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餐之頭盤——香榭麗舍的夜

作者: chenlin41

導讀以前看別人的游記時,總覺得寫游記是一件比旅游更累的事情,所以雖然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旅行,但我從不動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那些旅行中愉快的記憶已經漸行漸遠,如今所剩不多了。時間就是那杯“忘情水”,不僅可以讓曾經的痛苦永遠過去,也會把曾經的歡樂永遠淹沒。於是打算寫游記,既可與人分享,也可讓自己在未來重溫今天的歡樂。我們於4月1日中 ...

以前看別人的游記時,總覺得寫游記是一件比旅游更累的事情,所以雖然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旅行,但我從不動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那些旅行中愉快的記憶已經漸行漸遠,如今所剩不多了。時間就是那杯“忘情水”,不僅可以讓曾經的痛苦永遠過去,也會把曾經的歡樂永遠淹沒。於是打算寫游記,既可與人分享,也可讓自己在未來重溫今天的歡樂。我們於4月1日中午出發(我查到的最便宜火車票在這天,純屬巧合)。倫敦到巴黎近三個小時的車程中,有20分鐘是在英吉利海峽的隧道中。因為只是一條隧道之隔,車窗外的法國與英國似乎沒有明顯區別:兩邊均可見廣闊的綠地和遠處的小屋。不同的是法國的教堂好像更有特點, 火車每行一段,就可以看到遠方一片低矮的房屋間如鶴立雞群般高聳的尖頂教堂。每出現一個教堂,那應該就是一個小鎮了。由於存在時差,到巴黎時已是當地時間下午3點半,無端損失了1小時。到旅館安頓好後,5點多,我們直奔凱旋門,因為那樣就可以看到香榭麗舍的夜景。一出地鐵就看到了傳說中的凱旋門,沒有想像中高大,也算不上宏偉。也許是在各種媒體上見得太頻繁了。然而,近看之下,凱旋門拱門兩面共四個柱子上的巨型浮雕還是吸引了我。刻畫的人物眾多,卻各個活靈活現,精美絕倫。拱門上部以及穹頂都有非常精致的浮雕作品。於是舉起相機,又是一陣猛拍。不過最令我贊嘆的不是凱旋門本身,而是它所在的星形戴高樂廣場。凱旋門位於廣場正中的圓型島上,島的外圍是一條寬闊的環島路。環島路的外邊緣有12個岔口,分別連接環外呈輻射狀均勻分布的12條大道。12條啊,而且每一條都絕對算得上寬闊!其中凱旋門東南方向正對著它的就是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真想乘坐直升機從上空拍下這壯觀的廣場!當我對廣場喋喋不休的發出感慨時,林卻有點心不在焉。原來嗜吃的英國上司向同樣喜歡美食的他推薦了一家巴黎餐館,據說美味且實惠(看來上司因公旅游也不忘美食)。然而可笑的是,他打印出的法語介紹裡居然沒有地址。可他堅持要去。站在傍晚的香榭麗舍街,我們有點不知所措。後來發現一家五星酒店,他們的服務還真是周到,對於馬路上一個陌生過客居然又是上網,又打電話幫忙找了一通,最後還贈送一份地圖,並在上面清晰地勾畫出地址。在一條不知名的小街終於找到餐廳時,卻發現它已經停業了。時值9點,天色漸暗(春夏季,也許是緯度的原因,天黑得很晚),站在陌生的街頭,我百感交集。浪費了這麼多時間,連我這個對吃並不在乎的人,也開始不甘心,一定要在今晚吃到真正的法國餐。想起攜程上推薦了盧浮宮附近的一家餐廳,於是又研究地圖找到盧浮宮。然而真正的法國正餐是需要預定的,我們被禮貌的拒絕了:(。夜晚10點,飢餓讓我無暇郁悶,最終在附近一間café吃了最不喜歡的沙拉、面包、咖啡。法式長面包堅硬難咬,還讓林的咀嚼肌很是受了些挑戰。之所以濃墨重彩插播這段“找食篇”,只因為這就是我本來以為應該非常美好的浪漫花都的生日大餐!填飽肚子,走出café, 才發現夜色迷人。盧浮宮在桔黃的燈光下顯得寂靜而神秘。從街道穿過盧浮昏暗的拱門通道時,館長用自己身體擺出的星形圖案仿佛躍然眼前,我不禁拉緊了林。通道另一頭,就可以看到《達芬奇密碼》借以草草收尾的玻璃金字塔和盧浮宮前的廣場。夜色中的廣場上,有人漫步、有人擁吻、也有人在噴水池邊嬉戲。人影、燈影、光影淺淺地投射在池水中,寧靜而和諧。 如果不是這頓晚餐,也許我不會在夜晚來到盧浮。盧浮宮在與凱旋門相對的香榭麗舍街另一端,走過杜伊勒裡公園及協和廣場就可以到達香榭麗舍。香街東段是自然綠化帶,靠近馬路的一排梧桐、遠離馬路的大片綠地以及夜晚柔和的燈光使20米寬的人行道顯得非常清幽。一對對戀人在夜色中相擁,三五成群的游者在林蔭道上輕聲談笑。巴黎春天的夜涼爽宜人、令人迷醉。香榭麗舍的每一個岔口或連接一條與其垂直的寬廣筆直、磚石鋪就的街道(就是類似有些步行街用的青色磚石,形狀不很規則),或通向一個美麗的街心廣場。所見之處無不大氣,端莊(也許不適合形容浪漫的巴黎,但就是我真實的感受)。步行了據說700米之後,終於重新站到繁華的香榭麗舍西段。時至子夜,路邊的品牌名店早已結束營業,但櫥窗裡依然燈火通明。雖然我沒有欣賞到引領全球時尚的巴黎名品,但我並不遺憾,因為一直認為身形窈窕者才能讓時尚大放異彩,而我不過是時尚的旁觀者。有點崇尚實用的我,於是覺得多看一眼或少看一眼似乎也無足輕重。據說有10個車道的馬路上車來車往,燈影綽綽,然而沒有一絲鳴笛聲,安靜的讓人幾乎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我不得不承認,天生傾向於喜歡熱鬧的我一見到燈火輝煌的繁華景像,又興奮起來。何況香榭麗舍實在是一條很特別的街道,它繁華但不擁擠,熱鬧卻不喧囂,流光溢彩卻並不俗艷。燈光、人群、寬廣大道,酒吧、商鋪、車流、古典建築,商業和文化,現代與歷史,這一切自然而和諧的並存著。我跳到橫穿馬路的人行道中央(類似安全島),再次舉起相機。近千米之外的凱旋門在夜空的背景下,在街道兩旁燈火的映襯中更顯肅穆。興致正濃時,林在馬路對岸呼喚我,原來車輛通行的綠燈亮起時,排在最前面的汽車仍然在靜靜的等候我通過,司機溫和的衝我笑笑,我趕忙點頭,微笑致歉並迅速飛過馬路。街邊一間接著一間,規模不等,但情調相近的咖啡屋裡人們談性正濃,絲毫沒有午夜的困倦。不少游人如我般仍然在街邊信步,並不時在漂亮的櫥窗前駐足。在TOYOTA的櫥窗邊忽然聽到幾句中文,回頭時卻是幾位和尚,也正流連於櫥窗內精致的展品,背包上寫著“嵩山少林寺”。我與和尚相視一笑。不知不覺,已又走過一千米,走回凱旋門——呵呵,凱旋在子夜。我再次走到馬路中央,這一次留下的是自己的身影。巴黎首夜,真的很滿足,雖沒有大餐,卻享受到了巴黎之行最為鐘意的頭盤。



(夜晚的盧浮宮廣場)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