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旅行詞典――之山西篇

作者: lurong7086

導讀(還是2006年的春節寫的東西,呵呵) 1.假期感謝以三皇五帝為代表的老祖宗們,有了你們細心的安排,從此有了春節這一說。 感謝全世界無產階級勞苦大眾,在創造人類文明的同時替大家爭取到‘五一勞動節’。 感謝親愛的祖國無比英明地選擇秋天--一個極其適合旅行的日子,作為自己的獨立日。 感謝現在的公司,盡管工資少得可憐,但每年居然還能有17天的休假供我 ...

(還是2006年的春節寫的東西,呵呵) 1.假期感謝以三皇五帝為代表的老祖宗們,有了你們細心的安排,從此有了春節這一說。

感謝全世界無產階級勞苦大眾,在創造人類文明的同時替大家爭取到‘五一勞動節’。

感謝親愛的祖國無比英明地選擇秋天--一個極其適合旅行的日子,作為自己的獨立日。

感謝現在的公司,盡管工資少得可憐,但每年居然還能有17天的休假供我揮霍。(還不包括若干其他公司假期哈~)

於是,每回不必等太久,隔三差五就可以找到個理由,而後堂而皇之地去旅行。

活在當口,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動力正源於此。

2.自由

這是個極空泛的字眼,經常有人拿這詞兒來忽悠人。

那什麼才是自由?

自由一如MEG RYAN 在‘天使之城’中踩著單車穿行在迂回蜿蜒的山路間,揚起頭閉上眼睛伸開雙臂時,溫柔的陽光滲過稀疏的樹枝肆意地揮灑在臉上和發梢上;翻撥的手指在空中便有了飛翔的感覺。

用最淺顯的說法來解釋:free as a bird, its the next best thing to be.

3. 季候鳥

每次踏在一片的土地上,想到或許這輩子再也不會來第二次的時候,不由地想拼命地記住眼前所有的一切。

如果說候鳥因為某種承諾每年往返南北兩地,那我們又是為什麼奔波在城市與大山湖泊之間,而樂此不彼呢?

漸漸地懷疑自己不斷蹂躪身軀僅僅為取悅心靈而已,隨之,‘自虐’一詞也開始戴起褒義的光環。

4.暗門

某種程度上,旅行是一種逃遁,這樣的逃遁有時消極得讓我打心眼裡不願去承認它。

在應對龐大的現實母體的同時,我們唯諾並喘息著。

沿著既定的軌跡,跟自己講:讓眼睛做雙翅膀吧! 偶爾地飛在MATRIX之外的世界中,痛快淋漓的。

我不是先知Oracle也不是Neo,給自己留道暗門,除此之外,無他。

通常我們管門的裡頭叫作‘江湖’。

5.漂泊

常常慶幸自己命中注定不是個需要漂泊的人。

不必在某個聽不懂語言的城市為三餐過份忙碌,用不著為下季度的房租犯愁,也不需要在那幾個長假中隨著返鄉大軍從這個地方趕到那個地方。

對生活沒有太多抱怨,雖然會偶爾厭煩朝九晚五,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通常只有像我這樣過於安定的人才想體驗某種定義下漂泊的滋味,十天半月的旅行是無非是最安穩的漂泊了。

So安定的人在旅行中通常都是快樂。

6.冷

能在最合適的時候去最合適的地方,這是我對‘漂泊’的期望之一。

計劃春節出游時有人提議說去雪鄉,當時雖然心一動,但還是沒勇氣去那兒。退而求其次,我選擇了山西。

去之前,曾煞有介事地對天許願說:讓山西連降七天大雪吧,等我去的時候開始放晴!老天還真應了我,到之前剛下好一場雪。但隨之的降溫,使得極端溫度達到零下20度。早知道這樣,就直接去雪鄉了。

我極少感冒,但這次從山西回來後,直到吃過十五的元宵,‘一行清涕上青天’慘狀才算告一段落。7.行程

每次出行我總要做許多准備,比如查時刻表、定住宿、作預算等等,時間久了都跟得強迫症似的,想不做也不成。

最初定下的行程為:上海――太原――介休――平遙――大同――北京――上海。最後也是按這條線路走下來的。

8.計劃

余秋雨寫過篇文章名叫‘抱愧山西’,文人可能因自謙才這樣說,不過就我而言,對山西可真是不太了解。

Anyway看不了地志之類的,咱可以看些其他容易的:

山西人賈樟柯有故鄉三部曲:‘小武’、‘世界’和‘站台’。可惜吾非晉人,沒有字幕實在搞不懂裡面講些什麼,三部片子最多也就明白了一部半吧。

不過,有一套八集紀錄片《晉商》值得推薦,從歷史、建築、戲曲、金融等等分了很多章節來介紹的。

有道是槍要擦得亮才能打好仗,出發前的功課還是要做滴~~

9.晉商

如果說從白牆黑瓦走出的徽商是亦賈亦儒,就連做買賣的同時也不忘“唯有讀書高”的論調,那麼山西人的經商意識來得相當純粹。

中國一直有“士農工商”的等級說法,但這裡一般孩子長大後都會被去學生意而不是讀書,歷朝歷代山西出的狀元人數之少,多少可以說明這點。許多人是在學徒時學會的記賬、算術甚至外語等相關技能。

在商業受輕視的大環境下,‘經商’卻成了山西人眼裡天經地義而堂皇的職業,這倒是件蠻有意思的事情。10. 學生證

這又是一件讓我比較得意的事兒。

過去出門前老是問別人借學生證,借來還去的也挺費事,於是我想到辦張假的。

終於有一天在一根不起眼的電線杆前,借著昏暗的路燈從若干老軍醫的帖子下(所以說版主平時的整理工作還是很重要滴~~)翻找出一個辦理假證件的廣告帖。聯系後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總算拿到一個還算能接受的團隊報價,隨後糾集一幫驢友集體把學生證給辦了。

雖然學生證是假的,好歹上面的名字和照片都是真的哎。不過,事後我有點後悔沒在學生證上用化名,以絕後患~大意了大意了~~

有風險就有回報,不管怎麼樣,從此所有景點門票我可以省去一半,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11.大宅院

從介休火車站出來打車去王家大院,大概半小時的路程就能到。從遠處眺望王家大院,像一座頗具規模的寺廟群,依山錯落建立在整個山坡上。

在山西境內,這樣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光聽說過的還有渠家大院,孔家大院,喬家大院等等,很多都是靠幾代人積累下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大院的導游小姐個個都長得干干淨淨,能說一口標准的普通話。 我蹭的那位導游更是白淨得像個瓷娃娃,一身帶花邊的牛仔套裙,好聽的聲音還略帶一絲奶聲奶氣。印像裡只有敦煌的導游才有類似的氣質,或者說是書卷氣吧。

春節裡來玩的人不多,三五成群的游客分別由幾位導游帶領下在各個宅院中穿堂過巷。清冷的冬日裡,緩緩地講述著四周的一景一物。寂幽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庭院內,時間仿佛都被凝結住,空落落的大房子此刻再應景不過了。12.烤姥姥

山西的東西實在吃不慣,光聽名字花裡胡哨的,都中聽不中吃,上來不是面粉擀的就是揪的。就連飯館的菜單上的實物照片都帶有極大的欺騙性。

比如吃飯時有道小吃叫烤姥姥,頭一回聽說,看照片類似燒賣樣的東東,看上去挺誘人。誰知道上來後才發現都是‘燒賣皮’裡面居然是空心的!就是單把‘燒賣皮’卷唄卷唄最後豎著放籠屜裡蒸,每籠另外奉送一份醬油湯做沾料。就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13.金井樓

金井樓是位於平遙南大街上一家客棧。當家的老板娘姓鄭,之前通過幾次電話,每次講話都和聲和氣的。老板娘也守信用,事先定的房間只要說好就一定會保留著。在登記住客證件時,發現她能寫一手好字,一問才知道原來老板娘以前還是做老師的。

金井樓裡還有只大黃貓,趴在客廳的桌子上,一副懶洋洋的樣子,胖得都擔心它會走不動道兒。一把揪過來,拎在手上就像捧條毛圍巾似的,還是暖暖的:)

第二天起來剛打開門,那只貓就哧溜從腳底鑽進房間,然後往桌子上一趴,就再也不動彈了。

14.火炕

注:第二個字在這裡念KANG(四聲),千萬別念岔啦。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炕,有點興奮的說。還特地掀開褥子摸了摸床板―――真的是熱的哎。

我住的房間是金井樓裡最高標准等級――龍床。所謂龍床,四四方方的紅木雕花床緊挨著房間一角,外面還帶有紗帳。

因為炕是正方型的,有點吃不准到底應該怎麼睡。頭朝裡還是朝外,或是側著身子順著床沿睡? 為此我特地請教了專業人士,最後確定應該頭朝外睡。因為睡火炕容易上火,還建議說倒杯開水在桌上,半夜渴醒了能喝。

結果涼白開准備好了,可惜那天晚上我一覺睡到天亮,楞是沒醒過來。

15. 狗平遙的街上到處可以看到一些貌似叭兒狗的小玩意兒。從毛色上來看不是很純的種,眼睛也不夠鬥雞――在遺傳理論上,純種的狗大多都是靠近親繁殖,所以體形毛色正了,眼睛也就。。。但個個都親切得不得了~~路過一家票號門口時看到有條小狗趴在門檻上曬太陽特好玩,就上前逗它。臨了我要走的時候,它竟然像個小孩一樣撲在身上抱著我的腳死活不讓走的樣子,要不是主人家最後把它喝住,說不定我就真的從此一劍一犬闖天涯了:))16. DV狂人同行中一個伙伴有點奇怪,每當一處總會跟大家“走散”,最後離開的時候又自動出現,幾次之後我們也就不再管他有沒有掉隊。過了兩天,大家在平遙吃飯之余一起互相看相機裡自己拍的照片,到他那裡沒有照片,只有一台便攜DV,放出來居然都是他的個人秀,有在寺廟前故做沉思狀,有在城牆前跺著方步等等,一問才知道都是他自己架上三腳架,調整好角度,最後在鏡頭前擺的姿勢。難怪每次玩都找不到人影,原來我們都被清場了。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