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印像(2)武漢人

作者: abdallah

導讀(二)武漢人 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16想了解一個地方,就得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想了解這個地方的人,就得生活到他們當中去。我這次出差只有短短幾天,而開會又全在酒店內進行,想細致深入定是無法展開了。不過,想偷雞還是會有機會的,乘會議中的間隙,我溜出酒店,買了地圖,在城裡閑逛起來。 本打算坐公車,因這樣可以接觸更多本 ...

(二)武漢人

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16想了解一個地方,就得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想了解這個地方的人,就得生活到他們當中去。我這次出差只有短短幾天,而開會又全在酒店內進行,想細致深入定是無法展開了。不過,想偷雞還是會有機會的,乘會議中的間隙,我溜出酒店,買了地圖,在城裡閑逛起來。

本打算坐公車,因這樣可以接觸更多本地人,可出酒店瞎轉了一會,頓時疲了。人生地不熟的,還是叫了輛出租車,這一上車,便聽見司機咬著韻尾的武漢話:“您家上哪兒喲?”。說起這武漢話,我是早已耳聞,如今聽到,果如傳說中那般軟硬兼有,柔中帶剛。在方言學中,武漢話算西南官話中的一種,和雲、貴、川、桂北的方言一樣,都屬北方語系。外人乍聽到武漢話,也許會覺得和四川話差不多,便是這個道理。與四川話不一樣,武漢因其地處南北要衝的緣故,受北方的影響更多些,因而似乎也更硬些。其後幾天我在街頭聽到更多的武漢話後也印證了這一點,武漢人的聲音更脆,嗓門更大,語速更快。比起吳、閩、粵方言來說,武漢話還是頗好明白的,幾天下來,我就基本能連猜帶蒙聽懂十之六七的內容了,這皆因武漢話兼具了南北二者特點,故有人也說武漢話是“北方音,南方調”。

本來,武漢古為楚地,按理應該說的是楚語南音。然現在學界公認的繼承楚語衣缽的是湖南話,而不是楚文化發祥的湖北。這其實也不奇怪,因自東漢末以後,北中國的數次大規模戰亂:黃巾、永嘉、安史、靖康…導致了北方百姓大批南下避難。他們的到來,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廣大的長江以南區域得到開發,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也因此奠下基礎。語言文化上,北人南渡也使漢語隨著他們的遷移傳遍了南中國的各個區域,與當地語言結合後,便形成了各式各樣的中國南方方言。現在的許多方言如客家話等就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唐詩中的平仄有時候在以北京話為模板的現代漢語標准發音中體現不出來,用南方的方言一讀卻韻味十足。北方移民們來到長江中下游,發現這裡土地平坦肥沃,河湖縱橫,氣候濕潤,比起華北和中原的耕種條件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遇到如此優越的魚米之鄉當然就停留下來。而許多本地的楚人、吳人、越人則被迫南移,他們的文化和語言也南移,形成了今日之局面,所以湖南人才敢在湖北人面前把“唯楚有才”的牌子亮出來。武漢,作為南渡的重要中轉站,其方言更近北方也就情有可原了。這一點倒是和南京頗為類似,到過蘇南的人,聽過吳音的代表蘇州無錫話後,再聽南京話就會發現它們完全不一樣,南京話有很多官話的語素,所以甚至有人主張將之歸入北方語系方言的。

南北交融的另一個結果,是導致了武漢人的性格的南北皆收,兼容並蓄。既有北方的爽朗明快,也有南方的精明細致。我在漢口江灘閑逛時,曾碰到一群老人們。他們在樹蔭下圍坐著,中間的一個作演講狀,慷慨激昂著,我努力聽了一會,似乎是和下崗工人、工廠倒閉之類相關的時政話題。說到共鳴處,下面的老人不時插話,若有不贊同處,也直接道出,好不熱鬧。後來走累了在江邊的茶坊坐下喝茶,周圍打牌的、聊天的、談戀愛的…,聲音此起彼伏,調子之高有時我還以為他們吵起來了,但接下來,他們卻全無動手跡像,還有說有笑。後來才知道,武漢人說粗話,只是一種口頭習慣,並非真的要怎樣了,而且和你說市井之語,還表明了雙方之哥們。同樣,坐出租車的時候,武漢的司機也頗熱情,不會繞路不說,得知我是外地人後,還努力給我介紹武漢的風景名勝。

至於武漢人的精細一面,我待的時間太短,倒是沒什麼體會。但是湖北人素有“九頭鳥”之稱,用九個腦袋想東西,當然是夠仔細的。前面說過,武漢城市的興起是由於它的交通港地位,碼頭文化和氣質濃郁,“七分商人三分民”,商人一多,人自然也就精了。“九頭鳥”最早源自楚文化中的九鳳傳說,為神鳥,漢以後其形像隨著楚地的被征服卻逐漸演變為九頭怪鳥。用這種亦正亦邪的鳥來比喻武漢人,卻也一定程度上頗符合武漢人亦南亦北既強又細的特點。

《新周刊》曾做過一期中國城市的專輯,其中武漢被評為“最市民化的城市”。過去我對武漢人市民性的認識,主要來自池莉和方方的小說,那還是我在大學時讀的。她倆非常擅長刻畫市井街巷中的生活,對武漢市民心理的描寫頗為到位。但這次,我無法親自體驗武漢普通市民的生活,連她倆的小說常提到的著名的漢正街也沒去成。不過,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綽號,從三塊錢超低起步費的出租車,從街邊的小吃店大排擋,還是隱隱能感受到些許的。

最後說說武漢的女生,她們當然也繼承了武漢人直爽的特點。我來的日子正值五月上旬,街上的武漢mm們就已經衣著大膽、鮮明前衛起來。且武漢mm的身材總體來說還不錯,她們既有北方mm的高度和豐度,又有南方mm的嫵媚和可愛。還敢打扮敢穿衣,這倒是和我見過的大連mm有一拼。在武漢的江漢路步行街,這裡是武漢新興的大型商業區之一,我的眼睛得到高度滿足,而武漢mm們對於如我這般的色眼,狠狠白眼的有之,置之不理的有之,卻都沒有羞澀害怕的。也是,天生身材,配上花般雲裳,出街就是給人欣賞的,被眼睛吃了豆腐又如何?!


精選遊記: 武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