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巴肯山看日出,是為了避開日落的人潮。點著電筒沿緩坡的山路慢慢轉上山,爬上巴肯寺,天色已經發白。站在最上層的平台,稀稀拉拉幾個游人,悄悄的坐著。繞著平台走動,360度的視野內是一望無邊的叢林,顏色由深到淺慢慢延伸到地平線。 附近是平原地帶,而巴肯山是平原中唯一的山。座擁這唯一制高點,最早的高棉國王在這裡修建了第一座寺廟——巴肯寺。相比較其他華麗的廟宇,巴肯寺有些不同。它類似一層層壘起來的平台,平台加塔共有七層,像征的是七重天界。最上層平台中心,聳立著的代表第七重天的中心高塔。塔已經無頂,用木頭支撐著下面的塔身。外牆浮雕還在,花紋雖殘缺,卻也能顯出當時的精美。據說,塔內藏有像征第一任國王的林迦,尋找未果,卻在六層靠北面看到了另外的林迦,只是不知是哪路神仙的。
前後的轉悠著,日出就悄無聲息的來了。哢嚓哢嚓的快門聲此起彼伏。剛睡醒的朝陽,著了些沒有溫度的黃光,散在雲層上。叢林也就這樣陪著一點一點的綠了起來。迎著陽光下到平地上,從正東面回望巴肯寺,說寺廟,到不如說像沒有頂的金字塔。每層都非常對稱的建了12座小塔,代表黃道12宮。可惜小塔大多殘缺,有些甚至只剩些石頭杵在那裡,僅能靠聯想去復制它當初的輪廓。
都說,除了日落日出,這裡沒有風景可看。但是,矗立在這裡,與你面對面的,是經過千年歲月洗劫的吳哥廟宇--最初的模樣。
你,可以離開,但,不能不來。

(站在巴肯山上環繞四周。)

(巴肯山)

(小孔成像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