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怎遭質疑

作者: ch37664

導讀曾有一種言論說,不能稱岳飛為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意識太狹隘,當年抗擊金兵的行為不利於民族團結。我相信這些人一定沒有去過湯陰岳飛廟,否則就不會對岳飛的英雄稱謂產生質疑。 前段時間我有幸參觀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故裡湯陰岳飛廟,那裡的民風讓我深感震撼。我去湯陰時,沒想到岳飛廟竟然游人如織。這實在是讓我驚嘆。我詢問得知,湯陰及周邊的群眾,歷來就 ...

曾有一種言論說,不能稱岳飛為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意識太狹隘,當年抗擊金兵的行為不利於民族團結。我相信這些人一定沒有去過湯陰岳飛廟,否則就不會對岳飛的英雄稱謂產生質疑。

前段時間我有幸參觀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故裡湯陰岳飛廟,那裡的民風讓我深感震撼。我去湯陰時,沒想到岳飛廟竟然游人如織。這實在是讓我驚嘆。我詢問得知,湯陰及周邊的群眾,歷來就有逢農歷三、六、九日和節日時祭拜岳飛的習俗。看著這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他們虔誠膜拜的神情,我可以想像得出岳飛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在岳飛廟裡有一通高一丈的詩碑,它上面鐫刻的是乾隆皇帝在1450年到岳飛廟瞻拜岳飛時題寫的一首七言律詩:“翠柏紅垣見葆祠,羔豚命祭復過之。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雄威震一時。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木幸猶支;故鄉爼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在這首詩裡,乾隆皇帝認為,岳飛曾經說過的那句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是做大臣的准則,千古為師。他還指出南宋朝廷殺害岳飛,就像當年文帝劉義隆殺害檀道濟一樣,是在自毀長城,自取滅亡。乾隆皇帝高度評價了岳飛的軍事才能和高貴品質,以及岳飛在當時宋金戰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並在詩的最後告慰岳飛說,你現在已被故鄉的人們當作神靈一樣地供奉起來了,就不要再恨當年高宗趙構用十二道金牌催促你班師回京,然後殺害了你。

在岳飛廟正殿的前檐下還懸掛有慈禧書寫的“忠靈未泯”和光緒皇帝的“百戰神威”兩塊匾額。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慈禧和光緒逃到了西安,第二年他們在返回北京路過湯陰時,題寫了這兩塊匾額。

我們知道,滿人是金國女真貴族的後裔,也就是說岳飛當年在詞作中稱作胡虜、匈奴的,並一生都在奮力抗擊的就是乾隆、慈禧等滿人的先祖。岳飛曾在他的代表作《滿江紅·怒發衝冠》中寫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還在《送紫岩張先生北伐》中寫道:“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這些都是在直指金人。但是乾隆、慈禧和光緒等金人的後裔們卻給予了岳飛極高的贊譽和崇敬。難道說他們忘本了嗎?難道生活於現代社會的我們還沒有他們的胸襟寬廣,境界高嗎?民族意識比他們還狹隘嗎?

我認為,看待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應把它放回到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環境中去分析、評判。岳飛的滿腔仇恨針對的不是哪個民族,他痛恨並至死都在抗擊的是那些侵略者。


精選遊記: 安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