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行太白——重走“來時”路

作者: lilyw

導讀D4:就不提那原定的計劃了。這一日又回到跑馬梁的前半段,經過蓮花石,到達老廟子,走上了我春節五日穿越的上山路線。 D5:老廟子下山,經都督門,過老縣城,宿厚畛子農家。 拔營,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抬頭仰望著梁上,一個個小小的黑點在向前移動了,他們起得好早啊,我們才剛剛鑽出帳篷,他們已經出發了。艷羨著,收拾著背包、鍋爐、帳篷以及垃圾,我們也 ...

D4:就不提那原定的計劃了。這一日又回到跑馬梁的前半段,經過蓮花石,到達老廟子,走上了我春節五日穿越的上山路線。

D5:老廟子下山,經都督門,過老縣城,宿厚畛子農家。


拔營,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抬頭仰望著梁上,一個個小小的黑點在向前移動了,他們起得好早啊,我們才剛剛鑽出帳篷,他們已經出發了。艷羨著,收拾著背包、鍋爐、帳篷以及垃圾,我們也上路。

不再在意何時出發,反正在心裡就是覺得自己是潰軍了,從此可以一路腐敗下山。

我們的目標是將軍祠到蓮花石之間的那座山梁,盡量靠近蓮花石的方向斜切上去。背夫只剩下老王和小胡,裝備沒少但是吃的已經快零負荷了,感覺上包一下子輕了很多,加上海拔總體下降,雖然是上升,體力上也不累。

穿過大片的林地、大小的石海,踩著新舊積雪,慢慢向上斜插。滿目所及,都是蒼黃的枯色,腳下偶然的綠來自高山小葉杜鵑,緊緊扒著地面,在高原上保存著能量。

陽光肆虐,裹上頭巾便覺得走路很不舒服,索性暴曬於其下,反正也是下山了。

快到山梁,遇另一隊伍,以為我們是鰲山穿越歸,遂更郁悶。

抵達蓮花石已過午。春節經過此地,大風肆虐,白雪皚皚,我們是躲在石後休息了再走的。此次則看到了那塊斷碑,看到了地上的垃圾,攀上了這座高原上凸起的小小石山。經年之後,也會變為平地吧?只是不知經年是幾年。

側面是著名的將軍山——亂石橫空一座山,很奇怪地立在那裡,是第四紀冰川經過時的縫隙嗎?

合照、留影、擺各種pose,沒有趕路的急迫也有好處。天瓦藍,對面那道山梁風姿綽約指向天際……

此後的路段對我來說變成了回憶。到了將軍石又是大段時間的休息。看著崖邊那棵樹說春節這是我照片的背景啊;那個斜坡上寶豬和天心有著斜飛姿勢的照片;將軍石木房子後面以那道沒有走成的山梁為背景我和太尉曾經合過影;那時候李源告訴我鰲太穿就要走過那道大梁……一切都歷歷在目。我衝著雷鳥大叫:我這次只走了4個小時的新路啊,還往返了兩次!

那片太白紅杉林依然沒有生機,沉睡在如洗的藍天裡,偶爾掛住一片白雲;小路依舊有積雪,仿佛還能看到春節時我深一腳淺一腳的身影;又見那棵造型奇特的樹和那片空地,似乎太尉還在邊上的樹下抽煙,任我們在雪地裡撒歡兒笑鬧。還是在這裡,我們停下爬樹合影鬧成一團,老廟子已經不遠了。

沒有雪的老廟子儼然是一片大的垃圾場,飲料瓶和各種塑料垃圾遍地都是,春節我躺在雪地上的時候也許正是躺在一片塑料垃圾上面。有兩個小的隊伍在這裡停駐,叮囑他們帶走自己的垃圾。這是我們這群爬山的人應該做到的基本。

坐在陽光下,沒有心情走進老廟子看看。回首那道已經看不到了的山梁,眼淚忽然就出來了。

就像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單單愛上太白這座山一樣,也不明白為什麼走過這麼多座山,只有太白每次都讓我流淚滿面。


第一次,因為走到極致,有著高反的痛、肌體的累以及莫名的欣喜和平靜;

第二次,因為無法完成的痛,因為對剛剛認識的朋友還在那座梁上的羨慕,因為第一次讓理智戰勝情感的忍耐。

扎營在老廟子下面的林地裡,河水就在身邊流過,清澈無比。時光尚早,以至於有些無措的不適應。這麼早扎了營都不知道該干什麼,看看自己光著個腳的樣子,想想一雙雙在山梁奔走的鞋子,反差太大。

每個人都安慰我說山在那裡,以後有機會再來。我卻覺得太白似乎對於准備得不充足的人非常吝嗇,無論是時間還是體力。

夜色依然美妙,晨光也依然美好。第二天一早掀開帳篷便看到林稍的白雲,又是一個艷陽天。

包包很輕很輕,心很沉很沉。

一路下行,走得緩慢而又緩慢。不休息,只是慢慢地走。

山漸漸變得翠綠,植被在腳步間緩緩過度。望著一山的蔥榮,我感慨這太白植被的美好。

那山完全是新綠的模樣,個個樹種吐枝發芽,或嫩綠或蔥綠或醬赭或姜黃,山間還有開花的樹隱隱現現,植物的芳香撲鼻而來。特別是過了太白廟,一路鮮花盛開、清香滿懷。一棵棵開花的樹歡歌於路邊;一片片淡紫的小花香撲鼻翼;綠的樹綠的草綠的山綠的水,在暖陽下光影中,變成一幅美麗的山林畫卷,人迤邐而行,宛若走在桃花源中。

都督們附近,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引湑入黑工程,目的是為了讓西安人民有水喝。忍不住憤憤然,責怪棉花“都是你們西安人浪費啊,以後這片美景就會慢慢不見了”。其實現在全國人民都非常缺乏節約用水的意識,政府所做的除了口號便是口號,廢水利用、污水處理的工程完全見不到成效。總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用洗澡水衝廁所吧?

工地附近的山色更美,美得不像是真的。只是不知道這裡的山民還能享受多久了。

迅速走過工地,來到都督門老趙家,指著門前的空地我說那就是我春節扎帳篷的地方,卻沒有看到夜裡打呼嚕的那兩只豬。

都督門到老縣城5裡地,我們步行。

慢慢地晃在後面,走在青山綠水和農田之間。河灘的石頭潔白如雪,以至於我總覺得太白山的來歷與河石有關。灘石被拿來加固成院牆,藍天下與遠處的農舍輝映分外美麗。還有高大的松樹、翠綠的層巒,看上去安詳而又幸福。

雷鳥跑出來接我的包,我說不用啊我只是不想走而已。這段路我走在了最後,認真地孤獨地享受的午後的陽光以及這份安靜。

天氣給人的感覺非常干燥,等飯吃的時候棉花上了人家的房頂翻出了各種農家用具考我。我則想去河邊洗成濕潤,央著農家的小姑娘給我找傘。感覺上真的進城了。

午餐似乎非常美味,我卻胃口不大。看著同伴們狼吞虎咽,我兀自在那裡嚼著廚房裡順來的黃瓜。這幾天體力消耗不大,也還沒有覺得艱苦,所以對正常的飯菜還沒有產生強烈的渴望。

餐間,海梁開著他破舊的二手面包來了,整個人就像是個土人。一見到我就大叫你又來啦?這強度你也敢走?這次登頂了沒?真是郁悶得我無以復加,明明沒走完的說,還問!

因為只有一輛車所以我們分作兩批,留下的人就細細地逛了逛老縣城。

老縣城正在修街道,說是要恢復青石板路;城隍廟的廂房也在重建,總之都是萬廢待興的景像。然而古跡也都在在不經意間,青瓦、古碑、雕刻等等,都還在等待著被收集整理成形。這裡的人家不太多,房子也是新舊不一。自然喜歡那種土牆茅草屋頂的,可是對在這裡生活的人而言更羨慕蓋得起紅磚水泥房的吧?

大家討論著老縣城維修後的情景,不知道對新修的房屋該如何處理,也糊上一層泥巴?但是一致決定那個保護站最該拆除,這可是這裡唯一的樓房式建築,實在是很煞風景。

上了東城門的城樓,極目遠眺,群山蒼翠,層巒清晰,心一下子就高遠起來,真想再一頭扎回那片山裡去。

傍晚到達厚畛子,玉米粥、核桃餅和山野菜。洗過太陽能的澡,頭發依然沒梳通。疲沓沓的睡去,知道這次的行程完全地結束了。

PS:如果不是計劃路線沒有走完的遺憾,這次的行走也是非常快樂的。雖然不是我想要的強度,但是不同的風光都有經過,同行的朋友也非常友好。只是計劃在那裡,又不是體力方面的原因,所以心總是在痛。

——————————原創作品轉載必究-------------------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