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EY——

作者: xlian

導讀東東比我晚一天出生,他說是循著我的嚶嚶啼哭來到人世。 二十四年的蜿蜒旅程又到11月末的初冬。趁著酷寒未至,還沒到要掘洞三尺蟄伏自己,兩人想趕快即興出游到一個清山秀水的地方吧,也正好渡過這個特別的生日I 我一向是個丟三拉四的人,不過有過好幾次自助游的經驗和丟東西的教訓也長了不少記性。我想連西安行那種29小時硬座破郵車都經歷過的人,對什麼樣的旅 ...

東東比我晚一天出生,他說是循著我的嚶嚶啼哭來到人世。 二十四年的蜿蜒旅程又到11月末的初冬。趁著酷寒未至,還沒到要掘洞三尺蟄伏自己,兩人想趕快即興出游到一個清山秀水的地方吧,也正好渡過這個特別的生日I

我一向是個丟三拉四的人,不過有過好幾次自助游的經驗和丟東西的教訓也長了不少記性。我想連西安行那種29小時硬座破郵車都經歷過的人,對什麼樣的旅行都不會感冒了。

我們11.30請了一天休假,去之前做了頗充分的准備:CTRIP上找到關於桐廬的景點介紹、路程推薦、網友游記、電子地圖,大致討論了下行程和預算。

G ———NOV.30 天鬥地漏,浪石金灘

8:18AM 上海南站買到當場票K821上海->
杭州的火車進站。兩小時候到HZ,然後坐車到汽車西站坐至桐廬的快客到桐廬縣。差不多下午1點到桐廬的,原以為一下車就會有許多面的司機上來兜生意,可居然沒一個人理我們好沒面子。看看那些小貨的面的司機都懶洋洋的坐在駕駛室睡覺看報紙,根本沒有做生意的意思。我們問了兩個沒談妥,看看司機又是凶神惡煞的長相,算了拉倒,走人。

我和東東突然沒了方向,在桐廬的街上走著,他說先找到住的地方再說吧。沒走出幾步,一輛很新的面包車就尾隨上來,問我們去哪裡,也沒太殺價,說好景點,看看他長得還算慈眉善目,那就OK吧。

那個司機居然和東東五百年前是一家,說孫悟空是他們的招牌,土生土長的桐廬人,當過導游又有20多年的車齡。他說旅館他給我們安排保證滿意,但如果先去旅館下午什麼景點都玩不成,還有大奇山和白雲源沒啥去頭,現在直接去天桐山吧。我們覺得也對,來之前討論天桐山和小山峽是必去,其它被列為可選項。可容7人的寬敞嶄新的面的給我們坐真有些奢侈,因為是淡季游客稀少,才會有這樣的坐騎吧。

天桐的路真是驚險啊!盤山公路狹窄蜿蜒,通常只容一部車身,一邊是陡峭的崖壁一邊是縱深的峽谷,那個司機的車技我們算是領教了,好幾個90度的彎他都不減速,還有個居然是360的,整個車身調了個頭。到了進山入口處,感覺那只是座頗為普通的山。買了門票一路走去,整座山寥無人跡,只有我們兩個人走啊走……秋冬的山林特別好看,絳紅、墨綠、黃葉丹楓遍布整座山。那裡的樹都是老樹,很多百年以上的樹齡、水杉冬青老松楓樹拔地而起,錯落有致地扎根在山坡上,楓葉鋪成的紅地攤踩上去軟軟的。感覺最好的是山路蜿蜒卻唯有我們兩人。進天桐時得知裡面有“天鬥地漏”,司機說是像漏鬥那些的山谷。向上走不多久,站在一個天台樣的高處向下望去果然似“大漏鬥”,一個綠色的無底的漏鬥。繼續走,想想這算“天鬥”,那“地漏”呢。走到路的最盡頭,以為什麼都沒有了,突然東東大叫“看!那是什麼?!”一個黑黑的大洞橫在前方!!走近了,看到“裡天桐”幾個字才知道這才是“地漏”,大自然真神奇啊,在那樣一座優雅的靈山裡居然藏了一個大地洞。

我們一路走下去,幸好洞裡鋪好了路裝了燈,回過頭望一望,那個洞口輪廓分明,外面的陽光透進來,跟個大嘴巴似的,有點陰森可怖,我不敢多想了,跟著東東一路走下去。我們以為下面會有游客的,可一直走到很下面才發現那麼大個洞只有我們兩個人在走。(想想怪嚇人的,我們是往地底下走啊)洞滿深的,一直到我們走到不能再繼續走了,離地面有段距離,聽到汩汩的山泉聲,但看不到,因為裡面還有很深很深一層,卻沒有燈光。拿出手電照照也看不到什麼。我想這就是“地漏”的由來了。我突然想到什麼鬼故事了,馬上消除雜念,人嚇人要嚇死人的。我以前去過好幾個著名的洞,還有地下長河,這個洞雖然不是最大最深的,但一個洞裡只有兩個人我還是第一次碰到,感覺很刺激。

游完天桐山已經快四點了,車子載我們到山腳下的浪石金灘。工作人員說四點下班,我們只有兩個游客不太情願接待。結果司機出面破例開了條船讓我們在黃昏的天目溪上漂流,到那個“浪石金灘”要坐一輛牛車。那頭牛非常牛,跟西班牙鬥牛一樣血紅的眼拱起的背脊粗壯的身軀和蹄子。我跟東東都覺得對不起它,本來該讓它下班吃草休息了,偏偏還要拉我們一趟,可惜手邊沒有草喂它。牛居然識路,一路上坡下坡踢踢踏踏拉著我們,然後在湖邊停下。另一邊一個船夫背著個大紅鼓提著木槳帶我們到一條小龍舟上。

東東坐在船頭敲著鼓唱著“妹妹你坐船頭呀,哥哥也坐船頭”,船夫和我都哈哈大笑。天目溪真的清可見底,綠色湖面下的鵝卵石粒粒可見。小船兒慢慢游,除了搖槳的咯吱聲,黃昏的山林湖中寂靜無聲,隨著那溪流我們仿佛也回歸自然的懷抱。

車子在下游等我們,帶我們去桐廬縣城一賓館。設施不錯也滿干淨,CHECK IN。

晚上逛逛桐廬縣中心。沿著富春江大橋一路下去,還滿熱鬧的。感覺像跟上海的小馬路也差不多,是當地最繁華的一段。去了家小飯店,點了些菜,還有當地特產野生蕨菜,長得像鹹菜根入口爽滑有點鄉土口感。後來又去了賓館附近新建的中心廣場。HOHO,那要特別提一下,因為那個廣場的確漂亮,我們都吃了一驚。比人民廣場什麼的漂亮多了!無論布局設計還是裝幀設施都是一流的,塑像、噴泉、壁雕、長廊、大鐘……非常雅致時尚,還有那些別致的燈和音樂。設想如果這麼個廣場在上海的話,又不知會擁擠了多少人啊,想想南京路的步行街。而現在,是在異地縣城的夜晚,攜手走在斜風細雨中,那是和在徐家彙、淮海路都完全不同的感受。

G ———DEC.1 富春江小山峽,嚴子陵釣台

第二天車子換了一輛,8點沒有爽約,到賓館門口接我們。這天打算游富春江小山峽,天氣有點不爭氣,開了一會下起了雨。不過游水無所謂天雨自有番風情。

車行20多分鐘轉到山路,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富春江入眼簾,看到江上著名的新安江水壩。車停碼頭,沒有坐船的游客,我們買了票正好趕上一艘小游船,船艙已滿,裡面有人要讓座,我們覺得還是坐在船尾舒服,他們就拿了兩條救身衣給我們墊著。雨一直下著,打在江面上蕩漾開圈圈漣漪。我們突然置身於富春江寬闊美麗的江面上,冷疊群山闊,清涵萬像殊。山巒因雨而蒙上了一層霧氣,這讓我想起九華山的雲霧了,但那是完全不同的霧,富春江上望去的霧有點水墨畫的感覺,江水倒映著山,瑟瑟的雨中帶著搖曳的幻影。

船行途中靠岸,一側山崖上立著“嚴子陵釣台”,才知我們兩個是第一批游客,同船的都是些工作人員。又是只有兩人拾級上山,只是今天是在山雨中。嚴子陵何許人也?嚴先生他老人家當初婉拒光武帝劉秀的高官厚祿,隱匿富春江畔,獨坐高台悠哉垂釣,是以得名。為了看看嚴老人家如何能在白米高台上釣到富春江大魚的,我和東東嘿喲嘿喲爬啊爬。路經一亭子有郭沫若什麼什麼“半是存疑半是猜”的題詩(估計他也不相信高台釣魚)一路看到一些攀爬的妖藤怪樹終於爬到頂,一個東台一個西台,都上去瞅瞅,原來就是一個懸崖,滿危險,向下能看到富春江,至於能不能釣到魚我是全是存疑不用猜了。還是有人一針見血:溪深六七尋,山高四五裡,縱有百丈鉤,豈能到潭底?下山去買了點特產還有“子陵魚”小得跟蝦米似的。釣不釣得到魚是在其次,世人也是為了紀念嚴的高風亮節,躲避凡塵的薄俗厚祿,孤寂此處遺蹤一水邊的吧。

離開嚴子陵釣台,等了班船接我們看小山峽。我們都沒去過長江山峽,所以也沒個比較。吹著風迎著轉入眼簾的兩岸群山感覺很釋懷。江面上只有幾只船在航行,烏棚和游船劃開肆無忌憚的水葫蘆,慢行著。此時,不必說什麼,只要靜靜看著這景,就能融入這山水畫中,很美。船兒泛著浪花,在這落雨的富春江上,你的心也跟著沉澱,在這景中在這愛中在一望無際天水之間,不想上岸

……

-THE END-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