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彩雲之南看一看啦,但是考慮到時間和銀子的問題,在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成思,先是從網上搜羅了相關的資料,然後又去閱讀了雲南的很多游記,終於在3月底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花費十天與網上結伴的3個同行者一起開始麗江/香格裡拉/梅裡雪山/虎跳峽/瀘沽湖的滇西北自助游。行程參考了諸多網上的驢友行記,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出入,就是時過境遷,很多資料到了才知道早已過時了,(詳情可參考前文)。
提前十天預定了北京去麗江的聯程機票,才750元/人,省了不少銀子,30日晚上9:10的飛機,北京剛下過小雨,天灰蒙蒙的,貪玩了游戲,下午5點才從家裡出發,很不幸遇到了北京少有的周末大堵車,趕到公主墳坐上機場巴士已經是6:30,看著窗外三環上緩緩移動的車流,我們心急如焚,真擔心誤了飛機,後悔沒有早出發,出師不利啊!幸虧過了西三環堵車大為緩解,8:15終於趕到了首都國際機場,都快瘋掉了。飛機12:00到達四川萬州暫停20分鐘後又起飛,凌晨1:30到達昆明巫家壩機場,機場很冷清,我們四處找地方休息,在空無一人的水吧剛休息片刻,就被保安請出,2:00機場關門,很郁悶!背著沉重的大包,和同一飛機下來同一方向的另一對北京的年輕夫婦一同在機場附近找到一個招待所,還好有個4人間,120/間,分攤下來還算劃算。放下東西,拉上被子倒頭就睡。可沒想到這裡現在就有蚊子了,無休止的嗡嗡聲在耳邊回響,把全身都縮在被子裡,可臉上還是慘遭襲擊。。。。!!!在忍受了4個小時後,昆明的天終於亮了。退房,走到機場,換乘去麗江的飛機,45分鐘後達到期待已久的麗江。在從機場到麗江城的大巴上,收到北京同伴小劉的短信,說他也坐上了大巴,我回答我們也坐上了,他說是不是剛出發的一輛,哈哈,他就在車上,在我們前面的坐位上站了起來,不用說,他也是和我們同一班飛機到麗江的,這種見面的方式太有意思了。
第一天:到達麗江,四處閑逛
和同伴小劉在四方街暫時分手後,我們在預定的望古樓客棧放下背包,在二樓的椅子上盡情欣賞古城麗江的全貌,與同住在客棧的其他驢友交換信息,溝通在這裡變的如此舒暢。入住後就開始瀏覽古城,按照手中的地圖開始觸摸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在匆匆之中看過了木府的天語流芳(納西語意思是“讀書去吧”想想很有意思),嘗到了雞豆涼粉和乳扇,在阿酷咖啡的二樓臨窗發呆,邊喝雲南小磨咖啡邊看著窗下人來人往,西下的殘陽暖暖的照到我們臉上,感覺已經溶進麗江之中了。吃過香辣的納西烤魚後,我們去看了名動天下的大研納西古樂表演,聽天上才有的仙樂,仿佛已經置身於塵世之外,感覺很好!!(沒有藝術細胞或對江南絲竹古樂不感興趣的人就不要去了,浪費銀子和時間,我們就看到好幾個人半途就棄席而去,附庸風雅也是很痛苦的!!)回客棧同兩個剛從機場趕到的香港同伴小楊和小黃會合,商量以後的行程。同伴的感覺還不錯,雖然是在網上認識的,以前都沒見過面,一交談就覺得不是斤斤計較的人,有什麼事都能商量,而且即不過於吝嗇,也不打腫臉充胖子。以後的日子證明我們是如此的投緣。
梅裡篇
第二天: 麗江--松贊林寺--納帕海--奔子欄(250公裡左右)
我們預定了越野車,師傅老木,皮膚黑黑很壯的一個納西族漢子,快樂的五天行程由於木師傅的到來開始了。早上8點30分從麗江古城出發啟程前往香格裡拉。驅車經過拉市海(老木說他家就在拉市海的邊上),路邊的油菜花開的絢爛,我們忍不住下車照了起來;在雄古的寺廟望山層層綿綿,據說這裡的寺廟是98麗江大地震以後重修的,從那以後麗江才確定了它以後旅游佳境的地位。在長江第一灣停留片刻,其他旅游團的游客只是在路邊眺望不甚清晰的長江第一灣,而我們則直接下去到鄰近江邊的田埂上欣賞江水,這裡沒有樹林和電線的阻礙,放眼望去一覽無余。半路上在路邊買了老木推薦的當地產5元一斤的草莓,味道相當的好。過了橋頭鎮後海拔升高,植被也變成了高原草甸,經過藏式碉樓林立和青稞架散落田間的小中甸,路上車很少,人更少,偶爾見到的藏民都招手要求搭順風車,阿木說此乃這裡的傳統。過了小中甸已經隱隱可以看到遠方雪山的影子,約4個小時路程後到達中甸,也就是現在更名的香格裡拉
中午在香格裡拉縣城用餐,地方是老木領我們去的,叫“永平黃燜雞”,招牌菜黃燜雞很好吃,這裡的泡菜味道比較好,建議嘗一嘗,老板姓孫,大理白族人,很有趣。老木在飯桌上給我們講:上天給了藏族人一個鞭子讓他們去放牧,給了白族人一杆秤讓他們去經商,而給了納西族人一本書,讓他們去讀書,這不禁又讓我們笑著想起了天雨流芳的典故。飯後,前往葛丹松贊林寺,松贊林寺布局酷似拉薩的布達拉宮,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松贊林寺在縣城北約五公裡處的色日山坡上,背靠形如臥像的卡日山,面朝聖母湖,周圍山坡圍成八瓣蓮花形狀,風水極好,是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教聖地,最多時僧人有2000多個,寺廟周邊的三四百家農戶和一大片土地都歸寺廟所有,所以松贊林寺是最有氣派的寺廟。主殿的屋頂和很多動物建築都鍍的黃金,天公作美,遠處望去晴空萬裡中的松贊林寺到處閃耀著黃金的光芒,非常有感覺。
松贊林寺門票已經漲到30元。大部分喇嘛的態度還不錯,問問他們一些風俗,拍照都挺和氣,還有主動站你旁邊給你解答提問的。裡邊的開光飾物也不錯,10米/個,自己帶,送人都很劃算。略感失望的事是,老鼠由於對藏傳佛教比較感興趣,多少知道一點典故,可想細問問喇嘛牆上的壁畫故事,大部分喇嘛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要不就是喇嘛們漢語不行,藏語叫法和漢語叫法區別大,說不到一塊,反正沒長太多見識。
松贊林寺分為八大康倉,也就是八大教區,分別由各自的教區供養,所以八大康倉中富裕的就黃金貼頂,金光燦爛,貧窮的什麼情況大家可以去比較一下。天空中時有蒼鷹近距離的翱翔,讓人仿佛來到了天界。在大門口還遇到了一個來自英國的黑人游客,他戴著老式的解放軍棉帽,在門口的椅子上和寺裡的喇嘛們一起曬著太陽,起先我們還以為他也是喇嘛,正笑怎麼被曬的這麼黑,近看才看到這個活寶,差點笑彎了腰。
在離開的時候,我們同門口的兩個藏族小孩卓瑪和扎西合了影,帶著他們的藏族老奶奶說他們的父母有病,只好通過這種方式掙點錢,一人2元,算是扶貧吧,我佛慈悲!!!照完之後兩個小孩齊聲送了我們非常吉祥的話,內心感到很溫暖,也衝他們揮了揮手作別。
從松贊林寺出來後在觀景台可以照一下松贊林寺的遠景,還有被藏民稱為神牛的白犛牛和豪爽的藏族漢子作陪襯,一定要留一下影啊!!之後驅車經依拉草原到達善變的納帕海,這是個春天是牧場、夏季是湖泊,而最美的季節是秋冬時分,重新露臉的狼毒映紅了整個沼澤地。我們停車照了幾張照片,水很少,草還沒有長出來,5-6月份來應該好看啦。
離開了納帕海就漸漸走下坡路,直至金沙江邊,這一路老木說和四川的亞丁稻城有些相似,穿過村子總有白塔,老木說藏民有了錢就在村口修白塔,以後經過的藏族村落都印證了這一點。過了大橋後就可以遠望這茶馬古道上的重鎮藏寨奔子蘭村,這時已是傍晚6點左右了,奔子欄村臨著金沙江,春天的金沙江水是混藍色的,木師傅說到了夏天水才會變成黃色。臨江處都是青青的麥田,我們下榻在央魯德吉客棧,這的土雞湯不錯,本來老板娘推薦了我們從網上了解的金沙江特產無鱗銀魚,但是價格太貴90元/斤,只好放棄了,在天黑前穿過已經抽穗的麥田到江邊走了走,江的對岸就是四川的甘孜州,沒有想到有生以來離四川就這麼近,月亮從甘孜州的大山後面爬上來,又圓又亮,應該是陰歷十四五吧,不能免俗的趕緊合影。奔子欄海拔低,因此晚上睡的很舒服。
第三天: 奔子欄--明永冰川--飛來寺(120公裡左右)
早飯後開始出發前往梅裡雪山。
汽車沿著白茫雪山腳下那大片呈紅、黃、綠相間的冷杉林前進,天氣依然很好。這時我有點胸悶,這就是傳說中的高原反應了,於是開始喝紅牛。同伴們好像都沒事,還是嘻嘻哈哈鬧的挺歡。在彎彎的山路行進將近二個來小時後到達白馬雪山海拔4000米的說拉拉卡丫口,大家都衝下車——不是要拍照留念,而是早上喝多水忙著”唱山歌”,大家可能都是平生第一次呢。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紅牛起作用了,我的高原反應居然沒有了。心情大好之下瘋狂拍照。。。
之後翻過此行最高的白馬雪山丫口,繞山後,經德欽迎賓台十三經塔、從這裡看遠眺梅裡雪山非常合適,當然也需要運氣,應該說我們的運氣還算好,當天的晴天讓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梅裡十三峰的尊容,尤其是傳說中的卡瓦格博峰,時有掠過峰前的片片白雲,讓你認識到山有多高。到了雲南最高的德欽縣城(就是升平鎮),藏在山坳中的一個小城鎮,幾乎看不到一間新房,一切都是舊舊的,讓人想起80年代電影中常出現的平常縣城,阿木師傅說這裡也就幾千人居住。再行20來分鐘,就到了梅裡雪山的觀景台飛來寺。這是遠觀梅裡雪山最好的位置,我們的運氣不錯,清楚的看到了卡瓦格博的全貌。他宛如一個頭戴站盔,張開雙臂的騎士,自有一股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太子十三峰、綿延數百裡、巍峨壯麗,散發出奪人心魄的魅力,使得沒有一個人敢站在它的旁邊藐視它。
從飛來寺走下山路,梅裡雪山就在山的對面,兩山之間是瀾滄江,道路都是盤山而修,坐在臨崖的一側,看著萬丈深淵只離自己一步之遙,真是驚心動魄。車盤山而下來到瀾滄江邊,明永冰川的收費處就設在跨江大橋的一側,當年藏民反對中日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峰就在橋上示威堵住去路。穿過瀾滄江,再行駛20分鐘就到達了地球上罕見的低緯度、低海拔的明永冰川,這是一條被雪堆凝固的大河,從高高的卡瓦博格山上傾瀉下來,像纏繞在男人脖頸上的領帶,把兩山隔開。爬冰川之前先在明永村的一家生意火爆的飯館吃午飯補充能量,飯後差不多2點半開始上山的行程。明永冰川公園的門票是63元,而上明永冰川需徒步上山我們用了三個小時,主要是高原地區,不敢走太快的原因。個人認為在這裡爬山很累(我平常不怎麼運動的那種),而且累了容易高原反應,我們的兩個同伴就出現了這問題,回來就一直頭疼。幸好我沒挑戰自己,騎馬上去,時間雖沒省多少,但保存了體力,畢竟旅行才剛剛開始,馬費100元。下山大約一個半小時。小楊在從明永冰川下來時發現手機沒有了,又不能確定是否留在車上,下山時心情很沉重,回到車上發現手機就在座位上,虛驚一場,而這只是此次行程中驚心的一幕,這次有驚無險的旅程其實早就開始了,這是我們事後才知道的。
此時已是將近7點,這裡天黑的比北京晚1個多小時,在老木一路狂奔之下了,五十分鐘後我們返至飛來寺,晚宿飛來寺。這一路上迎面只看到三輛車,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回到飛來寺,因為飛來寺——明永這段路超超險的,我們兩個靠外側窗坐的膽子很大的男士都看著眼暈,只好睡覺。我們因為貪玩耽誤了時間,最後幾乎是和太陽賽跑,這樣不好,不好。
晚上投宿在有名的梅裡雪山山莊,這裡環境一般,據老木說原先飛來寺有標間的客棧少,梅裡雪山山莊還很搶手,但現在已經由於競爭的激烈沒落了,設施變的陳舊,我們住的房間衛生間都沒有水,好在緊鄰梅裡往事,泡吧方便。餐廳裝潢也不錯,就是吃飯貴,但味道一般,由於晚上溫度很快降了下來,這頓晚飯吃的很辛苦,也可以理解:這裡的東西都是外邊運來的,而且很缺水,水都是定時供應。吃飯的時候電視一直在放91年山難的紀錄片,大家看的心情很沉重。
飯後到梅裡往事泡吧,點了特色的茨中教堂紅葡萄酒,酒勁不小,量淺的就不要試了。還是那句話—高原喝酒易頭疼。大家聊的很開心,各自談了很多關於自己的事,想想兩天前我們還素不相識,梅裡真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一直聊到人家11點半打烊,我們才意猶未盡的回到客棧休息。晚上這裡很冷,最好不要洗澡。我們前腳進門,後腳就下起了大雨,白天明明是晴空萬裡啊,不由的為明天看日出擔心。
第四天: 飛來寺—東竹林寺—月亮灣—中甸(180公裡左右)
不知道怎麼搞的,明明很累卻怎麼也睡不著,一晚上大約就睡了不到兩小時。後來才知道這也是高原反應的一種,慘!
天不亮爬起來,雨已經停了,雲卻很厚,老板也說恐怕看不到日照金山了,我們雖然失望,但依然在執著的等待。觀景台上已經燃起了篝火為等候的人們驅除凌晨的寒氣,環顧周圍,經常能夠看到一雙雙虔誠的目光,包括不少外國游客。我們焦急的一邊看東面太陽出來的情況,一邊期盼這邊正飄向卡瓦格博峰的烏雲盡快過去,當天空被朝霞映成金色時,正有一塊很厚的雲圍繞在卡瓦格博的周圍,當我們終於再看到他的真容時,天已經大亮了,我們還是沒有看到日照金山,這也是此行的遺憾之一,聽說昨天的游客看到了真正的日照金山,我們失之交臂了,後來據阿木說一個月中只有3-4次可以看到,我們多少感到一些安慰。
。
早餐是在梅裡往事吃的,我覺得這家名氣很大的店有些難負其實,昨天晚上在這裡就被告知衛生間壞了,不能上廁所,讓我很不爽。今天早上吃飯又感覺不好,首先是貴,最便宜的套餐20,根本吃不飽,牛奶是溫的,讓服務員拿去熱,其實也就是微波爐轉一分鐘的事,可是同伴都快吃完了還沒熱好,催了三次,此間還聽到旁邊的兩桌也在催,人家比我們更急,都是車等著上路呢,服務員就在那杵著。。。。總之,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好。同伴小劉是個軍人,他在這裡第一次進酒吧,第一次用叉子吃早飯,在這裡我們都有了很多自己的第一次經歷,相當有紀念意義。
早餐後驅車回走,再經德欽、迎賓台,在不遠處被設卡檢查,我們不明所以,以為是緝毒或查案什麼的,還小小的緊張了一下。結果卻是老木因為沒有系安全帶被罰了50元,倒!!!快要到達白馬丫口的路上,我們突然又看到昨天在出奔子欄到月亮灣的路上見到的那兩個騎自行車去梅裡的老外,正掙扎著向德欽前進,他們的這種精神讓我們自嘆不如。接著就到達具有將近500年歷史的,當地規模最大的東竹林寺,寺內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被譽為最有成就的寺廟;大家狀態普遍不好,沒有進去,停在路邊照了幾張相就又上路了。
過了東竹林寺後就是月亮灣,綿綿金沙江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大的Ω,登上觀景台,在獵獵的山風中看到景色還是很激動人心的,停車,拍照。
中午到達奔子蘭還是在央魯得吉用午餐,這次老板娘推薦的白鱗魚已經降到80元/斤,但我們還是沒有吃;飯後休憩片刻繼續趕路,重經金沙江橋、納帕海,大約4點左右回到香格裡拉縣城。
這一天基本上是在車上度過的,雖然狀態不太好,但在車上聊的挺歡的。尤其是下午,老木為了防困還帶了紅牛,結果被我們吵的一直很精神。這樣也好,既增進了感情,又使枯燥的時間很快過去。
到香格裡拉先找了家叫徐福記的客棧(和我愛吃的糕點名字一樣)安頓下來,老木把我們送到獨克宗古城,主要是為了看那個巨大的經筒,一個老伯告訴我們要轉三圈,這可真是個力氣活,三圈下來我都上氣不接下氣了。還看到有些人什麼都不懂,把經筒反著轉,我提醒他還不信。這也就是現在,大家對游客還比較寬容,以前這不是找打嗎,大家切記是順時針哦。香格裡拉古城的購物街比不上麗江的大,我們在這裡侃價10元錢買了12個犛牛骨鏈,本以為賺到了便宜,等回到麗江發現竟有10元30個的店,差點要撞牆。在這裡又碰到了在松贊林寺遇到的那個英國黑人,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他剛從虎跳峽過來,准備去梅裡雪山,看著他眉飛色舞的講述徒步虎跳的經歷甚是有趣。
晚餐還是在上次吃飯的地方,吃到了此行最最好吃的美食——犛牛肉火鍋,再配上央魯得吉老板送給阿木的青稞酒,那個鮮,那個美,那叫一個好吃,去香格裡拉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那個白族的孫老板帶著圍裙,一手拿著炒勺,一手張羅著客人,讓我們在熱氣騰騰的氛圍中忘卻了高原雨夜的寒冷。
4月1日是傳統的西方愚人節,而當天在麗江古城發生了一起吉林導游情緒失控砍傷20余人的血案,事發當時我們已經在去香格裡拉的路上,對這事完全不知,等從梅裡雪山返回奔子欄的路上,阿木告訴我們他收到關於4月1日麗江血案的短信,我們還當是愚人節的玩笑,到晚上在香格裡拉網吧才看到事實的報道,尤其看到失控導游竟是從四方街沿黃山下段一路砍到我們初到麗江入住的望古樓,沒想到驚險的旅程是從望古樓開始的,我們為躲過了一劫都感到好慶幸。
第五天: 中甸---屬都湖---白水台--中虎跳 (約200多公裡)
今天的時間安排的比較滿。可能是因為緊張的原因,丟東西成了今天的特色。先是我們的手電筒忘記在了房間的床邊(直到晚上入住TINA‘S後才發現),後是吃早飯後小楊發現自己的背包被另一隊人馬錯拿走了,阿木和店老板趕緊和那一隊的司機聯系,然後我們開車追了上去,在正吃早飯的那撥人的車上找到了小楊的包(真奇怪他們是怎麼拿錯的),什麼事都會發生。時間被耽誤了半個小時,大約9點到達普達錯國家公園,門票190。天一直陰沉沉的,我們進門的時候居然下起了雪,風也很大,氣溫驟降,真正風雪交加。公園旅游車開著空調挺暖和,我們乘車在導游的講解中來到屬都湖畔,雨雪中湖面灰蒙蒙的,我們沿著木棧道繞湖前行,湖水和岸旁的冷杉林在風雪中靜靜的沒有一絲聲響,湖邊的草地上游蕩著成群在吃草的犛牛,可惜草還是枯黃的,天氣又陰霾,沒看到什麼美景,連湖面都因為陰天,顯得很一般。我們一致認為很不值190,而且坐船還要另交30,我們都沒坐。遠處雲霧中的哈巴雪山若隱若現,這個時節來普達措不好玩啊!轉道碧塔海時雨雪停了,光線好了一些,還是沿湖木棧道,我們從頭到尾大約走了四個小時,大約11公裡,出門大約是一點。一看,方圓百裡都沒有飯店,老木說只能開到白水台再說,天那,得兩個小時呢,大家只好把能吃的全拿出來,分了點餅干、巧克力什麼的。不過我看到公園門口正在大興土木,也許就是蓋飯店吧。往白水台的路上天氣變的越來越好,回望香格裡拉地區還是陰雲密布,估計今天在飛來寺的游客比我們更難目睹到日照金山的風采,老木說我們算運氣比較好的,但運氣不算最好。路上漸漸又看到了麥田,這是海拔下降的標志,小劉和老木學習納西語,帥哥叫若支,靚妹叫蜜支,可小劉要求學習:不准動,打劫,阿木用納西語很有力度的說了一遍,讓我們笑蒙了,在一路學習和歡聲笑語中,我們沿著彎彎山道來到白水台山莊用午餐,這時已是下午三點了。
東巴教的發源地白水台,是一處典型的泉華地貌景觀,一眼看上去很普通的泉水, 很不
經意七扭八歪的,造就了這麼一組精美無比的雕塑,形似一片玉石疊成的梯 田放在那裡,讓世人發狂、發傻。白水台門票30元。網上提到白水台的不多,當地人一般都叫這裡是三壩鄉,屬於納西族人的地盤啦,那絕對是個非常漂亮的地方,藍天、碧水、白雲、青山,值得一去。騎馬上去要10元,其實比起明永冰川來說,這裡路程短的很,但是我們為了保存體力明天爬虎跳,都雇了馬,馬夫都是納西族婦女,如果計較路程你會覺得花的有些冤枉,但到站後給她們錢時她們無比真誠的感謝話語和目光會讓你真正感到這10元花的絕對值。
下了白水台已是6點多,繼續驅車南下,路上的美景依然讓我們不時的出手,竟然還照到了1米陽光,哈哈!!車在盤山路上下行經哈巴村後沿金沙江逆流而上,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從大具就可以看到中虎跳,但是要繞很大的彎子,車在漸濃的夜色中依舊臨著陡峭的峽谷以30公裡的時速前進,我們都捏著一把汗,經下虎跳、滑石板、核桃村後到達中虎跳,天色已晚,門票也被免掉了。在燈光中看到網上盛傳的TINA‘S,終於到達目的地了。房間是預定好的,放下背包我們開始點晚飯,這裡的菜味道還是不錯的,本來打算明天點這裡著名的土雞湯,卻由於阿木的貢獻讓我們提前嘗到了這個美味,20元/大碗,80元一鍋。晚宿Tina’s中峽客棧。這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晚上我一個人呆在屋子裡時,突然發現屋頂上爬著一只大蜘蛛,算上張開的腿足有一個餡餅那麼大,而且是純黑色的。我嚇壞了,立馬想起了黑寡婦,趕緊跑出去找人。本來我還在猜想服務員聽到會是什麼反應,緊張?推諉?誰知道他們竟一陣歡呼,抄起夾子,一大幫人連蹦帶跳,興高采烈的幫我捉蜘蛛去了。我禁不住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高興,他們說這是她們的樂趣之一。看她們興奮的樣子,我忽然覺的這件事變的好有趣,原來有的一點點生氣也煙消雲散了,似乎踏上雲南這塊土地,心態也平和了好多。最後在服務員
小男孩的努力下,終於抓到了那只大蜘蛛,他們一大幫人高高興興的走了,我睡了幾天來最舒服的一覺。
第六天: 中虎跳---上虎跳---麗江(約100公裡)
早餐後告知Tina煲一個土雞湯作為午餐用,便開始徒步中虎跳峽谷。我們在昨天晚飯後已經請老板幫我們找了一個姓羅的女向導,不用操心找路。看著兩邊陡峭的山勢,走張老師棧道徒步至谷底虎跳石。然後經聽濤度小屋,從驚險的天梯棧道返回公路。總共徒步約3個小時,一共交費30元。難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比起明永冰川的強度要差很遠,金沙江在這裡明顯變窄,只有幾米寬的長江就在眼前,因此老虎橫跨長江竟可以變的如此簡單。
聽濤閣是此行比較有趣的一個地方,不單是這裡可以補充水,在這裡還有一面貼著過客感悟的留言版,其中我印像最深的是這句:其實崎嶇的並不是山路,而是我們的心靈。很有見地!!聽濤閣還有一只名叫黑妞的小狗,長的像狗熊,很配合游客照相,非常好玩!往天梯客棧走的路上我們在一塊平地上小憩,這裡有一位賣水果和蔬菜的當地婦女,我們都買了她的西紅柿吃,浸在冰涼泉水中的當地西紅柿真是太好吃了,雖然2元一個,可是不遠萬裡來到這裡,這樣的境遇下的美味是堅決不可放過的。這裡還有一副轎子,據說是由於前幾天有一位男同胞懶得走路,就讓人用轎子抬上了虎跳。想一想在萬丈絕壁上讓人抬著的感覺。。。。我還是相信自己吧。同行的還有三個女孩,也是從梅裡回來的,共同的經歷讓我們感到很投緣,爬上大路後我們在神川大橋上合影留念,緣分就是這樣離奇,3天後我們從瀘沽湖回到麗江後,在大石橋再次和她們中的兩個相遇,這時後話。
午飯當然有讓人垂涎三尺的土雞湯,味道太鮮美了,我們努力把它喝了個底朝天,當然,為了滿足大家西紅柿沒吃夠的要求,點了一盤糖拌西紅柿,結果依舊是被大家一掃而光。飯後在陽光沐浴的庭院中坐著休息發呆。看著湛藍的天空,感受著習習的山風,讓午後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真想就這樣一直呆下去。離開時小楊發現天空中出現了彩虹,照下來!這次出游的收獲真是不少啊!!
告別虎跳峽,繼續逆水而上,在公路上最後遠眺上虎跳,沿著臨江的314國道經橋頭、長江
第一灣,向麗江奔去。今天是傳統的清明節,回家祭祖在這裡也是風俗,我們就見到了好幾撥.經過拉市海旁迷人的林陰道,我們在老木的幫助下免費去拉市海照相,於晚上4點左右回到麗江古城,圓滿結束此次香格裡拉之行。老木幫我們買好了去瀘沽湖的票,又領我們找了一家便宜又干淨的小客棧-水城客棧。就要就此分手了,不管說出來的還是沒有說出來的,大家都有幾分惆悵,幾分傷感。在這快樂的5天裡,老木給了我們很多很多幫助,大家相處像朋友般開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實世界,也許這就是我們幸運找到的精神香格裡拉(香格裡拉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它會長久的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時間還早,我們坐在客棧的天井中,仰頭望著藍藍的晴天和翠綠枇杷樹進入了發呆的狀態。
晚上打車去吃網上強烈推薦的腊排骨火鍋,非常好吃,個人認為可排此行美食的第二。酒飽飯足,有人提議走回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在玉河走廊我們聽到了熟悉的歌曲:水木清華的“在他鄉”不禁又鉤起了對阿木的思念,一路上這首曲子在阿木車上那時好時壞的CD中不知播放了多少遍,已經深深印在了我們的心中。晚上小購了一把,然後坐在藤椅上數星星,發現自己真的好久沒有抬頭好好看看夜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