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區行070312-曬在甘孜

作者: cnfoof

導讀甘孜於我來說,如同康定一樣,不陌生。兩年前從江達搭車而來,就在這裡住過兩天。昨天傍晚到的時間沒能趕上車站售票口的下班速度,所以石渠的班車情況還沒有搞清楚。大清早不到6點我就到車站去看票,正如聽到的說法,售票人員告知我石渠的車都是滿的,因為去石渠的車並不是甘孜這裡起點的,都是康定方向過來途經的。出了車站,我只好詢問站外拉客的小面師傅, ...

甘孜於我來說,如同康定一樣,不陌生。兩年前從江達搭車而來,就在這裡住過兩天。昨天傍晚到的時間沒能趕上車站售票口的下班速度,所以石渠的班車情況還沒有搞清楚。大清早不到6點我就到車站去看票,正如聽到的說法,售票人員告知我石渠的車都是滿的,因為去石渠的車並不是甘孜這裡起點的,都是康定方向過來途經的。出了車站,我只好詢問站外拉客的小面師傅,去石渠、新龍、白玉的車都有,由於近日前往這幾個方向的班車人滿為患,小面的生意算是旺季,價格與班車票價相差無幾,但是空間卻是我不願意輕易去嘗試的。一個長安或同類的小面包裡面可能要擠上9個人,想想自己的大包,想想6-7個小時的行車時間裡面要擠在那麼狹小的空間裡,我決定還是在甘孜等上個一天,按售票員的說法,過幾個小時再來看看班車的最新情況。遠離了成都,遠離了康定,甘孜車站的熱鬧情景雖然規模很小,但是相形於這個康北的縣城來說,依舊是早晨最熱鬧的地方。站內大概有5-6部車發動著,上人裝貨准備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站外多部小面詢問著匆匆來往的人們的去向。我向兩個同樣要去石渠的中年男子了解了些石渠的情況。“路不危險,好走,溫度現在還很低”,這是劉姓老兄的簡單介紹,這位仁兄雖是漢人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藏語,可能是在石渠多年生活的緣故,對石渠很是熟悉,我問的色須寺、巴格瑪尼的情況,他都能清楚的回答。最後還一再勸我多在甘孜適應一天,因為石渠那邊已經有4200米高了,高原反應會很嚴重。

向老劉道過了謝我就返回了旅店。甘孜城的實際時間比內地晚一個時區,北京時間早晨6點在這裡相當於中東部清晨5點鐘的光景,整個城市還在沉睡。我是昨晚在車站被“揀”到這間旅店的,到現在都沒有記住它的名字,因為我就沒有看到過它的招牌。但是誠實的本性讓我還是樂於推薦這個旅店,因為內部環境非常不錯,室內寬敞、床榻比較舒適、有電熱毯、安全衛生、用品潔淨、獨立衛生間含電熱水器淋浴,包掉雙人間費用60元,當然這是這個時節的價格。旅店的位置在車站所在的解放路上,很好記的一個參照物是新華書店,就在新華書店的右側。客房在新華書店後面的一個小院內,兩層的樓房結構,小院晚上是大門鎖閉的。從車站溜達回來也就3分鐘,敲開了院門,上樓進屋沒有困意,看來昨晚睡的太好了。

有一天的時間可以在甘孜消磨,讓我感覺非常松弛。很多人覺得西部的旅行太艱苦,對類似的線路雖然向往但實際上避之。誠然,道路艱險、路途漫長、食宿不便、氣候寒冷加之行程安排的緊張度,確實讓不少人在旅途中勞頓。但是在我看來,凡事首先是心態的出發和把握,旅行尤為突出,有了好的心情,行程安排的預先計劃完全是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和添刪的。體力的勞頓很容易在心情的愉悅中得到調整,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在旅行中發現了自己的潛質。我本欲今天衝到石渠去,但是既然不得成行,就好好在甘孜轉轉,把這個悠然休閑的機會用更為豐富的內容去充實。

於是,步行到白塔林成為我上午的一個主要安排。由於途中落實了次日前往石渠的班車,整個人更加放松,穿城而過的距離也毫無猶豫。

......

【特別提示】

由於大量照片不便上傳,詳細圖文請看:http://2119396.blog.hexun.com/8744073_d.html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