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微雨,這春雨來得正是時候。 細潤、淺濕、微寒、沾心,西湖邊上的碎雨似乎有點醉意,給人的印像竟是那樣的詩情。每次到杭州,總是喜歡靜靜地坐在西湖邊上,不為別的,只為身居鬧市時所能擁有的那份讓心放松的閑情和寬慰。 任何時候提到杭州,西湖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詞。“處處有歷史,步步是文化”,山水和文化就這樣在杭州完成了一次美妙的疊合,而這種最佳的疊合又幾乎都是在西湖邊上完成的。如果是一個沒有多少歷史和文化根基的人,游走在西湖的堤岸邊上,他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一條柏油馬路和一個大大的水池子,最多的浪漫也就是人雲亦雲的講講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 其實歷史上的西湖,在這個碧波蕩漾的湖池邊,演繹過的才子佳人又何止是許仙和白娘子這一出,至少在關於愛情的經典版片中,至今尚能耳熟能詳的還有梁山伯和祝英台、蘇小小和阮郁的情愛故事。記憶中那些為情所困的風花雪月、愛恨交錯所伸展出來的情感詠嘆,真的就是五分的西湖風景加上五分的浪漫文章。 站在吳山嶺蔥郁的夜雨之中,西湖的夜色顯得那樣的安祥、閑適。和國內的任何一座城市相比較,杭州城算得上是一個最合適的居家之城,對於許多喜歡寄情山水和文化的人來說,蘇州和杭州,這二個同被稱為天堂的城市,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終留去處,但蘇州的文化歷史實在太長,容易讓人在那份沉重中感到壓抑,而杭州則不然,在文化情緒的感受,是一種松馳的精神狀態,所以這城市給人以一種散淡和休閑的感覺。 人們喜歡杭州,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歡西湖;而喜歡西湖更大的緣故,便是行走西湖煙雨的那份恣意,西湖裡有很多歌舞升平,輕紗曼舞的愛情故事和歷史典故,這也讓嫻靜的西湖增添了幾份頗為小資的情調和風情。其實江南一帶的山水美色,自然天成的東西往往只占去了風景的一成,人文情結才是它真正出彩的地方。古往今來,除去風流倜儻的愛情故事,才子們給西湖留下的佳作妙語感情文章,當然也是西湖一份渾然天成的精神盛宴,比如蘇東坡、徐文長、秦觀、郁達夫、徐志摩這樣的名人高士。 在吳山夜色闌珊的微雨中漫無邊際的遐想,心中的西湖,給我是一份輕松的閱覽,心悅的鑒賞。煙雨西湖既有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這樣的四季風景映人腦海;也有孤山上“梅妻鶴子”的婉約林逋;還有南屏晚鐘康熙爺發人深省的感慨;以及弘一法師超凡出家的靈隱;當然更不能少了和文人墨客相關的白堤、楊公堤等眾多的人文故事和歷史情懷。 大概因為有了這樣的風景,以及那些風景裡的今生往事、風怨情恨,也就成就了西湖“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孤山不孤、傷情不傷”的故事圍城,恍如這雨煙朦朧的湖水,讓人驛情綿綿感想流年。 既能欣賞湖光山色,又能飽覽藝術天成,還能感受人文故事,這樣的西湖,顯然是一篇充滿著人文情節和歷史佳構的山水美文,容人一生去細心品賞的。

(趙公堤)

(茅家埠)

(楊公堤)

(柳浪聞鶯)

(中國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