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福州、武夷山、泉州、廈門九日游

作者: 臣本布衣

導讀2007_04_14閩越九日游日期:2007年4月14日—22日參與者:Ike、Phoeby從小到大,這還是第一次休年假呢,所以我們決定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本來打算去九寨溝的,但由於現在還不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所以這次就選擇了福建。為了搞到廉價機票,我們提前二十天就訂好了。但機票剛訂好,Phoeby因為單位更換領導又可能去不了了,臨一個星期前方才確定能去,也是虛驚一場。在機場辦完 ...

2007_04_14閩越九日游日期:2007年4月14日—22日參與者:Ike、Phoeby從小到大,這還是第一次休年假呢,所以我們決定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本來打算去九寨溝的,但由於現在還不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所以這次就選擇了福建。為了搞到廉價機票,我們提前二十天就訂好了。但機票剛訂好,Phoeby因為單位更換領導又可能去不了了,臨一個星期前方才確定能去,也是虛驚一場。在機場辦完手續後一直等到8點30分,機場還沒有通知登機。這時候,廣播通知我們下樓到別的登機口登機,大家出了登機口又坐乘坐機場內運送乘客的小車。車內乘客很多,大家擠在一起。司機開得很慢,七繞八繞地一直開到很遠很偏僻的地方後大家登上了停在那裡的一架海南航空公司的波音737-800。737-800是一架小飛機, 5個座位一排——在我的記憶裡還從沒坐過這麼小的飛機。飛機晚點了40分鐘才起飛。而且起飛時駕駛員把飛機拉得太快,難受極了,心想這駕駛員部不會是第一次開這種飛機吧。飛機飛行了2個多小時後平安抵達福州長樂機場。長樂機場不大,跟首都機場沒法比,乘客也不多,外面停車場上的車同樣是少得可憐。長樂機場大巴的票價可不便宜,20元/人。1.5小時後到達福州市區。福州市很干淨,人們穿著打扮不是很土。街上摩托車太多了。由於福州街道沒有非機動車道,以至於自行車和摩托車在便道上亂竄。人走在便道上千萬要小心,要走直線,否則很容易被身後的摩托車撞著。福州的綠化搞得不錯,道路兩側都是榕樹。福州的車比較多,也有一些上檔次的好車。出租車還是以桑塔納、捷達、富康這老三樣為主。機場大巴的終點站是位於福州市中心的阿波羅大酒店。到站後打車去事先在攜程預定的天福大酒店。天福大酒店位於福州市區北面,離火車站比較近,打車只有5分鐘車程。之所以選擇這家酒店還主要是因為價格比較便宜,才138元/天,而且離火車站、汽車北站也比較近。在酒店前台辦理入住手續的時候,發現給我們登記的男服務員寫字非常獨特——將紙順時針90度再寫字,寫字的速度不但快,而且字跡也很工整。我們感覺非常驚訝,最後忍不住地問他是不是酒店的特殊規定?他笑了笑說他從小到大一直這樣寫字。我們都驚了。 這家酒店的設施很一般,裝修很落伍,家具也都很舊,電視的款式還是10幾年前的樣子。沒辦法,誰叫它便宜呢。經過商量,我們決定先去武夷山,然後再去廈門,最後回到福州。這和原定的計劃路線正好相反。簡單收拾了一下就打車到火車站去買明天一早去武夷山的N590的車票,順便看看能不能買到從武夷山到廈門的車票。福州火車站不大,很干淨的,排隊買票的人也不多。我們很順利地就買到了明天到武夷山的車票,但福州站不賣從武夷山到廈門的車票。從火車站再打車到福州的開元寺。開元寺坐落在鼓樓區經院巷,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始創初建時名“大雲寺”,唐初稱“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李隆基“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紀年為名”,遂改為開元寺。開元寺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唐天復二年(902年),閩王王審知篤信佛教,在寺內開戒壇,度僧3000人;後唐天成三年(928年)其子王琳又度僧2萬人。後來開元寺曾數度被焚,1979年重修後,現存鐵佛殿、靈山堂和佛化社等數座殿宇。開元寺是免費的,規模不大,正好趕上法師講學,大殿裡坐滿了人。出開元寺向西走,巷口的一家小吃店賣的扁肉和拌面非常好吃,價格也非常便宜,才花了3元錢。按照地圖的指示沿繁華的八一七路向南走,就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的老民居了,它由光祿坊 、文儒坊 、衣錦坊、安民巷、宮巷 、黃巷、吉庇巷、楊橋巷 、塔巷 、郎官巷組成。在三坊七巷中的一家小賣部發現有紅糟買,但是數量很少,一問才知道,現在福建人早已就不吃紅糟了,歲數小的甚至不知紅糟為何物。想讓老板多進一些,老板堅決不肯,她說每次也就進10來袋而已。只能先把僅有的5袋統統買下。三坊七巷中有許多名人的故居,其中林則徐母故居還是值得一去的,古香古色的房子,不要門票,院落也不大,裡面有一個紀念品店,我在裡面買了一本關於三坊七巷的書。10元。其余一些故居都住了居民,也不好意思進去打擾他們,只是在門口往裡面張望張望。逛完三坊七巷繼續逛商業街。福州的商業街很長,很繁華。在超市買了些第二天的早餐,晚飯吃的是KFC。4月15日6點30分退房,打車去火車站。司機好像知道我們要趕火車似的,把車開得飛快,3分鐘不到就把我們送到了車站。臨上車居然在售票口前買到了2張17號從武夷山到廈門的座票,可惜沒買到臥鋪票。又花了1元在一小販手中買了一份報紙,後來發現報紙的定價只是5毛,心裡咒那賣報紙的小販良心大大的壞了。在候車大廳發現有兩名火車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向旅客推薦武夷山的康輝賓館,說康輝賓館是她們車站的對口單位,價格便宜,才70元/天,就干脆預訂下來,免得再費勁找了。列車7點37分准時發車。坐這趟列車的乘客很少,而且以旅行社的為主。我跟Phoeby每人占一排座位,又坐又躺的舒服極了。中午吃的是自己帶的方便面和列車上提供的魚丸(5元)。中午12點55分,列車到達武夷山站。剛出站就見到了手舉寫有我名字的牌子的張姐,同時她還要接另外兩人。我們先去售票口詢問17號去廈門的臥鋪,告之沒有。這時候那張姐帶著那兩位從北京來的母女倆也到售票口買16號晚上到福州的票,結果連站票都沒有了。張姐是旅行社的,說散客在武夷山肯定買不到去廈門的臥鋪,還告訴我們去廈門的臥鋪票一上車就能補上臥鋪,因為武夷山後幾站上車的人少,會騰出大量的臥鋪票。我們相信了她的話,打算賭一把,不然我們還要承擔退那兩張座票的20%的手續費。我們四人跟著她上了一輛中型面包車,了15分鐘後就到了武夷山度假區。度假區內人不多,好在我們來的時候不是旅游旺季。康輝賓館設施還可以,房間也比較干淨。張姐建議我們加入她們的旅行社。我們考慮到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連哪兒是北我們都分不出來了,索性參加張姐的旅行社。在討價還價中還發生一件樂事:張姐說我們報的價格較低,要請示領導。在電話裡跟領導“通話”時電話鈴突然想了,把她嚇一跳,把我們逗壞了。最後不包餐費,加上九曲溪漂流,費用是每人320元。下午,我們便跟一位姓何的導游開始了武夷山之旅。導游,當地人,年紀不大,約莫也就20上下,長的比較文靜。武夷山不是 一座山峰,而是由許多山峰所組成,因此它的景點比較分散。武夷山主要由大紅袍景區和水簾洞景區(這兩個景區是連在一起的,可以徒步)、天游峰景區(主要是登山,但山不高)、九曲溪(九曲溪漂流)、一線天、虎嘯岩(這兩個景區也是連在一起的,可以徒步)所組成。我們先去是武夷山的大紅袍景區。大紅袍景區最有名的當屬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六株大紅袍茶樹了。據說這六株茶樹三年采摘一次,一次僅采摘到幾兩茶葉,但味道奇香無比,價值10多萬元,只有中央領導人方能享用。從景區大門一直到長有大紅袍的地方一路上全是茶樹,道路兩側是聳入高空的懸崖,景色非常秀美。從大紅袍再步行到水簾洞,一路上景色如畫,岩石奇形怪狀,中途還路過一路小石橋,據說電視劇《西游記》當年在此拍攝過。到了水簾洞的登山處,從這裡到水簾洞大約有三百多階台階。YY她們嫌累,不去了。我跟Phoeby兩人則繼續上行,最後看到的水簾洞其實就是一條小小的瀑布——也可能是懸崖太高了,開始時我都沒看到水流。出水簾洞景區大門後導游帶我們去免費飲茶,但實際上是把我們帶到了賣茶葉的地方。服務小姐向我們介紹了福建有名的茶葉,還將幾種茶葉泡好讓我們品嘗。平時在家根本不喝茶的我也假惺惺地品品。其實走了一下午,也渴了。據說,這裡是正宗的大紅袍二代(一代就是那六株茶樹)。武夷山規定只能在這裡銷售,其他地方沒有賣的。最後我們各買了100元的茶葉。後來回度假村,我還真留意了一下,確實沒有賣這種包裝的茶葉。晚上,導游又把我們帶到了武夷山最大的農家菜飯館。這家飯館規模確實很大,數不清楚有多少間餐廳,來吃飯的人還真不少。這裡價格可不便宜,一斤武夷山有名的紅眼魚要88元/斤。來這裡吃飯除了大款和公款吃喝外,其余的人的都是被導游帶來的。我們四人隨便點了幾個菜就將近150元了。回去的路上導游還用當地的方言跟司機說我們吃的太便宜。晚上回到度假區,逛了逛。度假村的游客很少,大部分店鋪不是賣武夷山特產的,就是飯館。4月16日一早,由於YY母女倆晚上要乘回福州的火車,所以就把行李寄存在我們房間裡了。大家先去餐廳吃早點,早餐中主食少的可憐,多吃一個發面小饅頭居然還要多收1元錢,花5元錢吃早點居然還沒吃飽,長這麼大還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下樓後發現導游已經在大堂等我們了,還特意給我們帶來了20斤紅糟,真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搞定了,非常感激他。今天,有兩位來自福州的女游客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上午要去的是武夷山的精華——天游峰。YY媽聽說天游峰很高,怕自己身體受不了,就在山下等我們。由於我們趕上了旅游社的游客高峰,所以爬天游峰的人非常多,上山的台階又不寬,人挨人,人擠人的。上山的速度也很慢,走一步,停一步的,有的時候在原地停了10多分鐘。本來30分鐘能到頂峰的路程,我們居然走了1個多小時。我們要是早來1小時,情況肯定不會是這樣。這樣也好,根本不覺得累,YY媽知道是這種情況後,後悔沒和我們一起上山。到了山頂,有一天游宮。據說當天蔣介石要來,所以把上山的道士都趕走了。將天游宮二樓改為舞廳,供宋美齡跳舞,結果由於爆發了七七事變,蔣介石也沒來成。從山上下來參觀是武夷書院。武夷書院是宋代理學家朱熹一手創辦的,到現在也有1000年的歷史了,很值得看一看。中午又該到吃飯的時候了,導游觀察出我們經濟實力有限,不是六個“燒包”,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家價格稍便宜一點的農家菜館。這家規模沒有昨天的那家大,人也不都,價格其實也不便宜。我們四人要了30元/人的五菜一湯。那兩位福州來的游客則一人吃了一碗20元的面條。吃完飯,時間還比較早,我們又按照導游的“計劃”來到了一家珠寶店。這次他說的比較明白,幫他“簽到”。其實他牢牢地控制著大家的游覽時間,肯定省下了一些名氣不大的景點,把我們帶到了這些商店。其實,我們大家也心知肚明,也沒必要跟他翻臉,這不早成了旅游行業的潛規則了嗎,就當是哄小孩了。下午1點多到3號碼頭准備九曲溪漂流。我們來的比較早,排到了前幾名。快到2點30分開船的時候,一輛一輛的旅游車把大批大批的散客“卸”下車。有個女導游居然把她的游客塞在我們隊前,引起了大家的共怒。不過,我們還是坐上了第一條竹排。一上竹排,我們就按照導游說的把30元的小費塞給了船公。漂流還是很有意思的,不知道是我們的小費發揮了作用,還是船公本來就很熱情,船頭撐排的船公不停地給我們大家講笑話。竹排劃過天游峰時,岸上還有一人給我們大家拍照,不明白他是干什麼的,也不明白他什麼意思。上岸後,導游才告訴我們,他是專門給竹排上游客排照的,拍完照,就把照片通過INTERNET傳送到竹排的終點站,然後終點站立刻將相片打印出來,然後讓劃完竹排的游客看,游客覺得自己照的好就可以花10元錢買下,不買也沒關系。由於我跟Phoeby照的不好就沒買,她們四人買了兩張。1個半小時後,我們上了岸。游覽了宋街和武夷宮。宋街其實就是一條長100多米的街道,街道兩側都是一些宋代風格的小店鋪,沒什麼看頭。從武夷宮出來後,因為武夷山的紅菇很有名,所以導游又把我們帶到了他的一個朋友家,他朋友給我們吃了一些紅菇,YY母女和那兩個福州游客都買了一些,我們沒買。晚上回度假村,YY母女倆去吃飯,我們則到商店買些當地特產。不多時,YY來電話說她們找到了一家比較實惠的餐廳,讓我們趕緊過來一起吃。我們按照她指引的路線,找到了她說的那家旺角餐廳。菜量果然很大,價格也算公道。飯後,YY母女倆死活不讓我們出錢。我們過意不去,就花錢買了一袋特產給她們,也表示了一下我們的心意。晚上9點多,YY母女倆從酒店離開。大家告別。雖然跟她們接觸時間不長,但她們的離開,還是讓我們感到一些惆悵。4月17日上午沒有在樓下的餐廳吃早點,隨便吃了一些昨天買的八寶粥和餅干。飯後,何導帶我們和那兩個福州游客去一線天。可能是我們出來的時間又晚了,已經有很多游客在一線天前排起了長隊。隊伍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最後我們放棄了一線天的游覽向虎嘯岩進發。大約步行了40分鐘,我們開始上山,到了有一個巨大的石雕觀音像的時候,游客簡直是多如牛毛了。我跟Phoeby決定不再繼續上,那兩個福建游客和導游上去了。中午,回到度假村在一家餐館吃了午飯,又買了一些特產。導游把我們和那兩個福建游客送到火車站。那兩個福建游客上了去福州的火車,我和Phoeby就在茶座等4點30分的火車。這時候,導游帶著一個導游找到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回廈門的臥鋪票,只需要多給5元。但Phoeby心疼那兩張座票的退票手續費仍然堅信上車後能補到票就放棄了這個機會。我們上車後發現自己的座位很特別,它實際上正是列車長辦理補臥鋪的座位,座位前還有一張小桌子,第一個在補臥鋪登記表上登了記。心想,我們是第一個登記的,又在離工作台最近的地方,這臥鋪票肯定能補上了。沒想到後幾站上的人越來越多,根本不像張姐說的那樣會有富余的臥鋪票,整個列車硬座的人沒有一個補上臥鋪票的。只是在離廈門還有1、2個小時的時候才有空余臥鋪,那是時候已經是於事無補了。實際上,上車後根本不可能補到車票,就這樣我們一直坐了13個多小時到達廈門。4月18日,上午6點到達廈門站後立刻打車去網上查到了廈門99海景公寓。之所以選擇這裡,一是覺得價格比較合適,二是因為這裡去廈門的主要景點和商業街比較方便。99海景公寓的主人林藝輝典型的南方人長相,性格有些內向,網上有人說他不大好相處,其實人還是很熱情的。一切安頓好後打車到湖濱南長途站坐車去泉州。長途車站售票員聲音洪亮,不等你發問就把你想知道的都告訴你,管理人性化、很規範。去泉州的長途車要去松柏長途站乘坐。由於兩個車站已經實現聯網售票,我們就在湖濱站買好車票,憑票乘坐816路公交車直接到松柏站上車。如果沒有長途車票則需要花1元車錢。816路大約行使30分鐘到達松柏車站。長途車准時發車,由於車上空位很多,長途車又在途中的兩個車站停車拉客,耽誤了不少時間,路上一共用了2個多小時,11點多才到達泉州。泉州的市容比廈門差遠了,比較髒亂,摩托車也很多。泉州的出租車司機形容他們像一群沒頭的蒼蠅到處亂竄。在車站買了張地圖,打車到開元寺。路不遠,10分鐘的車程,車費不到10元。開元寺環境還是不錯的,很值得一去,門票也不貴,才10元錢/人。開元寺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最有名的是它的雙塔,東為“鎮國塔”,西為“仁壽塔”,它們高40多米,是一對石塔。游覽完開元寺,本打算去九日山,但從地圖上看九日山距離比較遠,由於下午還要回廈門,所以改去清源山。在開元寺門口就有直接去清源山的公共汽車, 15分鐘便到了清源山。清源山幾乎就沒什麼游客,冷冷清清的。下車後,沒有看見路標,還走了不少冤枉路。清源山我們也沒全玩,只是看了一下旁邊的老君岩。門票15元。老君岩不大,其實就是一尊道教先師老子的石像。從老君岩直接乘坐公共汽車就可到新車站,再乘坐開往廈門的長途車車1個多小時後就可到達廈門。在經過集美的時候,我們下車參觀了集美大學、集美學村、鰲園。鰲園由門廊、紀念碑、嘉庚墓組成。比較氣派。在買鰲園門票的時候,我們帶的學生證終於派上用場,節省了20元錢。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鰲園的主體建築。正面是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毛主席為一個鎮題寫解放紀念碑碑名是僅有的一次。陳嘉庚先生的墓碑上有15幅陳嘉庚先生前半生重要經歷的浮雕圖像,雅樸莊重。鰲園園內短牆、欄杆、亭柱處刻有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題贈的詩詞對聯50余幅。晚上坐公交車回99海景公寓,路過中山路商業街的時候下車逛街。晚飯是在阿瓊姐吃的,都是有名閩台風格的小吃,實際上口味很一般。晚上睡覺,發現公寓裡的被褥有股汗味,立刻覺得身上很不舒服。當即決定第二天先上鼓浪嶼找住處。最後穿著衣服睡了一宿。因為前一天基本上沒睡,所以睡的比較死。4月19日上午起床後坐公共汽車到輪渡站坐船去鼓浪嶼找房子。每天往返鼓浪嶼和廈門之間的輪渡比我想像的要大的多。輪渡是個分上下兩層的大船,要想去上層還要交1元錢。船艙比較大,能容納800多人,一條船就可以把所有人都拉走。很多鼓浪嶼的居民就是通過這種輪渡來廈門市區上班的。他們有月票,很方便。從廈門到鼓浪嶼不用買票,但從鼓浪嶼回廈門就要買票了。票價去年已經漲到8元了,原來才3元。鼓浪嶼離廈門非常近,乘船也就幾分鐘路程。鼓浪嶼非常干淨。島內的建築都是2、30年代的西洋建築,街道也很干淨。游客比較多,以旅行團的為主。福建這地方,散客很少。按照網上查詢到的資料我們開始尋找雅娜家庭旅館、國際青年旅社和灣景旅館。結果饒了一大圈終於先發現了國際青年旅社,但已經沒有空余房間了。跟青年旅社一牆之隔的就是雅娜家庭旅館。位於國際青年旅社三岔口的一大一小兩個變電站後面就是灣景旅館,不是很明顯。真沒想到它們幾個都是在一起的。其實離碼頭非常近,只不過我們饒了一大圈。雅娜家庭旅館裝修很有小資情調,環境也很好,可惜也沒有房間了,而且房間內也沒有電視。灣景旅館只剩下不帶衛生間的標間了。我們看了一下,覺得還可以,很干淨。公共浴室每次只能容納一人洗澡,共4間,價格也很合適,99元/天,所以就在此住下。安頓好住處後乘輪渡回到廈門99海景公寓退房,將行李寄存在林藝輝家。中午在一家鴨粥店解決的中飯。鴨粥是廈門有名的小吃,要沾著油條吃才香。吃完就去南菩陀寺。南菩陀寺是五老峰山下的千年古剎,與廈門大學相鄰。始建於唐代,由於該寺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 南菩陀寺大門不用買票,但進入天王殿就需要買票了,我們也沒進去。南菩陀寺天王殿前有一大水池,池中有很多烏龜,個兒頭都不小。烏龜池傍邊有一蓮花池,池中有不少蓮花和青蛙,有一個游客居然用一條繩子和一小塊衛生紙把一只青蛙“釣”了上來,讓我們很驚訝。從南菩陀寺出來後乘公交車到胡裡山,參觀胡裡山炮台。胡裡山炮台位於廈大白城校門處,緊挨環島路,其實應該從南菩陀寺旁邊的廈大穿過去就好了,這樣還能參觀以下廈大校園。胡裡山炮台建於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年),當初修築此炮台用了五年時間。寨牆台基系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築的,炮台上最有名的是當時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一門280mm的巨炮,至今保存完好,有效射程可達16000米,花了白銀5萬兩才購得。從胡裡山炮台坐公共汽車到廈門會展中心。環島路景色非常優美,車也非常少,汽車在環島路上一路狂奔。環島路是一九八七年新開辟的,它從輪渡廣場起,經各主要園景後從西面回到輪渡廣場,完成繞島一周的游覽。它不但自成一景,還可讓游客一邊領略藍天碧海的壯美,一邊瀏覽小島的自然景色,而且把島上許多景點連成一體,給游客帶來千變萬化的景色和無窮的遐想。從廈門會展中心再乘車回到廈大,下車後逛廈門大學大門前的商業街,人很多,以年輕人為主。在一家餐館吃了晚飯。回到林藝輝那裡取行李後打車到輪渡。為了省車錢,我們在輪渡的前有一站海濱大廈下了車,結果拎著很重的編織袋走了很遠才到輪渡。再次登上鼓浪嶼後,從繁華的商業街龍頭路直接步行到達音樂廳。鼓浪嶼“天天演”音樂會每天晚上7點30分開始,每次大約4、5個節目,總共30多分鐘,參加演出的都是鼓浪嶼島上的街頭藝人和廈門音樂學院的學生。雖然名氣不大,但她們演出非常認真,同樣非常精彩。從攻略上說,鼓浪嶼的日光岩每天上午8點錢三半價,所以我們決定明天早起直奔日光岩,這樣還能躲開旅行社。4月20日一早就直奔日光岩,終於趕到8點前到達,根本就沒有半價的優惠。索性買聯票(80元/人)入園,這樣還可以玩好幾個景點。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的最高峰。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這裡時,看到這裡的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將它命名為“日光岩”。日光岩是鼓浪嶼的最佳觀景點,放眼四顧,廈門市區、鼓浪嶼全島、環鼓的大海,廈門大學、海滄大橋,九龍江入海口、南太武嶼仔尾漳州港,海滄投資區、湖裡集美東渡港,或遠或近,盡入眼底。從日光岩乘坐纜車道對面的百鳥園。百鳥園內的鳥很多,尤其是孔雀不少。還能觀看了鳥類表演。接著又到琴園、刻字博物館和菽莊花園。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1955年獻作公園。 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園內還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景點。菽莊花園中最有名的當屬鋼琴博物館。鋼琴博物館由原籍鼓浪嶼的旅居澳大利亞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提供珍藏的30台古鋼琴,展現世界鋼琴發展史,以傳播鋼琴音樂知識,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突現鼓浪嶼音樂之島、鋼琴之鄉的形像。裡面展出了十九世紀德國、奧地利產的古鋼琴,都是胡先生的私人藏品,免費供游人參觀的。從鋼琴博物館回旅館的路上又參觀了皓月園。皓月園不大,主要是紀念鄭成功的地方。是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雕像園,其名取自鄭成功的詩句“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中的“皓月”二字,寄托對英雄的緬懷和對台灣同胞的思念。鄭成功巨型石像於1985年8月落成。這位虎將之雄威,從此永駐覆鼎岩上。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組合而成。覆鼎岩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險峻,氣勢磅礡,它與海中的劍石、印鬥石鼎足而立。下午又回廈門火車站的沃爾瑪買了些廈門的特產。晚上回鼓浪嶼又聽了一次音樂會。4月21日上午退房的時候碰上兩個老外在跟服務員交流,可服務員並不懂英語。Phoeby就幫倆老外翻譯機票的事情。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來到毓園。毓園是為紀念卓越的人民醫學家、著名的婦產科大夫林巧稚教授,於1984年而建的。園中屹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珠南洋杉,像征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中午在鼓浪嶼吃完飯後回到廈門湖濱南站。由於去福州的車要一個小時後才開,為了趕時間,我們又匆忙趕到松柏站坐車。去福州的人比較多,司機中途沒有再停車,直接開到福州。3.5小時就到了福州北站。打車到美海大酒店,18元。美海大酒店設施不錯,房間很干淨,房間內的設施也比較新。之所以選擇了美海,主要是距離機場大巴車站近,但到底離機場大巴車站近到什麼程度,我們還不知道。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時間,我們從酒店出來就開始找大巴站,沒想到就在旁邊。不過,美海大酒店的早餐實在不怎麼樣,只有簡單的中式早餐,品種還少,讓人很沒有胃口。晚上逛八一七路商業街,又回到那家賣扁食和拌面的小店吃了一頓。4月22日去美海大酒店對面的沃爾瑪超市買了些早點和零食。中午12點飛機到北京,飛機又晚點30分鐘。不過廈航的服務還是不錯的,飛機內的設施也還可以。關鍵是飛行員起飛的時候感覺很舒服,但在首都機場降落的時候感覺很不好。下午3點到首都機場。從首都機場坐大巴還坐錯了——本來應該坐到國際飯店的,一慌坐成了到北京站的了,害的我們拎著大包小包的往回坐了一站公交車。



(雅娜家庭旅館)



(灣景旅館)



(灣景旅館)



(灣景旅館大堂)



(雅娜)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