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是各個文化的集合之地,見識了繽紛的曼谷,吉隆坡也不例外,對其中的印度文化有莫名的好感……


在馬來語中“Kuala Lumpur”意為泥濘的河口,不難想像舊時自然環境的惡劣。艱苦奮鬥的華人在公元1857年到達此處,進行開發,尋找錫礦,選擇在Kelang 與 Gombak兩河交彙之處搭起兩排以棕櫚葉鋪頂的小茅屋——這就是吉隆坡最早的雛形,與華人有深厚的淵源。
在車窗邊,sean指給我看那片伊斯蘭風格的純白色火車站,還有著名的雙子塔,說它晚上亮燈的時候才最美麗,車轉了幾圈,在合適的角度,才拍下了那棟像手電筒似的大廈和KLCC;接近傍晚,徘徊在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蘇丹阿都沙末大樓(Sultan AbdulSamad)附近,感受一下這兒的寧靜和莊嚴,耳邊再一次傳來禱告誦經之聲,悠長地回蕩著於黃昏中。
原@ http://seanfay.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