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嚷了好久要去江南小鎮西塘——那個因湯姆克魯斯這個美國男人踏足而聲名大振的江南古鎮,終於成為本次春日三月出行的目的地,踏著三月的尾巴,3.31、4.1悠閑西塘兩日游。5081次,早上8點55出發,除此之外,就全指望著同學了。還好住宿的客棧還是預先訂下了,起碼有個住的地方。反正這回是抱著悠閑放松度假游的心態出行了。
晃悠了一個多小時,抵達嘉善火車站,沒有熟人的陪伴,一行人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還好火車站與汽車站距離不遠,又有指示,很順利地找到了車站,215/216三元直達西塘。聽從網上的導引,不要理睬一下車的拉客的。西塘的管理還算比較嚴,雙休日白天天每條巷子的出口都有人守候,自己要想進鎮可沒空子好鑽。巷口也多的是10塊錢帶進鎮的帶路人。不過後來我們就會了解到,這樣是會出問題的,誰叫我們處在旅游旺季的雙休日呢。
由小巷三轉兩拐,就到了鎮的中心,兩河交彙處,號稱“八字橋”(永寧橋、安境橋)的橋下。這裡豎立著誇耀《碟中諜3》的木牌。過橋前行不遠,就是我們住的客棧“雲水客棧”了。客棧的名字讓人不禁想到去年年末熱映的影片《雲水謠》,呵呵,凄美的愛情故事,枕著這邊的小橋流水,夢中是不是也會留戀呢?
安頓停當,已是午後,順著沿河的風雨長廊漫步,品味著小鎮風情。春光明媚,楊柳拂岸,正是出游好時機。首先吸引我們的是戲台上咿咿呀呀的戲曲,臨河上演,觀眾隔岸觀看,有那麼點魯迅筆下的江南社戲的感覺。漁船上三三兩兩的魚鷹也頻頻成為相片中的主角。繼續前行,河道輕輕的拐過一彎,視角豁然開朗,兩河三岸一覽無余,上頭巧工細作的就是送子來鳳橋。這座橋獨特之處在於橋面中心有漏窗隔開,一面拾階而上,慢看沿河風情,一面快步之上,不會被看風景的人牽緩腳步。再前行,長廊依舊沿著河岸延伸,河道在不遠處又拐過一處大彎,綠草茵茵,游人漸漸稀少,可以很清楚的回望到之前的長長檐廊。路盡頭是一座其貌不揚的七老爺廟,有趣的是黃色外牆上掛著的居然是西洋式的宮燈,而垃圾箱的造型卻似一座小小的山神廟。河對岸正在大興土木,今後古鎮也將開拓外延,加入更多的人工雕飾。眾人已說西塘的商業氣息過濃,真擔心今後更不值得一游了。
折返回來,由環秀橋過河,那邊集中著西塘的主要園林,西園、種福堂、尊聞堂等等。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這些景點都得憑大門票才能購票,在雙休日貪得大門票就休想看每一處景點了。失望之下只得作罷,想想園林也就那個樣,不看也罷,就慢慢地在河岸邊閑庭信步,放松心情吧。
窄窄的石皮弄不可不看,巷子裡人工形成的“一線天”,路過了一定的留個影,鏡頭下還留下了無間道的場景。繞回鎮中心,對面偌大排場的“明清食代”吸引了我們,雖然沒有進去坐坐,但還是在品嘗完著名的“祖傳豆腐花”後沿著它背後的“一縱”河道向北走去。這邊的風情又不相同,游人稀疏,鬧中取靜,實在是行走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身臨其境的沉浸在江南水鄉。向北一直走到臥龍橋,就到了西塘北部的盡頭了。登至臥龍橋頂,向南望去,整個西塘的風光盡收眼底。不過煞風景的是北面則是被鐵絲網隔開的景區外河道,肮髒的河水裡布滿了垃圾,西塘的後院竟然就是這樣一幅景像,實在讓人對這番景致大打折扣。
華燈初上,小鎮的大部隱入夜色,此時最閃耀的就是沿河一溜的紅燈籠。雖然人流嘈雜,但想像一下槳聲燈影的情景,不免讓人憶起江南那骨子裡透著的悠悠情味。相機裡留下了富有奇趣的照片,或許在這種情況下用老照片的模式拍攝最為恰當吧。
逛完小鎮並沒花費太多的時間,回到住家時間還早,自然一大娛樂活動就是看電視了。沉沉睡去,晚上還挺相安無事,早晨在犬吠及游人參觀的步伐聲中醒來,不奢求看古鎮的清晨了。
早晨游客稀疏,加之零零星星下了雨,游客就更少了。不過卻讓我們感受到一絲古鎮的靜謐,這才是水鄉流淌著的風骨啊。加之水霧彌漫,飄散如紗,更顯水鄉氣息。兜兜轉轉了一圈下來也有一小時了,品嘗了特色小吃扎肉、小粽子、小餛飩、酒釀、湯圓、忘了名字的綠團子……
午後時候也不早了,眼看著天色不怎麼樣,尋思著趕緊找家飯店吃完中飯打道回府了。剛進酒樓就開始瓢潑大雨,不過恰好尋空到了一間臨河的房間,推開窗戶下面就是灰瓦的屋檐,緊挨著流水,探頭就能盡覽沿岸風光。坐在兩個最佳位置上,還能坐看對岸風景,實在不錯。樓梯處的天井也充滿了古鎮老建築的風味,周圍一沿盆栽植物,滴滴嗒嗒的雨滴傾瀉下來,站在檐廊下就能靜聽風雨,在這樣一個陰雨的天氣,天並不是陰沉沉的,天空灰綠綠的,小樓聽雨,別樣地會勾起一絲沉思呵。
推窗望雨,不再有行色匆匆的游人,不再有扎堆的導游旗,不再有喧囂的叫賣,也不再有到此一游的過客,一場大雨洗刷了小鎮的商業氣息,帶著泥土清新的雨充斥著古樸的氣息,這時,才感覺到這次古鎮游的一大收獲,不為了一個個地進圈起來的景點,只為和同道中人在這片悠閑的環境中漫步,拋卻心中的壓力與煩惱,享受心靈的假期。
話說回來,前一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午餐這兩頓正餐也把鎮上的名菜吃得差不多了:餛飩鴨、蟬衣包圓、河蚌、蜆子、干菜、鹹菜、筍干燒肉……
臨走,大雨還是打消再逛的念頭了,行色匆匆間也忘了買些當地的糕點回去了。其實,還是很好吃的,回家,也不至於兩手空空了。
原路返回,回到嘉善,火車的擁擠與長時間的等待讓我們選擇了坐大巴回去,只是大巴車也需等待兩個小時,買到的還是倒數的幾張票,還得忍受售票員的不耐煩。23元回南站,還行,回去後也能方便的各回各的目的地。回程,一路順利,花費的時間比預想的少得多。

(送子來鳳橋)

(水畔戲台)

(楊柳垂岸)

(懷舊夜色)

(登高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