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達措國家公園回到縣城後,我們決定打的前往松贊林寺.攔了一輛的士,聽導游說前往只需10元,但是眉清目秀的戴著眼鏡的女司機硬是叫價20,說是新路在修,只能繞遠走老路.我們怕時間太晚,也就沒有和她再侃價.老路是一條坑坑窪窪的塵土滾滾之路,顛簸了十幾分鐘後,遠遠看到山頂上寺廟和四周的民居,還有遠處的山上用漢語和藏語寫著的白色的”松贊林寺”四個大字.門票30元/人,聽說松贊林寺和當地政府因為門票收入有些分歧,所以現在很少有旅行社把游客往這兒帶了.大門中央豎放著一條板凳,看網上的貼子說是左右腿進出門有講究,可我忘了,於是請問了旁邊坐著的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慈眉善目的老喇嘛,他指了指我的左腿.進了門,抬頭看去,台階通向山頂,寺廟高高地建在山頂上,令人頂禮膜拜.我看過一些資料, 松贊林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毀於1966年.八十年代,又陸陸續續地重建,扎倉主殿竣工於2005年,看上去很新,它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金黃色的屋頂和窗戶,棕紅色的牆壁鑲邊,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十分上鏡.從這裡遠眺,香格裡拉縣城盡收眼底.在寺廟周圍有好多泥土砌成的藏式民居,都是喇嘛的住處.松贊林寺以神鳥(烏鴉)多而出名,但我只看到了幾只.走進正殿,發現除了幾尊佛像之外,路都封閉了,空無一人,趕緊出來,才發現右邊牆上有一行字”如進大殿請走側門”,原來進主殿和廟頂還要另外收費,我沒有進去.寺廟的雕花窗戶很漂亮,拍了好幾張,一旁賣票的喇嘛用好奇的眼光瞅著我.走進東側的殿,看到一位導游模樣的藏族扎西在向游人講解一幅壁畫,我湊上前去,壁畫色彩艷麗,一個大輪盤裡裝著好多幅小畫,上面有人物和動物,聽這位扎西講話,好像是關於輪回和地獄的(我對藏教知之甚少).在廟外晃悠一圈,拍了好多照片,我又走進了西側的宗喀巴殿.一進門,看到左側有樓梯,上面寫著” 松贊林寺圖書室”,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就上了樓.窄窄的樓梯又高又陡,我只顧著看上面,忘了腳下,不小心絆在一個檻上,”咚咚”一聲巨響在木樓裡回響,把我自己和前面的兩個女孩嚇了一跳.在這個佛門清靜之地弄出這麼大動靜,真是罪過呀!想像一下喇嘛們每日在這麼陡的樓梯上下,才能深切體會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上到二樓,寬敞的圖書室裡光線很暗,只靠幾盞酥油燈照明.一位老喇嘛獨自一人坐在昏暗的角落裡,就著爐子喝酥油茶.正中央的長桌上,供奉著幾世班禪額爾德尼的畫像,我只認得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右側放著一卷卷的東西,我猜那可能是經書,堆著有一尺來高.長桌的後面,左右兩側供奉著好多尊神像,面目猙獰,凶神惡煞,可能是八大金剛.也不知裡面還有什麼值得觀看,環顧四周,游人廖廖,光線昏暗,我不敢往深處走了,轉身下了樓梯,出了殿.一個多小時就把寺廟轉完了,發現寺裡竟然有有賣燒烤食物的地攤,佛門清靜之地不清靜呀!從寺裡出來,因為沒有出租車,我們坐了3路公交車回縣城,1元錢.在縣城的武警路附近下了車,准備吃晚飯.一下車看到路邊有好多家藥材店,就進去胡亂買些野生靈芝和西藏雪蓮.靈芝1兩25元, 一株株都細細瘦瘦的,或許是野生的,比廣州藥店裡的便宜好多,雪蓮講價講到15元1兩.我們在武警路走了一會兒,看到一家黃燜雞美食餐廳還比較干淨,就決定在這兒吃了.兩個人點了一個紅燜豬蹄,蘑菇肉片湯和炒青菜(後悔沒有點燜雞,不過也吃不下了),共37元, 蘑菇湯就一般,還沒廣州的蘑菇好吃,炒青菜十分可口,紅燜豬蹄雖然比不上江蘇周莊的萬三蹄,還不錯,關鍵是量多,十五元一份盛滿了碟子,兩個人吃得快撐死了,還剩下了好幾大塊.希望以物補物,明天爬石卡雪山有腳力,呵呵!吃完晚飯我們本打算再去獨克宗古城逛逛,但是太累了,考慮到第二天還要上石卡雪山,就早早回酒店休息了.聽導游說,香格裡拉縣是藏區最最富裕的縣之一,但從麗江一路走來,覺得牧區藏民的生活還是很難苦.縣城晚上的治安很難說,加上藏族人好戰的民族特性,晚上還是不要在街上閑逛了.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