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一夜
一路的夜車是在很平靜的眾人的呼吸和車窗外的風聲中渡過。雖然不是第一次坐夜車去玩更遠的地方的風景,但是,半夜裡還是睡不著。一邊在看著窗外沒有風景的風景,一邊在聽在時速近一百的車上,有沒有人能說上一句夢話?
偶然一次抬頭,看見月亮明亮如玉,竟然有四個,驚訝之下差一點兒呼出聲來。扶了扶眼鏡才發現這不是什麼天文奇觀,而是因為近視鏡的折射而成。自己會心一笑望著那分不清真假的四個月亮傻笑了近一百公裡的路。
不知不覺入睡。到了黃山外圍才來了一點點的興致。第一次看到與北方不同植被的山,那滿山遍野的全是新綠,仿佛剛滿月的孩子剛學會朝著你調皮的眨眼笑一樣。讓人心裡有幸福的滿足。
那一夜,我在車上沒有做夢。因為旅行枕壞了。
一路的竹林,還有剛長出的竹筍。山上深紅淺紅的杜鵑,偶爾一棵仿佛相思而望的紫騰。這所有的小景色都如淡淡的話語在慢慢地拉開一個美麗的故事的開端。
走盤山道。下山時看見山下那一眼美麗的油菜花。金黃色彩中間相映著黑瓦白牆的徽式建築。一座座仿佛無節奏秩序卻很自然地點布在油菜田邊上。旁邊是一個小池塘,四周是郁郁蔥蔥的山。輕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幾片竹葉飄落,幾棵竹筍衝出地面。在這樣的一個小鎮住一周或一個月,應該是一段很好的記憶吧。
到達黃山,稍一收整後上山。每到一處有風景的高山美景,最好的品味方法就是用腳一步一步地去量。去感覺每一步時再回頭的變化,把自己的汗水滴在路邊的石階上以證明我來過。
周六,黃山的天氣不是很好。天氣預報中說有雨,但是沒有下。一路卻全是霧天。偶爾的時候會有太陽。大多時候是霧氣很重。遠處看不到遠山,近處看不清山花,不過,有下山的美女卻能看清楚,以此得知,霧還不算太大!
黃山的上的挑夫很多。一個人挑一百五十近左右或更重的東西,一步一顫地向山頂走去。有歇息片刻時,拿一根棍子撐住扁擔,擦把汗,側身讓過。
一直走,回頭望時,還是看不見遠山。路上偶爾看見風吹霧散的片刻,抓錄幾刻讓人心動的景色。一直走到白鵝嶺。游人如織。
近三個小時,從雲谷寺走到白鵝嶺。等後面所有的人到齊。看來來往往的游人。沒有到處走走,怎麼感覺都像很休閑的一種游法。下午,安排好後,放下東西。到北海周圍的風景走走。看見遠處漸漸明了的山川。近處興奮的游人。拍照的閃光。

晚上,回到北家賓館吃晚飯。自己做的幾個湯,煮的面,還是酸辣湯。吃完後,拿著一聽青島啤酒,走到外面。坐在塑料椅子上,把腳搭在石頭的護欄上,看遠處的霧氣重重,近處藍球場上打球的游人和黃山頂上的保安。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坐在一邊聊天的韓國人。幾個來回找路和標志的法國人。幾位露營的驢。
沒想到在黃山頂上竟然巧遇了兩位大學同學。那時我正倚著賓館房間的門,三月最後一天的下午,穿著短袖,舉著一杯酸辣湯,慢慢地吹著熱氣時,不經意地抬頭,看見熟悉的面孔。那一刻的情景,如果用在失散多年的戀人身上的話,簡直可以用惚如隔世,天涯萍聚,或更讓人在浪漫之余有點悲烈氛圍的感覺。
但是,這一切的描述都沒有用處。近一年不見的好友,在遠離青島的黃山頂上不期而遇,怎麼看來,都是一種不錯的巧合。也正是這一次巧遇,給此次黃山之行加了一點很溫馨的一筆。
相約黃昏後。晚上在賓館前面喝咖啡。

天驢,老朱,萬大叔他們出去逛了好久。回來後我們都吃完了。他們再做一次。把東西搬到外面的桌子上,說要邊數星星邊吃飯。我想如果是見一顆星星吃一口面的話,這一晚上真的要挨飯了。因為陰天!
一會兒,同學來了。收拾好小壺,衝好咖啡。與幾位經常在一起游玩的朋友們一起高唱。以天驢老師的陝北風味的東方紅開頭,之後就想到什麼喝什麼。
萬大叔高唱十五的月亮之後,這陰天的黃山頂上的十三的月亮竟然也湊熱鬧一般地出來露了露面。遠處的幾顆星星也出來捧了捧場。沒想到,旁邊的一桌MM們也是來自於青島的。他鄉遇幫知的感覺。兩桌湊成一桌,在一起再聊一會兒。再唱一會兒。
我想起了下午那一刻。一聽啤酒。悠然地坐在那兒,看漸亮的燈光和漸暗的天空,那有點人聲的寂靜婉約小小的古鎮的早晨,濕濕地霧氣清洗著紛雜的心事。那一刻,仿佛找到了自己。
晚上,洗個澡。躺在床上,雖然說一屋六張桌,住了八個人。但是,入睡前又如在外面露營一樣,熱鬧一刻。之後就是這一天讓人難以忘懷的時刻:八個人,三個打呼嚕的此起彼伏,偶爾一個說夢話的會一語驚人。還有一個晚上磨牙的我在偷著樂。有趣的是大山放了一首松隆子的《夢的點滴》時,三個打呼嚕都停止了競賽。
早上六點多起來。外面霧很大,沒法看日出。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早一點起來,向排去樓方向走。因為這一次來都想去穿一下西海大峽谷,但是,因為天氣不好,雖然四月的第一天要開放,但是,也不能盡興了。
清晨大霧中的松林仿佛在原始的森林中一樣。聽得見鳥兒在身邊自由自在的鳴唱。聽得見西海的水聲如瀑布降落一般聲響。
回到住處,打好包,走向光明頂。一路,聽見一種鳥兒鳴聲如同人在吹口哨一種,有時學著吹兩聲,它也能與你對唱幾下。松針尖上的水露如同珍珠一樣點點發亮,如果今天有日出,太陽,剛出來的一刻,這露珠定會閃亮如鑽。
雨中黃山
到達光明頂。卻看不到日出。大霧大得幾十步外看不清人。當然這與眼鏡也有關系。
稍等一下其他賓館的人。到下面吃飯。吃過早飯後,外面的雨漸大。開始按計劃好的路線走蓮花峰,天都峰,下山。霧很大。有時站在有點險的護欄邊,看見山崖下面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不知深淺。
蓮花峰關閉。剛走過,到達旁邊的山上,大雨忽至。片刻間霧氣除去看見清清楚楚的蓮花峰就在面前。幾十秒中,從眼前什麼都沒有,到清楚地看得見山上雨水彙集的八條小小的流瀑。此刻真想把DV再拿出來。但是,想了想,在美景面前我還是更珍惜我的DV。只好透過布滿雨水的眼鏡去看蓮花峰上的細瀑長流。
雨還是不停。繼續走。反正看景也是淋,走路也是淋。後面還有景色。
百步雲梯此刻真的如同雲梯一樣。
玉屏峰,看不見哪一塊和玉一樣。
迎客松處游人多得如同趕集。這樣人多,也沒有什麼心情了。仿佛此處就是黃山,過了此處就不是黃山了一樣。其實在於我看來,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天都峰和西海峽。但是,天氣情況不好,只好作罷。
准備去天都峰。路過不是玉的蒲團石。到達老道口時,雨點變大,雷聲漸起,於是手機關機,放棄了天都峰。下山。
蒼海一聲笑。一咱小狼嚎。
半山寺的桃花開了。
拍桃花的那一刻看見山下面的白色雲氣在十幾秒間的時間裡把一座山峰給遮住,拍過雲,回過頭才發現自己也在雲裡了。當它在上面就是雲,當你在它裡面,就是霧。
收拾好東西,再向下行。山馬橋下有一棵好像是梨樹,花開在霧雨中。雨開始變大。如同中雨。路過高高的松林,看見的只有不盡的霧氣和點點的雨聲。山谷中有流水。
一直走到山下。回頭望去,仍是看不見山。
到了慈光閣時才想到一個問題。黃山的人文方面的痕跡遠遠比五岳的要少一些。不過,這也是我喜歡黃山的一個原因。自然的東西就是自然的東西。把石頭上刻上一個個的大字,再多的文化內涵在裡面,但是本身已經是一個垃圾了。
雨還沒有停。能看見山頂,但是,卻拍不出來。只能拍到白牆黑瓦的徽式建築在竹林叢中嶄露一點兒。雲輕輕飄過。風輕輕吹過幾片竹葉飄落在千僧灶的幾口大鍋旁。雨滴如線。氣溫卻是宜人。
等人齊了一車後開始了回去的行程。二點半從湯口出發回青島。一路,或許因為剛下山的興奮,或許因為還沒有盡興,反正,還有很多的精力。一路,看窗外的風景漸漸遠離。小河中的流水從至清到漸漸有點混濁。山上的雲霧從很濃到漸漸淡如清煙。
路過幾個村落,見過幾群排隊而行的鴨子。看著形狀與北方不一樣的砍刀,看見竹林間的小道。看見房屋後面成片的竹林,看見灰瓦白牆的陽台上掛著的腊肉豬腿。能感覺出此處人們生活的悠然自得。
不知何時,再來一次,穿一次西海,再找一個附近的村落住一周半月的,早上起來看炊煙如直線般地冉冉上升,水牛在田裡度步如果在庭。一生,一次即可。
注:因此次只拿了DV,所以沒有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