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世界,微笑菩提[緬甸]---暗香

作者: itisdrizzle

導讀花葉世界,微笑菩提 (花市) 1 緣起我的每一段旅程的開始,必有一個緣起。一張驚艷的照片,一個攝人心魄的鏡頭,一句妙語,一段人生經歷,一個自我主觀的臆想,都會讓我渴望一段旅途。 我曾經為自己描繪過我認為最浪漫最凄美的落日應該是攜著愛人的手站在被白雪鋪蓋的莫斯科紅場上看血色殘陽,所以為了這一刻,我應該去趟俄羅斯;我也曾為電視銀幕中肯尼亞平原 ...

花葉世界,微笑菩提



(花市)

1 緣起我的每一段旅程的開始,必有一個緣起。一張驚艷的照片,一個攝人心魄的鏡頭,一句妙語,一段人生經歷,一個自我主觀的臆想,都會讓我渴望一段旅途。

我曾經為自己描繪過我認為最浪漫最凄美的落日應該是攜著愛人的手站在被白雪鋪蓋的莫斯科紅場上看血色殘陽,所以為了這一刻,我應該去趟俄羅斯;我也曾為電視銀幕中肯尼亞平原上成群的火鶴在金色的陽光下振翅而飛,角馬群奔跑時揚起滾滾塵煙的充滿生命力的鏡頭感動得熱淚盈眶,所以為了這一刻,我還應該去趟肯尼亞;我還曾經因為讀到三毛《中南美洲紀行》中對瑪丘比丘山雨欲來的孤獨感觸而深陷在對遠古先蹤的追憶中,所以為了這一刻,我希望我也能站在瑪丘比丘的殘垣上…

當一幅在晨曦薄霧中萬千佛塔的金光穿透塵埃,光芒耀眼的照片將我的雙眼灼熱的時候,我立刻對自己說:“是這裡了。我希望能將我的整個身心全部沐浴在這佛光中!”

所以,我的每一段旅程似乎都在追尋能夠觸及我內心深處最敏銳、最感性的那一刻。而這一刻,帶給我的愉悅將使我的旅程綻放出光芒。

此次,我的旅行包裡放了三本書。一本《孤獨之星—緬甸》,一本胡蘭成的《禪是一枝花》,而最厚重的一本是凱魯亞克的《在路上》。第一本是我的旅行指南,必不可少;第二本已讀了一半,不願在旅行途中生疏了智慧;第三本書的名字十分吻合我出行時的心情,也為米爾斯坦寫的書評中的一句話:“在極度的時尚使人們的注意力變得支離破碎,敏感性變得遲鈍薄弱的時候,如果說一件真正的藝術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義的話,該書的出版就是一個歷史事件。”

於是,在我認真審視過自己後,我斷定我的注意力已經被這個紛亂而自以為是的世界分解的支離破碎,我的神經也已經在這個瘋狂的社會裡變得麻木遲鈍。我想也許行走在如緬甸這般單純的國家的路上,可以將我散亂的神和滯鈍的心,糅合在一起,用佛的智慧和緬人的純樸將它重新塑形,打磨,然後拋光。

2 我依然支離破碎我是一個人靜靜的離開家的。

我沒有讓老林送我。既然是一個人的旅程,那就從走出家門的那一刻開始,徹徹底底的一個人。

當初將我的計劃告訴老林的時候,他以為在逗他玩兒。但看到我緊鑼密鼓的忙活簽證機票的時候,他才意識到我這一次是動真格兒的了。他試探著我說其實他也很想去,問我可不可以將時間錯後。我堅定的回絕,因為我不想錯過。究竟會錯過些什麼,我也說不清楚。當時的心情就如同一個孩子害怕家長不讓自己去春游一樣,認為如果此次錯過,就會錯過一生。

飛機上,我開始閱讀《在路上》。讀了不到百頁,卻覺得不合我的興趣,文字索然,我想多半是因為翻譯的問題。情節也寡淡,但確實是發生在路上的事。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美國東部到西部,一群在路上的人游走在生活的夾縫中,也游離於社會之外。沒有“垮掉”的經驗,所以我不知道他們在追尋或逃避什麼。

此刻,我也正在路上。機窗外是只有在飛機上才可見到的明亮藍色,還有堆積的如奶油般的厚重雲層。暗淡下來的機艙裡,大多數人在閉目養神,也有個別起了鼾聲。坐在我旁邊的女孩子從上飛機開始就一臉嚴肅的讀著《世界是平的》,看她的表情,似乎不屑與任何人交談。

每一個在路上的人都有不同。別人為何在路上,不得而知。我同樣不能完全理解《在路上》中的那群人為何要一直在路上。而我,似乎是為了在路上而在路上。我熱衷於這個過程。我總會猜測在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遇到什麼人,也對陌生的目的地充滿好奇和期盼,我還喜歡看在車窗外轉瞬即逝的風景,捕捉不到,所以在回憶中異常美麗。

放下《在路上》後,我拿出臨出門時打印的關於曼谷的資料。由於在曼谷轉機要逗留兩晚,這讓我不得不好好計劃一下在曼谷的時間。看完資料,我就不由得興奮起來。曼谷的商場,比國內便宜的名牌衣物,夜市,SPA,美食等等一切,無疑在一瞬間取代了我對蒲甘的期待。我所設想的那種單純在路上的感覺變得蒼白,脆弱,不堪一擊。我無法抗拒物質生活對我的吸引力,而這無底的欲壑將我抨擊得支離破碎。

3 暗香整個下午,我都游蕩在仰光的街頭集市上,平和的生活氣息讓我舒適的想從心裡笑出來。

從旅店出來的時候,原本想去大金塔。然而站在十字路口,望著街道樹影婆娑,光線如細碎的銀子般閃閃爍爍的映著顏色斑駁的建築,穿著羅衣的緬人從容的踢踏著人字拖從我身邊閃過,不繁華,不喧囂,讓我感到整個人都寧靜緩慢了下來。

頭天晚上,人還在聲色犬馬的曼谷。在旅店的房間裡,仍然能夠聽到酒吧裡傳出的音樂與喧嘩;霓虹燈不知疲倦的將考山路的天空映得五顏六色;毛胳膊毛腿的老外摟著瘦小衣著暴露的泰妹流連在街頭的酒吧。這是一個讓人血液沸騰的地方,也是讓人心靈淪陷的地方。幾個小時後,我被空投在了仰光的街頭,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決定先不去大金塔,而是在仰光的街頭隨便走走,隨便看看,沒有目的。這就是一個人出門的好處,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街頭的集市販賣著新鮮的果蔬,肉禽,河鮮,日用品,其間還有食攤,供應線粉和糕餅。攤販在沒有顧客的時候,都靜靜的照料著自己的貨品,驅趕著蠅蟲,往鮮嫩的菜葉上灑點兒清水。我在各個攤位前逡巡,好奇的觀察每一種我沒見過的蔬菜,靜靜的看飛旋在花朵上的蜜蜂,認真的嗅不知從哪裡飄來的香氣,仔細的聽緬人的低低交談,如樂音般悅耳。

在每個攤位前停留的時候,攤主都會給我一個靦腆而靜謐的笑容;我還會時不時收到好客的小販的饋贈:一小塊裹滿辣椒粉和糖粉的青芒果,一小瓣剛剛播落下來的波羅蜜,一枝嗆得我直流眼淚的檸檬香草,一小片切的薄薄的糯米糕……他們遞給我,作出可以吃的手勢,然後看著我小心翼翼的將食物送進嘴裡。他們喜歡看我認真的吃完這些或酸或辣的吃食,我也快樂的接收他們的熱情。接過賣柚子的小販遞給我的一瓣多汁的蜜柚。飽滿的汁水在牙齒咬破果肉的那刻迸將出來,讓我滿嘴留香。從來沒有吃到過如此美味的柚子,此刻由舌尖帶來的清爽讓我在仰光這個炙熱的下午感到無比清涼。

我用我所有的感官去感受這個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溫暖人情的城市,我浸在這樣的空氣裡,不舍離去。去過很多城市,唯有仰光讓我沒有在異鄉的局促與緊張。我穿著印有細碎花葉的羅裙,踢踏著人字拖,臉上塗著黃漿,像足了緬女,平靜的走在仰光的街頭,用緬人行走的速度,輕輕掠過。

太陽西沉,金色光芒讓我想起我本應去大金塔。我所住的旅店的房間,拉開窗簾就能看見大金塔高貴的矗立在城市之上,萬千的綠樹將它托起。當時,我愛極了這幅畫面,覺得就這樣遠遠的望著金塔的光芒,就已滿足。然而,此刻,我卻是完全被仰光的市井人生所吸引,不華麗,卻是久違的純樸與真實。

叫了輛車,同司機說去大金塔。司機聽不明白,我給他看地圖。司機用手點著地圖上金塔的圖標,然後做手勢讓我上車。我很慚愧我一直搞不清楚大金塔的發音,總是讀錯。途中,我再次向司機請教大金塔的發音,當時記住了,卻在轉眼又忘記。

我是個極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在語言學習方面總少根筋。即使是學舌,我也總說的牛頭不對馬嘴。緬語聽起來如豎琴般叮咚悅耳,可是我除了學會說“你好”,別的單詞在我的舌尖上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想對那些贈我吃食的緬人說剛剛學來的“謝謝”,話到嘴邊,卻莫名其妙的說出來印度語的“謝謝”。我自己都感到詫異。在印度旅行的時候,拼了老命學也沒有學會的“謝謝”,此刻卻在緬甸如靈光突現般的閃進腦海,而且一直到離開緬甸,我仍然只記得印度語的“謝謝”!

汽車裡暗香流動。循香望去,看到車子的反光鏡上掛著大大的一串茉莉花。

我一直好奇。仰光綠樹成蔭,沒有繁花盛開的景色。但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聞到陣陣香氣。不是艷香,而是若有若無的暗香,引人遐想。看到掛在車頭的茉莉花串,才恍然明白。緬人愛花,喜歡用鮮花敬佛,喜歡用鮮花裝飾自己,喜歡用鮮花裝扮城市。走在仰光的街頭,與你擦身而過的緬人,身上或頭上帶有花串,人已過,但留下余香陣陣;街口的花市,還有用頭頂著盛滿鮮花的簸籮的賣花小販,都能讓人在不經意的時候聞到的花香。

我陶醉於仰光的氣息,也陶醉於仰光帶給我的慵懶的情緒。這陣陣不可捉的香氣就如同仰光的品格,表面上平平淡淡,但認真走過,卻是暗香迎袖,花氣襲人。

更多照片:http://***/Pearl



(瑞光大金塔)



(仰光街頭)



(街市)


精選遊記: 仰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