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山水風情游——黔東南

作者: 御風飛翔

導讀我們是30日傍晚時分抵達凱裡的。這裡是黔東南的州府,似乎是個新興的城市,街道整齊,富有現代氣息。本來還想趕往鎮遠,卻已經錯過了末班車。計算了下時間,來回鎮遠需要一天的時間,再加上游玩舞陽河,就需要兩天了。於是忍痛取消了前往鎮遠的計劃。又開始計劃包車,可跑了幾個租賃車行,都沒有談攏。此時已經很晚了,肚子早就開始抗議了,於是挑了當地十分出 ...

我們是30日傍晚時分抵達凱裡的。這裡是黔東南的州府,似乎是個新興的城市,街道整齊,富有現代氣息。本來還想趕往鎮遠,卻已經錯過了末班車。計算了下時間,來回鎮遠需要一天的時間,再加上游玩舞陽河,就需要兩天了。於是忍痛取消了前往鎮遠的計劃。又開始計劃包車,可跑了幾個租賃車行,都沒有談攏。此時已經很晚了,肚子早就開始抗議了,於是挑了當地十分出名的快活林吃酸湯魚。酸湯煮魚,配以豆腐、酸菜、粉條等,熱熱辣辣,加上當地的米酒,感覺不錯。如住鴻祺賓館,也是最後的幾間房了。人潮來了! 五月一日,趕早前往客車站,看到了很多背包客。不少人都前往台江參加當地的姊妹節,我們卻直奔雷山。在雷山包車就很容易,價格上也比較合理了。 殺了個回馬槍,先到了朗得上寨,正趕上蘆笙廣場民族歌舞表演。長者用蘆笙吹奏著古遠的曲調,婦女們穿著盛裝,一身銀飾璀璨奪目,像征牛角的銀指頭飾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飄逸的如同錦雞尾巴的裙擺隨著舞步輕擺。無論大人孩子臉上都蕩漾著純真的微笑。不過這裡已經有了點商業氛圍,散場後,苗民們就會兜售起民族工藝品來,不過要價都會比較實在。我們幾個則在村寨中閑逛,村落不大,卻也精致。



接著前往西江千戶苗寨——世上最大的苗族村寨。去的路可真是顛簸,司機大姐開得也十分辛苦呢。路上還看到單車一族,和太陽比拼著毅力和耐力。終於看到西江苗寨了,幾個寨子連綿在一起,兩個三角形形成一個大V字。村寨中鱗次節比,錯落有致。沿著台階走到一個三角形的頂端,又沿著梯田中的田埂小路走到另一個寨子中,欣賞到的是獨特的吊腳樓,村民的質樸,寧靜的田園生活。人情,也是動人的風景。



離開了西江苗寨,又在夕照下來到了榕江三寶(車江)侗寨。這一路在山間盤旋,一轉接著一轉,也佩服司機大哥(大姐自己不放心,叫了她弟弟來開)開的又快又穩。途經大塘,這裡的苗寨事短裙苗寨,她們的前擺很短,都不到膝蓋。我們也正好趕上看蘆笙會,司機大姐幫我們免了門票。



車江侗寨據說是最大的侗族聚居地,沿河連綿著五個大寨子。和苗族同樣是住吊腳木樓,但每個寨子都會有鐘鼓樓和風雨橋,確實獨特的風景。景區廣場中專為旅游觀光而間的鐘鼓樓七彩燈光閃爍,少女小伙唱起鄉調情歌,曲調悠揚,引得游客裡外三層。



夜宿侗寨,主人也十分熱情,邀我們一起吃飯。河中捕撈的小魚紅燒,鮮美;煤爐上燉的蠶豆豬蹄,香嫩;自家釀的米酒,干醇。 睡在吊腳樓中,窗外月色怡人,各色蟲鳴彙成了一首催眠曲。 日出東方,清亮的雞啼喚醒睡夢中的我。晨霧迷蒙,河邊那一棵棵老榕樹靜靜的舒展著枝葉。漁民駕著一葉輕舟泛於河上,撒網捕魚。婦人背著襁褓中的孩子立於淺水中,棒打濕衣。幾尾鴨子悠閑於河上,不懼人來人往。漫步其中,感受著悠遠而平靜的生活方式。



坐車前往從江,都流江在身側靜靜的流淌。山青水綠,偶有輕舟橫渡,竹筏漂流。江邊不時可以看到苗寨,侗寨,炊煙裊裊。這一路值得細細品味。 兩個小時後到了從江,趕緊包車。第一站就是岊沙——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山坳中的他們,自稱是蚩尤的後裔,帶有一絲野性,男子們都是用鐮刀剃頭,還保留著抗鳥槍背鐮刀的習俗。一個出自藝術團指導的舞蹈,盡顯男兒陽剛血氣。而手帕舞也展現了當地特有的“相親”風情。當地的服裝也很有特色,打漿曬干後又塗抹了蛋清,醬紫色的衣服在陽光下泛著光澤。



其間,還目睹了日暈奇觀,七彩的光環圍繞著太陽,美的眩目。 出了村寨,卻發現我們包的車不見了,前後找遍了都不見蹤影,急得要報警。好在司機及時出現,不過是去買飯吃了,虛驚一場。趕緊留下聯系方式,以免再出差錯。 前往小黃,途經高增。這裡也是一個大的侗寨,寨中鐘鼓樓就有五座,還有一座古老的風雨橋,雖然年代久遠,可橋欄杆上生肖木雕還栩栩如生,廊頂上的彩畫還清晰可辨。在路邊吃了面條充飢,買了黃瓜解渴。 到了小黃,再次感受到鄉民的純樸。只因多了一句話,門口的小姑娘們就一起為我們幾個人唱了迎賓曲,清脆的童音,宛轉動聽。要知道這裡的孩子從會說話就開始學唱歌了,不愧是“侗歌之鄉”。進了村寨,鐘鼓樓內少年合唱團正在表演,隨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的九姐妹也在其中。無指揮的合唱,高、中、低音渾然一體,行雲流水,宛如天籟,三日繞梁也不為過。此行不虛!



回到縣城,趕上了前往三江的班車。一百多公裡都是沙石路,坐的又是一輛仿佛80年代的公交車,座位上都是厚厚一層灰塵。在顛簸中迎來滿面沙塵,兩個多小時抵達三江時,個個都灰頭土臉。如住三江賓館,顧不上吃飯,趕緊把自己洗涮一下才出門。好在一路還有潯江可賞,不枉吃了那麼多灰塵。這裡已經是廣西轄境,我們也結束了貴州之行。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