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迷失的心——冬天的行走【11、浙江篇】魯迅文化

作者: xin的主頁

導讀1、一直都很喜歡紹興這地方,因為這裡有我喜歡的人。從小就很喜歡看魯迅的作品,從魯迅的筆下感受紹興,在夢中已多次,多次站在河邊,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多次邁進鹹亨酒店,品嘗正宗的茴香豆,再不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出發前還特意看了一遍魯迅先生的作品,把紹興的現像在腦海裡重現一次,除了魯迅的作品外,我還順便看了 ...

1、一直都很喜歡紹興這地方,因為這裡有我喜歡的人。從小就很喜歡看魯迅的作品,從魯迅的筆下感受紹興,在夢中已多次,多次站在河邊,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多次邁進鹹亨酒店,品嘗正宗的茴香豆,再不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出發前還特意看了一遍魯迅先生的作品,把紹興的現像在腦海裡重現一次,除了魯迅的作品外,我還順便看了魯迅小傳、周樹人小傳、秋瑾小傳、西施小傳等關於紹興的名人傳記。現在,終於能來到魂縈夢繞的地方。2007年2月1日,陽光明媚。在百草園前面的小攤吃早餐,有油條豆漿、餃子餛飩包子,我喜歡這樣的早餐。吃完後,就走到鹹享酒店,開始我們的魯迅文化之旅。2、早上8點的鹹享酒店是清靜的,還沒有一位顧客,服務員們都在打掃問題,還有一位專人在擦拭孔乙已的銅像,一位三輪車夫和服務員閑聊著。繼續往前走,來到了自東向西魯迅中路,這條路上有魯迅祖居、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含百草園、紹興民俗展覽、朱家台門)、鹹亨酒店、魯迅文化廣場,土谷祠在稍北面一小巷內,距離約200米。走在魯迅中路的步行街部分,地面還是石板鋪徹的,加上兩邊的黑瓦白牆,整體感覺很古樸,但與昨天走過的舊民居相比,我還是喜歡昨天的依水民居,很真實的,很原始,不加一點裝飾,展現在我面前的最清純的一面,而這裡統一建築、統一格局,帶有一些商業氣息,其實無可厚非,這就是一條商業步行街或。很多商鋪都還沒開門,間中看見一些上班族提著熱氣騰騰的早餐急匆匆地走過。走到三味書屋,屋前的張馬河把步行街與三味書屋隔開,不遠處有一石板短橋連通兩岸,小河裡停泊著幾只烏篷船,但船上一個人也沒有,連主人也不在。還真想偷偷走下去坐坐,但不會游泳的我很快就打消了這念頭了。書屋前面有一個大屏風,寫著“民族脊梁”,那是對魯迅先生的贊揚。走到盡頭就是魯迅廣場,有一面大牆,畫著拿著煙的魯迅,還有江南水鄉的背景,寫著“魯迅故裡”,大牆前面還有五個雕像,雕刻的應該是魯迅作品的一個場景,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逛完這一帶,就原路往回走了。拐進了一個寫著“德鄰”的牌坊的小巷,那小巷是通向“魯迅筆下的風情園”,小巷的一邊牆上,有十二個玻璃窗,窗內是十二生肖的石雕,我一個一個地看,終於找到屬於我的那個生肖,嘻嘻,還要合照一張才行。看完後,又拐進新建南路,這條路沒剛才走的那些路那麼整齊,但更有味道,是原本的不加修飾的生活狀態。一路往前,進了長慶寺,看了土谷祠,時間差不多了,要回招待所退房趕10點的火車了。在往回走時,買了一些茴香豆准備在火車上吃,還買了一些霉干菜准備帶回家。都好好吃,後悔買這麼少,特別是那些霉干菜,家人都說好吃,下次再去,要買多點回來才行。3、9點半退房離開百草園招待所,乘坐2路公共汽車到達火車站,進了候車室,10點10分火車准時到站,隨著人流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座位,一位好心大哥幫我們把背包放上行李架,很快火車就開動了。就這樣,我匆匆地來到紹興,再匆匆地離開紹興。總覺得太對不起自己,明知道自己是那麼喜歡這兩城市,分何最後分配給他們的時間是那麼的少,個中原由真令人費解。可能也就是喜歡,潛意識裡不想把他看清,朦朧產生美嘛,也可能是喜歡,想要留下遺憾,好讓自己有借口下次再來。這些都是安慰自己的話,阿Q精神。在以後未知的道路裡,誰也不能說絕對,我不敢說我以後還能來這裡,但我希望我還能再次踏觸這土地,不知那時會是怎麼樣的心境,不知那時我會跟誰來,還是孤身一人來呢?


(1)



(2)



(3)



(4)



(5)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