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購物陷阱曝光之一二

作者: binger1

導讀香港自由行實施後,大量內地游客湧到香港觀光購物,香港經濟受惠,卻有少數無良商家瞄准內地游客人生路兩生的弱點,以欺詐等手法使旅客受騙,也令香港聲譽嚴重受損。內地一名游客連續兩次被“宰”,發誓十年不來香港購物。 一名姓全的女士8月27日她獨自逛街購物,走進彌敦道一家賣海味的店,只見海味上立著一張手寫的價格牌,上面的188元被打了個大交叉,而下面 ...

香港自由行實施後,大量內地游客湧到香港觀光購物,香港經濟受惠,卻有少數無良商家瞄准內地游客人生路兩生的弱點,以欺詐等手法使旅客受騙,也令香港聲譽嚴重受損。內地一名游客連續兩次被“宰”,發誓十年不來香港購物。 一名姓全的女士8月27日她獨自逛街購物,走進彌敦道一家賣海味的店,只見海味上立著一張手寫的價格牌,上面的188元被打了個大交叉,而下面則用顏色筆標著“168元,一斤,九折”,全女士表示購買,店員切碎後才開始計價,稱“1兩168元,打完折後算你2400元。”這時,全女士才發現價格牌上在不起眼的角落有個“兩”字。全小姐產生退貨念頭,該店員卻以“切碎了就一定要買”為由拒絕,並打電話找來另一個男人。無奈中全女士只好將身上所有的現金1500元和信用卡裡余下的250元全部交出,才得以脫身。

事後全女士得知,另一位朋友阿潔碰到同樣的遭遇,同在彌敦道的另一間店以1800元的價格,要求其買下切碎的石蚧,由於阿潔態度比較強硬,聲稱報警,才未讓對方得逞。全女士還稱,這是港逗留4天內第二次受騙了。8月25日晚上,她想購買選定了的某款為3500元的攝像機,試機時店主暗中將顯示器調暗,聲稱這部攝像機在晚上拍攝不到任何物體,並極力推薦另一款標價7000元的攝像機,介紹說,“這部就不同啦,有紅外線所以特別光亮”。在店員執意推薦下全女士買下該台機,買回家後才了解到攝像機一般都是可以調光線的。全女士表示,自己和朋友3次受騙經歷都是發生在彌敦道。她稱,個人游開放加上旅游費越來越便宜,將有更多游客赴港,他們通常都會到彌敦道一帶購物,但是某些無良商家經的“欺外”行為,不僅使彌敦道的生意變少,也使香港整體形像受損。全女士表示自己到港購物興趣受到很大打擊,稱“我十年內不去香港,絕不在香港消費!”

九龍有家金店門面小得很,走入裡面卻是別有洞天。在純金打造的金廁所內拍照,每人收費20港幣。最關鍵的,盡管店堂內所售的意大利K金純度多為14K,但開價竟與9999 金差不多。光看不買也行,不過需要堅毅的定力,因為一定要在這家金店內呆滿60分鐘。

開在九龍一條小馬路上的世界名表城,門面內只售一個看著生疏的品牌,據說是瑞士的頂級品牌。營業小姐解釋:“牌號很響的,是一家頂級品牌的副牌,絕對算得上是二線品牌。知名度不高是因為尚未進入國內市場。”

在此消費,見面就能打8折,見你稍一猶豫可打7折,如果真喜歡的話,5折、6折都能商量。

手提電腦、手機等IT產品裡也有噱頭。單看報價是便宜,但如果算上配件的另外收費,或許便宜的只有一點“小意思”。碰上水貨,價格便宜,但通常連正常的保修都做不到。總不能為了手機或是手提電腦,三天兩頭往香港跑吧?

另外配件的插口和制式也要辨別清楚。如香港出售的手機、手提電腦,其充電器多為英式插孔,與上海的插座不匹配,必須用上專用的轉換器才能運行。如果你不是IT專家,勸你還是不要買了。

去香港,女孩子總免不了要買上一大包的化妝品。別看盒子上連篇累牘的英語,要提防的陷阱還真不少。提及化妝品的保質期,營業員通常都會對你說,“昨天剛進的貨,保質期肯定沒問題。”實在追問得緊了,她索性回答你,保質期印在大箱子上。

出售沒有外包裝的化妝品也不少。別說是瓶子外面的一層塑封沒有了,有的就連封住瓶蓋的保護膜也被撕去了。對此,營業員則會強調化妝品牌子響,絕對錯不了。

針對此中情況,業界呼吁堅持“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保持香港“購物天堂”的名譽,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加強檢查執法力度,打擊不法行為。隨著內地游客來港旅游購物的增多,消費者保護機構希望,購物者應不斷成熟,學會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必要時撥打“999”報警電話不失為一種方法。



(1)



(2)



(3)



(4)



(5)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