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永 安 橋
木瀆,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南最古老的城鎮;二千五百多年來,流傳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美女西施的身影,乾隆皇帝的足跡,都曾留駐於此。青磚黛瓦的私家庭院,交叉縱橫的街巷河流,構成了特有的古鎮風貌。素有九裡十三橋之譽的木瀆,水鄉神韻是那樣鮮明,香溪河上的那座明代石橋,保留著六百年來不變的式樣和情調,這就是江南著名的永安橋。
永安橋,明弘治十年(1497)傅潮所建。是一座典型的單孔石橋,由花崗岩壘砌而成,全長13.7米,橋寬2.2米,拱呈圓弧形,橋梁頭上刻有“一把蓮”的字樣;它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精美的雕刻,只有那典雅與斑駁,酣淳與拙樸。
清風是柔的,水波是柔的,四月的永安橋是最美的。輕風細雨過後,含羞的春陽輕輕地從薄雲裡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線,撒滿了永安橋;如果此時,你漫步橋上,頓然會感覺到整個世界是那樣的清新,那樣的柔媚,喧嘩間有一方寧靜;煩躁的情緒會逐漸地安定下來,充分地享受大自然所恩賜的一切。似乎會想與陽光有個約會,與空氣有次邂逅,情不自禁地酣暢起來。坐在欄邊,俯視橋下,清澈的河水微波蕩漾;永安橋那淡淡的倒影,勾勒成遐想的弧線,寫意著時光歲月,深深地刻在貼水的花崗石上,那水紋向世人訴說橋的過去,曾經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條條印痕。
秋風是爽的,水波是靚的,十月的永安橋是最富詩意的。暖暖的秋陽透過高空的雲彩斜照而下,在橋面靜靜地塗鴉上淡淡的金黃,橋側掛滿的藤蔓,低垂著,臨貼水面,在微風中翩翩舞動;情生於景,景中有情。不遠處,香溪河裡傳來了吳儂軟語的清唱:《千年木瀆》、《木瀆之美》,一曲曲聲聲嘹亮;烏篷船上,穿著淺藍色花格布的船娘,“咿呀咿呀”搖著船櫓,和著歌聲,沿著河道前行。船兒從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御碼頭出發,河的兩旁,樹木秋意昂然,柳樹、桃樹、玉蘭樹爭先享受秋天賦予的色彩,石榴樹上掛滿了沉沉的果實,像一個個燈籠似的,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靠近永安橋,厚實穩重的橋姿展現在游客們的面前,在相機的閃爍下,定格成一幅幅精美的照片,永遠留存在人們的印像裡。
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