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二)

作者: 炒肝

導讀(一)美麗的寶島台灣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 上學的時候,常看到這首詩,至今我還保留有一張印著此詩的書簽,那一代台灣文人的思鄉 ...

(一)美麗的寶島台灣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

上學的時候,常看到這首詩,至今我還保留有一張印著此詩的書簽,那一代台灣文人的思鄉情最濃,寫下了很多思鄉的散文和詩歌,像余光中、琦君、林海音等等,還有我買了全套書的席慕容,那代台灣作家的文章讀起來委婉、清新、又帶有一絲絲傷感,現在的台灣文壇已經很少能找到像那時候的那種清麗的文字了,即使有鄉愁,也多是無病呻吟,不過比起大陸的文壇來說,台灣的文壇還是要干淨多了。

小時候對台灣的印像是國民黨統治下的白色恐怖,更可笑的是,那時真的一直認為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像我們在台灣時,聽人家提起大陸,基本上提的都是文革的血腥一樣,很多害怕回歸的人都是因為怕遇到文革那種悲慘的待遇,可見輿論宣傳的利害性。後來兩岸開始互通,台灣的電影、音樂、書籍開始傳到大陸,才對台灣有了一些感覺,風景上只知道阿裡山,日月潭,只知道有高山族,其實台灣的少數民族有20多個,高山族只是其中一個而已。後來就是用的電子產品多是台灣產的,幾個較低,質量一般。再後來就是台獨越鬧越凶,倒扁從聲勢凶猛到突然銷聲匿跡。其實也不過如此而已,台灣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一團迷霧。

飛機抵達台北中正機場時已經是晚上6點了,出關時每人發一張黃黃的入台證,大陸游客在進台灣護照是無效的,然後要按照單子上的名字順序排隊出關,不能站錯,感覺有些不爽,台灣的導游已經在關口等大家,導游很嚴肅,第一句話就是:大家先不要上廁所,在台灣講究團進團出,所有人必須行動一致,所以跟我到門口再上廁所。靠,好像到了台灣就有人要逃跑一樣。

機場出口處的地圖很多,這裡很少能看到全台灣地圖,都是分台北,台中,台南,台東,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台西。

據說台灣觀光局規定在台旅游的團必須住4星以上飯店,我們晚上吃過飯,住進桃園大飯店,這個地方有點偏,好像有點靠山,路也是斜的,走過幾條街才看到商店的霓虹燈,路上有賣小吃的,雖然有些饞,不過晚飯吃得有點飽,想著之後還要去兩個著名夜市,不吃了。這裡的人對於紅綠燈的遵守沒有那麼嚴格,車輛闖紅燈的沒有,但是行人就很隨便了。這種感覺到是挺親切的。街上能逛的店不多,隨便走了幾家服裝店,衣服款式跟國內差不多,價格倒是比較高,店員態度極好,很有耐心,沒有絲毫敵視大陸人的樣子,而且很多都收人民幣,台灣是禁止人民幣流通的,所以在台灣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兌換人民幣,過來的路上導游說可以按3.7給我們換,這不是明搶嗎,所以誰都沒換,不過因為近些年,台灣到大陸去經商,旅游探親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還是願意接收人民幣。

酒店的房間並不大,不過東西非常全,連飲料的種類都很繁多,有礦泉水、綠茶、紅茶、咖啡,後來旅程中住的一些酒店甚至准備一些點心和一些特殊飲料。早餐都是自助餐,種類也很多。跟飯店的星級標准還是蠻吻合的。

第二天一早乘車到台北,導游小王(他自稱)一直擔心的高速路上的大塞車,始終沒有發生,路上小王首先出了幾個極端弱智的問題,比如他姓什麼之類的,讓大家有獎問答,獎品是台灣著名的無手的殘疾藝術家畫的賀年卡,問題雖然問得可笑,不過獎品還是有紀念意義的,國內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藝術家,走之前,回龍觀就曾組織過一次殘疾藝術家的繪畫表演。很佩服這些人,能做到身殘志堅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之後又拿出一件紅色T恤,上面畫著倒扁的著名拇指向下的手勢。但是這件衣服只允許大家傳閱一下。

台北街道非常干淨,到處都是綠地和樹,雖然天陰蒙蒙的,但是非常清爽宜人,我穿一件針織衫,再圍一條絲巾剛剛好,在北京一年也難得能有幾個這樣的天氣,沒有見到像北京那樣的擁堵,路過總統府,小王自豪說,倒扁的時候大家就是在這總統府前面這條街上靜坐的。然後拐了很大的彎繞到總統府前讓我們下車參觀,雖然行程中並無此項。小王是倒扁的積極支持者,相對於旅游景點的介紹來說,他更願意跟我們講台灣政治,講從阿扁將中正機場改為桃園機場,講到阿扁夫婦的貪婪,再講到民進黨要消除一切老蔣痕跡,修改台灣歷史教科書,刪除一切中國的歷史,在歷史書中孔子將作為一個外國人出現,國父紀念館將被拆除,因為孫中山是外國人,而蔣介石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侵略者,錢幣上的國父和老蔣都會被去掉,小王講這些的時候懷著滿腔的憤慨,看得出他對阿扁和台獨的痛恨是真誠的,於是我想,如果台灣人民大多數都能像小王那樣,那台灣的回歸指日可待了,但是,小王說:對於統一還是獨立的問題,台灣做過全省調查,百分之十幾的民眾希望獨立,百分之二十幾的民眾希望統一,剩下的全部希望維持現狀。不過,阿扁不下台,估計連維持現狀都難。

這裡除去購物點不說,第一站是士林官邸,就是老蔣夫婦的宅第,不過現在已經被阿扁開放為免費公園了。官邸裡綠化非常好,裡面有不少晨練的人,蔣氏夫婦的主所被圈了起來,已經成為了公有財產。園內宋美齡精心培育的玫瑰園還在,現在不是玫瑰開放的季節,不過看得出,還是有園丁在精心侍弄。大門處是宋美齡的座騎,一輛黑色凱迪拉克轎車,停放在一個與之很不協調的簡陋車庫中。物事人非事事休,蔣夫人在天有靈的話,會不會也欲語淚先流呢。又或許叛依基督的她早已忘卻所有凡塵往事了吧。

出了士林官邸來到台北故宮,這裡藏有65萬余件藏品,北京的故宮其實跟空殼沒有太大區別,最近出了一本書,專門描述台北和北京故宮的藏品是如果被輾轉收藏及找到的,台北故宮的國寶得以保存很大意義上應該感謝馮玉祥將軍及其手下,當然老蔣在這方面也算是功臣了,不管這些國寶在台北還是在北京,總是沒有落到歐美和小日本手中。小王說:就衝這些國寶大陸也得把台灣收復了。實在話呀!台北故宮的藏品據說沒有三個月的時間你是看不全的,這倒不是因為東西太多,看不過來,主要是,藏品是輪換展出的,重要的藏品擺放位置也是隨時更換的,每個展廳門口都是紀念印章,可以印在手中的冊子上,以示紀念,有點像紀念郵戳。

出來時,下起了小雨,不過到中正紀念堂的時候,雨就停了,中正紀念堂據說外觀和南京的中山陵有些像,我沒去過南京,只是道聽途說罷了。分為兩層,下面一層是蔣中正的座像,坐像上方以國民黨黨徽做屋頂,上層是國民黨黨史展,以及老蔣的辦公地等,紀念堂外面是中正廣場,老蔣面朝廣場,可以每日看到廣場上歡歌笑語的人們感受一派國泰民安,我們去時是下午3點,正好趕上換崗,換崗是海陸空輪班,我們趕上陸軍,整個換崗過程像在表演雜耍,5個小兵拿把槍掄來晃去,晃得身邊的全陪不由得叫了聲好兒,表演冗長而拖沓,剛開始還圍滿了人,漸漸的人就都散了。寫此文時忽聞阿扁已經將中正紀念堂中老蔣的塑像拉倒弄碎,不知扔往何處,嗚呼哀哉!我竟然有機會做了一次歷史的見證人,幸耶!悲耶!沒有信仰的老蔣雖然下葬前被夫人放了本聖經在棺內,但是地下的老蔣聞知此事,可否能心如止水!或者那天竟被開棺戮屍了吧。

出中正紀念堂時下起了雨,廣場一側有一群粉絲在瘋狂的等待著不知什麼明星的出現。

車子往日月潭方向行進,一路上都是山清水秀,絲毫沒有城市的繁華喧囂和張揚。日月潭在台灣中部南投縣,因為今天已經來不及游覽了,所以先住埔裡,第二天再去。台灣的地域劃分跟大陸的省內劃分有些類似。分縣和縣級市,縣級市包括台北和高雄,其實應該都是沿用了民國時的行政劃分。1999年台灣大地震,埔裡交通全面中斷,傷亡慘重,原住民損失尤為嚴重,至今仍為恢復家園而努力。這裡說的原住民指的就是台灣地區的少數民族,以前我們說台灣只提到高山族,實際上台灣的少數民族有不下20個,只是大陸方面歸納在教科書上的只有高山族。因此到台灣問到少數民族問題時,一定要說原住民,而不能只提高山族。不知是否是地震所影響,埔裡地區應該算是比較貧困的了,實際上在台灣這種小島上,地震和台風是很頻繁的事情,所以回歸祖國應該是他們最明智的選擇。

晚上住在埔裡,現在晚上的時間基本是出去逛街,街上的小店鋪比較多,這裡的店鋪的招牌都延續民國時的傳統—是立式的霓虹燈,因此站在街口,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條街上的店鋪,國內的商店則多是平鋪在店面上方,不到跟前,一般很難知道這個店是干什麼的。可買的東西比較少,一則價格比較貴,另外,國內也都有。

一早起來奔赴日月潭,在我對台灣的認識中只有日月潭和阿裡山,因為我們的課本上只有這些內容,到了日月潭才知道,原來不過如此,日月潭在山腰,天陰陰的有些冷,幸好從北京過來帶了件棉外衣。湖面很寬,四周都是青山,遠遠的刻意看到山上的寺廟,潭中只有我們一艘船,船在水中劃過的痕跡清晰可見,日月潭-分為日潭和月潭,本為兩個單獨湖泊,後因發電需要,下游築壩,水位上升,二潭合一 。日潭中心有一小島,名拉魯島,島上只有一些游廊和植物,921地震時拉魯島被遭嚴重損害,後又重修。船入月潭便靠岸了,一路上山到玄光寺,據說供奉有唐代高僧玄奘屍骨,寺外有玄奘西域石雕,寺內有很多免費贈閱的經書,老和尚一再叮囑,真看才可以拿,不可以拿了後就隨意丟掉,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不過我始終沒有弄明白的就是:玄奘去了台灣嗎?還遺有屍骨在台灣?後查資料得知:抗戰期間,日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師的靈骨,供奉在日本琦玉縣慈恩寺,1955年,蔣介石將靈骨迎回台灣,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建成後,靈骨才遷迎入。唉,不知大師遺骨何時能回歸故裡。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出玄光寺,司機在路上等候,我們前往台灣原住民—鄒族所居住的村落,據說911地震時鄒族村落受災嚴重,鄒族又稱曹族,現在分南北鄒,傳說中,女神Nivnu在玉山頂上創造天地,天神緊接而來,用手搖動楓樹,使楓樹的果實紛紛落地,變成人類,也就是鄒族的祖先;鄒族人自稱為「Tsou」,就是「人」的意思。根據人類學家的推測,鄒族人早在3,000年前活躍於嘉南平原,之後輾轉遷徙,定居在阿裡山山脈,以及濁水溪、曾文溪流域一帶。,三百多年前,鄒族的其中一支部族來到阿裡山,從此結束四處流浪遷徙的生活,建立了安定強盛的部落,也就是我們這次所拜訪的北鄒。我們來的季節正是鄒族男人進山狩獵的季節,所以村裡幾乎看不到男性,這裡的男女都長得非常漂亮,接待我們的唯一男性是他們的毛王,一個帥氣的小伙子。村裡人載歌載舞的歡迎儀式過後,就是賣他們的鹿產品了,不過他們解釋說是此舉只是為了抗震救災恢復家園募資。

我們一直都是行進在阿裡山山區內,去年曾有團在山路上翻車,還死了一個演毛澤東的演員,所以我一直害怕路真的會很險,台灣觀光局非常重視,要求嚴查,我們的車開得很慢, 而且路並不險,只是彎道而已,小王將我們帶到一處茶園,挺小的,然後帶我們去品茶,高山茶喝起來比福建的鐵觀音差遠了,價格還奇貴,不過,阿裡山的姑娘倒是真的很漂亮,從在鄒族村裡看到的女孩子到給我們泡茶的女孩,都長得非常漂亮。皮膚黑黑的,眼睛大大的。

阿裡山上很冷,又下著雨,小王給每人買了一件雨衣,穿上雨衣後立刻暖和了不少。阿裡山森林公園可以坐景區專車進去,也可以坐小火車,吃過中飯,小王說我們去坐車,我們就跟著走,下著雨,大家也看不清臉,我們幾個人一路跟著前面穿黃色衣服的人,一直跟著人家進了賓館才知道跟錯了,趕緊跟小王聯系,這時小王已是氣的七竅生煙了,一路折回來,我們倒是沒什麼,難為了老魏那個超級大胖子,累得都說不出話了。大家重新上車,前往林區,實際上,最好的游覽方式是坐小火車進去,進了森林公園,空氣立刻清新起來,絲絲細雨從樹梢中透下來,淋在身上很舒服,林中霧氣很重,所以很難照像,現在不是花開得季節,所以這裡到處都只是筆直的杉樹和大塊大塊的紅檜樹根。小王講,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裡山森林後,將林中以種植10棵杉樹,換一棵紅檜為條件,將林中紅檜幾乎伐盡,因此林中到處都是殘留的紅檜樹根,這些樹根倒也形成了像龍鳳配,永結同心木等景觀,姐妹潭隱現在叢林中,透過薄物可以看到潭中草亭,倒讓我聯想起《鬼吹燈》裡面到雲南盜墓時的情景,竟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關於姐妹潭的傳說日本人編造了一種很可笑的說法:說是曾經有一個英俊威武的日本武士來到台灣,被姐妹兩個看到,同時愛上了他,這個武士要回國,姐妹兩個不能跟著回去,於是雙雙殉情於此。這可真是史上第一笑話。

從阿裡山一路到高雄,高雄有著名的愛河和六合夜市,我們到達高雄已經是晚上,直接到六合夜市,夜市不大,只一條街而已,走過一整條街後,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高雄人對大陸人的友好程度明顯不如其它地方,雖沒有香港人那種明顯的歧視,但是態度上總能感覺到一些敵視,而且能感覺到他們對日本人更熱情,在一個小攤前,老板用日語向我介紹商品,我微笑著對他說:我是中國人。老板的態度明顯就冷淡了許多。這或許與阿扁也有很大關系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