底,用餐恰逢大雨,淅淅瀝瀝,望著窗外朦朧的山景湖景,好一派詩情畫意。

午餐後,我們繼續SAFARI,LAKE NAKULU 也是個著名的動物保護區,除了火烈鳥,犀牛、大像、羚羊也是比比皆是。我們先來到湖邊,走近看火烈鳥,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鳥,像鶴,不過通體粉紅,成片在湖邊,非常壯觀,我沒研究過這種鳥,也不知怎麼評價,只是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這麼多火烈鳥會生活在這不算太大的湖邊,什麼東西在吸引著他們?

LAKE NAKULU 有很多森林,這裡犀牛比馬賽馬拉多,其他動物和那比較雷同,整個下午我們在森林小道穿梭,直到天黑……

第四天納庫魯——內羅畢

納庫魯到內羅畢很近,三個小時就到了,因為這次沒看到河馬,於是決定去看看河馬。回程穿過大裂谷後,有個小湖,記不得名字了,這裡已很多河馬著名,門票連船票150美金,很貴(感覺司機吃回扣了)

一條小舢板,一個豆瓣牙的漁民載著我們在湖面上巡航。這湖很淺,經常擱淺,也很混,可能魚很多,湖面上各種鳥成群結隊此起彼伏,有幾只一直跟著我們,問了船老大才知道,原來船開的時候,有魚會跟著,那些鳥是趁機捕魚。湖裡河馬確實很所,幾十只,河馬特懶!平時就露兩鼻孔、兩只小耳朵在外,船老大經過時總那木棍拍水面叫醒它,偶爾有幾只張開大嘴打個哈欠,繼續睡,想想人也一樣,吃了睡睡了吃,能不變河馬嗎?

內羅畢就住在一家叫SAFARI的酒店,四星的,不錯!司機又介紹了一家中餐館,佛山人開的,菜一般,環境不錯,幾天沒吃中餐,特別親切感。

走出非洲的故事就在內羅畢郊外的一棟小屋內發生的,參觀完市容,我們就到那,其實那是一個小型的莊園,房子不大,陳列著二十世紀初的物品,影響很深,那時英國貴族的行李箱裡就有衣架了,還有,一百年前他們就用抽水馬桶了,狩獵用的服裝、槍等一一陳列,宛如走進了電影中。

晚餐我們預定了肯尼亞最著名的嘉年華餐廳,這裡是政府允許的野生動物的烤肉餐廳,很特別,最特色的是那有很多本地風味的雞尾酒,很有意思。

第五天內羅畢——哈拉雷

早班飛機7:50,一早起床,到哈拉雷是中午了,因為我們持的是津巴布韋的電子簽證,需到海關補辦手續,津巴布韋的接待很早就在海關等了,接待是個東北人,小伙子,跟海關很熟,很快就辦好了,他也順路把我們帶到了HOLIDAY INN。

津巴布韋從2000年開始貨幣大量貶值,現在10美金兌換200萬津元(官方是100萬),美金很吃香,就是彙率大得算起來讓人頭疼,反正吃餐晚飯得過千萬。

哈拉雷城市還算干淨,馬路也寬闊,這個國家事業率超過80%,多數人沒活干,懶懶散散的站在街邊。哈拉雷也沒啥可看的,不是轉機沒必要逗留。不過因為海拔的原因,這裡常年氣候不錯12~28度。

哈拉雷有家東方海鮮酒家,老板東北人,味道不錯,最開心的是他把珍藏的衡水老白干拿出來招待我們,遠在非洲喝到這種酒,開心至極。

第六天 哈拉雷——維多利亞瀑布城

到津巴布韋主要是來看維多利亞瀑布,哈拉雷到維多利亞瀑布城飛一個多小時,值得一提的是飛機,津巴布韋國內航空的飛機是中國產的,中國國內沒見過,感覺質量還是與波音空客有距離。

飛了一個半小時,看到飛機前方有一股霧氣直衝藍天,那便是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非洲第三大河贊比西河流至這裡,可能因為地殼變化的原因,突然地面出現一條裂縫便形成的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

出機場後,負責接機的是個蘭州人,帶著他的兒子把我們一路送到小鎮最著名的KINGDOM酒店。KINGDOM是家五星的豪華酒店,很距非洲特色,設施應有盡有,外國游客多喜歡住這。

這只有一家中餐館,老板兼導游,老板娘看店,不過菜做的真難吃,又貴,基本三菜一湯20~25美金。但環境不錯。

KINGDOM的泳池很棒,吃完中飯,在美美的游了個泳,懶懶的一直躺到五點,去游贊比西河。

游贊比西河是坐四周敞開的平底船,桌子沿四周擺放,游客白人居多,只有一桌日本人。夕陽西下,贊比西河的河水漸漸泛紅,天邊的雲彩如同一幅幅油畫,層次分明,天顯得特別的高,特別的深,清涼的微風拂面而來,綴著酒保調好的雞尾酒,欣賞著長河落日美景,心曠神怡……

載興而歸,KINGDOM的餐廳已准備好豐盛的晚餐,一邊又非洲鼓樂鼓舞,一邊享受現場烹制的非洲特色菜肴,歡聲笑語……

第六天維多利亞

事先了解了維多利亞小鎮,特意在這住兩個晚上,看來決策還是英明的,九點半,車來接去邊境的那邊——贊比亞,過個很簡陋的海關,交上十個美金就OK了。

贊比亞那邊比津巴布韋差多了,幾乎沒有游客,LIVINGSTONE小鎮很小,來這裡的多數游客從南非飛過來,司機建議去黑人的部落看看。那是個小村落,比起馬賽人的好多了,起碼是草房子了,村落裡的人很好客,想照像、聊天都很友好,游客也是他們的最大收入。沒啥特色,半個小時就開溜了。

回到贊比亞邊境,去贊比亞這邊的瀑布公園看看,為多利亞瀑布三分之一在贊比亞,三分之二在津巴布韋。沒進公園就聽到轟鳴的流水聲,現在是這裡的雨季,水量很足。維多利亞瀑布真是名不虛傳,不是親身體驗很難體會到那種震撼的感覺,巨大的水流像三峽開閘放水一樣,在一百多米的落差中墜向谷底,騰起的水霧籠罩著峽谷,衝上藍天,峽谷中形成兩道平行的彩虹,好壯觀!穿行在峽谷中,不是飄來陣雨,原來是騰起的水霧,巨大的轟鳴聲夾雜著游客的驚嘆,驚嘆造物主是如此的神奇……

午餐後去黑人市場逛下,那得木雕石雕不錯,便宜,只是黑人的榴蓮味熏得我夠嗆。但收獲不少,整整一箱,要是能在這搞個公司多好!

三點半去瀑布公園,津巴布韋這邊的瀑布公園大多了,觀景點也比較多,清楚地看到贊比西河在眼前突然斷流,落下峽谷,巨大的水霧使人不敢再往下走,因為沒帶雨衣,被淋得成落湯雞,不過感覺特棒!

第八天維多利亞——哈拉雷

飛機是下午兩點半的,一路奔波,今天美美的睡了個懶覺,起床後准備做本次來這的最大心願——到瀑布去蹦極,維多利亞瀑布前連接兩個國家的鐵路橋在峽谷得最高處,距離水面123米,是世界第二高的蹦極,蹦極被稱為勇敢者的游戲,平身從未蹦過的我站在大橋上,望著一百多米深的峽谷底湍急的水流,腳有點不聽使喚,猶豫再三,還是博一下,交了錢,兩個黑人兄弟麻利的把我的腳捆住,推到跳台邊,隨著5432…的倒數,我想著一件事,一定要掙開眼睛,就算死了也得死個明白,三四秒的自由落體,感覺爽極了,像在太空一般,不過回彈的幾下,轉的太厲害,有點看不清景色,知道嗎?整個過程最爽的是回彈到頂再下落的一瞬間,那感覺美妙無比。

到小鎮上逛逛,這裡的產業全靠旅游,所以這裡的人很休閑,懶懶的,時間仿佛在這特別的慢,除了木雕石雕也沒什麼吸引人的,雖然津巴布韋是大像的樂園,可這裡的像牙雕刻太粗糙,最終還是沒買!

回程的飛機意外的是波音,遇到幾個北京人,閑侃了會,他們從南非來到肯尼亞去。飛機降落還以為到了,窗外一看滿是軍人,原來這班飛機經停剛果的金薩撒。背了包想下飛機的我被北京人奚落了一番,可能是這次出游太開心了,有點心不在焉!

第九天哈拉雷——內羅畢

下午兩點半就到了內羅畢機場,回香港的飛機是九點半的,慘咯!要忍受七個小時的變質榴蓮味,逛遍內羅畢機場,最後找到了一個咖啡店消磨時間,內羅畢機場咖啡廳就兩三間又小,哎忍吧…

第十天內羅畢——香港(經停曼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