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一路〈五〉2006-5-22,虎跳峽-麗江一覺醒來天已經透亮了。我拉開粗布窗簾,看到外面雲霧繚繞的,頓時精神大振。我和另外三個眼鏡穿好衣服從客棧裡出來,這一腳仿佛是踏入了仙境一般,天空中還飄著綿綿細雨,四下的山巒都格外險峻,江水從看不見的谷底咆哮而過,而雲霧就從頭頂,腳下,身邊一片片飄走。難怪神仙修行都要藏在深山裡面,這份與世隔絕的怡然清幽的確有一股讓人淡定的力量。我們借著山上的泉水洗漱,冰涼甘甜的泉水更讓人神清氣爽。兩個小姑娘用犛牛肉給我們煮了面條,香氣從老遠就能聞到。
吃罷早飯就准備下山了,張師母答應親自給我們當向導,她告訴我們她已經很久沒有帶別人下去谷底了。這條通往谷底的山路是張老師修的,他還負責維護,所以會跟每個人收10塊錢的過路費,當然如果你是客棧的房客,這筆錢是不用付的,“張老師家”客棧的床位費是每人每天20元。
因為雨水時落時停,地面有些濕滑,張師母一直提醒我們要小心。下山的路沒有想像中那麼凶險,只有少數地方需要手腳並用。師母家的貓也很通人性的一路跟著,而且遠比我們輕車熟路的多,一直跑在前面,還時不時的停下來等我們。一路上會碰到不少背著大旅行包的外國的徒步客,他們都是從虎跳峽鎮步行過來的,需要走七八個小時。
跌跌撞撞的下到山底之後,那滾著黃沙的長江水就近在眼前了。可要想真正零距離的一覽萬馬奔騰的雄偉氣勢,還要穿過橫七豎八的亂石,爬到一塊幾乎橫立在江水中央的巨石上。這段路可就不容易了,萬一不小心腳底下打個滑,就算沒摔死,掉到水裡也找不到了。張師母就和山腳下一個帶路的大姐告訴我們哪裡要特別小心,哪裡曾摔死過人雲雲,搞得我們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果然走了沒幾步,隱形眼鏡和變色眼鏡就站不穩了,我硬著頭皮和迷你眼鏡繼續連蹦帶跳的直到爬上那塊巨石。再放眼望去,只覺得自己仿佛被滔滔江水淹沒了一般,雷鳴一樣的水聲震耳欲聾。那股煞人的架勢,不管是西游記裡的流沙河,黑水河還是通天河都無法與之相比。
從谷底返程我們走了另一條路,要艱險得多,奉勸恐高的朋友量力而行。其中有兩段是要爬梯子的,固定在豎直的岩石上的鋼筋做成的梯子,站在上面就能看到腳下的萬丈深淵。這段號稱“天梯”的路是由另外一家客棧的主人修的,也要收10塊錢的過路費。
一番折騰之後,我們返回客的時候棧已經過了中午了。張師母和兩個小姑娘為我們張羅了一桌子午餐,有燉的土雞湯和各種炒菜。如果各位有機會經過“張老師家”客棧的話,一定有嘗嘗師母的手藝,色香味俱全,堪稱我們整個雲南之行中最美味的一餐。
午飯之後,和張師母一番寒喧,我們就上路返程了。經過早上的歷練,這條山路看起來也不怎麼可怕了,好像沒多久我們就到了上虎跳。白天的上虎跳游客很多,一個標准的旅游景點,有修得整整齊齊的木棧道和隨處可見的販賣紀念品的小商鋪。由於河面比較寬廣,上虎跳的江水只能稱得上湍急,跟中虎跳的氣勢比起來是在不值一提了。我們隨便拍了幾張照片就回車上了。
扎西大哥把我們送到虎跳峽鎮,和他道別之後,我們就上了去麗江的中巴。從虎跳峽鎮到麗江古城大約兩個小時,汽車停在古城南門口。我們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剛一下車,就有推銷客棧的人圍了上來。我本來希望能住在古城深處,比較有情調一些,不過因為我們拿的行李實在太多,又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就先跟著一個看起來很和善的納西族老板娘去看她的房子。
老板娘的客棧叫做“進彩緣”,就在城門口。因為是古城外層,也就是新建的仿古的房子,所以條件很好,房間很干淨,通風又明亮,木質的地板和牆壁,浴室裡還裝著“浴霸”,再加上我們稍施“美男計”,就把房價講到了40塊一個標間,叫我們想不住都不行了。
好好休整了一下,我們要出去吃晚飯的時候,發現變色眼鏡病倒了。先是不停的拉肚子,稀的像水一樣,接著就開始發燒,我把了把他的脈搏,感覺得有40度了。因為變色眼鏡是新加坡人,我們不敢大意,趕緊送他去了附近的“友好醫院”。這家醫院還沒有正式營業,有點亂糟糟的,不過裡面的醫生和護士都親切到一個受不了。如果說他們的服務是五星級的話,那新加坡的醫院最多有一星級半。醫生說變色眼鏡是胃腸性感冒,沒什麼事兒,給他掛了點滴,還讓他免費住在醫院裡。隱形眼鏡在醫院陪他,我和迷你眼鏡就回了古城,兩個人隨便轉了轉,買了些零食吃,也早早回客棧休息去了。 滇行一路〈六〉2006-5-23,麗江
還是睡得不錯,感覺我的失眠症已經完全好了。由於今天沒什麼特別安排,所以索性睡了個懶覺。起床的時候,隱形眼鏡和變色眼鏡已經從醫院回來了,看起來變色眼鏡的精神很好,套句《流行花園》的台詞,他的復原能力真是像狗一樣快呢!
收拾好東西,又跟顧店的白族小妹隨便扯了幾句,我們就打算到古城裡走一走。麗江古城的確很漂亮,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如果你還想發掘點兒人文方面的東西,恐怕會是徒勞的。我們住的地方在南門口,到四方街也就是過去的“市中心”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一路上看到的除了客棧,飯館就只有售賣各色紀念品的商店了,而且多半都大同小異。
在四方街我們發現一家叫“馬鍋頭戶外旅游”的旅行社,因為第二天要去玉龍雪山,我們就順路進去打聽了一下他們一日游的報價。接待我們的是一個納西族的小姑娘,長相普通,可是能說會道的,讓人覺得很舒服。結果當然是我們繳械了,不但放棄了包車游雪山的計劃,還捎帶著買了另外一個“拉市海茶馬古道”的一日游。小姑娘介紹說茶馬古道是他們特有的行程,絕對不是那種一窩蜂的景點。“玉龍雪山冰川公園”一日游的報價是每人400塊,包含進山費,大索道費,玉水寨門票,東巴萬神園門票,古城維護費和一頓午餐。我們講到了370塊,另外學生還可以再減免40元。“茶馬古道”一日游的報價是每人330塊,包含一頓野外午餐,我們最後280塊拿下。臨走的時候,我們又問小姑娘附近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她就向我們推薦了束河,還告訴我們可以在古城門口租腳車騎過去。
從旅行社出來,剛好碰上一群納西族的老太太在四方街圍著圈跳舞。有“老年之友”美譽的迷你眼鏡興衝衝的摻合了進去。一米七的他穿著紅色的夾克擠在一堆藍布衣服的老太太裡,頓時顯得高人一頭。好不容易迷你眼鏡盡興之後,我們就按照小姑娘介紹的一人租了一輛腳車,一路打聽著往束河方向騎去。即使對於我這樣的超級菜鳥來說,在麗江騎車也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因為馬路上不但車少,而且車速奇慢。束河離麗江古城不遠,我們在路邊隨便吃了午餐,又騎了沒多久就到跟前了。這個時候,一個當地的小伙子迎面過來,他告訴我們束河古城要收30塊錢的入門費,他可以帶我們從小路進去,每人只要10塊錢。我們打聽了一下,果然不假,於是跟著那個小伙子穿過田間的小路進了古城。
跟麗江古城比起來,束河古城唯一的區別就是規模小一些。因為沒什麼特別可以做的,我們只能推著車子在城裡瞎逛,一不小心就買了一大堆東西,什麼銀器啊,皮帽子啊,錢包啊,圍巾啊,牛肉干啊之類的,後來證實買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上當了。在這裡告誡大家,如果要在麗江購物的話,千萬別以為外城人少的地方會便宜些,其實四方街周圍的商鋪最實在。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騎回麗江古城,在客棧小妹推薦的一家餐廳吃了晚飯,結果是意想不到的難吃。晚上還是瞎溜達。古城大水車廣場那邊會有納西古樂的演出,酒吧街也很熱鬧,不認識的人互相拉歌,除此之外就沒什麼特別的了。十點左右,我們就回了客棧,養精蓄銳准備第二天去爬雪山! 滇行一路〈七〉2006-5-24,麗江
因為要爬雪山,我們特意讓客棧的小妹幫忙買了早點。填飽肚子之後,我就帶上自己所有能套在一起的衣服上路了。接待我們的是一個納西族的潘金妹,胖胖的,酷酷的,一直催促我們快走。呵呵,還是在雲南第一次見到這麼凶的導游呢。潘金妹給我講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又介紹我們一家賣氧氣和出租御寒服的商店。我們四個人只買了一管氧氣,衣服我是沒租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在去雪山的路上,還有好幾個過路的景點,其中第一站是玉水寨,一個號稱是納西族東巴聖地的地方。同時抵達的旅游車有很多輛,游客像被趕的鴨子一樣跟在各自的導游後面烏鴉鴉的一大片,真不敢想像,如果是在黃金周,這裡會是怎麼一番景像。景區裡面主要以呈現納西族的傳統生活風貌為主,其實就是在一些仿制的茅草屋裡展示各種傳統的生活用具。我們在其中一間毛草屋的窗口外,看到裡面有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端坐在床上,叼著煙嘴,一動也不動,周圍有一大堆游客圍著他狂拍照。正當我們大聲討論這個老頭真人還是假人的時候,老人家突然轉頭看了我們一眼,那感覺真是像見鬼了一樣。還有一個地方提供一段納西古樂的表演,有導游告訴我們可以到舞台上跟樂師們合影,於是就有一群人跳上舞台,連搶帶奪的把樂師們的衣服帽子器具都弄到自己身上,對著相機各自擺出奇怪的表情和姿勢。當然,所謂的古樂表演就僅僅是個擺設而已了。跟著我們又去了一個養著很多金色和黑色三紋魚的大水池然後就離開了。
接下來一個景點是東巴萬神園,好像是當地居民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裡面有很多圖騰和彩繪,一個導游小哥就一邊給我們講故事,一邊帶著我們往園子的高處走。東巴萬神園的最高處是一個類似於寺廟大堂的地方。小哥跟我們說裡面都是最有智慧的老東巴,平時不接待游客,多少年才開放一次,說我們今天多麼幸運可以進去接受他們的賜福之類的。於是所有的游客就分批進了那個大堂,一排排站好之後,就有東巴們繞著我們一邊轉圈,一邊念經。其中一位東巴在我手裡塞了一張紙,念完經後他就告訴我們手裡面有那張紙的都是有緣的信徒,可以留下來讓老東巴開導迷津,其他人就可以出去了。然後我就被帶到一個老東巴前面,坐好後,那老東巴先問我覺得麗江怎樣,來過幾次了之類的,閑扯了一會兒,他又給我講了一些要大仁大義,孝順父母之類的大道理,因為不敢笑出來,害我臉上的肌肉都快抽筋了。差不多聊了十分鐘之後,老東巴叫來一個小東巴,跟我說那個小東巴會帶我去拿件禮物,可以保我父母平安。小東巴於是把我領出大堂,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來兩只鈴鐺,又重復了一遍我有多麼幸運之類的話,然後就告訴我如果每個鈴鐺捐上100塊的善款,老東巴的賜福會更加靈驗。我想都沒想就對他說,鈴鐺我可以帶走,不過身上一分錢也沒帶。小東巴支支吾吾了半天,大概是說,如果這樣不如把鈴鐺留給其他有緣人,東巴教的眾神還是會保佑我和我父母的。我聽完衝他微微一笑轉身就走了。
離開東巴萬神園,我們的旅游車隊就繼續朝著雪山的方向行駛。在接近山腳下的時候,我們路過了甘海子,一個干枯了的湖泊。潘金妹說這裡沒什麼好看的,就沒讓游客們下車。我從車窗往外瞧了瞧,確實是平平無奇。然後,我們就到了白水河,一條由融化的雪山水形成的小河。大家紛紛下車拍照,河水有些髒,看得出被糟蹋得差不多了。
在白水河停留的時間也沒多久,潘金妹就召集大家去景區裡的一家餐廳用午餐,標准的團隊餐,味道還說得過去。之後我們又在餐廳隔壁的中草藥店裡喝了號稱可以緩解高原反應的免費茶,接著就直接奔索道站去了。
在索道站等了很久才輪到我們。聽潘金妹說如果是黃金周,早上六七點鐘就要來排隊,我們算是夠幸運了。得,那就不抱怨了!上索道前,每個人都吸了幾口氧氣以防萬一。索道的速度很快,二十幾分鐘的時間就把我們從3356米拉到了4506米的地方。從索道站裡出來的時候,我們就跟雪山擁抱在一起了。冰冷的空氣直撲到臉上,有一種久違的冬天的感覺。從索道站口有一跳棧道彎彎曲曲的通往4680米高的地方。這一路上會有明顯的高原反應,頭微痛,眼睛發脹,很容易氣喘,而且基本上症狀不會減輕。
一邊看著山上山下的景色,一邊和其他三個眼鏡還有兩個同團的女生一起三步一停兩步一歇的往上爬。今天的天氣時晴時陰,玉龍雪山的主峰扇子陡就在雲層間若隱若現,雖然感覺已經近在咫尺,但這座海拔5596米的山峰至今都是沒有被征服過的處女峰。聽說玉龍雪山的雪線開始逐年上升,也許過不了多久,玉龍雪山就變成玉龍山了,那征服這座山峰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在雪山上待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就乘大索道返回停車場。旅游車把我們載會古城後,我和三個眼鏡還有那兩個女生打算一起去市中心吃雲南的野生菌火鍋,結果學麼了半天,只找到一家雞湯鍋,就湊合著吃了。之後又在市區裡逛了逛就回了客棧。
晚上沒什麼精神了,就在客棧裡和老板娘還有小妹聊天。老板娘的弟妹聽說我們買了第二天去拉市海的團,就像被雷擊中了一樣,噔的一下跳了起來,一個勁兒的說我們被騙了,說那家旅行社是黑社,騙錢不算還經常出人命雲雲,立馬逼著我們打電話退團,她說她可以帶我們去騎馬,保證質量還便宜,那份激動就差沒被過氣兒去了。我們四個互相使了個眼色,隨便瞎扯了幾句趕緊躲屋裡去了,直到睡覺都沒敢再出來。 滇行一路〈八〉2006-5-25,麗江
早上准備出發的時候,發現客棧老板娘的門神弟妹還堵在外面呢,又把昨晚的話重復了幾遍。我們騙她說電話已經打了,人家不給退錢,現在只好去看看情況,不行的話再回來找她。那位姐姐還繼續嘮叨,我們也懶得管她,跟著已經在門外等了許久的馬鍋頭上了他的面包車。
車上除了司機沒有別人,我們問馬鍋頭今天的團共有多少人,他回答說只有我們四個。一路上話不多,穿過市區和一片農田,汽車就停在一個馬場邊上。馬鍋頭告訴我們這就是他們村的馬場,還介紹了今天的行程,包括騎馬體驗茶馬古道在麗江的一小段山路,一頓野餐和劃船游覽拉市海。
然後就有四個村民牽來了四匹馬,我們每人選了一匹騎上去。雲南的馬屬於小型馬,比起我在新山(馬來西亞城市)騎的足足矮了一頭。坐好後,那四個村民分別幫我們調整好鐙子和韁繩,就帶著我們上路了。其中有兩個年長一點兒的村民自己也騎了馬,於是八個人六匹馬,外加領隊大哥的一條狗,看起來也像是一支馬幫的運輸隊伍了。
天氣好,雲淡而且涼爽,心情更靚,騎馬穿梭在山間的羊腸小道上,完全不受城市喧囂的打擾,真是愜意。領隊的大哥告訴我們這整座山都屬於他們“美傳村”,最近兩年一直有地產公司想要在這裡買地皮開發旅游項目,都被他們拒絕了,他們寧可用最簡單的方式自己搞旅游,目的是希望盡可能的保持這份山水的原貌。
別看這片山頭名氣不響,可是泉眼,飛瀑,溪水,池塘樣樣不少。走了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一口叫“聖源頭”的泉眼,騎在馬上便可以清楚地看見泉水汩汩的從地下湧上來,清澈而冰涼,喝一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再往前走個幾分鐘,就是林間飛瀑,泉水形成的小溪從山林裡飛瀉而下,撞擊出清脆的響聲。雖然沒有壯觀的氣勢,但卻能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一路上,景色變化萬千,美艷卻不張揚,幾乎沒有任何人工修飾的痕跡,純樸的讓人覺得即使悄悄的走進她都會有一絲罪惡感。和村民們說笑著翻過了一座山頭後,視野突然開闊了,一片長著鮮綠色螺旋藻的池塘呈現在眼前。天然螺旋藻對水質的要求相當苛刻,這池塘裡的水有多麼清澈就不必多說了。領隊大哥讓我們在這裡拍照休息,他就趁機摘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菜,說中午會煮給我們吃。
小憩了二十來分鐘之後,我們又翻過了另一座山頭,比剛才的高得多,站在上面可以盡覽拉市海的全景。山後面是一片開闊的草甸子,我們的午餐就要在這裡享用了。村民們把馬匹安置好後,就分頭去做准備,有的搭爐灶生火,有的摘菜洗菜,有的打水燒飯,忙得不亦樂乎。我這才發現他們竟然隨身攜帶了好多東西,鍋碗瓢盆,茶葉,大米,各種蔬菜,豆腐還有一大塊看起來很香的腌豬肉。我和三個眼鏡就在附近自娛自樂,還不時的跑去看看他們煮了些什麼。過了半拉鐘頭之後,飯就做好了,菜色很簡單,就是先用豬油和辣椒醬翻炒各種蔬菜,野菜,豆腐和腌肉,再加水燉熟,看起來很誘人。我們喝著山泉水,用樹枝做成的筷子大口大口的往嘴裡塞飯,不一會兒就把半鍋菜給干掉了。飯飽之後,就躺在草甸子上,曬著陽光,吹著風打個盹兒,酥軟的再也不想站起來了。
村民們把餐具都洗干淨收拾好後,我們就准備下山了。下山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平坦一些,穿過美傳村直接就到了拉市海畔。拉市海的面積不是很大,水也不深,夕陽灑在上面映出一片金光,煞是耀眼。我們就坐在鐵皮拗成的小船裡,一面觀賞湖光山色,一面舒展全身早已僵硬了的筋骨。
從船上下來,今天的行程就算結束了,雖然很盡興但的確有些累,馬鍋頭把我們送回客棧之後,我們四個人都好好休整了一番,直到天黑才在附近的小酒吧裡吃了晚飯。因為明天還有更辛苦的旅程,所以晚上我們都不敢太放肆,差不多的時候就回屋睡覺了。歡迎訪問我的博客,裡面有更多信息:http://seanlew.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