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一個雙休日,我們自駕車去蘇州新開放的景區-”西山縹緲峰”踏青郊游。上午十點多從市中心出發,走環城高速,一個多小時後,就抵達了該景區的涵村塢入口處。我們本以為既然有環山公路,就可以將私家車開上縹緲峰頂。誰知被告知,所有車輛都不能上山,只能停在停車場。上山必須坐景區游覽車,游覽車的車票20元,己包含在80元一張的門票之中。80元一張的門票,感到貴了些,但既來之,則安之,趕緊掏錢罷!坐上景區游覽車,由於是敞開式的,山裡的春風,少了溫柔,多了陰冷的寒氣,幸虧我戴了頂厚實的帽子,一路用雙手緊緊按住腦門兩側的帽沿,一來防止山風把帽子吹掉,二來保護住我一向怕風的腦門。第一站是農家餐廳-古涵飯店,我們決定先解決好肚皮問題,於是立即下車,點菜吃飯。雖是農家餐廳,但萊並不便宜,我們只點了一條一斤重的清蒸白魚,一份炒馬蘭頭,既沒點湯,更沒點飲料,兩人總共化了52元,而且並沒吃好: 白魚太小,刺太多,又偏鹹,尤其是肚皮處。馬蘭頭太老,摘得不夠細,味道也僅僅免強能吃下去。總之,和”太湖新天地”完全沒法比,有天上地下之感。吃完飯,我們又坐上景區游覽車,這次,車停在了位於半山腰的”百鳥園”門前。雖說介紹中說,這占地20畝的”百鳥園”中,放養了3000多只70余種鳥類,但我們進去一看,馬上失去了興致。除了門前那只鸚鵡顯得漂亮又特別乖巧外,感到園裡的鳥類都很一般,品種也不覺得有那麼多,可以說是我所見過的百鳥園中最小最差的。游覽車一直把我們送上山頂附近,到達山頂的一小段山路,必須自己步行爬上去,而且山路和山頂的亭子也都沒有完全修好,我們就沒要求停車去爬山,於是,車就開始下山,徑直把我們送往較遠處山腳下的另一景點-”水月塢”。見到水月塢後,我們的失望心情,才漸漸有所扭轉。水月塢景區中,有水月觀音造像的發源地-水月禪寺。水月禪寺地界不小,寺門也頗有氣勢。一入寺門,我同伴就被一塊明代石碑深深吸引,在碑前觀看良久。石碑正面刻有”水月禪寺中興記”,背面則刻有蘇舜欽、白居易等人描寫縹緲峰的詩句,其中蘇舜欽的”小青茶熟占魁元” 這詩句,說明蘇州的碧螺春茶,早在宋朝就相當出名。原來,在宋朝,把碧螺春茶稱小青茶,”碧螺春”這名字,是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開始啟用的。在水月寺後,還有個吉祥許願池,原為水月寺的放生池。池分四部分:福、祿、壽、喜四池,各池中均有相應的傳統吉祥石雕。在各景點中,我最喜歡的是錦鯉魚池中央的茶室。錦鯉魚池在蘇州並不稀罕,在盤門景區、西園寺等園林中,都可見到百魚爭食之景,但茶室正好位於魚池中,且相互配置得如此恰到好處的,卻很少見。有照片為證。在各景點中,我認為建築設計最成功,最美的,乃是”農耕園”。”農耕園”附近除了魚池中那座茶室外,還有一座茶樓。在茶樓二樓的窗口,我曾一下子就被不遠處一座建築的如畫美景所吸引,便立即將這窗景,拍攝了下來。後來才得知,原來那裡就是”農耕園 “。農耕園的設計真是妙極,從不同的視角:正面、不同的側面,均能呈現出不同風韻的美。而這美的核心,乃是一株巨大的,開滿紫花的古樹。在農耕園中,還有一輛灌溉稻田用的水車,頗愛年輕人的青睞,年輕人都願爬上水車,一試身手。這水車很不易踩動,試車者紛紛出盡洋相,但正因如此,才顯得更好玩。請看那些踩車人,個個臉上,無不堆滿燦爛的笑容。西山縹緲峰景區滿山遍野都是碧綠的茶園,這裡和東山,都是碧螺春生產基地。既然來到這裡,又恰是新茶品嘗時節,在這春光無限的茶室,品嘗一杯品質純正的明前或雨前碧螺春茶,真乃人生一大享受!須知這茶是世界知名珍品,難怪周總理在萬隆會議上贈送給各國首腦的禮品,不是別的什麼,正是分前(春分前)碧螺春茶。而周總理在尼克松訪華時,贈送給尼克松的禮品,又是碧螺春茶!現在我們也有機會去品嘗,有誰會不珍惜這時機呢?茶室供應的碧螺春茶有三種:特級30元、一級20元、二級15元。我同伴點了特級;由於我對品茶尚不特別在行,往往品不出細微的差別,為節約銀兩,只點了二級。茶杯端上茶桌,只見同伴杯中的茶葉,明顯比我杯中的要細小得多,也更卷曲些,大概是些更嫩的嫩芽吧!按照正規品茶,第一杯應該先洗茶,把茶倒掉,但我們是俗人,不那麼講究,洗茶就免了。但我們還是按照常規,等慢慢喝完了第三杯,就離開了茶桌。此時,茶室中茶客們也都早己紛紛離去,我們的西山縹緲峰半日游,看來也接近了尾聲。又坐上了景區游覽車,山風又肆虐地撲面龔來。這爬山道還真夠長的,按原路返回,游覽車先爬上山頂,再爬下山。在山頂時,能見度很低,太湖是完全看不到的。正因為此山常被雲霧籠罩,猶如縹緲仙境,所以才被命名為縹緲峰的呀!同車人問司機,這游覽車是化多少錢買的,司機答曰:4萬元。原來這車並非電平車,由於山路坡度大,電平車是爬不上去的,而是汽車改裝車,所以貴。司機還說,這種車其實並不實用,有四不能坐,即:冬天、夏天、雨天、風天,都不能坐,人受不了(四周無遮攔)。這麼一說,我開始領會到80元的門票加車票,其實並不算太貴,光說修這漫長的山路,買這麼多車,適宜觀光的季節又短,再加上景區的種種建築和設施,化費可真不老小呢!一個新景點的開發,投入的人力、物力···可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啊!返回涵村塢入口處,找到了我們的私家車,我們就迅速向”太湖新天地”馳去,那裡的美食和幽雅的用餐環境,正向我們招手呢!(注:西山縹緲峰海拔336米,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

(百鳥園門前的乖巧鸚鵡)

(錦鯉魚池中央的茶室)

(錦鯉魚池中央的茶室)

(茶樓二樓窗口見到的農耕園側面)

(農耕園另一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