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同裡
不想在錦溪停留太久,想趕著去同裡,來到小鎮出口處,那裡有很多回上海和周莊的車,我選擇了周莊的車,一會即到周莊,周莊已經是中國游人最密的景點了,很久以前就去過了,那時的周莊已經深不可測,更何況是現在,我記得一家馬桶店的老板向我推薦一只超小號馬桶,我問他這是什麼,他說你可以用它裝水果,我好懸就依計而行了,現在想起來還生氣呢,
看著那蔚為大觀的三輪車隊伍就很緊張,你只要一進周莊境內就會被很多人盯上,比如三輪車和小旅館老板,情形絕對緊張,他們甚至會大打出手,就只為一晚住店的費用和回扣,不停的游說讓人心驚肉跳。
我又裝作是本地人,在離古鎮口很遠的地方用很小的聲音叫了一輛摩托車,事實證明又是一個餿主意,來到一個俗稱小木橋的地方,那裡有去同裡的車,摩的司機是個小伙子,看起來很老實,他說這輛車到同裡要十塊錢,他送我去同裡只要十五塊,我欣然同意,不過後來知道那輛大巴好像只要一兩塊錢,在這樣一個傍晚突然下起雨來,三月的江南對東北人來講非常冷,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感覺三月的江南很暖和,實則遠非如此,我不停發抖,在飛快的摩托上,一開始用手死揪著司機的衣服,後來兩手凍得其型可比雞爪,索性豁出去了,把手伸進了司機的口袋。我記得小時侯跳集體物,我的舞伴帶了一雙白手套,以避免男女生拉手,從那以後我落下極其封建的毛病,真是窘迫呀,滿臉通紅地盼到了同裡,在同裡古鎮口,雨也停了,那小伙子不停地喊我下車,半天我都沒動,快凍成模型了,那司機以為我要賴帳,嚇得臉色都變了,以為遇到砸場子的了。
買了一張古鎮最貴的票,因為同裡景點眾多,不知道哪片雲彩有雨,只好全買了,同裡很科學的有很多個景點組合,二十五到八十不等,
一進去就知道同裡很大,我定了一家很火的名喚呂家的客棧,是一處很干淨的二層小樓,底層是飯店和茶室也有客房,還放著略有點俗的古箏曲,可是大姐告訴我,給我留的臨水客房給別人了,因為我來得太晚了,那大姐很厚道,估計也很相信我吧,把我帶到她女兒的臥室,很溫馨,有很多女孩的用品,還與很多書,說實話挺不錯,不過用我家人給我的評價就是軸,
我不能這麼闖進人家的私人空間,是兩個女孩的惺惺相惜吧,我離了呂家客棧,一路上很多當地人向我推薦客棧,我最討厭被游說,很高傲地往前走,天漸漸黑了,又開始孤獨了,走在一條明清古街上時,一位很慈詳的老大爺問我要否住店,過一條很窄又簡陋的小巷子,是一間不大的客廳,沒什麼特點,不過就在天井處有一棵老大的茶花,滿地的粉色花朵,如果林黛玉來了一定用絹袋都裝起來,還有一顆帶異香的盆栽,我最愛花的,當時拍板,不過客房就一般,樓上都是多人間,好像只有一個樓下的單人間,窗戶封了,很黑很黑,也蠻潮濕,不過有衛生間這點很好哎,要價六十塊,我堅持要給五十塊,因為我說我用電很少的,於是阿姨把空調的遙控器拿走了,事實證明,這十塊錢省得大大地得不償失,
這家的阿姨是個很精名的老太太,我要出門的時侯,她拿出一張圖,是她自己畫的同裡旅游圖,還標出了計成故居,真是有文化的阿姨,整個水鄉名人輩出,不過我最推崇計成,
我按照阿姨的講解先大致走了一圈,不過滿腦子都是江南第一巷穿心弄,真是很細很窄的巷,我走到一半時突然開始害怕,不但窄而且長,一路都在想萬一跑出個流氓我該怎麼跑,我勸一般的單身的女孩不要走這條巷,半道還真走過來一男的,因為太過害怕,拳頭握得緊緊的,隨時准備打人,心跳得咚咚地,終於走完了穿心弄,弄子的頂點是河道,同裡的河道遠比一般水鄉的要大,在三橋那裡坐了一會,繞到明清街,去采芝齋分店買了很多蘇州特產,又買了一些同裡特產,印像中最深的是白果,也就是銀杏,我也知道,這東西有微毒,不過家家都有一個裝白果的電飯鍋,忍不住買了不少,每一顆都在提心吊膽裡咽下去,這種炒白果,就只同裡有,而且味道很好,建議您少試一點,同裡是我去過的小鎮裡最大的,店鋪也是最多的,不過並不像周莊那樣帶著一副磨刀豁豁的樣子,很多都是吃食店,還有當地人也要去逛的日用品店,很有當地特色,很好玩的,同裡的吃食也多,除了常見的,還有芡實,這裡叫做雞頭米,是一種湖裡的東西,可以入藥,建議您買,因為回到我們的城市,您只能在藥店才能買到,而且是碾碎的,會有很濃的藥味。閔餅原本是同裡的著名特產,是用一種葉子的水制出的糕餅,顏色很自然的棕綠色,不過現在沒這麼正宗的東西了,取而代之是青團子,本地人是絕計不會吃的,味道和工藝都不值推薦,還有青豆茶,本來就是水鄉極草根的小食,現在著名的南園茶社供應。三白就是太湖裡的白魚白蝦和小銀魚,在同裡可以嘗試,水鄉的飯店也並非是一概地價格不菲,您可以買半份,這是江南的親和和活份吧,
回到我的房間,因為沒有窗子,所以更讓我覺得不自在,於是找阿姨搭訕,阿姨領我參觀了樓上的客房,說句實話,她家太大了,江南的民居顯得小而無規律,我們東北民居是有嚴格的形制的,過去是五開間的口袋房,什麼樣的窗什麼的炕一直嚴格傳承,經過了數百年,窗戶變成鋁塑的,炕也變成了床,不過三開間或是五開間一直鐵打不動,而且在建築史上有件有趣的事,夔門這種消失的建築居然在東北還以一種最簡化的形式保存著,可江南建築就太有個性了,尤其是中等人家,完全沒有規律,阿姨家完全扭轉了我對江南民居太小的看法,非常大,每個客房都得超過八十平,在樓梯上可以看見有個碩大精美的房檁,阿姨被我贊揚得興致甚好,索性來到了老兩口的臥室,好大一間進深很深的房間,空空地就只一支木床而已,床上好像還有年月蠻深的幔帳,周遭的牆壁全是木制,一只白熾燈,不覺有點恍乎,不知身在何地了。
我用了很久說服自己該進被窩了,還是沒勇氣,好冷呀,穿著全部的衣服還是冷,把自己的水都倒了,用塑料水瓶灌上熱水,就那麼卷著過了一夜,好多次都想跑到阿姨的房裡用二十塊贖回空調遙控器,
早晨阿姨又拿出一張自制退思園導游圖,我都崇拜起阿姨了,我告訴阿姨,我要在她家吃中飯,我付十塊錢,因為我飯量比較大,阿姨有點懷疑了,昨天不舍得用空調,今天倒給了雙份的飯錢,我說我要一個筍絲,一個蓴菜,之後就去外面暖和去了。
也許是太早吧,同裡的老街上甚至還有點晨霧,店鋪大都沒有開,腳步在青石板上鏗然有聲,一位阿姨拿一根扁擔,後面挑著一個筐,筐裡放著一把香菜似的小青菜,我當時就在心裡給阿姨頒發了本年度最環保居民獎。又有一個阿姨拿了一種土豆樣的東西還拖著一個長尾巴,我就在後面大喊阿姨阿姨,後來阿姨終於還是回頭了,我們互相不懂對方的語言,不過我還是能猜出,她說這裡沒人叫過她阿姨,她手上的菜叫艮頭。我馬上給旅館阿姨打電話,我的這位阿姨簡直就是水鄉百事通,她說這個東西叫茲菇,艮頭只是土話,她也不懂的,
我第一處要去的是珍珠塔園,珍珠塔是錫劇的著名劇目,我看過,很有趣,裡面有愛情的。
這座園與之相關,規模不小,干淨安靜,還有一座古戲台,園內獨我一個人,站在戲台前還有點肉麻地想了想當年的鑼鼓,因為我是戲迷,越是看戲,人就越學會感傷,對人事興替頗多感觸,還有一處活水的水塘,園子有點不夠古樸,一人玩賞都未覺得意趣,不作推薦了,走出來的時侯,守園人讓我再多玩一會兒,可見他愛此園甚深,
然後我去了嘉蔭堂,這座園其實曾經被夷平蓋起了工廠,這些年又復原作園子,我不太喜歡。然後去了崇本堂,在中廳有個伯伯賣芡實粥,我加了很多的桂花醬,伯伯說是他在秋天時采這園裡的桂花釀的,我雖不信,不過向來愛花的我對任何與花相關的吃食都另眼看代,之後游了這座喻意崇德思本的園子,很可惜的這時游人都上來了,周末的古鎮,游人真個如梭一般,還是手快女子手裡的梭,游興全無,趕緊去吃阿姨給做的蓴菜,《紅樓夢》裡的《紅豆曲》裡都將其稱作金蓴,我每到江南必吃。
阿姨很專業地拿出一次性筷子,阿姨很好地給我做了很多菜,一個肉炒筍絲,一個馬蘭頭拌豆干,這菜要將這兩樣剁很細碎然後拌在一起,還有一個蓴菜肉絲湯,還有一個茲姑燉肉。我牙不好的時候胃口都很好的,更何況這麼餓的時侯遇到這等美食,曹雪芹並未描寫過黛玉是什麼容貌,只是通過別人對黛玉的感覺讓我們覺得她美,我並不知道自己是多麼狼吞虎咽,反正根和大爺只吃了一點點就放下碗筷像小孩那樣,兩只手疊在桌子邊上,帶著好奇的笑看我吃,看了許久,大爺都看困了,我還沒吃完,大爺索性不看了,走了,阿姨也不吃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慢慢嚼,你慢慢嚼。(請注意,阿姨說的JUE的讀音)我放慢了一些,可是在七旬老人的眼裡還是很快吧,於是阿姨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說兩個人吃橄欖,一個呢就慢慢地品味道,另一個人呢就嚼巴嚼巴吐出核來,扔房頂上。後來都吃沒了,那個吃很快的人的牙縫裡塞了一點點橄欖,細品之後,驚叫一聲,大概就像電影《食神》裡那麼叫的吧————太太太好吃了,然後跳上房,把那些橄欖核都拿下來一一重吃。講完之後,阿姨離座,我不得不戀戀不舍放下筷子,要不也太對不起這麼感人的故事了。
後來到退房時間了,我要告辭了,阿姨給我講了一下江蘇省的世界文化遺產現狀,還講了講退思園的趣聞,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阿姨,您去同裡可以住她家,她家叫根和旅館,那是大爺的名字。阿姨總是很親地叫根和根和,所以我記得的
我背上大包,要去還沒去的五六個景點。可是我發現我被凍得發燒了,看多了羈旅客愁的詩,一路不斷叫自己不要生病,看來沒法再游景點了,只好來到昨天認為不錯的一家店,敬儀堂。進屋就拉上窗簾,嚇得老板以修車為借口,站在我窗前好久,後來發現我不過就是在睡覺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