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Pisa Nord】
從威尼斯到比薩其實是先經過佛羅倫薩,所以有些繞路。花了3個多小時穿越亞平寧山脈,在花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比薩,拍了一會照就離開了,貌似有些浪費時間,所以如果沒有很多時間參觀的話,建議這個景點可以取消,因為我們晚上要趕回佛羅倫撒所以時間很緊,參觀了一會就走了,那裡的景點公車貌似7點多就沒有了,所以我們還步行了20多分鐘到停車站。(意大利很多地方景點都是不能停車的,所以要徒步)。
到了比薩斜塔,我們才知斜塔整個兒就是一個教堂建築群,一個普通的洛可可式大教堂,旁邊是一個園柱型回廊式比薩斜塔。整個建築群是以白色為基調,混然一體。聽導游說比薩斜塔是建於1113年, 因為地基不均勻沉降,建到第三層時就發現塔身傾斜。五年後繼續偏東往上建,1118年完工,共建有8層,每層有16根圓柱,15扇圓型門。現在塔北側高55.22米,塔南側高54.52米,相差70釐米。據說,現在的狀況若能保持,斜塔還可以屹立200年以上。斜塔盡管斜,但仍完好無損。曾經有很多人采取很多措施想糾正比薩斜塔,現在好像已經基本停止繼續傾斜。曾經是關閉的比薩斜塔現在又重新對游客開放,如果有時間就可以爬上去看看了。
其實比薩斜塔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鐘樓,這座堪稱世界建築史奇跡的斜塔,不僅以它“斜而不倒”聞名天下,還因為1590年,意大利的偉大科學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讓兩個重量相差10倍的鐵球,同時從塔頂落下,結果,兩球同時著地,一舉推翻了束縛人們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學者亞裡士多德關於重量不同的物體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體下落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理論。伽俐略開創了實驗物理的新時代,被人們稱為“近代科學之父”,而他用來做實驗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邇聞名。

(夕陽)

(比薩斜塔)
斜塔斜而不倒的原因在於,地下三層往一邊斜,上面的四層往另一邊拉回來,頂上的一層是正的。所以還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