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靈留在新西蘭(三)

作者: queenielin

導讀2/10 日照較長的國度 伸了個大懶腰,把這幾天的舟車勞頓都拋到九霄之外。撩開窗簾向外瞧了一眼,早上八點多的天空並不十分亮,漫天還蓋著如棉被般厚厚的雲層。心裡不禁一沉,就如天氣預報預測的陰天把我們抱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毀滅了。真想找個吸塵機把厚雲都吸走,沒有陽光拍出來的照片不好看呀(郁悶。。。)。但多想也沒用,民以食為天,先到樓下填飽肚 ...

2/10 日照較長的國度

伸了個大懶腰,把這幾天的舟車勞頓都拋到九霄之外。撩開窗簾向外瞧了一眼,早上八點多的天空並不十分亮,漫天還蓋著如棉被般厚厚的雲層。心裡不禁一沉,就如天氣預報預測的陰天把我們抱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毀滅了。真想找個吸塵機把厚雲都吸走,沒有陽光拍出來的照片不好看呀(郁悶。。。)。但多想也沒用,民以食為天,先到樓下填飽肚子再說。8點多的廚房空蕩蕩沒幾個人,看來外國驢友們起得都比較早。就在我四處找砂糖煮麥片的時候,一位英國伯伯主動走過來友善地問我在找什麼。“糖,我需要糖煮麥片。”“這兒沒有公用的糖,但我可以給你一些。”說完,伯伯轉身在他大大的食物袋裡找出一袋砂糖遞給我。在謝過伯伯之余便和他聊起家常。原來伯伯來自英國,是來新西蘭找房子退休的。羨慕呀!在熱烈的討論退休計劃中,我們吃完早餐准備出發市內游。從旅館出來向北沒走幾步就發現由於昨天太匆忙沒注意到這個花園城市是如此的美麗。早晨中的基督城就如朋友口中所描述的處處是花,而且鮮花的顏色、配搭艷麗奪目,原來陰郁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晴朗了。基督城內的綠化小廣場特別多,幾乎遍布每個街角,加上各家各戶門前精心設計布置的小花園,把這個花園城市拱托得更具高雅的英倫風味。隨便走走拍拍,十分鐘左右就到了Avon River。豐姿綽約的艾芳河,兩岸盡是枝芽嫩綠的楊柳,條條柳枝優美地低垂在岸邊。這時的河面平靜,附近行人也不多,只有幾只野鴨悠閑地浮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十分寧靜舒心。沿著河邊和LG慢慢向Cathedral Square方向散步。偶爾一兩只野鴨和白鴿從平靜的河面掠過,提醒著我們時間並未因艾芳河的寧靜而靜止。一直生長在大城市的我們從未見過那麼多的鳥類能在城市裡與人類同存,以前總覺得對雅思考官老是喜歡問關於城市裡鳥兒的生存問題難以理解,現在則心有體會了。這裡的野鴨和白鴿十分可愛,細看之下發現每只都胖嘟嘟,並不怕生。當你走近它們,它們也只是扭著肥屁股挪開兩步,總是和你保持著五步的距離。以神態自然、信步閑庭的姿態向人們傳遞著自由、和平的信息。為了要拍出佳能廣告詞中的“感動常在”,在我鎖定目標後,攝影助理LG就跑去把目標趕飛,而我則馬上把這瞬間的動作用連拍方式拍下。有些野鴨不知是太肥還是太懶,實在只能平地跑幾步,我們也就放過它,不再折騰它了。就這樣,經過幾次實踐,我們終於拍下一組滿意的“飛鴨過河”圖。沿著河邊玩玩鬧鬧,不知不覺已到了市中心。找到昨晚下車時發現的那家華人兌換店(經後來比較,這家彙率最優惠,位置在Gloucester St. 與Colombo St.交界)。換好錢後找到Inter City公司把之前電話預訂好的車票付現。這樣就搞定了打後十幾天的交通問題。只要嚴格招待行程計劃,一切都會順利進行。走過一個街區,來到了Cathedral Square。廣場中央就是這座久負盛名的建築物-大教堂。19世紀的古建築,灰色石砌建築物,歌德式建築風格充滿情韻,高達63公尺的尖塔更可說是基督城最重要的地標與精神像征。然而天公不作美,天空依然泛白,太陽始終不肯露臉。勉強對著大教堂拍了幾張照片後就被廣場上的街頭表演喝采聲吸引過去了。廣場的一角黑壓壓地圍了幾圈觀眾,空地上一個年輕小伙正用一條粗粗的鐵鏈綁住自己雙手站在一道鐵梯子上。他邊解說邊表演著各種高難度動作,還不時向周邊的人群發出邀請協助表演。語言生動,表情豐富,雖然難度系數不及專業的雜技表演,但也搏得觀眾陣陣掌聲和歡笑。末了,小伙子還給一個協助他的小男孩10新元獎勵。這種娛人娛已的精神在中國實屬罕見。午餐在附近的麥當當草草解決掉。見天色仍沒有轉變的可能,我們唯有改變原計劃先去藝術中心和博物館,把原定的植物園調到回來那天再去。幸虧當初在安排行程中在回程時多預留了半天時間,希望到時天氣會轉好吧。從麥當當出來,看到對面的車站好多人在排隊上車,人頭湧湧像開倉派米。走近一看,原來是市內的免費穿梭巴士(黃巴),行車路線是繞了市內一圈,中途經過幾過大型超市,於是決定回來的時候坐它去買儲備糧。藝術中心門前擺著售賣各種各樣手工藝品的小攤;裡面表演台上有兩個年輕的女孩邊彈琴邊教小朋友跳絲帶舞;藝術廊裡各式小畫廊用著不同的繪畫方式向游人展示著新西蘭的純潔。隨便在中心內的長椅上坐坐,也能感受到這裡彌漫著的濃厚藝術氣息。一個用鐵絲繞成的立體房屋圖形別出心裁的利用近乎看不到的金屬絲懸吊在中庭的空中。從不同角度看,圖形都像是在空中懸浮著的一所房子。走出藝術中心,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坐在旁邊的咖啡茶座,身邊是她的金毛犬。這只狗狗長得毛色光亮,形體雖大,但樣子溫和。老太太見我們那麼喜歡她的狗狗,十分熱心的讓狗狗配合著和我合照,還向我們介紹說她的狗狗已是41只小狗的媽媽。博物館就在植物園的旁邊,一幢兩層樓高的房子。已是下午5點多了,但館內仍有許多游客。工作人員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了博物館簡單的情況後,撕下一張地圖讓我們入內參觀。博物館詳盡充分地向游客展現了關於新西蘭的一切:櫥窗內一組組的模型講述了國家的社會發展史,文化和歷史的進程;還模擬出一段當時商業圈的街道,街道上各種行業齊全,店鋪內的櫥窗擺設、店主腊像都制造得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於18世紀的時空。在展館另一邊還展出了不同時期的家具和人們所穿的服飾,全都是英國式的風格。從博物館出來找到黃巴,乘車到Pack N Save超市准備我們豐富的晚餐和備好之後兩天的食物後,發覺已是7點多了。匆匆趕出超市,發現天還沒開始黑。“新西蘭的晚上九點天才黑。”這是去過的朋友告訴我的,果真不錯!



(基督城的鐘樓)



(艾芳河)



(在扮雕像的野鴨)



(藝術中心的懸空鐵絲屋)


精選遊記: 基督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