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春天(游記 & 攻略)第二部分漫天神佛的加德滿都河谷D8(2月25日,2007)KTM - Bhaktapur
D9(2月26日,2007)Bhaktapur -KTM D10(2月27日,2007)KTM –CHITWAN D11(2月28日,2007)CHITWAN D12(3月1日,2007)CHITWAN -KTM - PATAN
D13(3月2日,2007)PATAN -KTM D14(3月3日,2007)KTM – Shanghai這次加德滿都河谷之行,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氣息,一向自以為只沉醉於自然景觀的女人,這一次卻開始專注於景色背後的歷史和人文。。。第一部分游記及攻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8929照片:http://photo.***/photos/am_i_blue/121131633/D8 - 2月25日 斯瓦揚布-自體放光的佛塔,巴克塔普-惝如隔世的古城早上6點多,在Tibet的床上醒來,摸黑起了床。此時還在停電中,於是點了蠟燭開始梳洗。尼泊爾長期面臨供電不足的困境,即使是首都,也是每日都停電。好幾次正吃著晚飯,或是正在洗澡,突然之間陷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因此,所有的旅店客棧都備有蠟燭。頭燈和電筒也成了我的隨身用品。7點多,出發去Swoyambhunath(斯瓦揚布納特寺,又名猴廟 Monkey Temple)。猴廟就在Tibet的西面,慢慢走的話大約20分鐘就可以到達。又一次穿行在加德滿都清晨的凹凸起伏的小巷中。街上人很少,城市還未徹底醒來。我不喜歡早起,在自己的家鄉,平時為了生計被迫每日早起,而到周未,往往要睡到下午才起床。可每次旅行,每天我都能很早醒來,惟恐自己錯過旅行時每一個精彩的瞬間。穿出小巷,走過一坐大橋,不一會就遠遠就看到了高高聳立的斯瓦揚布塔。等走進時,還看到幾只小猴子在電線上蕩秋千。好像是在給猴廟做廣告。斯瓦揚布塔位於平地突起一座高於谷地約80米的猴山(山上有不少野生的猴子)頂部,塔高、寬各約20米,以東為正,四壁各繪一對佛眼,表示佛眼看四面眾生、佛眼無邊。佛眼中間像「?」的符號,是尼文的「1」,具有合諧一體諸法合一之意。佛眼在印度教裡是濕婆神的能辯善惡洞察一切的眼睛。斯瓦揚布納特一直是佛教徒的一個重要朝聖地,並以加德滿都河谷最古老的遺跡而引人注目。相傳釋迦牟尼曾親臨這裡,每年佛祖誕生日時,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屆時,數萬佛教徒雲集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山包上,經旗密布,人頭攢動,商事興隆,熱鬧非凡。 在印度教的傳說中,有毗濕奴到納加達哈湖種蓮開花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當創造神大梵天的輝煌形像在蓮花中間顯身發光之後,文殊師利菩薩排干了湖水,納加達哈湖變成了谷地,人們便開始在這裡居住與繁衍生息。後來,高德(現孟加拉)國王普拉昌達·德瓦來到尼泊爾朝拜大梵天和向文殊師利菩薩的弟子求教,他把發光的大梵天像覆蓋起來,並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寺廟。如今的斯瓦揚布大佛塔所在的位置,既是當年毗濕奴的種蓮之處,也是普拉昌達·德瓦國王覆蓋大梵天像的建廟之處。斯瓦揚布的字面意思就是"自體放光",恰與大梵天像的自體放光相符。
(上圖:斯瓦揚布的字面意思就是"自體放光")我們在斯瓦揚布納特裡看到喇嘛,佛教徒轉經,磕頭。酥油燈,轉經筒,同我在藏區看到的一樣。但同樣,也看到印度教的參拜儀式。看到信徒用小盤盛著大米、紅粉和小黃花辮之類的貢品,把它們擺在神像面前祭獻,然後把貢品與泥土攪拌一起,搽一小點點在前額的兩眼之間,以示神靈存在的像征。在尼泊爾,印度教和佛教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在佛教寺廟裡有印度教的神,在印度教的寺廟裡有佛教。兩種宗教如此合諧的共存,是因為佛教和印度教教共同來自於印度呢,還是因為尼泊爾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寬容。10:30 從斯瓦揚布回到Tibet,Check out。然後打算去加德滿都東面的古城Bhaktapar然後再從Bhaktapar坐車去Nagarkot看日落。Nagarkot在Bhaktapar再往東一點,是加德滿都谷地一處以壯美雪山日出和秀美日落而著稱的度假勝地。素有“喜瑪拉山脈觀景台”之稱。在天氣晴朗能見度好的情況下,可從東側看到珠穆朗瑪峰,西側則是安納普爾娜群山山脈。從Tiber走到汽車站大約30分鐘,接近中午,街道上人很多,很多街道被挖開來,在忙著施工修路。加德滿都的街道彎彎曲曲的像個迷宮,而且看不到英文路牌。問路時盡量找店鋪的商人,因為商人大多懂英語,就是不會說,也會找一個會說的告訴你。尼泊爾人很熱情也很空閑,在Thamel問路總能找到答案。不過我感覺離Thamel越遠,會英語的人也越少。我在廣場上按國內的辦法找交通警問路,但都是不懂英語的。後來我發現,我按普通話“巴克塔普爾”的發音問去Bhaktapar的車在哪裡。當地人當然不懂。在問路時掌握了Bhaktapar的發音,終於在開往各個地方的local bus的車裡找到去Bhaktapar車。因為售票員在大聲叫著我剛學會的Bhaktapar! Bhaktapar!跳上local bus,其實就是個很簡單十幾座的面包車,我們旁邊還坐著個英國人和他來歷不明的女友。除了我們四個老外,其他都是當地人。Local bus一邊開一邊拉客,看些當地人上上下下,車開開停停,這一切都讓我很興奮,覺得自己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之中。旁邊的英國人像所有的老外一樣,手裡拿著一本lonely planet,同我們的安排一樣,他們打算到了Bhaktapar後,然後轉坐local bus去Nagarkot。英國人不算逛Bhaktapar,他說Bhaktapar的門票對他來說不公平。英國人說的門票不公平是指Bhaktapar的門票USD 10,但對於南亞和中國人,只需要RS 50,價格相差十幾倍啊。怪不得英國人說不公平。我們也為做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外享受到特殊待遇而高興。在買Bhaktapar門票時,要對售票處說要從這裡來回Nagarkot。售票員會在票上注上護照號碼,Bhaktapar門票有效期就能延長。巴克塔普爾(Bhaktapur)又稱巴德岡(Bhadgaon),位於加德滿都以東約18公裡處,是尼泊爾三大古都之一。巴克塔普爾是“朝聖之城”的意思,這個城市始建於公元889年,後成為馬拉王朝的首都,是尼泊爾中世紀建築和藝術的發源地。巴德岡沒有加德滿都擁擠,街上的人好像更加悠閑一點。好多男人閑坐在古老的木廊上,而他們坐的地方,他們的頭上,是已經存在了近600年的精美木雕。當我們沉醉在一座座繁復厚重的檀香木窗雕前,以為是哪個古老的廟宇或是重要建築時,從窗口探出的蒼老的臉和世俗的物品告訴我們,原來只是一戶普通人家。那些精雕細琢的木刻爬滿了窗框,經過這麼多年的風侵雨蝕,依然清晰如初。時間在巴德岡好像停滯了,巴德岡仍是一座呼吸著和600年以前一樣空氣的老城。
(上圖:繁復厚重的檀香木窗雕,原來只是尋常人家)我們在巴德岡過反反復復,曲曲彎彎的小巷裡穿越。古城下起朦朦細雨,絲絲點點的雨的飄在我的臉上。巴德岡的紅磚,孔雀窗,緊鎖的木雕門在煙雨中更具有古老神秘的情調,和Thamel的佣擠相比,巴德岡的小巷顯得更加清靜。當我們在細雨中的小巷裡毫無方向觀的東走西穿時,被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震憾了一下。眼裡的杜巴廣場和那些細長的小巷相比,顯得很寬闊,著名的55扇宮和所有的紅磚砌成的廟宇鐘樓,在雨中仍然光彩奪目的王宮金門一起,靜靜地矗立在廣場上,幾百年一直都是這樣,只是黑漆檀香雕花的木窗後,再沒有了寂寞和期待的眼睛。站在廣場上的我,有一種迷失的感覺,不是迷失於方向,而是迷失於時空,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月光寶盒的咒語帶到了幾百年前。在加德滿都谷地中的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克塔普爾三個古城,都曾經是尼泊爾的各個王國的都城,加德滿都谷地幾乎是整個尼泊爾歷史的中心舞台。三個古城各有一個皇家廣場,都叫做杜巴廣場,“杜巴”的意思就是“皇宮”。巴克塔普的杜巴廣場是我見到的第一座杜巴廣場。我們在杜巴廣場邊上的一家叫Shiva的咖啡館裡坐下,店裡的客人寥寥無幾,又是停電中,店裡點著蠟燭。我們坐在昏暗的咖啡館裡,透過木雕的門一邊欣賞雨中的杜巴,一邊等著我們的咖啡和午飯。午飯時,幾個在博卡拉徒步時遇見過的同胞進來,聽到他們的談話“今天下午就走,這裡又舊又破,一點沒意思”,讓我詫異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心中完全相反的感受,也失去了和他們打招呼的興致。吃完午飯匆匆離開,走向緊靠於杜巴廣場東南方向的另一廣場,陶彌嘿廣場(TAUMADHI SQUARE),走過尼亞塔波拉塔(NYATAPOLA TEMPLE)時,心裡又被震動了一下,這是尼泊爾最高的寺塔,也是巴克塔普爾的像征。Nyatapola寺塔地台樓梯兩側都立著守護石像,從下層的大力士、大像、獅子,到鷹嘴獅身獸和女神像,每上一層神力都會加大10倍。今天原來計劃是去納加爾果德(Nagarkot)看日落,然後住一晚上或直接回巴克塔普住。可今天的天氣一定不會有日落了,要去納加爾果德(Nagarkot)只能住在那裡並等明天看日出。可是看了巴克塔普爾的兩個廣場後,心裡有了不想走的念頭。於是打算先去車站看看再決定。車站在東面,找到去納加爾果德的local bus。可能是雨天的原故,車上擠滿了人,別說座位了,站著的人都擠滿了。於是和三個日本女孩一起,等下一部車,大約過了45分鐘,又一部local bus 來了,看到當地人先把行李塞進去,然後從車門甚至從窗口鑽入。看那三個日本女孩,是先讓當地人從窗口幫她們拿行李,然後奮力擠上了車,oh my god,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二個字“春運”。本來就有點不想走的我們,於此就徹底打消了去納加爾果德(Nagarkot)的念頭。走回陶彌嘿廣場(TAUMADHI SQUARE),去別人極力推薦的廣場邊的Sunny Guest House,房價是RS 500一間雙人房。房間布置得很有巴克塔普的風格,雕花木窗和燭台,卡什米爾風格的床單。這一切都讓我們很滿意,決定住下後,去頂樓的酒巴小坐等他們清理房間。酸酸甜甜的lemon tea下肚後,溫暖了被雨淋得寒冷的身體。發現旁邊坐著一對重慶來的夫妻,一個尼泊爾男孩坐在他們身邊,說是在學校學中文,所以要找中國人談話鍛煉口語。在我們聽他們閑聊的時候,那個尼泊爾男孩的注意力轉向了顯得更加新鮮一點的我們。問那對夫妻,這兩個中國女孩為何一直坐著不說話?於是為了讓我們說話,他索性轉坐到我們這一桌。只是他學了二周的中文,中文又博大精深,哪裡是這麼容易學的,所以我們還是只能以英語勾通,他也好像忘記自己原來的學習目的,而是對我倆的身世更感興趣。在懶散的閑聊時光中,雨消消的停了。我們走出去在陶彌嘿廣場上逛,此時剛近黃昏,店鋪早早的關了門,一點也不想做晚市的生意。我們被尼亞塔波拉塔古老獨特的建築吸引,順著石階走了上去,發現坐在上面能俯瞰整個廣場後,就再也不願意下來了。在黃昏的余光中,我們坐在尼泊爾最高的這座寺塔上,看人力車夫在自己的車棚下打盹,看廣場上走過的穿著艷麗紗麗的女子,聽風吹過屋檐鈴鐺的聲音,聽群鴿起飛時翅膀的聲音,聽僧侶在尼亞塔波拉塔旁邊的拜拉那神廟前的台階上唱經。我覺得自己就是廣場上閑坐的男人們中的一員,而不只是一個游客。黃昏轉眼讓位給了黑夜,我們在尼亞塔波拉塔上一坐就是6個小時。。。德滿都河谷第一天經歷之豐富多采,讓我從對博卡拉河谷的自然神奇的沉醉中,轉入了對由古老的印度教文明所哺育出來的漫天神佛的加德滿都河谷的驚艷。

((上圖:巴德崗,如同美麗的背景,讓人驚艷))
注
“尼亞塔波拉”意為“五層”,故亦譯“五層塔”。位於古城巴德岡,建於1708年,相傳帕廷德拉·瑪拉國王曾親自背運磚石,參加建造。尼亞塔波拉塔建在一方形五層磚砌台基上,它是尼泊爾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供奉著成就吉祥天女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廟高達30米,要爬上五層平台的上百級階梯才能到達頂端。有趣的是在每一平台的階梯旁,都立著一對像是收“買路錢”的威嚴雕像,並依照力氣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鷹、獅子、大像、大力士。據說每層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層雕像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要比凡夫俗子大10倍。瞧那碩大無比的雕像,只要有點理智的人都不應該動與之比試的念頭吧!塔廟畫棟雕梁,色彩斑斕,神像所刻花飾,絢麗多姿,反映了瑪拉王朝後期建築和雕刻藝術的高超水平。D9 - 2月26日 巴德崗的白天,加德滿都的晚上一早起來,在陶彌嘿廣場和杜巴廣場,以及連接兩個廣場間的小巷中閑逛。今天的天氣出奇的好,陽光照射在老巷中,廣場上,整個巴德崗都顯得生氣勃勃。我們看到信徙們在隨處可見的神龕前做著早上的祈禱,祈禱的儀式是在神龕前灑一些米和紅色黃色的花瓣,然後用紅色的粉塗在頭頂眉心上。這個叫做TIKA,TIKA在印度教裡代表兩樣最重要的東西:信仰和食物。女孩們的TIKA,多是精致的亮晶晶的小飾物,粘在頭頂上和鼻翼上,配上她們烏黑明亮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陽光造成的健康的肌膚以及鮮艷的紗麗,非常嫵媚。看得我們都心動了,於是在巴德崗的小店裡,也買了一些水晶的亮飾,學著當地的女子,粘在頭上。被一個當地的小男孩點評為”Nepal Style”。巴德崗的早晨和昨天下午的幽靜相比,充滿了生活氣息,當地的小販在廣場上賣著菜或其他生活用品,男人女人在尼泊爾特有水井洗漱打水,賣工藝品的小店也紛紛拉開厚重的木門開始營業。我們倆人坐在杜巴廣場的一坐廟宇的台階上,在陽光下懶洋洋的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熱鬧的巴德崗晨景。食物的香味引來了幾條狗狗,用哀求的眼睛看著我。做為家裡有三條狗狗主人的我是忍受不了狗狗的這種眼神的,於是丟了一點餅干去喂它,它嗅嗅卻不吃,竟然比我家的狗還挑嘴喔。尼泊爾的街上到處是流浪狗,它們靠著垃圾,當地人的施舍為生。尼泊爾人對生命的尊重表現在對待這些弱小的動物身上。大街上,小巷裡,廟宇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和人一樣慵懶,享受燦爛的陽光,享受自由和貧窮。
(巴德崗小巷中廣場上閑坐的男人們)早飯之後,就開始穿梭於巴德崗的工藝品小店之中血拼了。早就聽說巴德崗和帕坦這兩處的東西要比加德滿都便宜。巴德崗的木雕無論從工藝上,品種上還是在價格上都優於加德滿都。尤其是孔雀窗的木雕是巴德崗的標志,按工藝的復雜度和木質好壞價格也不同,便宜的大約RS 500,貴的要上千RS,買回家做裝飾品很具南亞風情。但是據說尼泊爾的天氣比較潮濕,如果來自干燥的地方比如中國北方,木雕買回家是要開裂的,如果是上海或南方就不要緊了。我的同伴,居然買了一張其重無比但極具小資情調的雕花圓木桌,不過據她回家後拍的照片上看,她當時扛那張桌費的苦力還是值得的。背負著越來越重的行李,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巴德崗。仍舊和當地人一起坐著Local Bus,當地人好奇的又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我們說我們是中國上海的,當地人知道我是中國人後顯得高興。但是他們又問上海是不是首都?我告訴他們北京是首都,上海是最大的城市。這個問題,我被好幾個人問過。看來雖然是近鄰,可是對中國,尼泊爾人雖然感覺很友好,但是仍然知之甚少。直到現在我才有點明白在尼泊爾為什麼被懷疑是日本人了。尼泊爾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國的歷史相當悠久,我記得一部由卡麥隆迪亞滋做女主角的電影裡,她因為一個男人對她說去過尼泊爾,就愛上了他。相對而言,尼泊爾仍然未在中國成為旅行熱點,根據某個統計數字,去年到尼泊爾旅行的中國游客只有三千多人次,亞洲諸多近鄰裡,對尼泊爾情有獨鐘,扶貧工作做得最好的是日本人,去年的游客量一百三十多萬。
回到加德滿都的TIBET,已經是下午時分了,我們在TIBET的露天花圓裡享受美味的午餐,之後決定由我先去路上遇見的同胞極力推薦的北京飯店看看。據說這是家新開張的客棧,房價便宜,設施很不錯,有些房間還有陽台,說得我們心思也活絡了。由我作為先頭部隊先去勘察一下。從TIBET走到北京飯店大約10分鐘左右,走去一看,果然是價廉物美。老板娘是西安人,叫盧姐,為人爽快,讓我用人民幣1:9換了盧比。另一個好像是負責財務的男子,剃著光頭,說話長相都極像葛優,都是爽快人,所以當即就交了RS 400的房錢要下了一間帶陽台的房間。於是回TIBET 接Elaine,告別帥哥Sabin,臨行前極想和他合影一樣,始終沒有勇氣說出口。Tibet全體服務員起身和我們告別,熱情程度更盛於迎接我們的時候,還送我們每人一根哈達,真是極具Tibet風格啊。不是事先已付了北京飯店飯錢,真不想離開了。我想從TIBET 到北京飯店的那段路,對於身背從博卡拉,巴德崗二地血拚精華的我的同伴ELAINE來說,遠比博卡拉的雪地徙步要吃力吧。到北京飯店休息了一會後就開始打聽明天去奇特旺CHITWAN的事情,盧姐介紹了一個旅行社給我們,說是剛有一個女孩跟了這個團,感覺還行。對於奇特旺,我是抱著到此一游的心態,並沒有太在意。所以聽了一個他們的安排後,就訂下了一個三天二晚的旅行套餐,一人65美金,包吃住行一切費用。談完之後已經是下午5點左右了。我們從北京飯店走到了杜巴廣場,想看看夕陽中的杜巴。那些曲曲彎彎的小巷,仍然如迷宮一樣的復雜。不過對於有指南針和地圖做武器並且已經習慣尼式英語的我,已經不再有難度了。很順利的用半小時不到的時間走到杜巴廣場。隨便找了一個入口買了門票後說要辦多次進入的Entry Permit,售票員讓我們快去廣場中的Site office,辦Visitor Pass,讓我們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到6點就下班了。趕在Site office下班之前辦了多次出入的通行證(通行證需要一張照片,我把安娜普納的 entry permit的那張撕下來用了)。尼泊爾的春天就如孩子的臉,時晴時陰。巴德崗的白天還是陽光明媚,加德滿都的黃昏卻成了陰天。熱鬧的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和巴德崗的幽靜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仔細看過去,好像占大多數的,並不是游人。尼泊爾男人在廣場上閑逛,看看有沒有機會給游人做導游賺點錢,小販們在賣著各式各樣的小吃和工藝品,流浪的乞丐和流浪的狗布滿了廣場的各個角落。神像腳下亂七八糟地堆著小販們的用品。人們坐在有幾百年歷史的廟宇下和台階上吃著當地的小吃。看似雜亂的一切卻是井井有條的,尼泊爾人因為信教,幾乎沒有偷盜事件,無論在狹窄黑暗的小巷還是人多擁擠的場所都是很安全的。甚至有好幾次,尼泊人會把我這個粗心大意的人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東西撿起來還給我。我們倆個從加都最古老的獨木寺開始走,到Shiva-Parvati寺,樓頂上的窗口開著,一對神仙伴侶:濕婆神和他美麗的妻子帕爾瓦蒂女神從窗口俯瞰廣場上的芸芸眾生。寺廟的壁柱上雕刻著各式各樣的Kama sutra,讓人浮想聯翩。太後廟在重新修建,四面封住了無進入,這讓我有點遺憾,因為聽說太後廟的Kama sutra規模更大。在廣場上轉來轉去,一不小心就轉到了一座小巧精致的廟宇前,跟據我的指南針和台口當地人推銷的明信片,我推斷這是Kumari(童女神廟)。果然沒錯!在越來越暗的光線中,童女神廟顯得那麼的寂寞,厚重繁復的雕刻,華麗精致的窗口中透出黃色的燈光。讓我心裡想著那個美麗寂寞的女孩,從小就被選入做為受萬眾膜拜的神,直到她的身體發育,被別的女孩替代,而那些原為女神的女孩,卻注定守著財富,寂寞永生。讓我想起張愛玲寫下的句子,她的犧牲,是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
(上圖:即使陽光也透不過童女神Kumari的雕欄畫棟)
(濕婆神和他美麗的妻子帕爾瓦蒂女神從窗口俯瞰廣場上的芸芸眾生。)走了幾個廟宇後,天已經全黑了。我們在黑暗的杜巴廣場,就是小販們燒火的光買了好幾樣當地的小吃和奶茶,(一般是RS 10-20一種,有燒烤和MOMO),和當地人一起坐在古寺廟的台階上當做晚飯吃。有好多小乞丐圍上來乞討,我把手中吃了一半的點心給了其中一個帶著小狗的小男孩,看到他把點心喂了一半給小狗一半自己吃。我想如果我和他一樣,當手中所有的財富只有半碗粥,我也會分給我的小狗。我喜歡這些沒有因為貧窮而失去善良品質的孩子。即使他們只是乞丐。回去時,在因停電完全黑暗的小巷中穿梭。如果這是在故鄉,我會因為黑暗中可能存在的危險而害怕。可是在加德滿都,點著頭燈在狹窄黑暗的小巷裡上走,路面坑坑窪窪的,遇見完全陌生的人和狗,我卻是這樣的安然自若,好像上輩子就熟悉了這些小巷,我想我愛上這個國家了。注:獨木廟(Kasthamandap)是加都最古老的寺,加德滿都(Kathmandu)的名字就是由它而來,成了獻祭給Gorakhnath神(印度教瑜伽大師)的寺廟。12 世紀時用一棵樹的木料建成,樊語名為加斯德滿達普,意為美麗的城市,尼泊爾語為加德滿都,意為獨木廟。後以此為中心造屋築城,即成城名,這也是尼泊爾首都名稱的由來童女神廟(Temple of Kumari)活女神是一名尚未發育的少女,一踏入青春期,就要再選另一少女來頂替。活女神下午4點會出來。庭院裡還有一座微型寺廟,內有“學習女神Saraswati”(梵天之妻)的塑像。太後廟(Maju Deval) : Maju Deval寺有九層台階,也許是這個城裡人們最常光顧的地方了。這座巨大的寺廟有三層頂,頂上都有艷情的雕刻。這座寺始於1690年,由芭克塔普當時的皇太後命人建造。盡管寺中有一座Shiva神的塑像,寺頂卻仿造了佛教建築的寶塔狀。在台階盡頭,還有一座小寺,是獻給Shiva神的搭檔Kam Dev神的。這座小寺是印度風格,有一個高高的玉米狀的頂。Shiva-Parvati寺:杜巴廣場北側,樓下正面一排木雕門,美輪美奐,樓上開一小窗,窗口是濕婆與他妻子的塑像,個頭與真人相仿。D10 - 2月27日 奇特旺的悠閑時光約好6點30分在大堂,旅行杜派人過來帶我們去開往奇特旺的旅行大巴。果然我們一下樓就看到有人來等我們了。時間還早,想喝一點熱水再出發,北京飯店的值班小伙計剛起床,聽到我們要熱水,二話不說就去了廚房,過了好一會才端了一壺開水過來。老板娘盧姐也剛起床,責備小伙計不多穿點衣服就去廚房,剛才燒水時冷得直打哆嗦。原來加德滿都的早晚還是挺涼的,小伙計聽我們要喝熱水只穿著單衣就去燒水了。雖是小事,也讓人感動。未出發前也曾在網上看到有人寫尼泊爾也有人是不淳樸的,不講信用的,不守時的,但是我從未遇見那樣的尼泊爾人,又一次證明,道聽途說的信息絕大多數是不可靠的。要自己去看去感覺。大巴准時出發,上午的路線其實和我們去博卡拉是一路的。又看到了山巒起伏秀麗景色,讓這幾天一直被歷史古跡狂轟亂炸的我又開始懷念博卡拉與世隔絕的徙步生活。車開到快中午的時候,又是堵車不能開了,還好,這次只堵了一個小時,我們到達奇特旺已經是當地時間下午14:30分。我們的導游,一個名叫 Yam Nath的中年男子已經在車站等我們了,Yam看上去很斯文,說話聲音很輕很慢,後來聽他說原來是喉嚨不舒服,而且心髒又不好。度假村的車後面是敞蓬的,我們興奮的要求坐在後面,這樣看上去有叢林越野的感覺,可惜沒感覺多久就到Advantage Resort。Advantage Resort是一樁很別致的小別墅,有二三片大大花園和草坪,幾只白色的鵝搖搖擺擺地走來走去,最可喜的是Advantage剛送走一個旅行團,現在諾大的別墅只有我們兩個客人。雖然我一向崇尚人人平等,可是在尼泊爾的短短幾天有點被尼泊爾的服務業給寵壞了點,因此我產生了錯覺,覺得我們倆個像兩個貴婦,被殷勤周到,細心體貼的尼泊爾僕人服侍著,這個山村別墅是我們的莊園,還夢想著心愛的小狗在草坪上開心地玩耍,突然被一陣香味拉回現實,原來是咖啡和中飯來了,這才記起已經是飢腸咕咕了,中飯非常豐盛美味,侍者給我的量足夠兩個我吃。於是飽餐了一頓。
(上圖:我們在奇特旺的住處,整個Resort中,只有我們兩個客人)
休息了一會,下午的節日是去由Yam帶我們去附近的村莊walk,然後再走到National Part Visitor Center 去看Rapati河的日落。Yam 不緊不慢的帶著我們走,Advantage旁邊的村莊是塔魯族(Tharu Village)古村落, 塔魯族的房子都是茅屋,門上有一些彩色的圖形。Yam不時地指給我們看塔魯族的漁具和一些農具,這個我們倒並不感覺新鮮,吸引我們的是塔魯族的女孩,棕色的膚色,艷麗的花裙,有一種自然的美麗。聽Yam說,這裡的女孩要嫁兩次,一次是非正式的,一次是正式的,在非正式和正式之間,如果喜歡上了別人是可以離婚的,但正式結婚後就不行了。印度教重男輕女,尼泊爾人其實很保守,並不如雕刻裡的那麼熱情奔放。這樣慢慢的走,聽Yam輕輕的說,不一會就到了Rapati River,Rapati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河,河的對面就是茂密的從林,河面上漂動著綠花一樣的水草,隨著水流飄向未知的遠方。看到幾個女孩在水中嬉戲,夕陽溫柔的灑在她們濕漉漉的頭發上,曲線優美的身體上,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性感。我們要了一杯咖啡,在湖邊的躺椅上坐下,旁邊幾個歐洲人還在擺弄著望遠鏡窺探對面的叢林。而我只想靜靜地坐著,聽YAM在輕輕的哼唱那首著名的尼泊爾情歌RESHAM FIRIRI,那首快樂的歌此時在日落時聽帶著惜別,一葉扁舟在時急時緩的河流中輕輕劃過,越過夕陽的倒影將河面裁剪得波光鱗鱗。。。眼前的時刻,真讓人陶醉。

(上圖:在Rapati河中嬉戲的女孩)

(上圖:Rapati河的日落)
注:
奇特旺(Chitwan)世界自然遺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奇特旺的含義是“密林心髒”。古代,從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至緬甸邊境一度是壯闊的原始森林,如今僅存最後幾片珍貴林帶,其中最聞名遐爾的就是奇特旺。她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丘陵地帶中為數不多的未被破壞的自然區域,更是世界上罕見的亞洲獨角犀牛的棲息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後棲息地。D11 - 2月28日 大像背上入叢林,鱷魚嘴邊坐木舟,森林探險遇犀牛昨天YAM告訴我們今天的安排,今天可謂節目豐富喔。先是騎大像進入從林,接著是觀鳥,坐獨木舟泛舟Rapati河,然後是去大像飼養中心參觀。晚上還要看當地人的Culture Show。Package的好處就是這樣省心省力。剛走去房間,我們的尼泊爾“侍者“就告訴我們,大像已經在門外等我們了。一眼看過去,果然,除了大像和她的主人外還有一個男孩在等我們。那個男孩從台灣來的,因為一個大像一般坐四個人,他只有一人,所以和我們拼大像了。(上圖:拼大像)大像的背上有一張方椅,我們一人坐方椅一角,趕大像的主人坐在大像頭上控制著方向。騎大像沒有我想像的那樣舒服,我們隨著大像一步一搖地慢慢進入叢林。大像的主人一邊趨趕著大像一向還要向我們指出時不時在叢林裡冒出的動物,可惜都是一些小鹿,猴子小鳥之類溫順的動物,沒有看見傳說中的犀牛和老虎。可能是我們來得太早了,這些猛獸還在睡懶覺吧。從大像背上看叢林一開始還很新鮮,我們時時會拔開檔在眼前的樹枝,可是時間一長,加上大像用相同頻率搖擺著,讓容易被各種環境催眠的我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我的太陽眼鏡也掉到了地上。只聽大像主人幾聲吆呵下,大像竟然用它粗大的鼻子卷起我小小的太陽眼鏡,還遞到了我手上。我們幾個不禁拍手稱贊聰明的大像的即興表演!到了終點站還買了一串香蕉犒勞大像,大像用毛絨絨濕漉漉的鼻子毫不客氣地從我手上拿香蕉吃,沒想到這麼龐大和有力的動物竟然這樣的聰明溫柔。回到Advantage Resort,有二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再進行下一個節目,我們決定利用這些時間自己到Resort旁邊的塔魯族村落。天氣好得出奇,奇旺鄰近印度,氣候炎熱,即使在最冷的一月,中午還可以穿短袖。大人都去地裡干活了,只剩下只有幾個小孩在玩耍。小孩當中最大的一個看上去十幾歲的樣子,一直在看著我們拍照,忍不住給他也拍了一張。男孩告訴我們他叫SAM,今年已經18歲了。SAM還告訴我們因為罷工,所以學校停課了,並說要帶我們去他的學校看看。於是我們跟著SAM穿過農田,來到一所兩層樓的建築前,和中國西部的學校很像,這所學校有著簡單的教室和桌椅,小小的操場上有塊長方形的石桌,桌上拉了一張破舊的網,放了兩只鞋底板,這個就是乒乓台了。學校因為罷工停課而顯得空蕩蕩的,不過我們還是遇見了SAM的英語老師和五六個學生。英語老師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到課堂講課,被我們不好意思的拒絕了,實在不想誤人子弟啊。
(上圖:請我們去講課的學校)走出學校,回到SAM的村莊,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孩坐在門口曬太陽。SAM說這是他的妹妹,我說他妹妹好漂亮,他回答我說沒有你漂亮。呵呵,尼泊爾男人真是無論老少都這麼會贊美和討好女人。好多中國女孩在尼泊爾旅行時會聽到“you are so beautiful”的贊美,可能是異國情調導致的吧,我看尼泊爾年輕的男人好多也是很帥的。只可惜和喜馬拉雅山另一邊的藏族人相比,尼泊爾人並不高大。
(上圖:塔魯女孩,縱然衣著樸素,但有一種自然的美麗)SAM告訴我們他們這裡經常因為罷工而停課,使他不能上學。他的理想是當一名guide,所以想去學日文和韓文,然後看了我們一眼,說還想學中文。我想最後一句是說給我們聽的吧,相比之下,日韓兩國來這裡旅游的人更多,因此學日文韓文更加實用些。坐在陽光下閑聊,時間不經意地就流走了,我們要回Advantage Resort吃午飯並進行下一個節目。告別時,SAM對我們說,如果明天罷工你們不能回加德滿都的話,那再來村裡找我玩好嗎,如果你們能待到周未,這裡還有個盛大的節日叫Festival of color會很好玩的。色彩節,三天後果然經歷了,此乃後話。Sam 還把自己的EMAIL地址抄給我們,ID 是 SAM Love HIP POP。希望這個有理想的男孩的所有夢想和理想都能實現,長大後能成為一個有為青年。告別塔魯少年SAM後,回Resort吃完中飯。Yam手裡拿一本厚厚的書,書名是“Birds in Nepal”。Yam說,他學了二十年的鳥,尼泊爾向來以鳥類多樣性豐富而聞名,不同的鳥類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顏色。Yam可以向我們指出或停在高高的樹上和田原裡,或是飛翔著的各種鳥,它的名字,並翻開書找到所遇見的鳥的介紹。說實話,對鳥類這種微小溫順的動物,我並不興趣,但我開始敬佩起YAM來,在我面前,YAM慢慢地從一個導游變成了一個鳥類學家。用二十年去學鳥,對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20年,遠遠超過了我讀書的時間,而YAM用20年學會了怎樣去辨別鳥。我卻會用20年去學什麼?走到河岸,坐上獨木舟開始在Rapati 河上漂流。獨木舟其實和我在瀘沽湖坐過的豬槽船一樣,就是用一根大樹當中挖空當作船。Rapati 河風平浪靜的,在上面漂流很安全,河邊有很多鱷魚,張大嘴躺在河岸邊曬太陽。鱷魚是凶狠的動物,可是在白天卻一點也可怕,他們在晚上捕食,中午曬太陽補充熱量。
(上圖:鱷魚曬太陽)上岸之後,Advantage resort的車已經在岸上等我們了,坐上了車回resort小憩一下馬上要進行白天最後一個項目,去大像飼養中心。大像飼養中心又叫大像學校,尼泊爾人不僅在這裡養育大像,還教會小像們各種將來需要掌握的工作。經過早上和大像的親密接觸,我已經喜歡上了這個龐大有力但又溫順的動物。飼養中心的大像和小像和動物園一樣,用鐵鏈鎖著腿,但是有幾只小像卻是自由的,看到我們過來,就開心的跑過來,門口可以買像喜歡吃的餅干,估計很多游人會買給小像吃,所以小像看到游人就知道有食物了。YAM拿起一根干草,在小像的耳朵抓撓了幾下,告訴我們這樣小像會很happy。在家我也經常給我家狗狗撓這個部位,所有的小動物都是貪玩貪吃容易滿足的。Yam問我們對旅行的安排是否滿意,我說很滿意,只是可惜沒看到犀牛。我原來不知道犀牛的英文怎麼說,早上騎像入叢林回來後,Advantage resort的服務員問我們有沒有見過rhino,根據排除法,就猜這個陌生的發音是犀牛,果然猜中了,讓我也多學了一個單詞。所以當Yam問我們上面的問題時,我就說可惜沒見rhino,沒想到YAM一聽就當真了。在我們和小像嬉戲之後,正准備回家,YAM說大像飼養中心後面的一塊地方是犀牛經常出沒,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找犀牛。無知者無畏,我們說願意。我們跟著YAM跨過了大像飼養中心的欄杆進入叢林。YAM一邊走一邊向我們介紹犀牛這種動物,隨著對犀牛的了解的深入,我有點害怕了。原來以為犀牛不是肉食動物,就認為可能性情和大像差不多,但YAM說他有二個朋友都被犀牛KILL了,還有經常有游客被犀牛襲擊的事情發生。憑借我看動物世界的知識,知道那些領地域很強的野獸要比凶猛的肉食動物危險,因為後者只有在飢餓時才會傷人,而前者雖然不吃人,但隨時都會殺人。奇特旺雖然名字是National Park,其實是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裡的野獸都是自已捕食的,因此依然保留著野性。我們越深入叢林,周圍的環境越來越顯得原始而荒莽。密密的野草有一人多高,我們要拔開野草才能前進,地上有一些動物的骨骸,周圍是有點讓人恐怖的安靜。我們被從身邊穿過的幾只野豬驚嚇,還被從草叢中突然飛起的一只孔雀嚇了一跳。YAM讓穿著白衣服的ELAINE走在我後面,說犀牛看到白色會被激怒,我可是穿著紅衣服啊,難道犀牛不是牛嗎?我們輕手輕腳的跟著YAM向前走,YAM不時地從地上撿起動物的糞便聞一下,判斷是什麼動物,離開了多久,甚至能分清公母。在我眼中,YAM又從一個單科的鳥類學家變成了全能的動物學家,走在經驗非常的YAM後面是現在唯一讓我覺得安全的事情。YAM說他曾經二次被孟加拉虎追趕,但都被他成功逃走了。突然YAM不走了,神秘而興奮的指著前方壓低聲音說“look, look, rhino!”並讓ELAINE盡量躲好不要露出白色的衣服。在我們前面大約300米處,一只獨角犀牛躺著休息。我們和犀牛之間沒有任何障礙物,如果獨角犀牛來襲擊我們,不消二三分鐘就能跑到我們面前。YAM讓我們快點拍照,別用閃光燈,然後讓我們別動,自已竟然把鞋脫了,拿了我的相機再走進200米去拍犀牛。
(上圖:獨角犀牛,離我只有300米遠,當中之沒一點障礙)這下可沒什麼遺憾了,心滿意足的完成了我們的叢林探險,還終於找到了珍貴的獨角犀牛。我們回Advantage resort時,還隔著河看到一頭獨角犀牛在河邊喝水,這次雖然看得更清楚,但是因為有河作為障礙,遠沒有第一次來得驚險刺激。回Advantage resort吃好晚飯,還要去看當地人的民俗表演。在一個小小的舞台上,塔魯族的老人擊著鼓,年輕的男人則用竹棍有節奏地敲打起舞。在當地的一對男孩女孩表演有印度風格的舞蹈時突然停電了。游客觀眾倒是早已習慣了這種突然停電的現像,只是舞得正歡的女孩發出一聲驚叫,然後就聽到底下觀眾的笑聲。最後一個節目,我們也被邀請到了台上,大家一起開心地跳起了尼式迪斯科。沒想到當天夜裡竟然病倒了。。。。D12 – 3月1日Patan Patient 帕坦病人到Advantage resort大吃油膩以及暴飲暴食的後果是,我在奇特旺的最後一個晚上得了嚴重的腹瀉,因為所有的藥都寄存在加德滿都的北京飯店,只能任由病魔肆虐了一個晚上,早上也不敢再吃東西。回KTM的車是9點30分開的,一路上又餓又累的我在車上一直睡到了加德滿都。受巴克塔普的影響,我們兩人對帕坦也充滿了期望,在奇特旺就打算一到加德滿都後,就轉去帕坦住一個晚上。車到加德滿都,因為在車上睡了五六個小時,再加上沒進食,對身體過於自信的我就認為病已經好了。也沒回北京飯店拿藥直接在車站打的去帕坦。的士到了帕坦城門口停下,我下車沒走幾步就覺得不行了,加上陰沉的天氣突然變得很冷,狹窄的街道上又被不知從哪裡掉下來的冷水潑了一身(開始還以為是樓上的人的潑下的髒水,二天後才知道這是潑水節的前奏)。打算先找住處住下再說,帕坦住的地方很少,而且感覺沒有加德滿都以及巴克塔普多。比較了兩家後,我們在Mahabuddha Guest House住下,房子很簡陋,但我已經沒有力氣再找其實住處了,將就一個晚上吧。一到房間就倒下了。
(上圖:帕坦的黑天寺,古建築代表之一)帕坦:帕坦與加德滿都一水之隔,坐落在聖河-巴格馬蒂河南岸,加德滿都以南5公裡處。古代時,帕坦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很多傑出的手工藝人,特別是建築業和金屬工匠,以銅器,制造,石雕,木刻聞名。據說,加德滿都的古建築大多出自古代帕坦工匠之手。又稱“藝術之城”。D13 – 3月2日博達哈大佛塔-洞悉世事的佛眼;帕斯帕提那寺-生與死的決別一覺醒來感覺好很多,自己認為是一個比較堅強的人,生了病不到最後關頭不喜歡吃藥,希望身體自身能夠釋放抗病的能量,而不是依靠藥物。還是不敢吃東西,但是已經有飢餓的感覺了。一天沒有進食的我軟綿綿地走在帕坦的小巷中,游蕩在帕坦的杜巴廣場上。因為已經有了巴克塔普爾的最初印像,似乎帕坦並不能像巴克塔普爾那樣給我帶來驚喜和震憾。對於帕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大病初愈的人一樣,在疲憊中有些許淡淡的喜悅。
(上圖:神廟前獻給神的花)
(上圖:水井,是尼泊爾人生活的場所)帕坦的工藝品多為佛像銅器,工藝精湛,光彩奪目。可是對於我來說,銅器太重太冷,我更傾向於木質或骨質的工藝品,至少裡面有過生命的痕跡。逛了一會兒就坐Local Bus回加德滿都的北京飯店了。洗了一個澡,喝了熱茶,仍然不敢吃太油膩的東西,只吃了當地的餅干當點心,但是精神好了很多。於是出發,想用最後停留在加德滿都的今天去拜訪兩個宗教勝地博大哈大佛塔BOUDHA Temple和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 Temple。從加德滿都去BOUDHA Temple 的Taxi車費是RS 150,門票RS 100。由於坐落在中國西藏與尼泊爾通商的要道上,博大哈佛塔一帶成為尼泊爾藏傳佛教的重要聖地,來此膜拜的多為尼泊爾、西藏和不丹等地的藏傳佛教信徒。博大哈大佛塔(Boudhanath)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覆缽體半圓型佛塔,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博大哈佛塔四面有著與斯瓦揚布塔一樣的佛眼。我站在白色的佛塔上,看到下面芸芸眾生在頂禮膜拜,而洞察一切的佛眼只是若有所思地凝視著遠方,仿佛在思索著更加深奧的問題,超脫於眾生的喜怒哀樂之外,卻一切盡在他的視線範圍之內。 我像眾人一眼,順時針繞塔一圈,表達對佛主的敬意,也為遠方祝福。繞完一圈之後,太陽突然破雲而出,將博大哈佛塔照得金光閃閃,終於又見了久違的晴天,而我的體內的病菌也像被陽光趨走的陰天一樣,無影無蹤了。

(上圖:天空突然放晴,博大哈佛塔上的洞悉世俗的佛眼仿佛若有所思)
轉完博大哈佛塔,又打了一部的士到印度教的帕斯帕提那寺(TAXI:RS 50;門票RS 250)。
帕斯帕提那寺,是著名的印度教聖地,亦名大自在天寺,是濕婆神的寺廟。坐落在首都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約4公裡。在尼泊爾素有“國神”之稱,被視為尼泊爾王國的衛護者。寺背靠青山,面朝被視為聖河的巴格馬蒂河。主殿只允許印度教徒進入。巴格馬蒂河 又稱“聖河”。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的重要河流。源於谷地北部的肖普裡山,向南出西瓦利克山入下游平原,又接納了北部低山地區兩側的許多小支流,最後彙入印度恆河。
(上圖:帕斯帕提那寺,生者與死者的決別)走進帕斯帕提那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神秘的味道,向前走不到100米,就看到了聖河巴格馬蒂。此時因為是干季,這條最終流向恆河、每年的雨季都會泛濫的聖河,水平線遠遠低於河岸,形得很干涸。我們隔著河看到了幾座火葬台,二座已經冒著黑色的濃煙,一座剛搭起木架,死者全身裹著黃布,筆直的躺著。死者的親戚在經過各種儀式和死者做最後的告別,隨後將把死者火葬,骨灰灑入聖河巴格馬蒂,並隨著巴格馬蒂流入恆河,於是死者的靈魂脫離軀體而升華並且與大梵合一。能在帕斯帕提那寺的聖河巴格馬蒂被火化,是每個印度教信陡最大也是最後的願望。我們接著向前,走上了一個小山坡,山坡有很大的一片塔林,在夕陽下顯得很肅穆和莊嚴。至此,加德滿都河谷擁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巴德崗杜巴廣場”、“帕坦杜巴廣場”、“博大哈佛塔”、“斯瓦揚布拉特寺”、“昌古納拉揚神廟”、“帕斯帕提納神廟”。除了“昌古納拉揚神廟”以外,其他6處都去過了。最後的一座,昌古納拉揚神廟,就留待下次去拜訪吧。從帕斯帕提那寺打的RS 150回到熱鬧的泰米爾區,從商販那裡得知明天是Holi,俗稱色彩節,所有的店鋪都要關門慶祝後,我們就開始最後的瘋狂采購了。這一次購物在Thamel區待的時間比較長,仔細一看看到了商鋪門牌上對於THAMEL的解釋。T- To
H-Homely
A-Atmosphere and
M-More
E-Enjoyable
L-Living 果然道出了Thamel的的魅力所在。Thamel的商人很會做生意,與其討價還價對我們來說是一場鬥智游戲。女人還價的天賦在這裡能到了如魚得水淋漓盡致的發揮。我們在還價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了規則。比起十幾天前在博卡拉的我們,水平好像一下子從小學升到了大學。總結出的規則就是不要按網上說的什麼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價來還,而是按自己願意出的價格來還,當然這個價格要遠遠低於出價。不要認為你喜歡的東西只有在這家可以買到,在不斷的討價過程中也就摸索出了物品的價格,最後以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數字成交。讓我覺得舒服的是,無論買或不買,尼泊爾的商販總是那麼彬彬有禮,殷勤恭敬。D14 - 3月3日 Festival of colors 色彩狂歡今天是我們在尼泊爾的最後一天。一早起來,北京飯店的盧姐就好心的提醒我們,今天千萬不能上街,上街也得穿上舊衣服。因為今天是尼泊爾盛大節日 Holi,也叫色彩節。這一天所有的商店全部關門,所有的人都出來狂歡,狂歡的內容就是互相潑水,而且是有顏色的水,然後臉上塗抹各種顏色的粉,作為祝福。對於色彩節,我在奇特旺時就聽塔魯少年SAM說過,二天前在帕坦的小巷上親身經歷水袋的襲擊。並沒有多因為盧姐的提醒而卻步,反而受骨子裡好奇心的激發,叫了一部三輪就出發去Durbar廣場了。三輪在Thamel的小巷中穿梭,頂部的雨棚擋住了來自屋頂上的襲擊。可是好景不長,在三輪拐過幾個街道後,一群小男孩突然個個手拿紅色水袋出現在三輪車前。我叫同伴小心,自己拿背包擋在面前。紅色的水袋狠狠的砸在背包上,褲子上。我還好,穿的都是衝峰衣褲,背包被染了些紅色,卻一點也沒關系。但同伴聽到我說小心,只是閉上眼睛,結果被淋染得滿身都是紅色,開始覺得狼狽不堪,回過神來居然覺得牛仔褲染上紅色還蠻酷的。初次被偷襲後讓我們進退兩難,再沿Thamel的小巷回去仍然可能被水袋襲擊,反正也快到Durbar廣場了,於是決定索性豁出去到Durbar廣場再說。廣場因為寬闊,反而比Thamel區好很多,可能這裡警察也多,男孩子們不太敢在這裡用水袋扔游客。杜巴廣場像往常一樣熱鬧,很多尼泊爾女人穿上的艷麗的紗麗,成了杜巴廣場最耀眼的風景。哈努曼宮門口的猴神哈努曼雕像前,有很多身著傳統紗麗的女人在祈禱。我們就在哈努曼宮門口的斜對面的宮殿台階上坐下曬太陽,看著不遠處的祈禱儀式,一直待到中午時分。
(上圖:杜巴廣場上的苦行僧,以乞討為生,希望在經歷苦難之後,能夠獲得靈魂的安息)叫車回北京飯店吃午飯,沒想到飯店的尼泊爾老板帶著全家興致高昂過邊走邊跳的進來要給我們塗上紅粉作為祝福。對色彩節的感覺,我由最初的好奇變成害怕,而現在又轉變成了期待,只是想想今晚就要回國,臉上塗了紅色估計要把同胞們嚇個半死,所以只能婉言謝絕了,可愛的尼泊爾老板也沒有堅持,又去其他朋友那裡表達祝福了。吃完飯,越來越被色彩節的氣氛感染的我決定再出去冒一下險,於是單身一人拿起相機出發了。門口就遇到了站在樓頂端著水盆對著行人亂灑的男孩,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和他們打了幾聲招呼,再走過時奇跡般的他們竟然沒有再用水再潑我!這樣膽子越來越大起來,敢對著迎面走來的男孩們拍照了,在他們舉起水袋准備扔向我時,馬上逃開並對他們說“NO”,果然他們也就沒有扔,反而友好的問我要不要坐他的摩托一起去玩。幾個歐洲游客路過,臉上身上像開了顏料鋪一下的五彩十色,但是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上圖:HOLI,又稱色彩節,這天人們在臉上塗上色彩,互相潑水祝福)
直到小巷中的潑水少年漸漸散開,我才回到飯店。聽老板說飯店有個屋頂不錯,於是就在頂樓上消磨了余下的時光。午後的陽光暖陽陽的,四周很安靜,遠遠傳來的嬉笑聲反而增加了安靜的感覺,讓我想起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屋頂上的光景。拿出一本帶了十四天卻一頁都沒看的小說:安妮寶貝的“蓮花”,在陽光下看起書來,這次選擇讀這本書倍伴我這次的旅行,是因為它以西藏為背景,裡面寫到了我最為向往的墨脫,還因為,加都滿都關於蓮花的傳說。
於是在加都滿都陽光下,泰米爾區的一個屋頂上,一個女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了。一直看書看到太陽落山時,被一只偶而飛過的鴿子驚醒。在尼泊爾剩下的時間只有幾小時了,想想馬上就要離開加德滿都,十四天的種種經歷像一部電影蒙太奇一般浮現在腦海,想起博卡拉的雪山,費娃湖的寧靜,想起行走的日子裡簡單卻美好的生活,想起加德滿都三座老城的巷和窗,想起此行的快樂和發現,偶遇和別離,想起善良快樂的尼泊爾人,想起他們的苦難和信仰,想起幾天前在博加拉許下的諾言。是的,尼泊爾,明年,我一定還會再回來。後記這次如果要說有遺憾的話,就是回來後,同伴因為操作故障,丟失了很多珍貴的照片。沒有留下質量好一點的照片,因此我想多用一點文字表達我對尼泊爾的感受。整整一個多月,用晚上和周未的時間寫游記,寫得很慢。原本以為會忘記的情節,卻隨著寫游記的過程中一一再次浮現,我甚至可以記得當時的所有細節,這樣導致了我寫得像一本流水帳,從早上的事寫到中午再寫到晚上。沒有提取精華和濃縮,我不知道美好的一天哪個時刻最美好,快樂的時光哪段時間最快樂。在游記進行過程中,好像又把旅途重復了一次,我的快樂也得到了延伸。美麗的時光是會逝去的,但對它們的記憶已經融進我的身體,難怕有一天老去,這種記憶也會一直留下。用長長文字記錄下來的記憶,要全部看完它並不容易,希望你同我一樣,無論是正准備出發,還是早已遠離那片土地,不要讓記憶隨風飄走,慢慢地,慢慢地,不再記得。Nepal=Never End Peace And Love第二部分攻略一、奇特旺,巴克塔普爾,帕坦住宿: 奇特旺:Chitwan Adventure ResortEmail: chitwanresort@wlink.com.npWebsite:www.chitwanresort.com巴克塔普爾,雙人間RS 500/晚,非常不錯,值得推薦Sunny Guest House (Near Nyatapola temple)Address: Taumadhi Square-11, Bhaktapur, NepalTel: 66166094,6616694,6612004Email:sunnyres@hotmail.com帕坦,雙人間RS 400/晚,房間很簡陋,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在帕坦住,因為住的地方少,條件沒有加德滿都好。帕坦離加都很近,晚上可回加都住。Mahabuddha Guest HouseEmail: nfosterm@wlink.com.npTel: 5540575Mp:9841237358二、奇特旺的三天二夜的旅行旅行社:Unique Path Trekking & Expendition LtdTel:977-1-4439597Emai: info@nepaltrekkinginfo.comWebsite: http://www.uniquepath.comUSE 65/人,包括項目如下:1. 加德滿都,奇特旺來回車票2. 奇特旺三天二夜的食宿,咖啡和茶免費。(可樂等飲料要收費)3. 英語導游4. 騎像進入叢林5. 獨木舟6. 參觀大像飼養中心7. 參觀塔魯村8. 觀鳥及徙步9. 民俗表演三、加德滿都,巴克塔普爾,帕坦三坐城市的行:Local bus:三座城市都可以坐LOCAL BUS 和尼泊爾當地人一起擠車,真正融入當時的民俗中去。1. Local bus between KTM and Bhaktapur RS 15/per person2. Local bus between KTM and Patan RS 8/per personTaxi1. 從加德滿都的巴克塔普爾車站到Tibet GH: RS 802. Taxi From KTM to PATAN: RS 1503. 加德滿都-博大哈佛塔 TAXI RS 1504. 博大哈佛塔-帕斯帕提那寺TAXI RS 505. 帕斯帕提那寺-泰米爾TAXI RS 1006. 泰米爾-機場:RS 300四、花費(2/18-3/3,14天共RMB 8,100)按USD:RMB (1:7.77);RMB:RS (1:9) 折算1) 機票(上海來回加德滿都): RMB 5700/每人2) 住宿:): RMB 235 /每人A.2/18-2/24博卡拉河谷: 一共USD 20+RS1110,7天住宿只花RMB 140/每人加德滿都二日 Tibet USD 10*2 nights + 博卡拉二日View Point RS 350 * 2 nights+安娜普納三日 RS 160+100+150B.2/25-3/3加德滿都河谷: 一共 RS1700,7天住宿只花RMB 95/每人2/25:Bhaktapur- Sunny Guest house room rates: RS 5002/26:KTM -北京飯店 RS 4002/27-2/28 CHITWAN-奇特旺 0(包括在Package內)3/1:PATAN -Mahabuddha Guest House RS 4003/2 KTM 北京飯店:RS 400/間3) 交通,奇特旺旅游,導游費:RMB 1096 /每人A.2/18-2/24博卡拉河谷: 7天交通共花費RMB 510/每人Green line USD 12 + Golden Travels USD 12=USD 24/人Taxi: RS 2600 / 2人=RS 1300/人Porter: USD 9*3+ USD 10 (tips)=USD 37/ 2人=USD 18.5/人Bike Rent :RS 80*3=RS 240 / 2人=RS 120/人Boating in Fhewa Lake: RS 400/ 2人=RS 200/人B.2/25-3/3加德滿都河谷: 7天交通共花費RS 545/人+USD 67.5/人=RMB 586/每人2/25Local bus from 加德滿都(KTM) to Bhaktapur: RS 15/人2/26Local bus from Bhaktapur to KTM bus stop: RS 15/人Taxi from KTM bus stop to Tibet GH: RS 80/2人2/27-3/1巴德崗三天二夜的package USD 65/人給YAM的小費 USD 5/2人3/1Taxi from KTM bus stop to PATAN: RS 150/2人3/2帕坦-加德滿都泰米爾 Local bus: RS 8/人加德滿都-博大哈佛塔 TAXI: RS 150/2人博大哈佛塔-帕斯帕提那寺TAXI: RS 50/2人帕斯帕提那寺-泰米爾TAXI: RS 100/2人泰米爾-KTM Durbar 三輪: RS 80/2人KTM Durbar -北京飯店 TAXI: RS 100/2人泰米爾-機場 TAXI: RS 300/2人4) 門票:一共 RMB 230+80=RMB 310每人1.Sarangkot RS 252.進山許可證 RS 20003. Devil Fall RS 204. Gupteshwor Mahadev Cave RS 255.Monkey Temple RS 1006.Bhaktapur RS 507.KTM Durbar Square RS 2008.博大哈大佛塔BOUDHA Temple:RS 1009.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 Temple:RS 2505) 2人飲食:RMB 450/每人A. 2/18-2/24博卡拉河谷: 7天一共 RS 2665/每人,折合RMB 300元/人18號019號 RS 50(Coffee)600(Dinner in Lake side resort)20號 RS 240 lunch + 80 (Coffee)+480 (Dinner )21號RS 150 (Coffee)+490 (Lunch )+1020(Dinner and breakfast of tomorrow)22 號 RS 130 (drink) + 175 (Lunch)+ 655 (Dinner) 23號 RS 30 (Cookie)+80(lunch)+120(grape)+330(drink)24號RS 80(Cofee)+310(一個人在Tibet吃的晚飯)B. 2/25-3/3加德滿都河谷:7天一共一共 RS 1353/每人,折合RMB 150元/人25號Lunch RS 420+Dinner RS 285+Coffee in Shiva RS 14026號Lunch RS 320+Dinner RS 50/1人27號 點心及咖啡,RS 75 3/2號咖啡,點心等RS 365+Dinner RS 300/人(一個人在北京飯店吃的川菜)3/3號 午餐 RS 4006)其他費用:RMB60+RS 186+USD 26=RMB 285元簽證費 RMB 60電話 RS 12護照復印(用於確認機票) RS 10機票確認(給Tibet GH的季托費)RS100/每人在巴德崗給一個小孩的小費 RS 50給了大像主人的小費,大約RS 100機場服務費 USD 26/每人Namaste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