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人晉北六日自駕游

作者: m46zh00

導讀三老人晉北六日自駕游 陽春三月,大地蘇醒,未寒乍暖,真是出游的好時候. 我們仨,Q,68歲,R,61,M,60.積蓄了一冬的能量,准備釋放到三晉大地的古跡上. 4月12日一早,從八達嶺高速,經康莊,宣化,陽原,直奔晉北重鎮—太原.盡管一路上細雨綿綿,道路濕滑,我們的凱越 HRV還是可以以 110公裡的時速,飛馳在京張,宣大高速公路上.300公裡後,雨過天晴.出高速,進大同市區,直奔預訂的空軍招待所.用 ...

三老人晉北六日自駕游

陽春三月,大地蘇醒,未寒乍暖,真是出游的好時候.

我們仨,Q,68歲,R,61,M,60.積蓄了一冬的能量,准備釋放到三晉大地的古跡上.

4月12日一早,從八達嶺高速,經康莊,宣化,陽原,直奔晉北重鎮—太原.盡管一路上細雨綿綿,道路濕滑,我們的凱越 HRV還是可以以 110公裡的時速,飛馳在京張,宣大高速公路上.300公裡後,雨過天晴.出高速,進大同市區,直奔預訂的空軍招待所.用餐畢,還未到正午.三老一致決議,下午把大同的主要景點都游覽完,第二天一早,東去渾源.

華嚴寺和九龍壁離我們住地很近,步行前往,不到20分鐘.

因是中午,又是星期四.華嚴寺內無游客,成為我們仨的專訪.遼代始建(1038)的薄伽教殿(圖1),殿內31尊遼塑坐立相間.三世佛居中,四大菩薩,四角金剛,供養童子錯落有致.遺憾的是,為防盜,加裝護欄,無法欣賞殿內雙層重樓式壁藏,據稱有38 藏經櫃,內存18000余冊佛經,壁藏鬥栱有17種,是罕見的遼代小木作.普通游客是永遠看不到了.

圖1

建於明代(1392)的九龍壁比北京北海的壯觀,長45.5米,僅單側有飛騰五色九龍(圖2).幾個老外在院內攝像留念.在我國,僅有三座九龍壁,外國是沒有的,他們自然比我們更感興趣.

圖2

經當地人指點,從九龍壁坐17路公車,到新開裡換乘3路公車,直達雲岡石窟.

大同的售票員權力不小,可自主決定60歲以上持老年證的老人買票還是免票.我們仨來回坐4趟公車,2次免,2次讓買票!

到雲岡石窟還不到四點.買完門票(70歲免費,65半票,60歲還得買60元全票),又下雨了.趕緊進最近的第5窟,忽然下起罕見的雪雹,像玻璃球大小,掉地上無聲,也不彈起來.顯然不是冰雹.

雲岡第五,六窟,16-20窟是精華,我們欣賞完5-20(眾多游記介紹,恕不贅述),又去東部的1-4窟,發現第三窟的一佛二菩薩碩大精美,僅小於20窟大佛(圖3),只是沒有彩繪.西部還有21-53窟,據說無精品,我們就想從中部入口處出來.不料一個負責模樣的中年男子不讓我們出去.非得要我們繞到西部20窟的出口出去.東部與中部均無出口.作為山西僅有的兩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這樣的服務質量,M是第一次遇到.

圖3

國內三大世遺洞窟,龍門,敦煌和雲岡, M都去過了,內容各有千秋,喜好文化的人都應去親歷欣賞.

天色已晚,即回乘3,17路公車,到鼓樓(圖4).抬頭見夕陽下的鼓樓,昂立在馬路中央,規模比北京鼓樓要大,自然要留下她的倩影.

圖4

在多篇游記中推薦的”永和食府”用晚餐.主菜譜中不見有山西特色的菜.點心的蓨面飩飩,嘗著也不覺得好在哪.

4月13日,從大同迎賓大道一直往東,走省道S203,不到一小時,就到杜莊鄉.往左穿過杜莊村,去石板溝方向.這裡就是”大同土林”,是天然形成的詭異迷離的地貌.我們是上午到,景色不如落日余輝中的土林美妙.喜好攝影的游客應不要錯過這種將要消失的原始奇景.盡管它名不見經傳,僅在網絡上搜索到其蹤跡.

九時許,到恆山金龍口西崖的渾源懸空寺.它始建於北魏晚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遠處眺望,40多間殿宇樓閣,分三層,分布在20余米高的峭壁上,氣勢宏偉.順木階拾級而上,有棧道連接參差有致的樓閣(圖5).古代工匠的奇構妙想和巧奪天工的建築技藝,在這懸空寺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圖5

下寺,上路,向西順S303去應縣.12時許到應縣城內的佛宮寺前.建於遼代(1056)的木塔就在寺內.這裡門票也要60元,但60歲以上也半票(懸空寺收費與雲岡石窟的完全一樣).

木塔高67米,八角形,五層,底層直徑達30米.是全世界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結構塔(圖6).更稱奇的是,每層都有塑像.底層的釋伽牟尼像莊嚴肅穆,還有6尊如來的畫像環繞在內壁上.如來的頂上飛天豐滿.登上二層,五尊彩塑更是神采奕奕,美不勝收.在二層廻廊上俯看應縣古城,現代民居的火柴盒與古老的木塔成鮮明的對比.三層以上,游客不准上.我們只得按規矩下塔.

圖6

午飯過後,沿S303繼續向西,過山陰,經朔州.加油200元(山西的93#比北京便宜,每升3.75元).再沿S206南向到寧武縣.才四點多,就按網友的提示,南去東寨投宿.

到了東寨鎮,網上介紹的那酒店已關閉.另找一家,砍到100元一晚成交.大廳裡,晉中來的游客說,寧武冰洞.徒有虛名,進去10分鐘就完了.不如晉中武鄉的大溶洞有意思.我們決定,既來之,則安之.

先解決吃飯問題.比較了五,六家,看菜譜,查廚房.定”喜鳳酒樓”.要了一條活魚,砍價20元.加上豆腐,蕨菜,蓨面窩窩等.總共56元.老板邢德義實在.同意我們在網上替他宣傳,只收了50元.我們不能食言.告示電話號碼13994055325,0350-4784540.

4月14日,早餐後退房,驅車向蘆芽山內進發.除了萬年冰洞,寧武縣還有懸棺,棧道和小懸空寺.都在一條線上.先到了棧道.一看非常高,沒有兩個小時回不來.就去找懸棺.山路越走越窄,快到懸棺處時,去年的殘雪還在路上.沒有正經的停車場,倒車都困難.向山腰望去,古棧道,懸棺和小懸空寺一字排開,中間有小道相連.小懸空寺並非古跡,明顯是新建的,所有的木結構都未上漆,只是半成品(圖7).估計是仿渾源的古懸空寺,縮小而成.要爬上去近睹此三景,對我們仨的體力會消耗很大.考慮到還有五台山的艱巨行程,一致決定,遠眺留影即可.

圖7

山路在密林間延伸.山西的路標很不多見,有也是不甚明白.有一標有”50米前冰洞停車場”,以為冰洞就在前方不遠,結果,1000米後,既不見冰洞,也不見路標.直到有車過來,才知道還在前邊.來到洞口,正式賣票人還未上班.票價要每人50元.向值夜班者砍價不成交,我們認為10分鐘不值.

寧武的三大謎景(冰洞,懸棺和棧道),在網上吹得神乎其神.實地考察後,覺得管理很差,又滿天要價.比起這次旅程中,之前和之後的景區,簡直有天壌之別.

原路折回東寨,向北,從分水嶺向東南方的忻州奔去.這是一條新開的省道.2007版的<中國高速公路及城鄉公路網地圖集>上還沒有.途經東馬坊,中午時分,到忻州.一路盤山道,兩側的桃花,杏花,李花,滿山遍野,引得愛花的R大呼小叫,比在香山植物園看到異花奇草還驚喜.

正是中午12點,人進食, 車加油.沿S311向這次旅程的重中之重---五台山前進.經定襄,有閻錫山故居.Q和R都不感興趣.

離五台縣城不到10公裡處,我們的愛車hrv的右前胎爆了!趕緊停靠路邊,取出工具和備胎, 架設紅三角架.支起千斤頂, Q趴在壞胎旁,看支點是否正常.車正好壞在一個小村裡,許多車停在路邊,司機都在用飯.M見一小面上司機已上車,正要啟動離去,趕緊上前求助.年輕的胖司機見我們三個老人,二話沒說,和隨車的兩個老鄉,三下五除二,就把壞胎卸下,備胎裝上.見他們汗流滿面,又絕口未提報酬.我們實在過意不去,給了這幾個熱心人100元,當是幾包煙錢.他們還有些不好意思.在山西只要不是生意人, 還是民風純樸.

為避免再爆胎而無備胎可用,決定到五台城裡買個輪胎.化了個把小時,磨破了嘴皮,才成交了一個錦湖牌的同規格輪胎.比北京的貴了40元.

經此磨難,我們以為往後全是順心事,其實不然.

到豆村,三點多.著名的佛光寺就在幾公裡遠的叉路旁.進得寺內,無人賣票收票.上了衛生間後往裡走,才有一鋤草女士讓我們買票(10元).

創建於北魏(471-499)時期的佛光寺,因唐代禁佛而被毀(845).唐宣宗繼位後恢復佛法,又重修(857).前院文殊殿(圖8)內,唐代的塑像,壁畫,栩栩如生,可惜有鐵欄杆阻隔,不得近處欣賞.殿內有圖片介紹五台境內各個寺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文殊菩薩.細問管理人,三問三不知.寺內主要建築東大殿不開門,只能看看鬥栱,屋沿.據說殿內有35尊唐代彩塑佛像,500座明代補塑羅漢.如此珍貴文物,難道要等到申請下世界文化遺產後再對游客開放?聽說每年一國最多只能有兩項申遺.此佛光寺按目前的狀況,猴年馬月才能申遺?

寺內的祖師塔,在東大殿南側,磚砌兩層,底層中空,古樸無華,屬北魏遺構.兩柱石幢,一前一後,系唐代(877)所造.

圖8

佛光寺內,滿處均為一千多年前的文物,票價僅為10元.比起寧武冰洞,這邊可算是免票了.只不過它遠離五台景區,又不在交通要道上.養在深閨無人識.只能等申遺下來,才會廣為人知.

折回豆村,沿S311直驅五台聖境,到進山收費口,人車分別進入. 60歲的老人半票啦(原為65以上才半票)!90元的進山費,對大款是拔根汗毛都不算,但對退休老百姓,則是要掂量一下.但是不像不去冰洞無遺憾,到這裡不進去,則欣賞不到後面介紹的眾多古寺名剎.愛好旅游的,身體健康的退休老伙計們,無論是坐火車,汽車,還是自駕車,不到五台山是要後悔後半輩子的.

進台懷鎮,車停在殊像寺前,天色已晚.和網上鼎鼎大名的張銀良師傅聯系.手機和座機都占線.這時有人來問,是否找住處.我們問他是否認識張銀良.他說認識,但張師傅家離鎮遠.他家就在殊像寺旁,離其它寺廟也只有10多分鐘路程.我們商議後,覺得可去看看.

此人姓邢,擁有一座二層小樓,開家庭旅店.進房間裡一看,被子還算干淨,有暖氣,有熱水,他要100元,我們說80元一晚的話,住兩晚.老板不干,還是老板娘痛快答應了.我們知道五台山晚上很冷,對北方生活慣了的老年人來說,冰冷的寒夜是無發睡覺的.在此,我們得向張師傅說聲,對不起了.如果打通電話就去您那兒了.

晚飯就在住地用,過油肉,蕨菜,主食刀削面有湯的和炒的,廚師是一姓寇的小伙,他保證刀削面細如切面. 我們各要了一大碗,分著嘗嘗,果真如此.其它菜味道也不錯.

晚上八點後,果然來了暖氣,我們疲勞了三天,很快進入夢鄉.

4月15日星期日,早晨 M起來,發現室外正下著雪.遠處的廟宇和山巒已銀妝素裹.趕緊告訴睡眼惺忪的Q和R..大家很高興,能在五台山,遇上一場春雪.大概兩天前在雲岡石窟遇到的雪雹,預兆了五台山上今天的瑞雪.

梳洗,早餐後,迎著漫天飛舞的白雪,先在殊像寺前留個雪景合影,再走進周末擁擠的游客中.許多信佛者先要到五爺廟燒香,祈求發財平安.據說這裡的祈禱是最靈驗的.我們不信,穿過密集的香客,找到羅睺寺.

在寺門前的甬道裡,遇見一年青喇嘛出來.細雪,紅牆,白塔(在台懷鎮中心,總能見到標志性的大白塔),喇嘛,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趕緊按下快門(圖9).喇嘛見多不怪,對我們微微一笑.

圖9

進得羅睺寺,一對留著”鼻涕(溶雪的冰棱)”的石獅據稱是唐代遺跡.最著名的”開花獻佛”在後殿.四方佛端坐中央,十八羅漢順水過江,輪盤轉動時,蓮瓣時開時合(圖10),嘆為觀之.

圖10

冒雪到塔院寺前,廟門緊閉.上午作法事,暫停開放兩小時.轉進規模最宏大的顯通寺.它的面積達8萬平方米.在400余間殿堂,禪房中,最奇妙的是白色的磚構無量殿,有吸取西洋風格的磚雕(圖11).銅殿和銅塔,也別具一格.

圖11

穿過顯通寺,登108級台階,上得菩薩頂.相傳為文殊菩薩居住處(圖12).是五台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清代康,乾二帝幾次登頂,住宿.題匾,撰碑文.康熙手書”靈峰聖境”嵌在山門木牌樓中.”五台聖境”則在院內的石坊上.

圖12

下頂後,塔院寺已開放.白色舍利塔,高約60米.在飛舞的銀雪中,傲然屹立(圖13).轉經桶旁,虔誠的信徒,一圈又一圈地順時針行走(圖14).邊轉經桶,邊祈禱.我們不信佛,好玩似的跟著信徒們走了一圈.而他們則要7圈,14圈,21圈….不停地走下去.

圖13

圖14

中午時分,為節約時間,只補充點牛肉和水.然後走向黛螺頂.

68歲的Q,爬山毫不遲疑,只停了幾次,堅定地走完1080級台階,登上了400米高的黛螺頂.R和M,以及同行的游客都驚嘆不已.有大雪覆蓋,青山綠樹變成銀白世界.晴天可見的五台峰頂已隱沒在雪霧中.近處的寺院白塔,參天古柏也是一片白色.黛螺頂上六角型的栴檀殿香煙繚繞(圖15),五方文殊殿金碧輝煌(圖16).內供像征五個台頂不同形像的五尊文殊,神態各異.乾隆的碑記和登頂題詩,刻在石碑上. 乾隆爺真是個會玩的主.1080級階梯,不會是自己爬上去,定是抬轎而上的吧.

圖15

圖16

三點左右下頂,回住地,請寇師傅下三碗刀削湯面.吃飽喝足,還有余興.准備開車去懷台鎮外的南山寺和龍泉寺.邢老板昨晚答應帶我們去,先說沒空,讓他老爺子陪伴,讓我們等他吃完午飯再走.等了40分鐘,快4點了.決定自己去,不然寺門關了,計劃就泡湯.

10余分車程就到南山寺.寺建在山腰上,山路很陡,又下雪.一致通過徒步上山.沿著車路走到後門.進寺有小方塔一座,立在大雄寶殿前(圖17),殿內中央釋伽和弟子的塑像及兩側十八羅漢的明代塑像,工藝精美.牆上繪滿佛教故事. 慈禧老佛奶的”真如自在”匾,懸掛在大殿上方.據陪我們游覽的賣香婦(F)介紹,慈禧為保佑大清江山,特批建佑國寺.佑國寺(現屬南山寺之一部分)的石雕,尤為細膩.

圖17

F帶我們到佑國寺.寺門緊閉.F敲寺門,寺內看門犬叫不已.守院的老居士見F是熟人,便放我們四人進寺游覽.上三重大殿,過甚多台級,兩側欄板望柱上和石階中央,雕畫無數(圖18).各殿檐下,木雕圖案精致,彩繪貼金,更顯富麗堂皇.

圖18

F帶我們出南山寺前門,只見門前的影壁磚雕細膩,門上鐘樓建造精巧.是在台懷鎮內見不到的.

下了108級石階,在我們的要求下,F又帶我們驅車去了距南山寺10公裡左右的九龍岡龍泉寺.寺前的影壁上,嵌有一圓形巨石,雕的是一幅五台全景圖(圖19),囊括了我們所到之處的主要景點,有騎獅文殊,有其他人物花卉,其中有一座塔似乎沒有去過,原來是竹林寺的磚塔.

圖19

登108階後,只見山門前有一座石牌坊(圖20),兩側石旗杆,精雕細刻.尤以石牌坊最為神往,從基座,抱柱,斜戧,額枋,鬥栱到瓦頂,脊獸,無一不是精工細作.人獸,花卉,祥雲,山水,步及諸構件上,玲瓏剔透.(圖21)山門兩側牆面,各有巨龍石雕.進得山門,和南山寺相仿佛殿,塑像,彩繪.正在得意不虛此行時.Q和R的相機同時斷電(M未帶相機),帶著遺憾,又發現一座石雕的普濟禪師塔,我們到過國內無數的寺廟,見過眾多的名塔,還從未見過如此精雕細刻的祖師塔(圖22).三人相約,明晨一定重返龍泉寺.細細欣賞並徹底留影.

圖20

出寺門口,收費處已關.原來已快六點了.驅車回程,送別F,給了她20元”導游費”.F陪同我們一路,盡其所能給予我們幫助及講解.普通話在山西農婦裡算不錯了.閑談中知道她在賣香過程中會留意導游的講解,故對各景點的典故略知一二.一路上,F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而從未提出報酬.我們更覺得她的樸實無華.沒有她,我們進不了佑國寺,出不了南山寺的前門,可能到不成龍泉寺,到了也可能已關了大門.越想越覺得應感激她.

圖21

回到住處,把車停在樓前,步行前往幾十米遠的殊像寺.邢老爺子因未陪伴我們去南山寺,主動跟隨進殊像寺,引我們到化緣處,簽名化緣.大殊像殿已關,等了20分鐘,無人開門.邢老爺子也不幫我們去找人開門.受緣人只管收化緣費,不管叫人開門.正等得不耐煩時,門開了, 傲立大殿中央的9米高的文殊菩薩駕獅塑像, ,龕背的三世佛,兩側的500羅漢像,全是明代塑就.工藝精湛,形像秀美.尤其是藥師,釋伽,彌陀三佛居於龕背倒座甚為罕見.

晚飯後不忘相機充電.

4月16日,一早,雪過天晴.M下樓打開水,見邢爺子酣睡在客廳沙發上,有動靜也不睜眼.估計殺了他也不會啃一聲.邢老板睡在茶爐旁的炕頭,爐上的壺裡水不開.院子裡,我們的車被另一輛車擋住,無發出車.讓老板叫另車主挪車,並找人捅爐燒水.我們不是住在私人家裡,而是公開營業的旅館裡,盡管昨夜我們已結帳,那也應享有應得的權益.半個多小時後,水開了,衝上茶.車挪動了,上路.此時邢爺子還睡覺呢.

先到龍泉寺,補上昨日的缺憾,晨曦下,影壁,牌樓,石塔,比在傍晚的光線下,更清晰.

圖22

補照畢,還不到八點鐘.決定去將成為佛教學院的竹林寺一游.20分鐘車程,遠遠就看到25米高,八角形的五層白磚塔,聳立在山腰裡.近處一看,只有塔是完整的(圖23).其它建築物均在重修.我們踏著厚厚積雪轉了一圈,正要離去,一僧人上來答話,告知塔裡有20粒舍利子,Q和R信以為真.連忙叫住前方的M, 我們以為能一睹舍利子,就跟隨此僧,進塔底層三叩頭,在塔外轉7圈.結果他說,我也不知舍利在哪兒.這不是拿我們開涮嘛!

圖23

在未完工的戒壇上(圖24),看到數十個中外著名佛祖的平面雕像,分兩層,環壇排列.外國的除釋枷牟尼外,其余一個都不認識.

圖24

十點左右出竹林寺,順來路過豆村,穿五台縣城,到東冶鎮.右拐8公裡崎嶇的山路,終於到了唐代(782年)遺傳至今的南禪寺.寺內僅有一70余歲老漢值班.看大門,售票,開殿門,全包.據稱今天上午才來一撥游客.比起五台山上的人山人海,這裡太冷清了.

大佛殿(圖25)內有佛壇,壇上17尊彩塑佛像(已被盜3尊),形體,衣飾,手法與敦煌的唐塑完全一樣.面形豐潤,神態自若,衣紋流暢,色彩依稀可見.1300年前的珍貴文物,在偏僻的鄉村保存之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寺內還有明代的龍王殿和清代的菩薩殿,反而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圖25

回到東冶小鎮,已過12點.找了個干淨飯館,豆腐丸子,排骨,味道不錯.也許餓了,吃啥多香.

飯後進忻州,加油上高速,直奔太原.原想看市內的雙塔寺.高速公路上無標記,就一直到晉祠.穿過晉祠公園.門票40,60歲半票.我們先把重點景觀:獻殿,飛梁魚沼(圖26),難老泉(圖27),聖母殿,周柏,一一細細觀賞.然後來到游人稀少的奉聖寺,舍利塔(圖28),晉溪書院,王瓊祠.寺內有上百株牡丹,含苞欲放,若晚半個月來就可大飽眼福.聽說晉祠內有一株牡丹王,問了多人,都不知確切地點.Q想和牡丹王合影,未能如願.

圖26

圖27

圖28

出晉祠,上高速,直達祁縣.出高速,有一路標:”去喬家大院8公裡”.天色尚早,就奔喬家大院.18公裡後,過一收費站,才到喬家大院.打卡進一大停車場.走小攤販夾道歡迎的步行街.800米後才到喬家大院門口,此時已近六點,距關院門(18:40)不到一小時.頓時覺得上當受騙,仨決定不進了.又交了10元過路費,回祁縣,找住處.頭一家沒洗澡的.新世紀飯店(100元/間)成交.屋內新裝修.電視可收80余台各國多語言衛星電視.

晚飯前,先去老城東大街逛逛.到達時,天已黑,店鋪紛紛關門.回程路上,見一大排檔有一”谷壘”的小吃.回飯店即點此”谷壘” ,像炒餅似的, 其實並不好吃.回房洗澡已10:30,最後洗的R已無熱水.豐富多彩的電視已無神欣賞了.

4月17日,享用了免費早餐.退房.到東大街還不到八點.穿過”昭余古城”的彩繪牌樓(圖29),進入古街.買了6景點的通票(40元,60歲半價).先進鏢局.當年山西的有錢大戶,都有保鏢護送錢物,看院護庫.Q在鏢局練功房內施展了一番拳腳.

一牆之隔的渠家大院,七八個院落,有私家戲台.山西梆子的練曲聲,遠遠就傳入耳中.院內的票號,書房,閨房,都雕梁畫棟(圖30).M在”慎儉德”門樓下留影.

茶莊的雕門匾”福祿爾康”(圖31),度量衡博物館的大鬥”福壽康寧”,珠算博物館的各種異型算盤(圖32)都值得回味.相比之下,家具館沒啥意思.

出古街口,見牌樓背面是”晉商風韻”.東大街的古跡比喬家大院要古僕風雅多了. 喬家大院前滿是媚俗的攤販,圍繞你推銷各種物件. 毫無晉商風韻可言.

10:30出祁縣城,上高速.可惜沒有斜插到石家莊的近高速路.還須繞太原.經陽泉,加油.舊關交費105元後,直到河北的井徑才領卡.過石家莊,到涿州交75元.進京17:30,城裡大堵,到家18:30了.

圖29

圖30

圖31

圖32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