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 (2007年4月) 資訊+雜談(不是攻略)
===========剛在4月頭跑了一趟新疆回來, 整個人直到現在還在累, 正式的遊記暫時不寫了, 但是我事前所得到的資訊大多是從ctrip來的, 因此再累也必需要為各位寫點東西, 回饋少許...
4月份當然不是適合遊新疆的季節, 但是除了季節問題外, 也遇上很多我覺得值得先告訴各位正在打算到新疆旅行的朋友們的事情。有些事情幾乎沒人提過、有些事情可能到七八月的旺季時就已經解決、有些事情可能只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去的主要是以下幾個大點 : 烏市(你必定要先到烏市吧)、喀什、塔縣、吐魯番。
烏魯木齊:
- 4月初的天池仍在結冰, 整體天氣也不好, 拍出來的照片不值一曬。小天池也還ok的。很多遊客都有在結冰的湖面走走的體驗, 但我很不幸, 走了不足 5 步就有不知道在哪裡跑出來的警察大喊著要我回去了。
- 去天池原則上在"人民公園"的 "門口" 坐車, 這是正式的資料。但是實際上我發現人民公園的"兩個門口", 哪個是正門哪個是後門根本沒任何人說得定, 包括的士司機們、在門口磨著找老人買票的託兒們、甚至是包車司機們大家的說法都是不同的。我指的是即使同行之間, 例如兩個包車司機之間對"正、後門"的說法也都不同! 我估計這是很多朋友說在公園找不到天池車子的真正原因。(我結果是包車去的)
- 自冶州博物館四月在休館, 五一才重開, 對我來說屬於重要項目的樓蘭美女看不到了, 屬於一個非常大的挫折。等不及而會在五月前去的朋友留意了。
- 二道橋周邊的範圍, 冶安確是比較差。我去到烏市的第一天就已經遇上扒手! 好在結果早發現, 沒有實際損失, 但是對我的精神打擊很大、即時對新疆的印像也馬上打了個巨大的折扣。(後來到喀什又遇到一次...)
(我必需要提一下的是, 本人是香港同胞 --- 我絕對不是說香港人又怎麼樣了, 而是想說, 我們是長期, 老早就習慣於在深圳的"羅湖口岸"或是廣州的"流花車站"這種這樣的地方出入、穿梳; 對於各式各樣的扒手、騙子或甚至強搶的事件的經驗和警覺性不是一般的。我本人來說多年來出入以上地方都並未發生過不幸事件 ---- 而我在新疆的首天就已經出事。不想單憑自己的一兩次孤立事件就對一個地方下判決, 只能至少向各位陳述這個事實。)
- 烏市機場的機場巴士非常撲溯迷離, 我沒試過在任何城市(即使是國內)的機場想坐機場巴士回市區會這樣令人茫然的, 甚至直到現在我還在懷疑到底烏市機場巴士是否存在? (情況非常像大家口中的"天池班車", 每個人都說存在但是幾乎每個人最後都找不到)
- 港澳台朋友/國外朋友必需注意了 : 英吉沙小刀是無法郵寄的!
小刀不能帶上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事前不斷看其他人寫的遊記、攻略, 大家最後都是把刀子郵寄回家, 於是在二道橋買了幾把, 也拿到郵局寄送 ---- 才驚覺大家能寄送是因為大家都是國內寄國內 ---- 而我想寄到香港的話基本上是無任何"合法"的辦法。好在買的不多...
喀什:
- 在大清真寺周邊的"巴扎"(其實只是步行街, 不是喀什那個大巴扎)又遇到另一次扒手。過程不說了都是耳熟能祥的模式。總之各位多多小心。
- 世紀賓館的十三樓現在不給上了, 十二樓整層在裝修, 上去的門也鎖上了, 問了前台, 目前即使是住客也不能上, 而她不知道何時會重新開放、或是不會再公開開放 --- 唯一能夠拍到比較完整老城的方式沒有了。
或者到旺季會重開吧。
- 喀什本身很小, 即使把香妃墓也包括在內, 基本上一個full day已經能夠遊得很充份了。當然了, 色友們要等光線、等人物、等事件... 一天自然不夠, 但那不在討論範圍。
- 喀什(大概南疆都是)的士司機以維族佔大多數, 網上有些攻略說「儘量找漢族司機」是一項不切實際無法實施的做法。維族司機也懂漢語(普通話), 但是不一定懂漢文, 因此會有些事前想像不到的情況發生, 例如你拿了旅館的名片, 以為萬無一失了, 但司機看不懂名片上的漢文地址, 而你作為旅客又無法正確告訴他怎樣走。所以很多旅館同時會有維文的名片, 出門前記得問問。
- 很多人的遊記攻略都提到老城的門票是能夠玩兩日 (例如今天買票, 明天仍能持票進入), 今次我去的時候本就一心買票的(我還要是刻意打的叫司機帶我去老城買票的地方去的! 本來在那附近隨時就可以走入去), 買票($30)的時候心血來潮問清楚是不是第二天也可以入(因為當時已經下午五時半了), 對方竟然回答不行, 你明天也要再買票進入; 當場所有心情都沒有了, 索性票都不買就走人。
之後在售票處對面的街道走, 走著走著竟然又走到另一個售票處 (天地良心, 我不知道那範圍也是圈起來收費的), 她們以為我只是剛剛跑入來的, 問我買票, 我再問一次, 都是回答只能用一天, 我就答她既然這樣的話, 今天太晚了我就不買了, 然後就走出去了。結果在喀什完全沒有給老城的票。
我這樣說絕不是表示省了30塊了、很高興了、相反是不高興。其實本來是可以要我開開心心淘那$30出來的 (再提一次, 這份錢我非常樂意出, 而且我是有誠意的 --- 我沒有自己先跑入去, 而還在街上再多花$5打的找收費處!)。
不過事實上, 一來時節根本不好, 我在 "老城" 結果沒有拍得出滿意的照片。二來後來發現在喀什本來就沒有很大的必要跑入那圈起來收費的 "老城" 區; 因為其實喀什市內到處都是這種老區, 只不過相對沒有這樣集中。事實上就在我住的旅館後面就是一個範圍少一點的老區 (附近就是大清真寺)。跟"老城"的分別除了集中程度外, 主要也就體現在地面路面的型制、以及有沒那種廊道這兩點上。
- "班超城"只是個公園, 還要是 "兒童公園", 可以不必花錢跑去了。
- 喀什市內去香妃墓的 20 號公交, 總站已經不在人民廣場, 而在西域廣場。但是在人民廣場一樣可以上車。在喀什坐公交是一項很特別的體驗。喀什的公交乘客絕大部份是維族這早已是常識, 但是問題是去香妃墓的20號車, 應該是在旺季時最多"非維族"坐的一路車, 本地人(指維族)理應對 "上20號公交的外地人、漢人" 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實際上他們對20號車有漢人上車, 所表達出來的意外感很令我驚訝。(你上這車時已知道這是20號, 是去"香妃墓"的車輛; 那中途有旅客有漢人上車, 並不值得大驚少怪吧?)
- 我實在不知道這一段應不應該寫出來。本來要寫的話我應該要寫得非常詳細, 才能避免大家誤解、或引起不快(尤其是會令ctrip的維族網友誤解我的本意), 但是卻又提不起勁花很多時間寫, 只有寄望不引起紛爭吧。
我想談的是在喀什, 作為一位漢人所感受的"敵意" --- 用這個字眼必定引起很多網友不快, 但我可是在四月初才從那裡回來, 我認為我至少有發言權 --- 在喀什的某些情景下我所感受到的的確是"敵意"這種感覺。當中最為普遍而又印像深的就是在坐公交的時候。每一次一上公交, 不論我是坐下還是站立、不論我是當時車上唯一的漢人還是還有一兩個(明顯也是外地來的)漢人、不論車上是少人還是人滿、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論他/她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還是老人... 我所馬上感受的是"敵意"這種感覺。
我不是未曾試過跑其他地方其他國家的人, 在異鄉、其他民族地區的經驗也並非沒有的。而因為某些原因, 我是不會弄錯"敵意"這種強烈的情感。而我基本上只有在喀什這裡這樣普遍地感受到這份情感(連烏市也遠遠遠遠沒有這麼強烈)
但是相反地, 喀什市區的的士司機們, 卻是至少在中國城市之中, 最友善的"的哥"。而且有一點跟上述很矛盾的事實是, 在這裡所遇到的維族司機基本上是我所遇到(在中國城市)的最善良的司機。我不是為了緩和氣氛而這樣說, 而是在喀市的數天裡面有很多的具體事件事例令我這樣說的, 只是我不打算逐件逐件的寫。
跟上面一樣, 對此我沒有"結論"也不敢有"結論", 短短幾天的新疆旅程也令我沒有資格下"結論", 但是卻是我要向各位將會第一次來這裡的朋友, 給的心理準備。
- 以下這段是我覺得即使會引起不快, 我都一定要說出來的 : 請各位漢族旅客, 尤其是男性, 認真地注意素質、尊重一下別人、尊重一下其他民族、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四月份對新疆來說絕不是旅遊季節, 但即使是這樣, 這少量的 "漢人" (指外地來的漢人, 尤指漢族男人) 在這裡所流露出來的醜態、醜陋、行為、咀臉, 那其實自己甚麼都不是, 但卻以高高在上"中國大地的主人"的噁心姿態、無視當地民族的心態、行為, 令我作為一名"漢人", 也即時感到面目無光、無地自容。當然了, 這些漢族牛人哥們不會知道這些、也不會在乎、也不會理會這些。
也多得這些"牛人", 我在喀什愈久, 就愈覺得公交上的那種敵意的存在及產生, 是非常正常而合理的!
重申, 這一段是我即使明知會引起不快, 我也義無反顧地要說出來的。
高原 / 塔縣:
- 去柏米爾高原的路, 沒去過的話可能只會在遊記、攻略上看到提及卡湖、慕峰、塔縣, 或是紅其口岸。其實一路上值得看的動人美景多的是, 絕不只是卡湖慕峰, 只是不知為甚麼從來沒網友提。
- 像是喀什跟卡湖中間的白沙山和白沙湖就很有意思了。
- 到達塔什庫爾干邊界前, 會經過一巨大草原, 也是一絕。
- 抵達塔縣前不久有一片迷李的雅丹地貌, 沒空跑克拉瑪依魔鬼城, 在這裡幻想一下也不錯。還有很多途中的絕景, 也都是攻略遊記從沒人談的。
- 我從喀市出發, 中途經常下車拍照, 但到達塔縣也就大約5個半小時左右, 遠比我以為的短。司機說正是去年旅遊季節之後修好了路, 現在(今年, 07年)跑的有好一段是新路, 路況好些。因此大家再來的話這段路的需時應該會比之前的攻略說的要快一些; 這是件好事吧。
- 塔吉克族是非常非常友善又可愛的民族。我的包車司機甚至評為新疆之中「一個最好(指友善)的民族」。我作為第一次來新疆的旅客不敢下判斷, 但以我的所見, 我估計司機說的是正確的。
- 塔吉克族的女性的打扮, 好看得驚人、漂亮得驚人; 現在的新疆愈來愈多以塔吉克族的裝扮來代表新疆的情況(而不是維族)。而且我敢說塔吉克女性的打扮, 是我直至目前為止, 見過的民族服裝之中最能夠、也最適合直接跟現代時裝配合(而且配合得好)的打扮。
- 買不到塔吉克女性的帽子。
- 四月份的塔縣, 住宿選擇很少。不過遊人更少...
- 石頭城在如今這時節根本沒人收票...
- 也是沒人提過的一個好項目 : 晚上在高原塔縣欣賞星空。假如你衣物充足(其實不是真是太冷, 主要是需要防風用的衣物), 跑去石頭城的一端更佳。反正塔縣downtown也就那一條筆直的大路, 你迷不到路的...
吐魯番:
- 烏市去吐魯番的班車, 中途這麼熱的路途, 還常常不開空調(或是開了等如沒開), 是吐市之行最令人感到萬念俱灰的一件事。還不如坐老式班車可以打開窗子
- 吐魯番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只是沒想到在太陽並不高照的情況時也一樣這麼熱。
- 吐魯番的住宿低得超乎想像。不是銀碼的低而是"性價比"的超值。去到吐市不要打算節省, 放心去找又新又好看的酒店賓館! 你會發現比那種殘舊又沒衛生間的那種老式招待所貴不到幾個錢。
- 吐魯番的市區, 連空氣中都飄浮著一陣燒焦氣味...
- 作為景點的坎兒井 (小聲問 : 坎兒井的那個"坎"到底當地人怎樣讀的?) 竟然24小時開放。我今次就做了從來未看過攻略遊記裡有人做過的事情 : 夜半探坎兒井...
坎兒井景點內正進行賓館建設, 可以想像將來住在裡面賓館的客人們就必定會像我一樣夜闖坎兒井吧。對情侶們絕對是個好項目!
- 想不到聞名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 兩者這樣相近而且也都圍繞在吐市這裡。btw 交河故城的"開發"令人直搖頭。看完覺得: 交河已弄成這樣, 假如中國人真心想保留高昌故城的話, 請即時終止高昌的開放, 馬上趕走破壞故城的驢車 *還有破壞故城的現代人*, 只容許學術人員進入。
在高昌故城外圍建個高塔做觀景台, 只讓他們鳥瞰而不是進入, 才是對待故城的做法。
- 火焰山 "收費景點" 可能是我見過的國內景點中最令人一而大笑、二而沈思三而痛心的一個。天底下很難再找到比這更令人覺得「中國旅遊開發」的嘔心 --- 我能想到足以比較的, 只有那位想到在布達拉宮前面建個噴水池公園的那位牛人。雖然這 "噴水池"本身不收費。
- 火焰山後面就是千佛洞 --- 這篇不是「文化苦旅」, 我說的不是千佛洞而是外面那早已臭名遠播的駱駝攤子。因為其實我老早就聽過他們的惡行了, 但是到時卻竟然"鬼諳眼"跑去上當了一次 --- 基本上還是主動的。他說「5元隨便走」這種應該10歲智商都知道是謊言的謊言, 我就是沒當一回事。唯一給自己好過一點的籍口可能是那裡太熱, 熱昏頭腦吧, 哈。其實差不多上到山坡上面時我已定過神來, 知道今次必定出事了, 結果他說「105元」(連拍照那5元都不忘加進去)時也狂怒了一陣。直到回到攤子跟老闆爭執一段時間 (說真的, 老闆還遠比那兩個拉客的伙計好說話, 不過當然不排除他們只是互做黑臉白臉), 結果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丟下30元走人。其實客觀來說20元大概是合理價, 30元已不合理但算是"可接受價", 假如他一開始坦白給我開價30元, 我大概有70%機會願意高高興興30元玩一趟, 而雙方都舒服。這樣的話非但我現在不會在這裡唱衰他, 反而可能是向各位推介呢。
這就是普遍的, 中國人的生意手法(當然。而大家往往還在沾沾自起認為自己很聰明, 懂做生意; 還往往認為老外怎麼那麼笨。
anyway不談攤子騙遊客的事情, 騎駱駝是件很難忘的體驗 --- 它沒有馬鞍、沒有馬蹬(這點最重要...)、也沒有雙手可以扶的地方... 後來下坡時實在太痛, 一步一痛心, 我根本忍不住對他說我寧願下來自己走。這是騎馬不會出現的情況
希望我的資訊對各位將會到新疆的朋友有幫助。因為我自己也在ctrip上得到很多珍貴的資訊才能啟動今次的新疆之旅。
另外在此點名對我今次包車(喀什-塔縣)的旅行社表示讚賞, 他們的服務我非常滿意 - 基本上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 - 服務很貼心, 提供給我的資訊亦很大幫助, 車況及司機也非常好, 車子甚至是我在該兩天, 整個路途裡面所遇見的最好的車子。由於不希望好像打廣告, 但我的確想在此向他們表示讚賞, 因此只能稍為提示 : 我是在ctrip找喀什導遊的那裡取得聯絡的 (雖然最後我沒有要導遊), 一位王小姐, 旅社是新疆X輝旅行社。電話及電郵我就不方便說了, 各位想找的話是能找得到的。

(未完全溶雪的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