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遵義

作者: 一生的牽掛

導讀朋友介紹說只用三個小時的路,用了八個多小時,不禁讓我感慨紅軍長征時的艱難了,山,自不必說,到處在修路,大巴在鄉間小路上繞行,倒也看到了許多最樸實的人、村莊和水牛,只是太燥人了,在一個了無景色的地方一停就是一二個小時,只能拍一些其他車上同樣焦急的旅客,賣方便面的小販,村民房前兀自生長的花。在遵義汽車站下車時已是夜裡十點半,拉拉扯扯的 ...

朋友介紹說只用三個小時的路,用了八個多小時,不禁讓我感慨紅軍長征時的艱難了,山,自不必說,到處在修路,大巴在鄉間小路上繞行,倒也看到了許多最樸實的人、村莊和水牛,只是太燥人了,在一個了無景色的地方一停就是一二個小時,只能拍一些其他車上同樣焦急的旅客,賣方便面的小販,村民房前兀自生長的花。在遵義汽車站下車時已是夜裡十點半,拉拉扯扯的閑人不知疲倦地關心我的住宿問題,很討厭,徑直走到火車站,次日下午一點五十的火車回貴陽,心裡有底了,吃飯,不貴,打聽了一下最近最好的浴室,“陽光海灘”,二分鐘就到了,差不多的時間,還不錯,挺干淨。

21元,精神十足,問路坐車,來到最向往的地方,常在圖片上看到,“遵義會議會址”,鎦金大字,遒勁有力,是毛澤東的書法成熟之後的遺墨,門票40元,有點貴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過後來,從內容、布置、裝飾、收獲看,物超所值。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所謂轉折點,不過是從那之後在黨內確定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而且從那以後,中國按照他的設想發展下去,直到他逝世,這一點也沒有改變,“翻案不得人心”是他的原話抑或是別有用心人的偽旨,都不重要,他確確實實地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生活和命運,他的大手一揮或者腦海裡的一個閃念,帶給中國和世界的全是驚濤駭浪。

判斷一個人的價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影響力大小”這一觀點,從人口數量、地理範圍、身份階層來說,目前,尤其在我們中國人來看,無人能出毛澤東之右。

那一年,他42歲,正是人生的一個成熟期,從展出的資料看他費了很大的勁才達到這一目的,說糾正錯誤,挽救革命,很冠冕堂皇,說密謀奪權,拉幫結伙,又有點對不起他老人家,成者王侯敗者寇,在那之後他的一連串成功使這次類似篡權的改變有了另外的意義,遵義,這個貧窮山區裡的一座小城也因為這個會議成為了一個聖地,讓全國各地的朝聖者打著“紅色旅游”的旗號,揣著公款,來呼吸這裡清新的空氣,欣賞這裡的滿目清翠。

一個外國人,語言不通、環境不熟,更別說人情世故裡的種種詭秘復雜,就匆忙地來到中國指揮一場戰爭,現在看,怎麼也是一種盲目和滑稽,共產國際派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和打過仗的人來組織中國的革命,也顯得輕率,並不是所有外來的和尚都會念經,尤其在中國,一個外國人肯定不會像一個中國將軍一樣熱愛自己的士兵,盲目的崇拜,不切實際的服從,所導致的從來都是失敗和詬辱,古今中外,歷來如此。 

中國從來不缺軍事家。每一個成功的中國人,首先熟諳《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將之有效地結合利用於現實的生活,然後才能成為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商人和成功者。成功,在中國,要有比別人多的多的頭腦和心機,天賦與能力倒在其次了。軍事從來不單純是軍事,這一點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證明。毛是一個不能沒有對手的人,當所有外來的敵人都打敗了,他就要從內部培養一個可以作為對手的人,在這種不間斷爭鬥的過程中,他品味著勝利的喜悅,驗證著自身的能力。

都是些很好的房子,一些床鋪的簡陋只能說明這裡的過去的主人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影響中國歷史的要人住進這裡,當然,當時他們都提前逃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政權不過是掌握了對財富進行重新分配的地位而已。剝削,貫穿於中國歷史的每一個階段,均貧富的口號自陳勝吳廣時就有,松散的國人未必能真正領會這“主義”那“思想”,還是“打土豪,分田地”,來得實惠,即使那時毛澤東對北方的蘇聯仍然心存敬畏,但是,作為農民的毛澤東還是利用“一切政權歸農會”“工農兵聯合會”等口號替代“蘇維埃”“布爾什維克”等中國農民難以理解的詞彙,並利用他從《水滸傳》裡掌握的技巧所取得的勝利,使更多中國人集於他的麾下。

紅底的門票上醒目地寫著“一代偉人從這裡崛起”, 作為一個導致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轉變的地方,遵義,使人思考的東西很多。

在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裡,有毛澤東遺物展,內容很豐富,主要表現的還是他儉樸的生活,打了許多補丁的睡衣,用的很舊的手表,坐過的汽車只有圖片,火車、飛機也是,他與家人的合影,身邊工作人員寫的回憶片斷,很真實,就像一進門看到的標語那樣“離毛澤東近些,再近些。”



(遵義會議會址)



(會址二樓)



(會址)



(曾經硝煙彌漫)



(名人故居)


精選遊記: 遵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