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76
(一)引子首先,容俺解釋下標題。顧名思義,土雞之旅嘛,就是為了土雞的旅程。土雞是什麼?哦,土雞就是農村裡放養的本地雞,肉質極其鮮美…那為什麼要為了土雞而旅呢,原來這年頭,隨著工業化和重利主義的橫行,饞饞貓的我們在城市裡所能買到的,多是激素催長而早熟、身心甚不健康的不良少年雞,偶爾在菜市裡碰到提著幾只號稱是土雞的也多是騙子,為了能讓大家的胃得以零距離親近一下失散了許久的土雞,我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土雞之旅。
至於徽杭古道,得要科普一下。翻開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要有等高色塊紅紅黃黃綠綠的那種,所以,分不清紅綠的同學就不用看了,聽著吧),正視祖國的心髒首都北京n秒(不要說大家不知道偉大祖國的首都在哪),然後眼睛的余光向右下方移動,那個雞胸前方突出臨海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所在:上海。然後轉西,你會發現浙皖兩省的綠色(平原)間有一些黃色(山地),對這就是分隔浙皖的天目山,同時這些山地也把徽文化的中心徽州(今歙縣)和兩浙的心髒杭州隔開了。古時,徽商們東進杭州,最早主要是從歙縣東北出發,經漁梁、鮑家莊、呈村降、大阜、霞坑、蘇村、粑樟裡、三陽、星嶺關至浙江昌化,通杭州。但對於在安徽旌德、績溪一帶的人來說,因位於山之西北,需要西南行至歙縣再折向東,這就大大繞路了。於是在宋代,人們在績溪縣東奇峻陡峭的逍遙山峽谷中,開辟出一條新路,沿峽谷中逍遙河水之走向,經石門、伏嶺、江南第一關等,直達臨安的浙基田,再前行接徽杭大道。這樣極大縮短了旌德、績溪入杭的距離,一經開通,立刻成為溝通浙皖的要道,歷代皆有維護,據說,胡雪岩也曾走過此道。這,就是我們將要踏足的徽杭古道,其實亦應作旌浙古道。
掃盲完畢,說回標題。其實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既名曰土雞之旅,字面下的潛台詞嘛就是FB。因此,此項活動一經發起,立刻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堅決擁護。沈肉同學一和我提起,偶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組織,雖然因為出差耽擱了兩天確認(咳咳,這是客觀原因…)。最後,討論了半天誰去買火車票,“為土雞徽杭古道FB革命團”正式宣告成立,沈肉同學任隊長,貓貓同學財負責務,卷卷、柄哥以及直到上了火車還沒看過攻略的俺光榮成為隊員。
(二)FB游變ZN游
出發那天是周五晚上,我在火車站的“海”字下面逡巡了好一會,才發現自己的隊伍,當然之前,我一直盯著隔壁一組背包族的mm看了良久,這不能怪我,她們也是四個人。上得火車,隊長同志居然故態萌發跑到隔壁臥鋪的獨行mm前大獻殷勤。好不容易將之拽回,我總算第一回過目了攻略,還有pp的隊友們,大家一高興還喝了點小酒,講了些鬼故事。晚上,我的鋪位遠離大家,未想這卻成為第二天晚上mm們惡夢的引子。
周六上午,火車在晚點了一個半小時後到達了績溪縣城,之前老天淅淅瀝瀝斷斷續續下了好一陣雨,下了車,雨卻停了。mm們都興奮起來,大家在火車站外的餐館用早餐,偶這才發現這次的mm們原來都是暴吃族,不由心中暗驚,這在後來得到了充分證明。飯後前往汽車站,偶又充分領受了mm們的拖拉,一會是麻花,一會是安徽小餅,剛才可是才吃了大碗面條和豆花啊!當然男生也趁機補充了兩瓶二鍋頭。坐車到伏嶺,公路邊就是入山的魚川村。村內顯然已被驢前輩們充分探索過了,通往山口的路邊牆上均用大箭頭作了標記。村尾有一座石板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江南第一橋?),橋下的溪水碧藍地流過,幾個村婦在洗菜,村外是一塊塊的農田,晚稻顯已割過,深秋的黃色一直蔓延到山腳下,山體在田間焚燒秸稈的濃煙中時隱時現。面對著如此美景和即將開始的路途,大家紛紛四下尋找茅坑,齊齊放下體內包袱,為了土雞輕裝上陣。
精神抖擻地,山路開始了。這條古道之所以出名乃是因其險,這裡原是逍遙河水流經的深山峽谷,兩旁都是懸崖陡壁,石道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沿著水的走向,在山腹間婉蜒伸履,高高低低,一邊是石壁,一邊是山澗,雲深林密,道路頗為險峻。當然這種山路,對我們堅定的土雞者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的,何況我們選擇的出行時候又正是最宜走山路的秋天,神清氣爽。然可愛的土雞並非那麼容易得到的,老天爺像是為了考驗俺們的信念,才止住不久的雨又三三兩兩滴落下來。不多時,山路濕滑起來,狹窄的石階上很快水流成徑。大伙紛紛穿上雨具,然而可憐的俺事先沒預計到下雨,而又沒發現卷卷收藏的雨衣,只好戴起風帽繼續前行。
好在雨並不大,很快我們抵達了著名的“江南第一關”。所謂“江南第一關”,又名逍遙岩,其實僅是幾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條搭疊而成的石門,其上兩面分刻楷書“徽杭鎖鑰”和“江南第一關”。然它的地勢確是頗險峻的,四周危岩陡絕,南北夾峙,上多怪石,下臨深淵。關門邊有一石洞為茶亭,土雞隊就內歇息,只見對面山上霧氣蒙蒙,山風吹過,雲霧浮動,眾皆感到陣陣寒意。不一會繼續上路,雨卻漸漸大起來,崖壁間的細流彙成嘩嘩的小瀑布,衝下奔騰的峽谷之中,甚是好看。時至午後,穿過一個水壩,瀝瀝細雨已慢慢轉為連綿大雨,大粒的雨滴不斷的從帽檐、袖口、褲腳等處滴下滲入,前方的景致都因眼前的雨簾愈發模糊起來,腳下還得留心濕漉的青苔和松動的碎石,看來這個古道的艱險果然不是傳說。途中,有個祠堂狀的山洞讓我們稍是修整了一下,縣城裡買的安徽小餅這時發揮了作用,再吞幾口二鍋頭下肚,隊員們從裡到外似乎都熱起來。眼見雨勢仍未趨小,大家合計下來仍決定趕路。這段數華裡的山路終成為我們這兩天最艱苦的一段:到後來大雨將即便是防水衝鋒衣的外套都打濕,而貼身的衣服則被汗濕透,而牛仔褲那就早濕了,一般只剩屁屁一塊略有小干。而最慘的是琪琪同學,他的下體前方都全部被…… ^_^!可憐我們計劃的FB行卻不幸成了不折不扣的自虐游。
瓢潑大雨中艱難行軍了約莫兩個來小時,終於山谷中出現了幾間茅房,這可總算見著有人的地方了,土雞隊員這時都猶如又冷又餓的黃鼠狼見到雞般興奮,雖然還沒見著真的土雞。好不容易找到一戶有人的人家,一打聽,原來這個小村子是攻略中的黃茅坪。集體討論了下,按攻略寶典上的指點,我們選擇了村口的超級現代交通工具:三輪摩托代步前往逍遙鄉。這先進工具果然不凡:發動機聲響震天、黑煙繚繞,車身開起來既顛又晃、兼有按摩功能,雨棚上還藝術性地點綴了n個破洞。這一路上,雨依然下個不停,道路極其泥濘。顛簸了半個多小時,大家都飢寒交迫,更主要是身上衣物90%都濕了。到得逍遙,大家便決定住下來,更何況,這裡還有我們的終極目標:土雞。
(三)土雞之夜
我們住的地方叫逍遙人家,是當地一個頗有經濟頭腦的農民斥資修的,有上下兩層,數間客房,專候過路的土雞族。搶了房間住下,老板還提供了烘烤衣服的炭火。大家脫下雨具,個個都如落湯雞般,頭發衣服全濕了,男生們一進房間,立馬脫了精光,圍著火盤烤起來,身上稍干以後,方才換上干淨衣服。而女生們也均換了衣服,後來還大度地把她們的房間讓予了我們路上碰到的兩對小情侶(這兩對拖拖拉拉,魚川村外我們遇到,卻遲了數小時才到,讓房間算是可憐他們的辛苦),投奔我們房間而來。
烤了兩個多小時的火,大家才恢復了些溫度,肚子卻咕咕直叫起來,而恰好這時老板娘的土雞燉好了。聽得消息,房間裡頓時立馬空空如也,我還在發楞間,其他幾個土雞隊員已經端坐在餐桌前。不過早到的她們發現老板娘甚摳門,居然僅給了我們一個葷菜,據理力爭之下竟多了盤干切牛肉。於是大家也不客氣,紛紛狼吞虎咽起來。這土雞果然不是蓋的,配上香菇筍干,滋味之鮮之美,簡直是世間絕有啊!另外,大家的飯量亦大許多,不論男女,起碼都吃了二碗以上。最後個個肚皮滾圓,女生們連雞湯都沒喝完,就大叫飽了飽了。當然偶看了是暗自偷笑,這是我的飽兵之計,大伙被飯撐飽了,晚上烤火喝酒的時候,我就可以獨享余下的土雞美味了,嘿嘿。
大家回房,喜好玩火的我被公推了烤衣服,其余人等打牌。土雞湯也被端進屋裡,放在火邊保溫,柄哥還問老板要了幾個土豆扔在炭火裡封著烤。我一邊烤著衣服,一邊盯著土雞,心裡那個美啊,就等大家牌句正酣了…豈料人算不如天算,才打了一會,以卷卷為首的女生突然大呼肚子又餓了,於是端起湯鍋就喝,引得大家紛紛上前爭搶。俺心裡那個痛啊,加入戰團時已然晚了,最後只啃到一些殘羹冷漬

。大家吃了土雞卻興奮起來,牌也不打了,開始喝二鍋頭。琪琪和柄哥開啟了他們的PDA裡的MP3,權當喇叭,效果倒也不錯。當晚報銷了三瓶二鍋頭,其中骨子是酒鬼的女生亦喝了不少。
土雞吃飽了,酒也喝足了,疲憊了一天的隊員們浴後開始准備休息。俺們把房間裡三張床拼在一塊,找老板墊了些被子,然後睡在各自的睡袋內。女生一邊,沈肉中間,呼嚕男柄哥和我在另一邊。由於自知呼嚕聲重,於是大家上床後,偶跑到老板的廚房裡要了些花生米繼續二鍋頭。誰知剩下的四個家伙全是夜貓子,居然在床上翻來覆去遲遲不睡,末了不但搶了俺的花生,還要我去討了些小核桃大家吃。最後懲罰來了:大家一道睡下,柄哥幾分鐘後第一個打起了呼嚕,這次看來他真的累了,女生們卻嘻嘻哈哈了半天想弄醒他沒成功,但這還最壞,因為過了一會,偶也開始睡著,俺那震天雷般的嚕聲也開始起鳴,加上柄哥的伴奏,整個屋裡頓時此起彼伏,不亦樂乎。可憐的琪琪和女生們整夜基本上處於半睡眠狀態,而拳腳相加也不能止住這大合奏。好容易到了第二天早上,柄哥和我被冷醒,外出找炭火才稍止一下。然過了會偶重入睡袋,暖和以後呼嚕又一次響起,這次連柄哥也有點受不了。最終,大家的起床時間比原定晚了一個多小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