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師奶桂林、陽朔、龍脊三人行

作者: stanley.zuo

導讀從4月2日我們確定了旅游目的地、出發時間,就來到旅行社買機票,因為旅行社代買機票比到航空公司售票點便宜,但有時間限制,所以我們訂的是周一中午出發,周五中午返回的往返機票。旅行回來總結才覺得時間很緊,五日游實際上算來只有96個小時。 第一天: 4月9日中午我們踏上了旅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有了這些語言,腦子裡冒出我 ...

從4月2日我們確定了旅游目的地、出發時間,就來到旅行社買機票,因為旅行社代買機票比到航空公司售票點便宜,但有時間限制,所以我們訂的是周一中午出發,周五中午返回的往返機票。旅行回來總結才覺得時間很緊,五日游實際上算來只有96個小時。

第一天:

4月9日中午我們踏上了旅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有了這些語言,腦子裡冒出我們這次行動代號就叫“三人行”。經過80分鐘的飛行,下午3點多我們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抵達桂林兩江機場。機場有中巴車到城裡,票價是20元/人。老徐提前和綠州酒店陳先生發了短信,陳先生回復我們:在民航大廈下車後有黃色派力奧車接。來的是一位中年女士,自稱姓鄧,後來我們猜想是陳先生太太,路上,大家商量了這半天的安排。很快我們來到了網上有名的綠州酒店,酒店在一個小巷子裡,一面臨大街,交通很方便,酒店實質是背包客客棧。我們入住4樓三人間,120元/天。放下行李後,我們隨鄧女士拿到了晚上游兩江四胡的票,120元/人。緊接著去了離酒店很近又是我們向往已久的像鼻山公園,門票25元/人。因為要忙著乘8點逛兩江四湖的船,我們匆匆在公園裡逛,找像鼻子,黃昏時分,游客稀少,漓江環繞著像鼻山,江上劃著竹筏,很寧靜的。未來得及細細游覽,我們還得吃晚飯,找到解放橋的六匹馬碼頭,坐船游兩江四湖。

來到碼頭看了介紹,才知道桂林兩江四湖是指漓江、桃花江與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所構成的環城水系。我們坐在游船上大約用了1個多小時,覺得晚上的桂林很美,盡管未真正意義上出過國,但憑著想像和同行說桂林被譽“東方威尼斯”也許不為過吧。從漓江到桃花江由於水位還要上下船,直感到是經歷了“小葛洲壩”。夜色下的木龍湖讓我們流連忘返,但又得慌著上船,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想看看白天的木龍湖。坐完游船我們漫步街頭,喜歡桂林人比成都少,喜歡桂林的樹和空氣,喜歡桂林柔軟的自來水……我們三個臭皮匠找到了住的酒店。

第二天

按照行程,今天到陽朔。睡到自然醒,我們退房後,來到離綠州酒店很近的西城路步行街,吃了物美價廉的豆漿、油條,問當地人路,步行十幾分鐘來到汽車站,到陽朔的車票是17 元/人。汽車准點發車,一路都是風景,因為不是高速路,感覺離路邊的綠色更近,沿途還有不少騎自行車的老外,印像最深刻的是路過了一個叫世外桃源的景點,一副田園牧歌景像!路上收到了陽朔郭開慶導游的短信,說是穿桔紅色上衣,著牛仔褲,留短發在車站接我們。呵!難道男導游不是留的短發,引起了對這位有趣導游的無限遐想。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到了陽朔車站,見到這位導游,他帶著我們來到金泉酒店。原以為酒店會是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卻沒料到是在一個舊舊的小街,旁邊還在裝修。我們遲疑了一下,但郭導說離西街很近,白天在外玩,也就晚上回來住。我們也不是挑剔的人,很快換了一間四樓的雙人間,我們把兩張床拉攏,擠著睡,房價是80元/天。我們認為如住不上很好的百樂來酒店,還不如住家庭客棧劃算。

郭導下午有事,讓他老婆小楊陪我們,一天20元導游費。一番打聽,小楊叫楊翠萍,他們倆人的名字在別人的游記裡分別出現,評價不錯,我們的實用寶典裡都有記載,地球很小吧。我們花30元包車來到遇龍河,同行原准備騎自行車,又覺得技術不過關,一路坐車去,發現汽車也不少,如果來回騎,太陽大,像我們這種中年婦女還是挺費勁。來到遇龍河,我們三人得租兩條船,120元/船,遇龍河的水很清,看得見水裡的魚草,岸邊長著鳳尾竹,山頭是一個個突兀在眼前。我想如果夏天來,還可以一會兒在水裡游泳,一會兒爬上竹筏。船夫告訴我們,竹筏是600元一條,只能用幾個月,因為遇龍河有壩,在淺水的時候拖船,磨損很快。果然,我們過壩的時候,有時還得起來,他們可辛苦了。在遇龍河過壩的時候,水花會濺起,我們高高翹起腳驚叫。喀嚓,有人照相,我們到岸邊看照片,忍不住要了一瞬間的快照,20元/張,真貴!回來同事看後說,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照才10元/張。緊接著這種快照又出現幾家,但人新鮮感已沒,也就不想上岸了。彭彭說,這種快照以前也遇過,在什麼纜車出口呀也有,但在遇龍河你就是想停下來,就是想上岸,一上岸,就經不住誘惑。在舟上我們妖精的照相,扯著嗓子唱山歌。

我們在工農橋下了船,步行前往月亮山,去“老莫飯店”吃飯,那是在露天就餐,可看見形狀像月亮的月亮山。吃了燉土雞,也不覺地道。點了美其名曰十幾元一盤的“紅貝菜”,卻是我們成都家鄉1元1把的雪皮菜,不過這是不具可比性的,一頓飯共花了81 元。吃過飯,小楊建議我們去銀子岩,我們趕往荔浦縣看銀子岩,包門票60元/人,坐了一個多小時汽車到了銀子岩。在銀子岩裡又轉了一個多小時,只覺得這可算是看的最大溶洞,以後也不用再看了。匆忙回到酒店,稍事休整,到網吧倒照片,晚上看《印像劉三姐》,門票130元/人。之前不了解,還以為是在舞台上看,原來規模龐大,2000多人觀看,是實景。老徐說網上都評價好,看來看了不後悔。估計這是壓縮了的劉三姐,不過也無所謂,算是領略過了。看完已是人潮湧動,搭上了2元/人的電瓶車,在西街口下車。因為忙著看演出,回到西街我們就找吃的,結果還是在住的酒店旁,要了兩碗面。回去,興奮話聊直深夜,才入睡。

第三天

6點早起,吃“瘦子米線”,趕7點去興坪的車。早上霧很大,坐了一個多小時,來到興坪,從興坪到楊堤開始漓江精華游,有一種說法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興坪山水甲陽朔”。進入興坪古鎮不久,就有人做手勢,不要說話,原來是在拍電視劇。喜歡娛樂八卦的老徐,興趣濃厚上前打聽,主角有劉威、倪萍,拍的是電視劇《沒有語言的生活》。我們步行來到碼頭,上了機動私船,40元/人,後來又來了幾個人,在啪啪的轟隆聲中,船夫把頂板拉起來,在濃霧中我們開始欣賞兩岸風景,回來後才知20元人民幣上的漓江畫面就是在這裡。跑到後面躲太陽,三心二意欣賞風景,坐在前面的一對異國情侶吸引我們的眼球,他們是另一道流動的風景。去時煙霧彌漫,也沒看清山,船夫把我們送上一個小洲,照了些像。回來,霧散開了,才看清廬山真面目。我們起得早,回來在江邊走了一會兒,看看興坪古鎮,就回陽朔。中午到“沒有飯店”吃午餐,“沒有飯店”也是在我們的實用寶典裡必須光顧的,要了一張片子,才搞清“沒有飯店”含義:沒有不好的飯菜,沒有不好的服務,沒有熱啤。“沒有飯店”在陽朔西街的地理位置特好,在那兒吃飯是一種享受。安排休整,晚上泡西街。這次在西街,下狠心買了“西街往事”80元一件夏裝,覺得風格獨特,留做紀念吧。晚上來到另一家“沒有飯店”吃飯、聽音樂二合一。

第四天

坐了近5個小時車程,到了宣傳的很美,去了再不想去第二次的龍脊梯田。早上走的早,7點就上車。去時,昏昏的睡,回來才發現路途險峻。到了龍勝縣,看見宣傳畫,忙背下來“山是龍的脊,田是登天的梯”。我們到的是金坑紅瑤村,一下車就圍上來十幾個著瑤族服裝的婦女,導游將我們轉手給她們了。那些瑤族婦女陪著我們走了一段山路,來到龍脊咖啡屋,我們點了快餐。這個季節的梯田,沒有銀色的水田、沒有綠色的秧苗、沒有金色的麥浪,只有干干的空梯田。對於我們來自巴山蜀水的四川人來說,一點也不興奮,我們笑稱是來“扶貧”的。但對一個地方的評價,更多的是不可不去,也不可再去。畢竟龍脊梯田還是被譽為“世界梯田之最”。吃過午飯,兩個瑤族婦女跟著我們一起走,她們每人背著一個背兜,我們的東西可以放進去。後來才知道這並不是免費的,她們事先有約定,誰誰負責汽車座位第幾排游客,汽車一到,她們就跟定那個游客,全程陪同,她的手工繡品也就只能賣給她的游人。這種買賣關系,也算是一種比較平等的關系吧。

我們下午3點離開龍勝返回桂林,出發的時候,汽車馬達壞了,需要大家下車推,一位據我們了解是新加坡游客自告奮勇出來用中英文倡議,車發動了還很樂觀的問大家有沒有照相,也許旅游心境比風景更重要吧。下了車又發現車胎癟了,我們提心吊膽坐在車上,直到在鎮上加汽,才松了口氣。道路的確險峻,時不時有塌方,如果夏季或雨季來,一定會遇上泥石流,所以來龍脊梯田一定要選好季節時間。

後記:

當我們平平安安回到成都,坐在安靜的辦公室上班的時候,再重溫我們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桂林山水》,兒時的知識化為了現實,腦海裡桂林山水一幕幕如身臨其境。回想起從當初旅游路線的設計,再到付諸於行動,覺得有必要記記流水帳,否則久了會忘記,而且桂林、陽朔是那麼值得抒寫。我們也不知道這是寫給別人看,還是自己獨白。不管怎樣這都會載入史冊!

三人行集體創作

2007年4曰18日於成都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