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十二日(四)--4/26,徒步鐵溪

作者: 普蘭

導讀醒來的時候,窗外一片霧氣。 本想早起去祝聖橋拍照。於是索性賴了會兒床。鎮遠的早晨安靜而甜美。 出門吃早飯。隔壁有個賣早點的鋪子,熱氣騰騰的。 老板娘手腳麻利,沿街擺著粉、面、餛飩等各色小吃。 我要了餛飩。可能看我是外地來的,沒給我放辣子。我也就吃得清淡點。 不大的店堂裡坐滿了當地人,他們都是吃粉,很大一碗,加了很多辣椒、醋,呼溜溜很快 ...

醒來的時候,窗外一片霧氣。

本想早起去祝聖橋拍照。於是索性賴了會兒床。鎮遠的早晨安靜而甜美。

出門吃早飯。隔壁有個賣早點的鋪子,熱氣騰騰的。

老板娘手腳麻利,沿街擺著粉、面、餛飩等各色小吃。

我要了餛飩。可能看我是外地來的,沒給我放辣子。我也就吃得清淡點。

不大的店堂裡坐滿了當地人,他們都是吃粉,很大一碗,加了很多辣椒、醋,呼溜溜很快吃完。極香的樣子。想著明天也來吃這個。

走出去時因為吃飽了,渾身暖融融的。

對面就是昨晚看到的鎮遠博物館。裡面是個挺大的古宅,作為博物館後四周掛了好些介紹鎮遠悠久歷史的圖片資料。正中間的廳堂裡還放著些出土的石雕,落滿了塵土。

博物館有些冷清,沒有看到別人。屋頂上的雜草密密的一層。

原來這裡有好多的古碼頭,古驛道,以及苗疆長城。

鎮遠在古時的地理位置就非常地特殊。站在苗疆長城上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出了博物館,我走向祝聖橋。

早晨的景色和昨晚上看到的截然不同。

蔥蘢的青山仍是籠罩在淡淡薄霧中,看不真切卻感覺得到那份高大巍峨。

青龍洞門前已有好些人在排隊買票了,橋前的空地上停著很多旅游車和出租車。

青龍洞正在大修,我一下子失去了進去看看的興趣,坐在橋邊發呆。

過了祝聖橋,青龍洞前有條長長的鵝卵石鋪就的稍寬石子路。伴著平緩而深綠色的舞陽河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橋下的水裡倒映著清晰的五個橋洞和背後的巍巍青山。

祝聖橋看上去飽經風霜,磚石築就的橋體縫隙冒著綠油油的雜草,同樣的,在那條用無數古老磚塊鋪起的堤岸邊,綠意無處不在。

坐在那裡,我有些微微的呆愣。這裡給我的感覺充滿了一種武俠之氣。青龍洞建築群有著高大而連綿的馬頭牆,泛著些這邊特有的土黃色,那是籠罩在薄霧中屬於鎮遠顏色啊,飄蕩在平靜的河水之上,彌漫在每一個緩緩走過橋邊人的臉上。

我想往苗疆長城的方向去,看看表,已是上午九點了。

昨晚看地圖時,發現苗疆長城和鐵溪是一個方向,中間有4公裡的路,想慢慢走過去好了,不用坐車了。

那條路是沿著條街道往上走,兩邊都是木頭的老房子,比古城要破很多,

慢慢的,房子就少了,青山就在兩旁,有條不窄的小溪一直伴在左右。很像杭州九溪的感覺,但比九溪要感覺大氣得多。

再往前去,籠罩在霧氣中的大山越來越多,重重疊疊地擋在眼前,在這裡住該是安靜的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在山中,懶散度日一直是我的小小夢想。

路過一個裝飾得非常古色古香的山莊,門前有木橋引你進去。

我不禁走在橋上,底下溪水潺潺,我抬頭望著眼前連綿的群山發呆。

這時,裡面有個服務員正好出來,見了我和氣的笑。

原來這裡是個度假村呢。我便問她,這是不是去苗疆長城的路。

她答並不在這裡。

於是問去鐵溪是走這條路嗎,她說這裡就是鐵溪啊。

我才恍然。怪不得這麼清幽呢。

功略裡寫到過鐵溪是鎮遠比較值得一去的地方,而龍潭之水可以與九寨媲美。

去龍潭可以從雞公嶺翻到龍池,我便問她從這裡到龍池得多遠,她說遠得很,可能要走好幾個小時呢。

謝過她之後繼續走。這樣安靜的地方不走走太可惜呀。反正我也不趕時間。最喜歡這樣隨意亂走了。

岸邊的植物全都青翠欲滴,歡快的小溪叮叮咚咚的奔向前方,公路拐來拐去的,霧氣後永遠是看不真切的群山。

我深深呼吸著無比清新的山中氣息。

天氣一掃早晨的陰霾,太陽慢慢地鑽出來。

我終於知道這裡的天氣了,早上永遠是濕氣加霧氣,但並不預示著這一天會是陰天,八九點太陽出來就完全的陽光燦爛,而且干熱得很。

起來得早,穿了厚外套,走得有點熱了,就綁在身上,過了會兒,長袖也穿不住了。

繼續走,天越來越熱,我出汗了,還好帶了小毛巾。

就這樣走啊走,路上不時有讓我驚喜的風景。不時地拍些照片。沒有碰到啥人,一路都很安靜。

到了網上提到過的儒林外史牌子處已是中午十一點半了。感到挺累的。

我以為龍池就快到了,很開心。

在路口看到一塊牌子上寫著龍潭9公裡,雞公嶺15公裡。

便問停在附近的慢慢游,說是到龍潭的路還很遠。

從這裡進去到停車場還有4公裡。坐車去停車場一塊錢。

而我犯了個常識錯誤,以為進去就是風景區了,所以沒讓他送想自己還是慢慢走進去就好。

門口連一個來旅游的人都沒有,也沒有人出來收門票。我就這樣徑直晃了進去。

剛進去都是度假村之類的。風景比前面更秀麗些。

再往前走就是當地人的房子了,大熱天他們趕牛在田裡勞動。

正是中午時分,把我曬得,喝了不少的水。太陽火辣辣的,我只穿短袖,還是覺得熱有些難以忍受。臉已紅得不像話了。

兩旁度假村的人都悠閑地躲在木樓裡喝茶吃飯打麻將,沒有啥人在路上走的。

我在心裡給自己打著氣,走啊走,看著公路上的指示牌慢慢的一公裡一公裡的往上升,心想著快到了快到了。

到了三公裡處實在是太累了,坐在公裡路標上休息下。大口喘著氣。雖然沒背啥東西,但長時間行走還是覺得體力有點虛弱。

忍不住問了路上的人,說從這裡到龍池至少還得有兩個小時。

心裡真的有點害怕。照我這個速度,到了龍池後還得往回返,那樣時間會晚,而且體力會透支。

正好來了輛小電動車,就讓他帶著走了。

讓我暈倒的是只兩分鐘就開了一公裡,來到了半坡田停車場。多麼的快啊。可剛才我整整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三公裡呢。

司機告訴我從停車場到龍潭有一個半小時的山路,五公裡左右。

而龍潭翻到雞公嶺又是一個半小時,或者原路返回。

我看看這個停車場沒人也沒車,想讓司機留個電話,一會兒原路返回可以讓他再載我下去。

手機沒存好。到回來時才發現司機的號碼並沒留下來。

中午十二點,我從半坡田停車場的入口往下走。

之前耗費了太多的體力,走得很慢。

門口有個小妹問我,你就這樣一個人下去嗎?怎麼也沒找個伴。

我以為她是想做導游,就笑笑說我是沒有伴呀,一個人。還是往下走。

網上說鐵溪的亮點是從半坡停車場到龍潭這一段。

也確實,從停車場下去就感覺天地一下子濃縮了,我走進了清幽的山谷,裡面是空無一人的,耳邊只有潺潺溪水,歡快的朝前奔流的聲音,眼前是滿滿的綠色。

裡面的路不太難走,都是新修的,用的就是水裡的石頭,感覺像山西介休的綿山水濤溝,只是那裡人造的痕跡太過濃厚,有點畫蛇添足地把很多刻意的東西放在好好的地方。山是好山,水是好水,可看著那些不倫不類的東西讓人心裡來氣。

這兒不同,一路上看不到故做姿態的東西,全是天然的,偶爾會一轉彎看到塊提示牌,告訴你前面會是哪裡。我也無所謂啥景點,自己亂走就好。

龍潭裡的路挺好走的,沒啥岔道,憑我自己的感覺走得挺順。路上植被茂盛,也不感到很熱,但我怕密林裡突然竄條蛇蟲這類的出來,就把長袖穿上,褲管也不敢挽得老高,雖熱,還是捂嚴實點放心。

路上曲曲折折的,不時有讓人歡喜的景色出現。我走走歇歇,有時翻包找點吃的東西。遇到有溪水的地方就洗個臉坐一會,聽聽流水的聲音。

路上經過一大片溪水的地方,當中有好多形狀各異的大石頭,那些石頭邊結著青苔,水急急地流著,撞過這些石頭時發出了很響的聲音,卻悅耳動聽。

我發現這倒是個天然練瑜珈的好地方。空氣清新濕潤,異常安靜,耳邊除了鳥語和水聲,別無其他。於是就爬到石頭的平坦處,練了一會兒冥想。居然就不太熱了。真是舍不得走啊。還用我的小C錄了一段流水聲。

再往前走,路一拐,一旁是溪水,一旁是山側,只有一條很小的道走,看得到濕潤的綠苔舒展在山上流下的股股清泉中。時不時有些好看的蝴蝶給我在前面帶路呢,讓我這一路走得不太寂寞。

想起許巍的《旅行》裡唱的那一句:“只有青山藏在白雲間,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澗……”只有走過這裡,才能體會到那份淡淡悠遠意境的。

山上不時有股股泉水衝刷下來,像一條條銀練垂在山間,濃密的植被,厚厚的苔蘚,顏色很飽和。

再往前走有一片林子,走過去時有棵樹垂下了樹枝擋了路,看來這裡是很久沒人來了。

輕輕把樹枝拿開,繼續往前走。有很多的小飛蟲一直跟著我,有的還飛到了臉上,我揮手去趕,一會兒又來了,正煩惱著。來到溪水前,把小毛巾洗洗,又有小蟲來了,用手趕著,沒注意把插在腰包上的傘給掉水裡了。水流得很急,一下子就衝得很遠。去揀是不可能的啦。只好眼睜睜看著它飄遠。

這把傘在施洞可是派了大用場啊,掉了可能預示著今後都是大晴天吧,我這樣阿Q的想著。又往前走,小飛蟲又晃到眼前,正恨恨地趕呢,突然前面不遠處拐過來幾個人,定睛一看,真的是人哎,心裡真是又驚又喜。

走了這麼半天,居然看到人,很意外,我不由得朝他們大揮手,大聲地打招呼,可能也是一天沒見人吧,他們正在拍照,聽到人聲全都愣在原地發了會兒呆。

打頭的是個穿紅色T恤的男子,終於回過神來朝我笑開了,他們一共有五個人,都是男的,有點像廣東這邊的。

我走過去問他們龍潭快到了吧。他們說不遠啦,我一聽很高興,終於快到了。問他們路好走嗎?他們說是從雞冠嶺那邊翻過來的,不太好走,到這兒要一個半小時,我說這裡出去也是一樣,路還好。

於是就分別了,打頭的那個男孩笑著說你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第一個人,我說你們也是哦。走在最後的那個人問我,你這樣一個人不怕嗎?我說看到你們就不怕啦。居然被他聽成看到你們就怕。大家哈哈笑著告別。

意外碰到了路人,讓我覺得心裡塌實多啦。

再往前走,真的一會兒就遠遠看見靜靜山中那一抹藍色,幽幽的。帶著點白色的霧氣,神秘的很,確實有點像九寨那神秘的湖水。那種感覺很奇妙的,跑了這一天的路,就是為了看看這龍潭深不可測,純淨美麗的水啊。

我把東西都放在旁邊的木椅上,從各個角度把龍潭好好地照了一下。然後就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看看時間正好是一個半小時。這裡可真安靜啊,除了自己的呼吸聲,就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響。

走的時候因為前面碰到的人說去雞冠嶺的路不太好走,就決定還是原路返回了。由於前面碰到過人了,知道有人走在前面,所以回去的路走得格外輕松。

鐵溪裡正是水大的時候,很多路都有些濕滑,由於樹木生長茂密,陽光很難穿越進這片林子。

走過一段段用石頭搭成的過河小橋時,我總忍不住回頭去望,那層層疊疊的翠綠樹影間,錯落有致的石塊鋪在奔流而過的溪水裡,偶爾回旋衝刷成白色的旋渦,配著那些青苔的綠,真是安靜呢。

提起青苔,想起進來時路過一片干涸的土地,枯死的秧苗還剩星星點點,大片像沼澤般的苔蘚彌漫了一大片的田野,那種綠,像潑在畫布上的油彩般好看自然,生綠,黃綠,淺綠,泥土是深淺不一的褐色,濕漉漉的地方還像被人犁過,翻起了灰黑色的印記。覺得那就像莫奈筆下的油畫般。

路過一段山谷時,有一個台階上有段蛇尾巴,把我嚇得不輕,蹦跳著飛跑過了。走到做瑜珈的那塊石頭處,還是忍不住耽誤了一會兒時間休息洗臉。

我帶的兩瓶水全都都喝完了,走了那麼多路又熱又渴,在經過一個山泉時,忍不住喝了好幾口,還灌了一瓶,想沒問題的話留著回去的路上喝。

熟悉的景色終於慢慢從身邊掠過,想想這一路的艱苦也是值得的。

15:00時,終於爬上了半坡田停車場。此時的我和先前下去的已是判若兩人,氣喘吁吁,臉上又紅又都是汗。

停車場連一輛車都沒有,我走了一段,看見有輛慢慢游正好送人到裡面來,就坐上去,開到祝聖橋只有十五分鐘,我卻花了三個小時啊。

車開得很快,仿佛看到自己艱難的每一步,覺得好的風景還是在徒步的路上,這一段,走得不後悔。

路過一個山坡時,有個穿紅衣的孩子坐在山上,下面不遠處有匹膘悍的黑馬在悠然吃草。那畫面太美了,沒拍下來只留在我記憶中了。

車上的司機問我怎麼一個人到這兒來了,說她以前曾帶過兩個老人去過龍潭。說裡面有野牛和嶺羊呢,到了夏天水大得很……。

想想有些後怕的。裡面手機都沒信號的。有些冒險。

我讓她送我到苗疆長城的地方,她說那裡在施工呢,上不去。把我帶到祝聖橋邊一座山腳下,原來這裡有個門的,可以從這爬上去看看。

路很難走,半山腰有人住的,還有個廟,挺破的,再往上就在修了,不讓通過,我只能盡量的爬得高點,想拍張鎮遠的全貌。

夕陽下,鎮遠顯得安然大氣。

舞陽河的水真的是藍綠色的,倒映著祝聖橋的淡然和青龍洞的巍峨。那些層層疊疊綠色的山啊,連著那些灰黑色的屋頂,這就是鎮遠的味道。

下來時發現這裡挺危險的,不時有石塊砸下來,還好我逃得快。

走回旅社問老板現在能不能去舞陽河,他說太晚了,明天一早8:00有車去,我如果想去他可以聯系,下午兩點多有趟車可回凱裡。

我謝過他決定再住一晚,明早可以去舞陽河看看。上樓回自己的房間,趕快洗澡洗衣服,已經人不像人啦。

弄干淨了晚上出去溜達一圈,去汽車站旁網上推薦的胖子酸湯吃東西。對面有個火車售票處,可惜已關門。

酸湯店不大,有幾伙人在吃東西,店主還真是個胖子,我問他一個人可以吃嗎?

他說可以啊。我要了份紅湯只有四元,一大鍋呢,是老湯,很香的。葷菜放在冰櫃裡四元一份,素菜在旁邊,隨意吃。送餐巾紙和調料三份。一旁還有飲水機裡面有冰水喝。

我坐在依舊是低低的小板凳上,面前的桌子也是矮得很,我挑了魚塊,血和火腿腸三個葷菜,拿了豆皮。一會兒湯就開了,魚塊,豆皮的味道都很不錯的,我一個人,吃得好飽,才十六塊。

到晚飯的時間,這家小店擠滿了人,老板在吃一個飯盒,不斷得站起來去張羅,飯都涼了。有很多人都是一家來,把這當晚飯也不錯,很實惠的,他們都叫上碗飯,就著湯吃,我對面那一桌,有個小女孩就忙著拿菜,跑來跑去的吃得不亦樂乎。

裊裊的水氣升起,人人臉上都是滿足自得的神情,我也是吃得很開心。一路哼著小曲回去。

路過很多小雜貨店。賣的都是城市裡不再看到的日用品。街上散步的人不少呢。天色還早,我在一家小店買了這裡有特色,像鏟子一樣的小湯勺。

一路走著,腳步不由自主的挪向祝聖橋那邊。

習習的晚風吹來,聽著WALKMAN裡許巍的老歌,慢慢地踱上橋。

天已黑了,橋上沒啥人,對面坐了個老者,倚在亭柱上吸煙,黑暗中只見那紅色的煙頭一滅一亮的。耳邊是低沉的撕吼伴著明快的吉他聲。明天即將離開,心裡不舍。

轉頭還是看遠處的河面,漆黑得已映不出兩岸的群山了,水面上卻泛著溫暖的異鄉燈光。空氣微涼,石橋班駁古老。

走了一天的身體輕盈,什麼都不願多想。眼前不斷晃動著白天徒步的曼妙時光:路上一片蔥蘢中,溪水泛著溫和的光芒緩緩流過光滑的石頭。

依然屬於鎮遠的夜晚,讓人懷念。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