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文明沉澱的山海間-山東游記(六)泰山

作者: 黃二娃

導讀泰山:攀行文明之峰 從濟南去泰安不遠,也就不到40分鐘的車程。回到濟南的第二天我們早早趕到了泰山腳下的岱廟,我所神往的泰山終於展現在了眼前。岱廟又稱東岳廟、泰廟,位於泰山南麓,是泰山封禪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偉壯麗的古建築群,始建於秦漢,後朝多次拓建和重建。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岳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 ...

泰山:攀行文明之峰

從濟南去泰安不遠,也就不到40分鐘的車程。回到濟南的第二天我們早早趕到了泰山腳下的岱廟,我所神往的泰山終於展現在了眼前。岱廟又稱東岳廟、泰廟,位於泰山南麓,是泰山封禪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偉壯麗的古建築群,始建於秦漢,後朝多次拓建和重建。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岳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廟采用帝王宮城式建築,在祠廟建築中規格最高。它位於泰安市城區的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為9.6萬平方米。廟內現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60余間,廟前有遙參亭、岱廟坊、廟內軸線上貫穿著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東側輔以漢柏院、東御座、東道院;西側有唐槐院、雨花道院等。岱廟的主體建築是天貺殿,它采用中國古代建築最高規格建造,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殿內祭祀東岳泰山之神,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繪有著名的宋代大型壁畫《泰山神啟蹕回鑾圖》,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歷經幾千年風雨滄桑的著名的漢柏樹和唐槐樹分居一東一西,但唐槐至民國年間已經奄奄一息,到1951年徹底枯死,確實遺憾。岱廟不僅是帝宮神府,也是文物薈萃的地方。這裡既有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賜予泰山神的祭品、供器,還保存著176塊歷代碑碣和48塊漢畫石像石,堪稱岱廟碑林。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廟內的秦泰山刻石。這是泰山現存最早的刻石,鐫刻著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原來立於泰山頂玉女池旁,計有222個字。宋代曾有人臨摹李斯的文字,可以讀出來的還有146個字。明朝嘉靖年間石刻移到碧霞祠東廡,就只存有秦二世的詔書29個字了。清朝乾隆5年石刻(公元1740年)又毀於火患,僅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10個字,其中“臣去疾臣請矣臣”7個字完整,“斯昧死”3個字殘損。這塊秦代石刻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用磚石玻璃箱封存起來,當真為稀世珍寶。從岱廟出來,我們由天外村乘車進入了泰山。下車時已到山腰的位置,雨卻淅瀝瀝下了起來。呼吸著迎面而來山林間涼爽的空氣,我們欣欣然開始了登山的征程。實事求是地說,泰山其實並不高,主峰玉皇頂海拔也就1532.7米;也不險,遠遠比不上華山讓人驚心動魄;風光不算神奇,特別是與中國西部的許多山岳相比可能不會有那種令人心悸的美;景色也夠不上秀美,起碼黃山在這方面的口碑就遠強於它。泰山出名,源於它矗立在在平坦的膠東半島,顯得特別而引人注目,而齊魯大地從上古時代起就成為了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和沉澱地之一,歷代帝王將相登山封禪、拜天祈地,希望帶來風調雨順,希望成就榮華富貴,那麼多文人墨客也題字作詩、遠吟近頌,累積出多少風雅盛譽,這一切成就了泰山五岳之首的特殊地位。在所有謳歌泰山的詩篇中,可能最著名的應該是杜甫《望岳》三首中描述泰山的那首:“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路往山上攀行,由於下雨的原因,山上霧氣很重,周遭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清峰巒的景色,只是一路上隨處可見刻在石壁上歷代名人的題字,跨越年代之長,涵蓋名人之廣,書法風格之豐,世所罕見。到了著名的十八盤。十八盤共有石階 1600余級,雖然對於生活在山城的我們來說這些階梯並不算太駭人,但是舉目望去陡峭而遙遠的人流還是讓人覺得有些陣勢。這時候欣賞景致的情趣就大打折扣了,只知道埋頭沿著台階一步步上行。沿途有歇腳的、有進餐恢復體力的、有忙於欣賞石壁上的題字的、有東張西望尋找景色拍照的,甚至還有個女孩子已經累得要對著她的男友哭出來了。當然,更多的人還是像我們這樣埋著頭,一句話不說地往上登。從下車進入山門到終於登上了南天門,我們大概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體力消耗本來就不太大,加上登頂之後的激動,我們興衝衝地在天街上游覽,渾然不覺山頂有些浸骨的寒風。這次登泰山最遺憾的事情就是下雨,從半山腰到山頂都是雲霧茫茫,十米以外的景物就看不清了,更別說“一覽眾山小”了。本來想從泰山後山下來,但是雲霧太濃,根本看不清遠一點的道路,再加上風也很大,我們還是選擇安全地從原路返回。到南天門排40分鐘的隊登上了下行的索道,索道載著我們很快就穿過了半山腰厚厚的雲霧,一片刺眼的陽光驀然撒進車廂裡,大家不約而同發出一陣歡呼,終於撥雲見日了。回頭看看山尖還是籠罩在迷蒙之中,真是可惜。下到泰山腳下才下午5點半鐘,我們竟然有時間信步在泰安城裡閑逛。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對泰山景區的管理表達衷心的欽佩,就算是在這樣一個黃金長假裡,不管上山還是下山,游客排隊等待的時間都不會太長,排著隊的旅游車快速就把人群疏散了,不愧是世界級的景區。回頭望望延綿的群山,我想,有這樣一座文明之峰屹立兩千多年,應該是民族的幸事吧。



(岱廟碑林)



(唐槐)



(著名的秦刻石)



(一路文采飛揚的刻石題字)



(泰山上還是雲霧茫茫)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