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鵬城--文化、海景、美食之旅

作者: 人勤春早

導讀親近鵬城--文化、海景、美食之旅 以前來深圳好多次,每次都是在蛇口—福田—羅湖之間密布的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的工業區游走,感覺真是深圳的一名過客。今天是周末,接待單位的同事說,不妨去海邊玩玩,看看深圳的海景。我們欣然應允。深圳人的尋根之旅早上10點從位於地王大廈旁的酒店出發,沿著惠鹽高速公路一路行駛,從同樂下高速,南行經坪山鎮、葵湧鎮,約一 ...

親近鵬城--文化、海景、美食之旅

以前來深圳好多次,每次都是在蛇口—福田—羅湖之間密布的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的工業區游走,感覺真是深圳的一名過客。今天是周末,接待單位的同事說,不妨去海邊玩玩,看看深圳的海景。我們欣然應允。深圳人的尋根之旅早上10點從位於地王大廈旁的酒店出發,沿著惠鹽高速公路一路行駛,從同樂下高速,南行經坪山鎮、葵湧鎮,約一個半小時,到達大鵬鎮,進入一處小巷,眼前竟是一堵石砌的城牆,進得這座雄偉莊重的古城,狹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導游告訴我們,這座古城是建於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全稱是“大鵬守御千戶所城”,明朝初年為防範倭寇,於是朝廷在這裡設立了“千戶所”,建造大鵬所城。清代以來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重鎮之一。這裡也就留下了許多名將愛國護國的遺跡。名將中最顯赫的是賴氏家族,三代連出5位將軍,其中賴恩爵將軍是大鵬所城最為重要的一位將軍,現在古城裡還保留著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有屋宇、廳、房、井、廊、院等,牌匾眾多,雕梁畫柱。此外賴恩賜、劉起龍等名將的遺跡,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將軍第”分布有序。到了近代,這裡更是軍事要塞,1839年中國近代史上抗擊外侵的第一槍——九龍海戰在此打響並以勝利結束。站在南門城樓遠眺,導游告訴我們,前方就是當前擊退英軍的灘塗,西北方就是現今的大亞灣核電站所在。站在鵬城海邊,另有一番別樣的風景,有迷人的海灣,清涼的海水,精致的貝殼,輕悠的小船……難怪導游說:不要說深圳是沒有歷史的,深圳的簡稱是“鵬城”就是由此而起。在大鵬所城你可以看到深圳的歷史文化根源所在,幸運的是我們這些異鄉人也體驗了一回“深圳人的尋根之旅”。迷人的海岸線從大鵬所城出來,我們在俊園山莊吃完當地有名的窯雞,農家菜,接待單位的同事說大梅沙周末有人很多,建議就近去一處名氣不大的海灣。很快到了深水集團的度假賓館,這裡地勢開闊,屏山傍海,綠色植被非常茂密,山岳縱橫,海岸線漫長,沙灘、島嶼、礁石、海蝕、洞、橋、柱等海積海蝕地貌發育齊全,腳下的沙粒出奇地細膩,就像行走在地毯上。對於我們這些久居黃土高原的人來說,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大家結伴著,踩著細軟的沙灘,沿著海岸線徒步行走,在碧海藍天下,大家一起豎起耳朵,聽聽海浪的歌唱,聽聽貝殼的故事,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啊!天公作美,艷陽倏地躲進了雲層中,又飄起了細雨,空氣頓時清新了許多。雨停了,不知誰倡議:我們下海去游泳吧。大家興致高漲,張開雙臂,奔向大海,在海浪的輕撫中,親密嬉戲。這一刻,我感覺又找回來兒時的童真,這也許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吧!美食海鮮海游完畢都5點了,我們又去了南澳雙擁碼頭吃海鮮,據說這裡最原始的海鮮狂啖法當數租一條海上交通船,到海上漁排吃海鮮,這是當地人最流行的吃法。漁排就像海上大排檔,浮在海面上。每家漁排都有幾十張桌子,新打撈的海鮮直接送到這裡供人們享用,有的店家干脆把海鮮直接用大網圍起來放到海水裡飼養,魚料就是人們吃剩的魚骨,真可謂不折不扣的“以魚養魚”。可惜我們到達時已經下著傾盆大雨,在碼頭上有一溜賣海鮮的小店,剛被運上岸的海鮮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門口,看中哪樣讓店家稱好就是了。店家熱情地為你介紹各種海鮮,有常見的大龍蝦、圓貝、石斑,也有鮮見得八爪魚、賴蝦、海霸王、金龍魚,在這也算是上了一堂科普知識課。小店只管賣,旁邊的海濱走廊餐廳負責加工,對著美麗的大海進吃,美味的海鮮大餐別有一番風味。時光飛逝,短短的一天郊游很快結束了,這一天我才真正感受到喧囂都市的另一面,如果厭倦了都市生活,呼朋喚友,找尋歷史和文化的遺跡,倘佯在美麗的海岸線,和大海親密接觸,盡情品嘗美味海鮮,山是你的,水是你的,花草樹木也是你的,最關鍵的是,此時的你,完全是你自己的。行程計劃:

10:00 從市中心地王大廈出發11:40 到達大鵬所城,跟導游游覽1小時13:00 午餐,吃當地有名的窯雞,農家菜 14:00 在桔釣沙或西衝沙灘看海景,下海游泳15:30 上魚排或南澳雙擁碼頭吃海鮮

個人裝備:

防曬油,太陽帽,太陽鏡,泳衣褲等,1升的水,零食


精選遊記: 深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