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成都,就覺得那裡的空氣特好!也難怪,一年總共才365天,這裡的陰雨天占了200多天,再加上府南河的濕潤,空氣質量想不好也不行啊。還有,成都的綠化做的很不錯,成都整潔又美觀。路面上基本不見一片果皮紙屑,總的來說成都很適合人居住生活;如果讓我來形容成都人的生活,那只有兩個字:悠閑。成都人生活節奏好像比其他地方慢半拍似的,在街上很少看到形色匆匆的人,成都人會生活,懂得享受,可能是地處天府之國,無衣食之憂,平和的心態,自我的滿足使成都人感到自己過著幸福的生活,保有自己悠然的特色和風韻。春熙路成都的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2年,號稱百年金街。春熙路的前世據有關歷史資料查證,她的誕生,肇始於商賈,發命於官府,完成於軍閥——都是民國時期各領風騷的風雲人物。我和老公到成都就住在春熙路,春熙路是成都有名的步行商業街,不去春熙路逛一逛,絕對遺憾,而且最好是徒步,這樣才能更深刻的感受一個城市的魅力。夜晚的春熙路各色霓虹燈飾讓人感受成都在美化城市上的大手筆,也可以說是奢靡吧。夜晚來臨,華燈初上時分,整個春熙路被照得如花花世界一般美侖美奐。春熙路上商場多,時裝多,服裝品牌和式樣奇多,有些簡直可用奇裝異服來形容了。出了步行街,可以坐坐人力三輪車,我和老公就坐著它去新南門客運站買去九寨溝的票,車夫張口索要車費10元。我們和他侃價,他不松口,最後還是給他10元。喜歡坐人力三輪車,坐這種車其實比打的貴,可是這樣能沿途欣賞風景,我們穿過一個個不知名的小街,感受這古老又美麗的城市,將成都人的生活百態盡收眼底。春熙路上有賣一種小吃叫鍋魁的,是裡面夾著肉或菜的餅,蠻好吃的呢!還有在春熙路與上東大街的路口,是成都市有名的老字號,《龍抄手》,裡面有各種的四川小吃,我和老公去那裡吃過。那裡的小吃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看哪樣都讓人流口水,於是我們一口氣點了龍抄手、擔擔面、涼粉、夫妻肺片、鐘水餃、賴湯圓,等小吃上齊時,我們傻眼了——滿滿一桌子!我們拼命地吃,也沒能吃完。呵呵:)春熙路入口對面有一家四川的韓包子,門口寫著 “北有狗不理,南有韓包子”也不錯,也可以去試試看哦,還有串串香,就在春熙路對面的馬路裡,鍋底免費,串串自選,肉的素的通通一毛錢一串,結帳時店家會數竹簽兒算錢,一大把的竹簽兒才十幾二十元,用當地人的話講:好吃的一塌糊塗!成都武侯祠 成都的旅游景點非常多,武侯祠應該是最有代表意義的一個了,武侯祠位於成都市武侯區,地處一環附近。其實是由劉備惠陵及諸葛亮等蜀漢君臣合祀祠宇組成,但可能諸葛亮在民間的傳說更多吧,於是直接叫武侯祠了。它始建於公元223年,占地210畝,有1780余年連續不斷的開發史,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錦裡民俗一條街錦裡被解釋為:錦上添花,裡藏乾坤。是秦漢三國時期成都織錦、售錦最著名的街坊,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外客商雲集,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商業氣息的街坊,名副其實的“西蜀第一街”。每到中國傳統節日這裡都會舉行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主題活動。我和老公去的時候正好是春節嘛,所以有幸我們也看到春節的廟會呢。錦裡跟武侯祠連為一體,懷舊的古色古香的院落店鋪、茶館、酒樓、特色小吃, 民間工藝原汁原味在街邊擺開攤子。張飛牛肉、三大炮、肥腸粉、龍抄手、擔擔面、涼粉、夫妻肺片、鐘水餃、賴湯圓等名小吃,應有盡有。古老的作坊裡,居然還有人在洗繭、拉絲,織絲綢,這些都是傳統四川絲綿工藝,令人嘖嘖稱奇。真皮毛為原料制作的裘皮熊貓不但手感好,形態也逼真,竹子做的小凳子,小桌子,簡直是惟妙惟肖, 四川皮影、蜀錦、成都漆器、竹編、瓷胎竹編、四川藤器、銀絲工藝品、水晶工藝品、捏泥人,轉糖畫兒,剪紙特色的東西這裡都有,一條街色彩繽紛的花燈和幌子,是大俗,也透著大雅。街邊的長廊裡,人們嗑瓜子或打牌,品著咖啡一人坐著遐想,或是喝著香茶擺龍門陣,就這樣盡情的享受著人生,感受的是彩色美味的享樂。文殊院文殊院位於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至今仍存院內。文殊院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和佛經、文獻上萬冊,院僧先宗等3 人於每日清晨刺舌取血書寫的“舌血經書”;明神宗的田妃繡的千佛袈裟;清楊遇春長女以自己頭發繡制的水月觀音。院內所藏唐僧玄奘頂骨尤為珍貴;這些都是有很大的文物價值的。在農歷初一和十五,成都的善男信女都會聚集在那裡,為的是找到心靈的安慰。據說,文殊菩薩是智慧吉祥的像征。在文殊院內有一處茶攤,喝茶的人多的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打撲克、打麻將,擺龍門陣,看報,蹺著二郎腿,神態十分悠閑。我和老公走得極累,於是進去喝茶休息,本來以為旅游勝地,一定價格不菲,等我們要了茶才知道,兩碗茶才十元,泡茶的老先生提水上來衝茶,茶並不是很好,但盛在藍邊瓷碗中,古色古香很有情調,呷一口茶滿嘴清香,把腿搭在椅子上,有種融入成都的感覺,真的是蠻愜意的!文殊院的外面,有一條商業街,聽說是新開起來的,與錦裡相似,也是仿古建築,這一條街道裡容納了來自於全國各地甚至於東南亞的民間小吃及民間工藝,真可以說是集吃喝玩樂於一體。因為前面有介紹錦裡,這裡就不再多說了,不過很值得去逛逛,我建議在這裡買紀念品比較值,這裡比錦裡要大很多,店鋪多,所以東西好像比錦裡會便宜一些,呵呵。還有,向大家隆重推出那裡的兔頭,有麻辣,五香,孜然等幾種,十元錢三個,價錢不貴,卻超好吃!兔頭也是四川的名小吃,以前的兔頭是邊角廢料,常常用小鍋煮著,沿街叫賣,因為價錢便宜,又可以給大小孩子解饞的,所以很受歡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兔頭的做法和吃法也不同以往了,據說,吃兔頭要用13種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來。府南河邊提起成都,就不能不提及府南河的。府河(古稱郫江)、南河(古稱檢江、錦江)是環繞成都而過的兩條人工開鑿的河流。南河是李冰修都江堰時從岷江干流上分流出來的一條支流,繞成都西、南,向東流去。漢以後,因水量巨大曾被誤認為是岷江正流。府河則是在都江堰市崇義鎮從檢江分流出來的一條支流,原名郫江,繞成都北門,然後東下與南河彙合。唐時,改郫江從府城下經過,成為護城河,故稱府河。府南河邊是成都人的又一處休閑寶地。茶攤以浩蕩的氣勢沿著河擺開。不管有多少茶座,都有等著位置的茶客。這裡還有掏耳朵,修腳,推拿等各種特色服務!有幾個農婦挑著買豆腐花的挑子,穿行在茶座中,飄出的香味熱騰騰的引誘著人的食欲;我和老公要了十元錢一位的茶,吃著豆花和涼粉,喝著香茶,一邊閑聊一邊看著美麗的府南河,不知不覺一下午就過去了。住宿 我和老公在去成都前就定好了住宿,所以到了那兒沒有一點麻煩,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嘿嘿。我們住的是在春熙路新亞廣場的後樓,名叫“成都之家”,是一個現在比較流行的商務酒店式公寓,裡面設備一應俱全,洗衣機,冰箱,電視,沙發,微波爐等都有,可以自己作些簡單的飯菜哦!就像回到自己在成都的家似的感覺。我們是在網站上找旅游功略時找到的,店主姓車(che),是個很好的老實生意人。我們是到那兒後再去九寨溝的,有幾天沒有在他那兒住,但我們把行李都寄存在他那裡,很安全放心的。大家如果有到成都,可以考慮在那兒住宿,價錢便宜,就在繁華的春熙路,交通也很方便,你可以不用走很遠就可以嘗遍成都的小吃,很劃的來的。其他成都還有許多不錯的去處: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園(我在那裡還得了一個糖人轉得大龍呢!),旁邊的古玩市場,對面的陳麻婆豆腐,喜歡動物的朋友可以去熊貓基地看國寶,喜歡研究歷史的可以去看看廣漢三星堆,還有那香火鼎盛之極的道觀青羊宮,呵呵。回來好久,想起來還是意猶未盡。那天忽然問老公:“親愛的,我們老了以去後,去成都定居怎麼樣?”老公笑著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