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去杭州,雖然江蘇也游過很多不錯的地方,可總是被白居易的“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吸引,覺得那裡會比蘇州、無錫更有江南的味道。出發前在網上看到以前香港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在悠客青年旅舍的圖片並附言:“我要在這裡住一個月,寫一本書。”便很想住在那個世外桃源,可是黃金周卻無情地粉碎了我的夢,雖然提前了5天訂房,但所有網上推薦的能欣賞到湖光山色的飯店都已爆滿,這也不禁讓我有了一絲猶豫,但老公樂觀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到了那邊再想辦法吧!”於是收拾東西,踏上了我們的杭州之旅。
5月4日從泰州出發,乘坐晚上21:53分的列車,5日清晨6:55分到站。一路上的景色一點都不美,不知是不是造物主正好打了個瞌睡,然後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在了杭州。出站後看到Y2,於是決定第一站先到靈隱寺,在那裡吃早點,玩完了回頭再找住的地方,當Y2開到西湖大道後,感覺眼前一亮,深深淺淺的綠色讓經過了一夜舟車勞頓,正有些疲憊的我們精神立刻為之一振,那綠中滿是鳥語花香,詩情畫意。難怪有人稱杭州為“愛情之都”,沿著湖濱的都是不失品位極具風情的湖畔咖啡廳、茶餐廳、甜品屋,在這種地方邂逅愛情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很快,西湖跳到了眼前,正好天下著細雨,滿湖的煙雨,山光水色一片迷蒙,不禁想起蘇東坡的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突然改變了主意,打算從這兒下車領略一番煙雨江南的味道。於是就從蘇堤下了車,在蘇州感受的更多的是人為的精致,杭州的美卻更為天然,雨中飄著甜甜的花草的清香,遠處的山,近處的水,被這濛濛的細雨連成了一幅精致的水墨畫。浮光流漾,春水漣漪,葉葉扁舟,悠悠泛漿,攪動出綽綽的波影,撩撥著氤氳的心弦,優雅流麗。到了花港觀魚後,雨越下越大,人也越來越多,人擠人,傘擠傘,衣服都被淋透了,想想還是去靈隱寺吧,於是又上了一輛Y2,因為堵車,開了大概四十多分鐘才到。
下車時雨停了,步入靈隱景區後,首先看到的是在好多石洞以及沿溪澗的懸崖峭壁上的五代至宋、元年間的石刻造像330余尊。雖為人工,卻與岩洞渾然天成,不禁感嘆古代工匠的巧奪天工。靈隱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了。因為是旅游旺季,寺內的香煙繚繞不絕,跪拜的善男信女們也絡繹不絕,我們也在大雄寶殿和觀音像前虔誠地跪拜並敬了香,靈隱寺內的佛像都非常高大壯觀,據說大雄寶殿內的佛祖釋伽牟尼像高十九點六米,用近百塊香樟木雕成,佛像端莊凝重,低眉細目,極具風采。不過人太多了,使得寺失去了本身“隱”的意趣,有點讓我失望。在寺內逛了一圈後,感覺有點累,就在出口處點了兩份素面,味道還不錯。出來等了好久才來了輛Y1,上車後我倆都已昏昏欲睡,也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公交報孩兒巷的站名,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在這兒下車吧(後來才知道,陸游那首著名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竟然就是寫的這裡,可見杭州的人文積澱之深,步步皆景,處處是詩。)在孩兒巷口看到智仁居酒店的招牌,看了一下房間還算干淨,雖然看不到風景,但考慮離市中心挺近,決定就住在這裡,大床房是150元/晚,原打算小憩片刻的,可能是太累了,睡醒時已經6點多了,匆匆吃了點東西就出發了。在延安路上看到有租自行車的,5元一小時,車子還挺漂亮的。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租兩輛車,欣賞杭州的夜景。過了馬路後就看到武林路赫然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傳說中著名的女裝街啦,我狂喜不已,沒想到這麼近,老公只好發揮好男人的本色,陪著我逛下去了,這裡的衣服確實不錯,家家店鋪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價格也比較貴。我很喜歡江南布衣的風格,只是試穿後感覺自己實在不具備藝術女生的氣質,最後還是在浪漫一身買了套衣服。老公催我去看湖濱的音樂噴泉,還好不遠,大概騎了十分鐘就到了,正好有一場剛開始,只見各色的水浪伴著悠揚的江南民樂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映著湖邊上的燈光,簡直像一個夢幻的舞台。夜西湖,真是好美!
總結第一天的經驗,第二天我們決定還是租車出游,杭州太美了,坐公交會錯過沿途的風景,研究了地圖後決定從斷橋出發,沿白堤到岳王廟後再沿楊公堤向西往茅家埠的方向游玩,我很想去網上很贊的雲棲竹徑,但老公說那裡太遠,還不如去龍井問茶,最後決定到時候再說。租車的老板還給我們打了折,兩輛車一天只要70元,真是意外之喜。
從少年宮向西出發,很快就到了白堤。我站在斷橋上想像著當年許仙和白娘子相遇的情景,正好看到有一對新人在拍婚紗照,嬌美的新娘在波光粼粼的湖邊,依依的楊柳下,與新郎幸福地相依相偎,羨煞我也。白堤可以感受到西湖從容安靜的一面,路的兩邊有傲然矗立的孤山,有庭院深深的名士故居,有匠心獨運的依山別墅,更有幽幽小石板路後面透著禪意的古剎寶寺,每堵稍顯古舊的院牆都有無數千古流傳的慨嘆,每個宅門緊閉的小屋都可能掩埋著曾經驚天動地的故事。難怪余秋雨教授說杭州是過於擁擠的沉澱,它的歷史,實在是其他很多城市望塵莫及的。
到岳王廟門口時正好有好多旅行團進去,人聲鼎沸,只好卻步。我們在對面的曲院風荷停留了一會兒,因為還不是荷花盛開的季節,無法體會“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這讓我有點掃興。出來後就順著楊公堤一路西下,相對於蘇堤、白堤,楊公堤可算是條幽徑了,它的特色是橋特別多,騎不到幾分鐘就要過座小橋。路兩邊倒也有很多景點,如杭州花圃、蓋叫天故居,後來進入丁家山景區後,看到有個亂石灘,就停下來玩了一會,這兒用大石頭在水面上鋪成一條小道,水面上也覆蓋著點點的荷葉,幾幢小茅屋座落其間,很有野趣。杭州對於游客真是一場視覺盛宴,明媚秀麗與幽雅清新竟如此完美地交融,難怪被稱為“人間天堂”。再往前轉到龍井路上,看到“西湖百茶彙”,下車在這兒點了兩杯龍井,坐在湖邊品茶真是人生一大美事。我們倆在這兒猜拳決定下一站到哪裡,我很幸運地贏了,老公只好無奈地陪我向梅靈北路前進,事實證明我選的這條路線不太成功,不但遠,而且是上山的路,在平原地區長大的我們遭遇了滑鐵盧,自行車好像粘在地上,我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只好硬著頭皮向前緩慢前進,大約過了近一小時才到達梅靈隧道入口處,老公看了一下地圖,說還有七、八站路,我聽了完全泄了氣,老公決定把車鎖在這裡,然後乘Y4前往雲棲竹徑。穿過梅靈隧道,便見青山環繞,茶山疊嶂,山上、田裡處處是茶,路邊茶社連著茶社,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襯托下,美得像一幅畫。路邊停滿了私家車,看來到這裡來買茶葉的人真不少,不過車多空氣也就被污染了,不知道茶葉是不是不如以前。終於到了雲棲,好一個清涼幽靜的所在,一片茫茫竹海展現在我們眼前。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通向雲棲深處。兩旁是茂密的竹林。竹子形態各異。那新竹似乎是稚氣未脫的孩子,嫩嫩的,綠綠的,還帶著一層絨毛,筍殼也還沒及時脫落。老竹則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只有那光滑的竹皮,像是上了一層油漆,綠得發亮。步入竹林深處,可以看見一個池子。池水涼涼的,清澈見底。池裡還有幾條小魚在悠閑自得地游動。一條小溪嘩嘩地流動,溪水也是這麼清。真是“萬竿竹影綠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
我們在出口處的小亭裡吃了自備的午餐(面包和牛奶),然後又上了Y4,踏上返回的路,騎自行車下山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車子呼嘯而下,來時的勞累一掃而光,簡直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不到5分鐘就到了茅家埠,然後又上了楊公堤一路上經過烏龜潭、浴鵠灣,又到了昨天我們來過的蘇堤,再向前就是雷峰塔了,想起小時候學過的《論雷峰塔的倒掉》,現在這座應該是重建的吧,建得也很雄偉,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在柳浪聞鶯下了車,裡去以後發現它和長橋、湧金公園都是相通的,是環著西湖修建的,造物主真是太厚待杭州了!柳浪聞鶯的對面就是有名的清河坊,正好在開吳山動漫節,一路上全是小吃,還有印度人在表演飛餅,我們兩個饞貓一路走來一路吃,真是大朵快頤。清河坊和蘇州的山塘街差不多,很完好地保存了古江南的街道風貌,很有名氣的胡慶余堂也隱身在這兒,路邊店鋪裡的東西比較有地方特色,還有很多古江南的工藝品,如水晶畫、竹笛、銅制品、古錢幣、木雕工藝品等,但價格較貴,我們買了些現做的龍須糖和現炒的茶葉(回來後覺得還不錯),我喜歡的一個小工藝品店主卻要價二百多,真是太黑了,只好忍痛割愛。
從清河坊出來,我們沿著南山路向前不遠到了中國美院,校門青磚黑瓦,歐式風格的建築構思奇特,凝聚了美院師生們的獨特匠心。我忍不住在這兒拍了張照,真後悔以前沒學美術,不然有機會到這兒來求學是件多浪漫的事啊!在路口看到有家Starbucks,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西湖新天地了吧,聽說這裡是杭州市長請上海新天地的設計師亦本傑明操刀設計的,但我們卻看不出有什麼雷同的地方,上海新天地保留著老上海石庫門的風格;而西湖新天地則借著西湖的湖光山色,把杭州的山水園林引入店內。粉牆黛瓦、雕梁畫棟,很好地保存了江南的特色,可能因為夜色未降,所以還不能太鮮明地感受它的氛圍,再向前就到了名品街,也有不少世界名牌的店鋪,但比上海的外灘還是略遜一些。再向前就又到武林路了,終於轉回來啦!這時已經快7點了,到租車的地方還了車,然後在孩兒巷的一家飯店吃了晚飯,這裡的西湖醋魚沒有想像中好吃,感覺太甜了。
晚上在延安路上的銀泰百貨閑逛了一會兒,感覺與南京、上海的大商場大同小異,挺繁華的,但不算太有特色。回到賓館,收拾回程的東西,我們的杭州之行圓滿地畫上了句號。建議別的朋友來杭州時租車出行,感覺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