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東南亞是國人出國旅游最便捷的地方。許多人護照上蓋的第一個出境章就是去東南亞的。但是,東南亞那麼多國家和景點,為什麼要去柬埔寨呢,到那裡去玩什麼呢?那裡是不是很落後?現在還有地雷嗎?有不少人這樣琢磨。的確,自助旅游講個目的性。奔東南亞去的人,不外乎圖這麼幾點:1、自然風光,如海島游、山地游等,如泰國的普吉、清邁等地;2、FB享受,像城市觀光、海濱娛樂、美食、血拼等,如新加坡;3、異國風土人情。但東南亞去的地方多了,總給人以大同小異之感。柬埔寨則有些不同。五一游柬埔寨歸來後,覺得的確不虛此行。首先,那裡的輝煌而又神秘的宗教、歷史、文化遺存會顛覆你的觀念,震撼你的心靈;其次,沒有充分開發,接近原生態的熱帶風光別有一番情趣;第三,這個曾飽受戰亂、貧窮折磨的國家,人民是那樣淳樸、善良。這些都是在那些所謂東南亞旅游勝地體會不到的。雖然柬埔寨“相對泰國旅游業要落後20年”(西哈努克港一本招商引資的小冊子中所講),但主要旅游集散地如金邊、暹粒還是很方便的,可以說是對自助游“界面友好”。關於柬埔寨游的書籍好攻略已經有很多,有一本《五月盛放》打底,再拿一本LP按圖索驥。吃住行基本上都可以搞定。而且我認為自助游貴在探索和體驗,想一切都安排好了不如去跟團走。自己去嘗試,你會收獲更多。因此我也想講講一些感悟,而不是列流水賬。我們中學時學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現在仍有遺跡傳世的如金字塔、長城等,可謂鳳毛麟角。昔日的輝煌大都留在記憶和傳說之中。但在印度支那半島一端,誰想到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吳哥窟(Angkor wat)和龐大的吳哥城(Angkor thom)呢?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座神廟和城池時,肯定會感受到視覺和心靈的衝擊。將近200米寬的護城河,方圓將近1公裡的皇家浴池,高過景山的巨石寺廟,規模宏大,而且設計布局嚴謹,功能完備。不僅讓當年元朝使者周達觀嘆為觀止,今天看也不輸給東西方任何傳世的古跡。看來“天下名山僧占多”也不只是中國國情。世界上很多,甚至大多數宏偉的古跡實際上都是宗教建築。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自古以來人類的精神追求比物質生活更加重要,留存的也更加久遠。吳哥時代也經歷了印度教與佛教這兩大宗教的盛衰交替。即使今天在印度本土,也沒有如此輝煌的印度教宗教建築和雕塑藝術傳世。巴戎寺、茶膠寺高聳的佛塔,吳哥窟、女王宮精美的雕塑與壁畫,聖劍寺、龍蟠水池的獨特設計無不讓人嘆服。印度教把宏偉的石質建築奉獻給了眾神,遺址一直留到今天供我們憑吊;而當年據說是人丁百萬的俗世城池,無論皇宮還是民居,因為是磚木建築,早已是土崩瓦解,為森林所覆蓋。吳哥窟裡陡峭的“天梯”,讓人感到人神之隔和近於自虐的苦修精神。而那男女合修的雕塑,“攪拌乳海”之類的宗教故事,又讓我們在神的生活中看到生死、善惡、情愛、陰謀等人間百態。和希腊神話類似,這些早期的神祗身上多少還帶些凡人的本色和缺點,因而也讓我們看到自身的影子。世界上的古文明有許多在發展過程中突然中斷,給後人留下無窮的猜想。像中華文明這樣數千年綿綿不絕的反而是特例。但像吳哥文明這樣,在中世(12-13世紀)以後由極盛轉而消亡湮沒的還不多見。吳哥王朝當年雄霸東南亞,曾經何等風光,不知當初GDP能有幾何。但百裡城池,千座廟宇,在歷史的轉瞬之間就化作廢墟塵埃。今天的柬埔寨,仍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列。我在吳哥窟踱步時曾想到,讓當今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的總統來到吳哥看看,是否會悟出盛極而衰的規律,而使本國的行為稍微檢點一些。拿我們自己來說,現在整天談論大國崛起,是不是也有些過於功利和短視呢。更有價值的,恐怕還是民生的幸福和人心的淨化。離開金邊的最後一夜,正趕上當地電視台轉播中央一台放87版《紅樓夢》的最後一集。“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一曲《好了歌》,道盡人間的勢利與天道的無常。柬埔寨古跡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體現出大自然與人類的角力。特別是在塔布隆寺、聖劍寺,繁茂的熱帶樹木藤條緊緊纏繞住古建築,萌發的枝蔓一點點把殿堂的巨石拱起,掀翻,幾人合抱的樹干生長在廟宇頂端,恰似勝利者在敵方城頭豎起的勝利旗幟。當年數萬頭大像、幾十萬人工、花費數十年修建的超大城市重新化作綠野荒郊。看到這一切,你不能不感嘆,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還是時間,時間最終能夠改變一切。除了宗教文化古跡能夠讓人欣賞追思之外,柬埔寨還有一些尚未完全開發,沒有被全球化、商業化氛圍感染的地區,有些野趣供我們來體會和回味。海灘、泳池、酒吧、潛水俱樂部、紀念品商店,東南亞海濱風光大都如此,可以去欣賞和享受,但見得多了又感到如此的千篇一律。而柬埔寨,現在還沒有麥當勞肯德基,沒有國際大品牌連鎖店,甚至沒有帶頂燈的出租車。但在倒塌的回廊裡讀書,在近乎空曠的海邊夜觀繁星,耳聽濤聲是不是好過車水馬龍、燈紅酒綠、夜夜笙歌呢。當地生活不方便、不衛生、不文明嗎?只要稍微注意些也沒什麼問題。我按照攻略帶的這樣那樣的藥又原封不動帶了回來。其實人的適應能力是超出你我想像的。相反,所謂時尚、流行、檔次之類的觀念就像肥膩的飲食敗壞了我們的胃口,讓你反而品嘗不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來過柬埔寨的人都會為那裡淳樸的民風所打動。回放一下照片,不論大人小孩,鏡頭前笑容都那麼真誠友好,這種發自內心的微笑是擺不出來的。柬埔寨雖然還很窮,按某種標准講可能還很落後,但我們沒有一點理由去俯視他們。確實,柬埔寨最好的國家公路也只是雙向兩車道,在金邊主要街道上也沒有幾個紅綠燈,摩托車鋪天蓋地,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但就是在上下班高峰,你也看不到因爭搶而造成的擁堵。摩托車、“突突”車司機熱情攬客,但絕不爭客、搶客,沒有讓客人感到不舒服。司機和小販也會和你講價,但不會漫天要價,少斤短兩,那是一絲小商人的狡黠,而不是刻意的欺詐。即使是乞丐,也大都是文明乞討,不會死纏爛打,使你難堪。當然,柬埔寨也不是聖人之邦,出門在外還是小心為上。我要說的是,雖然古人雲“倉廩足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但也想想我們所謂國際化大都市裡無所不在、比真的還像的各類假貨;看看國貿摩天大樓下擠公交的場面,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和資格說人家柬埔寨落後呢。所以說,柬埔寨絕對值得去,應該去,要早去。去體驗,去品味,去思考。那不是一片僅僅用感官去享受的樂土,而是一處需要用心靈去體會和品味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