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拜佛,總是在路上,身體的油膩和圬物都排掉了,只覺得身心清淨,輕靈異常。也許佛希望我們用一個潔淨的身心去拜見他吧。這次也是毫不例外的發生了。首先到達的是萬佛洞,相傳古時候有很多人在此修煉,最終成佛,當地人塑了很多新的雕像,供奉在路邊。此處仙山的確是成佛修煉的好去處,盡管雕像的技藝不敢恭維,但我們還是都拜了這些無名前輩,他們在那個時代能耐住無邊的寂寞、極其落後的生活條件、無常的自然,於石洞、山崖下悟得法門,成佛成仙,怎不令人肅然起敬?進得一座山門,山崖下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祖,懸崖上有密密麻麻的古佛的雕像,古代人能夠在那種條件下將佛像刻於懸崖上,真是鬼斧神工。此處有位笑咪咪,憨態可居的著僧袍的和尚在供奉佛(和尚總是著僧袍的,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請看下文),為眾多的古人求道心所感動,向得道者致意,我們捐了數十元香火錢,再默默侍立一旁,聆聽佛音。。。。。。忽然,我聽到那和尚笑逐言開的對旁邊幾位售香的人說:“如果人人都信佛,我就發財了。。。。。。實際上,我才不相信有來世。。。。。。呵呵”我不禁莞爾,這和尚傻的真可愛,以為我們聽不懂四川話。這麼直白不加掩飾的性情,如果區區幾文錢,能讓他喜和樂,更好好侍奉佛,也是好事一樁。攀懸崖,走崎嶇山道,過木橋,許久見到一座殿,以為白雲古寺已到,向下山的人一打聽,都一臉神秘,路還長著呢。在殿前都請了成套的香燭,其中鞭炮我們沒有要,不想讓那嘈雜聲打破仙境的寧靜。叩拜完畢,走到殿後一看,大吃一驚,每個殿之間都由無數級的仿佛望不到盡頭的陡峭石階路相連,步步都是考驗信徒的誠心的關卡啊。走走停停,終於爬到了白雲古寺門前。古寺前的對聯吸引了我,上前細看,意思大致如下:翻過了三十六座山峰,看過了百八的景,憶金壁,攀雲龍峽,探險桃源,問津玉女穿潭。。。諸多景之後,來到空門,紅塵界斷天上人間。。。。。。一路的辛苦爬涉消除了所有的“我執我念”,紅塵中還有什麼不可以放下呢?乍見此聯,不由淚如泉湧,回首一路走來的無數台階,步步踏踏實實,奇景險路練就我們的平常心,樸實心,耐心,汗水卸去鉛華,還我本來面目,清新空氣迪蕩了五髒六腑,歷經千險萬苦,來到此地勝境,求道何等的不易。道就是如此的實實在在,一步一腳印。道就在一路的“悟”中。然而,跨過高高的寺院門檻,就是天界了嗎?懷著諸多感概進入古寺,大殿上,一名年輕僧人正一本正經的為香客蔔卦算命,其余僧人則在吆喝著香客購買開光之物。原來先前所聞的佛音都是由喇叭中播放的,不是寺廟眾僧做功課時唱的。後山空曠清新的環境實在是難得,我們便向僧人詢問住宿的事端。一位和尚笑容可掬,異常熱心的領我們看了住宿的房間,說話時眼睛也不眨,臉越貼越近,在回來的路上,走在我身後,還連續拍了我幾下背。看來是我忘了我的皮囊,出家人還記著,如果這寺廟成了“紅蓮寺”,那不是我的過錯嗎?當機立斷,齋飯也不吃,立即下山去也。這是我所信奉的佛教嗎?數年來潛心看了許多佛教書籍,才明白釋迦牟尼佛提倡的是“我命我自立”,(請參見《了凡四訓》),佛提倡每個人通過自省,行善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並不提倡算命、做法事,求道成佛便是做一個覺悟者。看來,現在的出家人是身在曹營(寺廟)心在漢(紅塵),而我等俗世中人卻是早早看破紅塵。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人所皆知的眾位佛、菩薩,其中只有地藏王菩薩是真正出家後得道,其他數不勝數的菩薩都是由俗家弟子得道。看來,紅塵是絕好的歷練呀。在青城前山頂峰,一覽眾山,於每層樓面觀到的景,愈是高處,愈是美麗。每層樓的壁上還印著道教的各類經書和修煉口訣,如“黃庭經”等:“。。。。。。內息思存神明光,出於天門大無閑,恬淡無欲養華莖,服食玄氣可遂生,還返七門飲太淵,通我懸膺過青靈,坐於膺間見小童,問於仙迂與奇方, 服食芝草紫華英,頭戴白素足丹田,沐浴華池生靈根,三府相得開命門,五味皆至善氣還,披發行之可長存,大道蕩蕩心勿煩,吾言畢矣勿妄傳。”自古以來,中國的佛、道、儒,同一根源,尤其是佛、道,相輔相生,仙山之中,修仙修佛皆有,萬法歸宗。可惜今人知曉者寥寥無幾,放著祖宗數千年的珍貴遺產不研究,追名逐利,機關算盡,百年之後一場空。。。。。

(淡雅的鳶尾花)

(回首來路)

(驚喜連連)

(清泉和幽徑)

(求道有如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