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蘇州不游山塘乃憾事也(老蘇州游山塘)

作者: 霞客金

導讀讀過《紅樓夢》的人,一定記得這部巨著的開頭是從蘇州閶門寫起的:“姑蘇城的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的風流富貴之地”,然後寫閶門外的十裡街,推出人物來。這裡的閶門外十裡街,就是指水陸並行的山塘街。 山塘街全長七華裡,故稱七裡山塘。唐代詩人白居易來蘇州做刺史時組織鑿渠修路,水陸兩路同時開通,將虎丘與蘇州城相連,水路即是山塘河,陸路便是山塘街, ...

讀過《紅樓夢》的人,一定記得這部巨著的開頭是從蘇州閶門寫起的:“姑蘇城的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的風流富貴之地”,然後寫閶門外的十裡街,推出人物來。這裡的閶門外十裡街,就是指水陸並行的山塘街。 山塘街全長七華裡,故稱七裡山塘。唐代詩人白居易來蘇州做刺史時組織鑿渠修路,水陸兩路同時開通,將虎丘與蘇州城相連,水路即是山塘河,陸路便是山塘街,當時人們又稱之為“白公堤”。白居易任蘇州刺史一年余,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佳詞絕句,如:白居易《登閶門閑望》閶門四望郁蒼蒼,始覺州雄土俗強。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疆土。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鵲橋紅帶夕陽。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雲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宮水放光。曾賞錢塘嫌茂苑,今來未敢苦誇張。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緑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後因病免郡事,在離別蘇州時,留下了《別蘇州》青紫行將吏,班白列黎氓。一時臨水拜,十裡隨舟行。在回洛陽途中,夜宿揚州驛館,又夢到了蘇州:白居易《夢蘇州水閣寄馮侍御》揚州驛裡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覺後不知馮侍御,此中昨夜共誰游?好友劉禹錫聞之,也罷和州刺史,兩人共歸洛陽:劉禹錫《白太守行》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谿。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自此之後,山塘街一直是充溢濃厚的民族風俗、極具吳地特色的旅游勝處。慈禧太後在北京頤和園內為供己游賞而建造的那條著名的“買賣街”(蘇州街),就是完全模仿蘇州山塘街的形狀與風貌而築成。 七裡山塘上有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會館……這些古建築,精雕細刻,古色古香,一派歲月滄桑感,還有耳熟能詳的半塘傳說,陳圓圓、董小宛等,都裝點了山塘的婉約一面。清人趙翼的《山塘絕句》中就有“山塘滿路皆脂粉”的句子。陳圓圓雖不是土生土長的姑蘇人氏,卻與蘇州頗有淵源。陳圓圓,名元,武進奔牛鎮人,父親薄有家產,雅好戲曲,因“日夜謳歌不輟,從此破其家”。其父無聊,看到愛女陳圓圓漂亮聰慧,便把生平所得盡相傳授。陳圓圓悟性極高,加之早已耳濡目染,不久即有出藍之譽。惜乎為時不久,父死母亡,陳圓圓頓失怙恃,被族人賣到蘇州,墮入山塘,失身為妓。由於色美藝絕,名傾吳下。後遇冒辟疆,一見傾心,遂定囓臂之盟。可惜冒辟疆顧慮重重,未痛下決心立刻迎娶,後來被“竇霍門下客”以勢逼去,北上入京了,由此改變了明末歷史。董小宛,名白,又字青蓮,南京人,因父母離異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她16歲時,已是芳名鵲起,與柳如是、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鄉試落第的冒襄與小宛偶爾在蘇州山塘街半塘相遇。她對冒襄一見傾心,連稱:“異人!異人!”雖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過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為冒襄早已屬意吳門名妓陳圓圓,並於1641年“訂嫁娶之約”。次年冒襄第六次鄉試途經蘇州,重重訪陳圓圓時,已是人去樓空,加上科場失意,情緒沮喪到了極點。就在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錢謙益出面給小宛贖身,然後從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結成伉儷。山塘街堪稱江南水鄉街巷的典範。它的中間是山塘河,山塘街則緊傍河的北側,通過一座座石橋與另一側的街道連接。山塘街上店鋪、住家鱗次櫛比,這裡的房屋多為前街後河,有的還建成特殊的過街樓,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條典型的水巷,河上裝載貨物的船只和游船畫舫款款而過。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是熱鬧繁華的商業區;西段從半塘橋至虎丘山,這一段漸近郊外,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 現在修復並向公眾開放的是從渡僧橋到新民橋一段。這一段是山塘街東段繁華的商區。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街道、水道、民居、建築進行了修復,目前已恢復了六個主要景點:明清江南服飾館、安泰救火會、古戲台、汀州會館、老蘇州茶館和明大學士吳一鵬故居。以後將逐步推進,對山塘街進行全面的修復。 新移建的雕花樓古戲台,畫棟雕梁,華美古樸。蘇州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戲曲文化十分繁榮,昆曲已被聯合國授予“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稱號。在通貴橋之南的玉涵堂則是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江南豪宅和園林,它有四路三進,六千多平方米。其主人是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故而亦稱“閣老廳”。安泰龍社是清末山塘街上的民間救火組織,這裡陳列有當年救火員用過的鋼盔帽、救火斧、火警鐘、木水龍等實物。 此次還重點整修了石駁岸、石碼頭,配置了游艇畫舫,游人可以乘船倘佯,在槳聲裡領略江南水鄉特有的情味,還可以以舟代步至虎丘一游。此外,如在山塘街上漫步,石藝齋的精美石雕、江南衣館的服飾刺繡、吳拓齋的拓碑技藝、朱文茜的黃泥捏像以及藍印花布、蘇扇、文房四寶等使人目不暇接,整個街上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吳文化的氤氳氣息。 蘇州是一個美食王國,現在山塘街兩旁店鋪林立,也可說是美食一條街。五芳齋的點心、黃天源的糕團、采芝齋的蘇式糖果小吃全都是蘇州的百年老字號了。游蘇州不游山塘乃憾事也!



(七裡山塘)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