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樹正溝風景線被譽為九寨溝的縮影,這裡有神奇詭秘的海子,多姿多彩的灘流,還有原始磨坊和棧橋點綴其間的群海和群瀑以及氣勢雄偉的大瀑布。今天的任務是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群海、臥龍海、雙龍海、火花海和蘆葦海等。
犀牛海水域開闊,是九寨溝僅次於長海的第二大海子,也是九寨溝景色變化最多的海子之一,其美麗的倒影堪稱眾海之冠。 每天清晨,雲霧飄渺時的雲霧倒影,亦幻亦真,讓人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水。海子四周,長滿了各色花草樹木。春夏季節,一片翠綠;秋風起時,便滿堤秋色,紅葉綠樹倒影於湖光山色之中,美不勝收,特別是中間那一大片藍得讓人心醉的湖面。
老虎海深邃寧靜,關於它的得名有三種說法:一是它近旁的樹正瀑布水聲如雷,宛若虎嘯;二是每到深秋季節,湖岸山上層林盡染,姹紫嫣紅的林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斑駁陸離,猶如老虎身上斑斕的虎紋;三是山中的老虎最愛來這個海子喝水。
樹正瀑布為多極渾圓狀瀑布,因瀑面形似蓮瓣而獨具風姿。上游的湖水沿著淺灘四處漫流,被水中的樹叢分成了數以千計的水束,最後彙集到瀑布頂端的山崖邊,霎時間奔流墜落、水霧四散,構成了神采飄逸,氣度雍容的水簾,景色十分壯麗。
從樹正瀑布到火花海有兩條棧道,一條藏在風景裡面,可以零距離的親近美麗的海子,另外一條沿著公路,能拍攝到全景,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建議都各走一遍,一定會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樹正群海前後連綿數裡,上下高差近百米,由19個大小不同的海子呈梯田狀群集而成。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海子之間,長滿了柳、楊、松、杉等喬木以及種類眾多的灌木叢。湖水自上而下翻堤而過,在樹叢中穿行,形成一道道寬坦的瀑布,演繹著“樹在水裡長,水在林中流”的奇觀。群海不僅高低層次分明,色彩也十分艷麗,樹木綠得青翠,海子藍得濃稠,疊瀑與水花則白得輕盈,一片醉人的景色,被稱為“九寨溝的縮影”。
磨坊在樹正群海之間,一道長長的棧橋橫跨淺灘而過,游人漫步於棧橋之上,可悠閑地欣賞那淺灘上的激流及群海。棧橋旁邊有一座充滿藏族風情的磨坊,磨坊旁邊有轉經房,轉經筒在激流的衝擊下旋轉不休,虔誠的藏族同胞常常來此拜神念經。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當年就曾在此取景拍攝。在這裡海子、淺灘、棧橋、瀑布、磨坊、轉經房自然融為一體,構築出一派天人合一的絕美畫面,讓人流連忘返。
臥龍海因為海子底部形成一條巨大的黃化鈣岩石呈現出一條巨大的龍形景觀。小巧玲瓏的臥龍海是藍色湖泊的典型代表。湖面水波不興,寧靜祥和,像一塊光滑平整、晶瑩剔透的藍寶石,醉人心田。
雙龍海海水質澄澈,透過幽深晶瑩的湖水,可清晰地看到湖底有兩條鈣華堤埂,它們就像兩條藏於海底的蛟龍,仿佛隨時都要騰空而起,直飛蒼穹。
火花海海水面湛藍,波平如鏡,四周叢林茂密,重重的翠綠之中,晶瑩的海子被襯托得像是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 每當晨曦初照,湖面波光粼粼,如同千萬朵火花在水中跳動不止,煞是好看。
從雙龍海-盆景灘這段步行最沒意思,有3公裡之長,且風景一般,還是坐車方便。
離溝口最近的海子就是蘆葦海,過了盆景灘就能看到。蘆葦海全長2.2公裡,是一個半沼澤形態的湖泊,海中蘆葦叢生,一股水色碧綠、晶瑩透明的清流從成片的葦中蜿蜒流過。春夏時節,清流蘆葦同色,滿眼碧綠;秋冬之際,蘆葦會一色金黃,如黃金盤上一道翡翠。蘆葦海沒有站,要乘車到盆景灘,再順著繞湖棧道上行300米左右才能看到。
盆景灘的淺灘布滿了白楊,杜鵑、松柏、柳樹,水在灘上林間流過,灘中的樹木風姿飄逸,千姿百態,水色碧瑩,如翡翠花盆,整個景色如一座巨大的盆景,盆景灘之名由此而來。
至此,溝內游覽完畢,已正午十分,電話聯系包車去黃龍,300元搞定。從九寨到黃龍大約2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彎繞盤旋,皚皚雪山仿佛近在咫尺,山間雲霧繚繞,疑為仙境。在5588米高度的雪寶頂上,自然要留影一番。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接觸雪山,難免激動,很快就有幾名藏族大漢前來推銷騎馬登山,好在並未激動到要在荒無人煙之地與當地人做生意的程度,回車繼續趕路。
黃龍售票人員很是友善,反復提醒現在是枯水期,並主動詢問我有無優惠證件,估計他們自己也感覺每人200元的門票有誑人之嫌,估計就算拿個小學生證,也算是有個理由就能給個優惠!上山纜車每人80元,上山這段山路漫長且無聊,建議還是坐纜車吧。同車廂的一對老人就是徒步爬到半山腰,感覺無味,又返回坐纜車的。
下車後還要走一大段棧道去五彩池,但都是平坡或下坡路,不很累的。這時天空中淅淅瀝瀝下起小雨,漫長的山路上只有我倆匆匆趕路,同車的兩位老人早已前行不見蹤影,好體力啊!大約半個小時後,峰回路轉,黃龍寺倏然閃現。很普通的一座寺廟,不過據寺前說明,它的廟前匾額,從左方,正前方和右方看,會分別顯示“山空水碧”“黃龍古寺”“飛閣流丹”字樣,有點廣告牌的創意吧。不過我怎麼看都好像是“趕路無味”,“爬山很累”,“門票忒貴”。
繞寺上行,不遠處人影簇動,終於見到了久違的游人湧動,親切啊!(累糊塗了!)其實游人不是很多,可以輕松游玩,拍照鏡頭中也從未出現過合影的現像。老天作美,在見到五彩池的一瞬,雨停日出了,太陽灑在池水上,顏色鮮明,五彩斑斕,五彩池果然名不虛傳。真如畫家的調色板一樣的眩目逼真,不,那幾灣流動的色彩要更加的純淨和富有靈性!
流連許久,看已近景區關門時間,不得以起身下山,五彩池海拔高度4000米左右,下山的路崎嶇漫長,仿佛永遠走不到盡頭,跌跌撞撞連走帶跑,一路看沿途的氧吧都已關閉,好在並未出現傳說中的高原反應。
衝出大門已近六點,關上車門的一霎,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依舊是來時的盤山路,只是因為雨勢加之暮色,回程又增加了幾分驚險。暴雨中,一單薄女子閃現搭車,途中一言不發,很快又飄然而下,在如此的環境下,很是神秘!因為雨霧的原因,遠處的雪山四周升騰起團團雲霧,山,雲,霧,雪交錯纏繞,飄渺空靈如若仙境!
D7
坐車回蓉(118元/人),下午4點多鐘抵達。下車後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成都早已進入了夏季,趕忙去春熙路逛街購買夏裝,順路在伊勢丹旁的洋華堂搜羅了N袋特產,回酒店整理包裹,發現連衣服帶特產,行李居然比來時還要豐滿許多,郁悶!身穿新衣趕去前兩天失之交臂的成都名小吃湊熱鬧,結果蹭到很多調料痕跡,郁悶上升為抓狂!
D8
早上終於睡了個自然醒,打車去青羊宮。很不起眼的一座道觀,但聽說是西南最大的道家場所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院內香火繚繞,人稀樹茂、曲徑通幽、清淨無為,與一牆之隔的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恍若隔世,建議時間寬裕的朋友可以一游。殿前兩尊幾種獸態合一的神羊鑄像,好像更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後院荒涼的大殿之前,一名年輕清秀女道士,正眉飛色舞和人談論著什麼,青燈古佛,肅穆內斂與朝氣四射,神采飛揚,這是一種怎樣的和諧統一啊。不由又想起武侯祠旁看見的女尼,如果那是動中有靜,現在則就算是靜中有動了吧。道名轉換,出世入世,聯想到很多佛理道經本非我等俗人所能參悟。
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就在附近,三站地的距離,門票60元/人,沒什麼意思。草堂和武侯祠之間有免費的面包車往來接送。902雙層公交車上層完全敞開式,設想在上面觀賞成都市景,應該很有意思,等了許久不來。連急帶餓走進隔壁的一家飯店充電,好像成都很多大一點的飯店都有小吃套餐系列,不過味道可有很大差距,很不幸這一家的手藝基本都很失敗。看門口一流浪小狗很是可憐,包了兩個燒麥留給它,一出門卻不知它跑哪裡去了,只得把兩枚燒麥擺在路邊,希望它能聞味而返,此舉得到清潔大姐贈送的白眼幾個!
下午的航班,久違的川姐;一覺醒來,久違的天津。
至此,九寨之旅圓滿結束,也許有機會會再到九寨,領略深秋的童話世界。其實,旅行如同人生,無在乎目的地哪裡,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時的心情,每一次的遠足將都是一次心靈和精神的放飛與體驗,難道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