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悠長假期---美麗的彩雲之南暖暖的三月,正是出游的好時節。我和老公每年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休假,氣候適宜,又逢淡季。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美麗的彩雲之南, 我們計劃了10天的旅程。一路欣賞高原壯麗的景色:遼闊草原,成群牛羊,美麗的湖泊;悠閑的麗江古城;神仙居住的香格裡拉;被藏民譽為神山的梅麗雪山;世界罕見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的三江並流;領路數十個少數民族的不同的風情,生活的片段。旅伴都是一路上志同道合的驢友,來自五湖四海,相識相處的緣分也是一段有趣經歷。 3月30日 踏著上海清晨的一絲寒意,我們由上海飛向昆明,一個小時後轉飛麗江,這樣比起直飛更經濟一些。剛下飛機,麗江溫暖的陽光,愜意得讓人心境一下子輕松起來。在機場的大巴上我們懈逅了同樣來自上海的武漢小姑娘小胡,成了我們的第一個驢友,跟我們一同住進了北京人開的大花貓客棧,客棧對我們來說是個新名詞,無法用現代商業的星級來衡量,因為它與當地風俗,主人的氣質,乃至整個麗江古城融為一體,很有味道。四面牆圍著的獨立的兩層小樓,有一個寬敞的院子,建築古色古香,以中國傳統的紅色為主色調,共有十幾間房,樓上的書房盤膝而坐可以看日出日落,上網,喝茶聊天都很愜意,即使是默不作聲的夜讀到天明,清晨的日照玉龍雪山,一定會回饋你一番精彩。但是人氣最旺的還是這個驢友信息交流的中心---彌漫著普洱茶香的小院,竹制的寬大搖椅上,披著狗皮標本的躺椅上,或是閑散的秋千架上,驢友三五成群的攀談,暢談之余,享用一點早已用井水冰鎮著的西瓜和啤酒,看看牆上的結伴同游信息,一張張興奮的臉龐寫滿了向往。頑皮的朋友甚至爬上屋頂,以雪山為依,晨曦籠罩中,配上納西濃重色彩的裝飾物,拍出效果極佳的照片。 下午我們一行三人便開始在麗江的古城閑逛,兩旁當地的納西民族服飾首先吸引我們,進了店,再跑出來,從頭到腳就很‘納西’了,因為將來要去雪山的,選一條色彩明亮的圍巾或是披巾,又實用又美麗,徒步的時候還可以阻擋紫外線。麗江的陽光除了暖人,連小動物們都閑散得當街打盹,小狗狗一點不怕生和你親熱,歡迎遠方的客人。狗狗貓貓一同嘻戲打架,讓你不由得開懷大笑。我們這三個異鄉人的注意力一次次被吸引,這一次是純手工的藝術品,一副木雕的荷花,栩栩如生,試想掛著家裡,多麼雅致。還有納西的像形文字,用最原始的方式表達人們內心最美好的祝願。我們幾乎都是在遠離四方街(最繁華路段)的萬字橋周圍的小巷裡穿梭,價格公道,物品也新奇,而選擇的老板本身都是手工藝人而非純粹的商人。我們買了兩幅木雕,還了價,憨厚的小伙子有點為難,老公一個勁得叫包起來!包起來! 兩個人歡喜地如獲至寶地跑出店來。雲南盛產犛牛,所以犛牛皮制品相當多,我們偶然買到一幅皮像棋,棋子棋盤都是皮制的,做的相當精致,一時激動得買貴了,老公自我安慰:創意無價。晚飯就在一家不知名的小店裡解決,由於吃不慣當地飲食,算是沒有口福了!麗江兩千多米的海拔讓我有些不適,就是俗稱的高原反應,有些頭疼,一口氣上幾格樓梯,都會氣喘。 所以早早回去客棧聊天,麗江聞名遐爾的夜生活的繁華和興盛,好在來日方長,待到以後慢慢領略吧! 3月31日 由客棧的老板介紹第二天我們開始的真正的旅程---摩梭族的聚居地瀘沽湖,單程七個小時的車程,讓人有些忘而卻步,然而我曾讀過的一個摩梭族女子---楊二車那姆,從女兒國走出來闖蕩上海的傳奇經歷,不禁讓我還是對這高原上大片的湖泊,神秘的土地,獨特的風俗充滿了憧憬。由於人數不足,我們無法包車,而是加入了一個十幾個人的散團,來回車費120元。七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有近一半的石子路,司機稱作免費按摩,非常的辛苦。路上我們結識了來自香港的Peter夫婦,大家年紀相當,而且又都想深入領略梅麗雪山的壯觀景色,便約好一同包車前往。還有一個來自法國的相當固執的老人,完全不懂中文,甚至連英文也不大懂,捧著法文版的介紹中國的手冊,想要只身游遍中國,碰巧的成了我們的旅伴。 幸運的是我們的司機便是摩梭族人,而且接受過現代文明的教育,所以我們很容易溝通,大家便七嘴八舌得詢問世界上最奇特的婚姻方式---走婚,在英文裡被譯作—walking marriage,我們外國旅伴更是一頭霧水。據說摩梭族是從尼泊爾遷徙到四川途中,在瀘沽湖畔停留了下來,但是他們的語言,風俗已經與以前的族群完全的不同了。他們以女人為中心繁衍生息,又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存在至今的母系氏族。老祖母是家挺的權威,女子十三歲行過成人禮後,便可以穿著美麗的民族服裝參加篝火晚會,如遇心意的男子,雙方彼此傾心,男方便可以到女方家走婚,孩子出生後,男子可以離開,而孩子由女方撫養,女方的兄弟也就是一個家庭的舅舅也要承擔撫養後代的義務。摩梭族的女子才是真正女權主義的倡導者,她們擔當家庭的所有責任,包括撫養後代贍養老人。在座的游客聽到如此的風俗無不驚嘆,幾位男生心中早已對奔放的美麗的摩梭女子很是向往,而我們今天也恰巧被邀請參加當地人的篝火晚會。 大家東拉西扯後,終於在翻越重山以後看到一片碧藍的湖水,真是沒有被污染過的一片淨土,那一刻對心靈的震撼足以掃除所有疲憊。幾千海拔上的居然有這樣純淨深邃的湖水,所有的人驚嘆之余,只有拿著相機一陣狂拍,而我已經將這份渾然天成的美深深地印在心中,幻想著,我的前世也是一個精明美麗,獨立倔強的摩梭族女子,在這湖邊成長,勞作,繁衍,閑時欣賞日落的余輝,平平淡淡地度過幸福的一生。 下車後,司機安排我們去劃船,30塊來回,為了避免污染湖水,用的是木船,六七個人一個船,劃船的居然是摩梭女子,從岸邊到湖心的小島要一個小時的左右,由一個女人來劃,在我們來看是不可思議的。正是傍晚,雲南天暗得晚,比上海要晚一個多小時,天氣不冷不熱,微風拂面,心境那麼容易地被打開,湖水清澈的讓人有永遠溶入其中的衝動。深入湖心的小島欣賞湖水又是另一番的感嘆,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氣突變,烏雲密布,我們趕忙上船往回趕,湖面的風一下子大了起來,浪也洶湧了,小木船顛簸得很厲害,大家已經做好往外舀水的准備,真的要面臨同舟共濟了。好在有風無雨,感覺很刺激。 晚飯和篝火晚會都在司機的親戚,一個當地人家中。他本身也是麗江的導游,所以駕輕就熟地給我們介紹摩梭族家庭的傳統擺設。而同去的女孩子們卻開始爭搶換上摩梭服裝,扮一回摩梭女朗。雖然食物有些吃不慣,那樣的熱情讓人感動的。我也試著喝了些青稞酒,顯然我們的法國朋友似乎對此更喜歡,也許他在家鄉時,也是拿著酒壺,如同今天一樣慈祥地看著年輕人瘋鬧。篝火晚會,比我想像中熱鬧得多,全村的適齡青年都來了,其中還有兩位羞澀的剛剛穿上彩衣的十三歲摩梭小姑娘,她們的舞蹈細胞都是與生俱來的,連幾歲的小朋友也能在旁和著音樂偏偏起舞。篝火晚會由跳舞,拉歌兩部分組成。我們不僅是觀眾,更是熱情的參與者,即使舞步頗為零亂和生疏。雙方開始對歌,摩梭姑娘天生的好嗓音唱起她們真摯熱烈的愛情,我們一方雖然沒有准備,但大家竭盡所能演唱著我們的歌曲,從童謠,兒歌到流行音樂,廣告歌。開始搞笑的成分多些,天色漸漸晚了,是時候散去了,最後同唱了一首‘難忘今宵’,那份不舍和傷感一下子濃重起來,至今難忘。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的祖輩也曾這樣的生活過,即使沒有現代文明的先進設施,單單靠著造物主賦予的力量,他們的快樂也遠甚於我們。現代文明發展了幾百年,人們卻失去了最簡單的快樂。瀘沽湖那一晚,所有的人盡興而歸,帶著疲憊哼著情歌酣然入睡,必定好夢到天明。 4月1日 我們的法國朋友因為堅持當天晚上住在他的小冊子上推薦的賓馬客棧,而與我們分開了。據說那個客棧是一個法國人走婚到瀘沽湖後開的,本來尋找同胞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顯然他的手冊已經一版再版,有些過時了,他的同胞也許去了別處走婚,賓馬客棧設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第二天早晨,我和老公清晨散步的時候遇到他時,他正拖著行李,風塵僕僕從遠方趕來,向我們抱怨說,他的客棧沒有水,臉都沒有洗,對於早已預料到的結果,我們既同情又好笑。他堅持要找TAXI馬上去四川,我們也勸不了,就只好自己去吃早餐。等我們游玩過附近小島回來後,這位固執的老人正和小胡一起吃著西餐呢。小胡向我們報告,他已放棄四川之行,准備加入我們一起回麗江。我偷看了一眼他的盤子,吃的干淨得好像剛刷過,我們彼此相視一笑。我們的法國朋友最終倔強不過自己的胃以及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結束了瀘沽湖的旅行,我們疲倦的回到麗江的客棧,只是這次不再彌茫了,因為我們已經找好一同包車去梅裡四日游的同伴,並且租好了一輛11人座的相當舒適金杯車,還有司機和向導,現在我們的團隊又增加了PETER夫婦和在昆明當兵的剛轉業的小孫。小孫在部隊做宣傳工作的,他的照相器材相當專業,並且對雲南語言和風俗都相當熟悉,認識他我們很幸運。(未完待續)
喜歡網購的朋友,給大家推薦兩個淘寶上的小店:
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shop_nick=jerrylovejojo
http://shop34402273.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