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以激情為2006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今天的重頭戲是Shotover River漂流。中午吃過“家鄉炒飯”後,我們整裝待發來到導覽公司。店內熙熙攘攘,游客在接待台簽到後陸續登上門前停泊著的兩部中巴,看來也有好多人報了今天的漂流。在確認我們會游泳後,工作人員用標記筆在我們手背上寫上一個“S”。
中巴並沒有把我們載往漂流點,而是先把我們送到數十公裡外的基地。在基地內,大伙裡裡外外圍了三圈要先聽教練講解漂流時使用的裝備和注意事項。解散後,各人按順序領取保暖套衫、外套、短膠靴、頭盔和救生衣。當輪到我時,工作人員見我長得小巧,就問我是哪個國家的。答說,中國。然後他在衣架中選了套0號交給我。在更衣室內換好全身裝備後,所有人再兵分兩路分別前往Shotover River和Wakatipu River, 我們當然是坐上了去前者的車啦。
今天領隊的是個美國佬,上車後一直說個不停地用盡多國語言在逗我們這群聯合國。接著派發一張印有各大語言的安全講解說明書讓我們傳閱,最後就是讓我們在一張紙上簽名作生死狀。
中巴繞上彎彎曲曲的山路,穿越在崇山峻嶺之間。在經過一個叫“鬼門關(Hell Gate)”的地方後,山路變得更為狹窄,只容得下一輛車通過。從右側車窗向下望則是峽谷的萬丈深淵,其險峻的山勢並不亞於與四川、雲南的盤山公路,讓我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汽車開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才把我們送到了漂流點。從中巴的拖車卸下了8只橡皮筏後,教練又把大家集合起來講解如何使用木槳和下水後的注意事項。每六人一組,各組的教練分別為自己的隊員綁緊救生衣後,各組抬著自己的橡皮筏放到河岸邊。同組的是一對英國人和另一對愛爾蘭人,在橡皮筏邊上拍了張合照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今天最激動的一刻。
教練把筏撐離岸邊後,小船隨波逐流的漂浮在碧綠的河面上。河水十分清澈透亮,光線能射穿透明的河水照射在水底光滑的鵝卵石上。接著下來,就開始忙開了。在這裡漂流與國內的並不一樣,橡皮筏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劃的,而是需要全隊的共同努力,教練則只是負責掌舵和控制。首先教練給我們傳授一些基本的口令,如劃前劃後,抓緊繩索和躲入筏中等等,接著邊喊著口令邊讓我們一起不斷練習實踐。經過幾次實操後,聽著教練的口令,在一些急流湍彎我們也能應付自如了。這樣我們才開始享受到漂流的真正樂趣。
在一些稍為平緩的河段,教練指著峽谷的峭壁向我們介紹地殼運動留下的種種證據,層層的岩質在峽谷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河岸上不時出現山羊,令我們吃驚的是還遇到過在河邊淘金的老人。在一些急流湧現的河段,隊員們全神貫注地聽著教練的指揮闖過了一道道激流。橡皮筏濺起的水花正綽約地為我們的英姿在歡呼。
在一處激流,後方一只橡皮筏被卡在了石隙中,裡面的人都被翻落到水裡。眾人見狀,立即將各自的皮筏擱在淺灘上,隊長教練取出一個急救設備箱,眾教練紛紛下水救人。經過一番拼搏,那只皮筏上的六人終於被撈上水,回到皮筏上繼續漂流。其余的觀眾則長舒一口氣,行動一致地拍手叫好。
重新劃回河中,每人都在沉浸在漂流運動帶給我們的快樂裡,而時間也像河水在身邊不知不覺的溜走。漂了近一個多小時後,我們迎來了最後一個險關。皮筏被湍急的水流擁著衝進了一條狹長的隧道,隧道內伸手不見五指,只有耳邊響起了嘩嘩流水的奏鳴曲。不久,前面出現了一個亮點。亮點隨著皮筏的前進變得越來越大,最後眼前一亮,是洞口。還沒來得及反應,隨著教練一聲“hold and sit in”,我們條件反射的馬上收起木槳扯緊繩索坐進皮筏內。皮筏隨即被急流衝下了十多米落差河面,渾身都被河水泡濕了,就像在樂園裡玩的“激流衝浪”。
過了這段落差,皮筏順著平緩的水流漂到了終點。隊友們這時仿佛還意猶未盡,用槳挑起水花沷向旁邊的橡皮筏,兩船人在一番激烈的水戰結束後才肯上岸。回到基地,換上干淨衣褲後,工作人員為我們送上熱茶和點心充飢。休息過後,再用中巴把我們送回市內。
除夕夜晚,我們在吃過晚飯後走到湖邊散步。十點多,許多商店都已早早關門了,除了兩三家華人開的紀念品店。走進其中一家,和我們打招呼的店主原來也是廣州人,移民過去十幾年了。問他為什麼除夕夜還不早點關鋪休息,他說還要等一團十二點多到的深圳團。這是華人在國外勤勞刻苦的又一例證,盡管大年三十在中國人的心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告別了店主,我們也回到旅店打電話回家提早5個小時送上新年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